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獻給老師的花束鄂教版.doc_第1頁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獻給老師的花束鄂教版.doc_第2頁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獻給老師的花束鄂教版.doc_第3頁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獻給老師的花束鄂教版.doc_第4頁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獻給老師的花束鄂教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 獻給老師的花束【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7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抓住關鍵語句,體會文中蘊涵的濃濃師生情。4領悟詩歌的表達方法。試著用“記得”開頭寫幾句話。過程與方法:1整體把握,抓準情感主線。2以讀為主,結合講、思、議一起理解內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師生情誼,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教學重難點】1.理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1.抓住關鍵語句讀思議想,體會文中蘊涵的感情。感受師生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學會7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初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學習詩歌第一節。4.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抓住關鍵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位老師?你為什么喜歡他(她)?你又是怎樣表達你的喜歡的?2.板書課題。【7.獻給老師的花束】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1.出示生字。怨 蒲 漲 喃 勿 凋 簇(1)讀準字音。yun p zhng nn w dio c怨 蒲 漲 喃 勿 凋 簇漲:多音字,zhng(漲水) zhng(頭昏腦漲)喃:聲母是鼻音“n”,不能讀成邊音“l”簇:聲母是平舌音,不能讀成翹舌音。(2)易寫錯的字。怨:上下結構,右上部分不能寫成“巳”勿:不要加一點,寫成“匆”。凋:左右結構,左邊是“冫”,不要寫成“氵”2.解釋詞語。匯集:聚集。癡情:多情達到癡心的程度。涉過:從水里走過;泛指從水上經過。凋謝:脫落。3.整體感知文本。(1)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讀完課文后,現在還留在你的腦海的是文中的哪幅情景?(3)學生交流,初步做到整體把握文本的大體內容。全詩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概括地贊頌了老師獻身教育而無怨無悔的崇高品質。第二部分(2):用具體的事例再現老師關愛、教育學生的情景。第三部分(3):寫學生向老師獻“勿忘我”,表達對老師的祝福和敬愛之情。第四部分(4):寫老師高尚的品質給學生的人生帶來的啟示。【板書:熱愛工作 關愛學生 敬愛老師 人生啟示】三、學習第一節,感受老師對工作的熱愛。1.同學們,剛才大家初讀了詩歌,深深地感受到了全詩字里行間都充滿了“愛”。請大家再次走進詩中,進一步感受這至真至純的愛。2.自由朗讀第一節,看看你從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中能讀出教師對工作的愛。3.指名朗讀自己找出的句子。4.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兩句,找出句中的關鍵詞語細細地品,看看從這些詞句中你體會到了老師對工作的一種怎樣的愛?把你的想法寫在旁邊。5.學生默讀批注。6.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1)重點品讀第1句。“多少歡聚,又多少離別,匯聚在您的生命的長河”。談談你抓住了哪些字句,又體會到了什么?A.作者把師生在一起稱做“歡聚”,把師生分開說成“離別”,你從“歡聚”與“離別”中感受到了什么?(“歡聚”說明師生在一起很融洽、很快樂;“離別”說明師生分開心情很惆悵,很不舍。無論“歡聚”還是“離別”都表達了師生情誼深厚。)B.從“多少歡聚”“多少離別”中又體會出了什么?(說明老師教了一屆又一屆學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C.小結:是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教師總與學生在一起,他的生命就是在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中延續,他的人生價值也是在培育學生中體現。這樣的生命充滿了(引出第二句)(2)出示第二句:“多少憂愁,多少喜悅,交織在您無怨的歲月。”A.問:老師為何“憂愁”?為何“喜悅”?(讓學生抓住“無怨”體會出老師工作雖辛苦,但卻任勞任怨,無怨無悔。)B.小結,指導朗讀。是啊,老師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雖然工作是那么辛苦,可是他們都堅守著這樣的信念: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帶著這種感受一起來讀第一二句。(3)同學們,你還從哪些地方讀出了老師對工作的“無怨“呢?請結合下面的詩句談一談。“日日夜夜”:老師每時每刻都把心撲在工作上。“風里雨里”:老師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兢兢業業地工作。