匿病者不得良醫.doc_第1頁
匿病者不得良醫.doc_第2頁
匿病者不得良醫.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匿病者不得良醫(人民論壇)趙丕聰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22日 04 版)一個人得病最深,莫過于病入膏肓而自以為沒病。古有蔡桓公,神醫扁鵲幾次提醒“不治將恐深”,蔡桓公先不屑、后不理、再不悅,可身體毛病顯露時再想醫治,已無力回天。與其說蔡桓公死于病癥,不如說亡于諱疾忌醫。實乃可嘆可悲!現在,許多官員也是如此。雖科技突飛,醫技猛進,頑疾有解,但精神和作風“疾病”藏得深、診不清、治愈難,身陷囹圄才求索良醫。此時,雖有扁鵲、俞跗之巧,也藥石無用。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問題在于,有些人作風上明明犯了病,卻回避病情、掩蓋病情、漠視病情,有病不治,最后小病拖成大病、一人病蔓延成眾人病,易治病演變成膏肓病。尤其是一些“重癥”將入籠者,還愣說“身體倍棒”。譬如在被組織調查期間,萬慶良還到會所大吃大喝,譚力還與企業老板打高爾夫,韓先聰被調查當天還有兩場飯局。這些落馬官員,正是長期回避漠視作風問題,才最終走上末路?!皞桃姽庖缀?,傷口捂著易爛”。明明內疾外顯,地球人都知道,自己也清楚病在哪里,還揣著明白裝糊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即將收尾,但是暴露出來一些問題仍需敲響警鐘。一些黨員干部不痛不癢的自我批評,用班子問題代替個人問題,說明診治別人容易,但要拿自己“開刀”卻躲躲藏藏、不情不愿。他們以為病在自身、外人不曉,干脆想蒙混躲過去,就像魯迅所描繪的:“患著浮腫,而諱疾忌醫,但愿別人糊涂,誤認他為肥胖?!彪[瞞和掩飾病情,只會加速病情,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其結果可想而知。曾有貪官反思自己蛻變軌跡時“抱怨”:我每年領導班子測評都排在前三名,組織上從來沒有找過我談話,哪怕是提醒我一句也好。諉過于人的嘴臉暴露無遺,但也提醒我們,當初身邊同志若能對他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敢于“紅紅臉、出出汗”,也許就能早糾正、早挽救。惜乎有些人碰到這種情況,還自謙“平庸”“眼拙”,見危不救、視若無病,甚至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培植了病菌,助推了病情,間接制造了病人?!懊涝幻溃灰缓撂撁?;過曰過,不一毫諱過?!辈坏珣撌且环N生活方式,還應該是基本的道德底線。如果說病人病情加重,醫生有推卸不掉的責任,那么,黨紀不張,作風惡化,監督部門也難辭其咎。有的紀檢監察干部怕得罪人,看到問題和沒有看到一樣,聽到反映和沒有聽到一樣,對監督畏首畏尾。有的紀委書記只想著與同級黨委搞好關系,發現問題不主動向上匯報,卻任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背后反映的其實是不愿監督、不敢負責。試想,放任病人病情自流,該吃藥時不提醒,該動手術時不動刀,與謀殺病患何異?紀檢監察發揮不了監督作用,履行不了監督責任,何嘗不是對不良作風的縱容。夫病已成必藥之。有道是“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有莠就必除,有疾則必醫,來不得半點馬虎。而且還要早治、快治、大治、根治,才能恢復健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