“癡情”:老師對什么“癡情”?“青絲”變成“白發”:老師將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4)憑著對教育的摯愛,老師將自己的畢生都獻給了教育,獻給了學生,雖然“青絲”變成“白發”,但卻為“每一片心田都開出花朵”而自豪,你知道“每一片心田都開出花朵”的寓意嗎?(5)讀了這一小節,你想起人們對老師的哪些比喻?你覺得這些比喻恰當嗎?(園丁、蠟燭、母親)7.帶著對老師的崇敬,用心朗讀這一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課堂作業新設計】一、用“”標出句子中帶點字的正確讀音。1.您背(bi bi)著我,一一涉過漲(zhng zhng)水的小河。2.在綠蔭(yn yng)下,您喃(ln nn)喃地說我愛這春天。3.多少喜悅,交織(zh zh)在您的無怨(yun yun)的歲月。二、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歡聚(離別) 憂愁( 喜悅) 青絲( 白發)盛開(凋謝 ) 樸素( 奢華) 遺忘( 牢記)三、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全詩以“愛”為線索,既寫出了教師對事業的摯愛和對學生的關愛,又抒發了自己對教師的的敬愛,贊揚了人間至純至真的師生情誼。 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理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2. 抓住關鍵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師生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3. 領悟詩歌的表達方法。試著用“記得”開頭寫幾句話。 【教具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激情導入。1.認讀生字并及生字組組的詞語。 無怨 蒲公英 漲水 喃喃自語 勿忘我 凋謝 一簇簇2.朗讀第一節。3.過渡語:憑著對教育的摯愛,老師將自己的畢生都獻給了教育,獻給了學生,雖然“青絲”變成“白發”,但卻為“每一片心田都開出花朵”而自豪。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2-4節。二、學習24節,品悟情感。1.品讀第二節。(1) 自由讀第二節,思考:第二小節中三個“記得”分別指什么?(引出老師關愛學生的三件事)(2) 學生討論,交流。【板書:背過河 無聲的目光 表白心聲】A.老師背“我們”過河;B.入隊時,老師投給“我”無聲的目光;C.老師表白自己的心聲。(3) 指名朗讀敘述第一件事的詩句,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A.激發情感。那漲水的小河,那么多的學生,老師一一背過,多難啊,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學生,此時此刻,你的目光會注視著什么?B.引導學生抓住老師的神態、動作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動展開想象,把老師“小心翼翼摸索過河”“背得滿頭大汗”“直喘粗氣”等情境想象出來。C. 多好的老師啊,她不正像那山花一樣美麗芬芳嗎?再讀這幾行,你的感受會更深。(4) 指名朗讀描寫第二件事的詩句,邊讀邊回想自己入隊時的情景。A.思考:老師“無聲的目光”傳遞的是什么?(祝賀,肯定,期盼)B.全班齊讀這幾行詩,讀出從老師的目光中體會到的這份含義深刻的愛。(5) 齊讀描述第三件事的詩句。思考: A.“春天”指的是什么?“每一片綠葉?又指的是什么?B.這一句話與前面的內容有何關系?(揭示“愛“的原因:因為“愛”,才有“日日夜夜”、“風里雨里”的無怨無悔;因為“愛”,才有把學生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背學生過河”;因為“愛”,才有“無聲”的情感傳遞。)(6) 六年啊,老師關愛學生的事情許許多多,為什么單單選這三件事? (有代表性)(7) 同學們,回憶一下,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你的老師一定也像詩中的老師一樣關心著你,你也能像作者一樣選幾件最讓你難忘的事說一說嗎?注意也像作者一樣用“記得”開頭。記得新年開學的第一天, 記得那一次家訪日, 記得 2. 品讀第三節。(1)學生齊讀第三節,聯系題目想想:獻給老師的花束是什么花?(2)“勿忘我”又是一種怎樣的花呢?指名讀相關詩句,概括其特點:(生存不擇地點,不講環境)【板書:勿忘我】(3) 那么多美麗的鮮花,作者為什么單單選擇這樸素無華的小花送給老師呢?(A、與老師的形象相似;B、“我”不會忘記師恩。)(4) 作者是怎樣獻上這束花的?指名讀相關詩句,相機理解“輕輕地”、“默默地”。(飽含著學生對老師的一種敬重;表達對老師的感謝、愛戴是每個學生共同的心愿。)(5)指導朗讀。3.品讀第四節。學生自由朗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預設:(1)“想起,想起,想起”“想起”說明了什么?“藍色的衣裝”聯想到什么?三個“想起”勾畫了一副怎樣的教師形象?為什么說是“人生的作業”?(老師不僅注重傳授知識,更注重教我們做人,通過朗讀,引發學生對老師的敬意。)(2)“仍然站在,注視,鼓勵”離開老師多年,為什么還會有這樣的感覺? (老師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可磨滅的,即使離開了老師,但老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著“我”,感染著“我”,指引著“我”,讓“我”在今后的生命歷程中,知道怎樣“書寫”)聯系全文想想,最后一個省略號有怎樣的蘊涵?(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默默無聞,不求索取,把自己的畢生獻給社會、獻給人民。)三、回顧全文,升華情感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請你用一句話表達對老師的感情。(老師,我們愛您!)【板書:純真師生情】3. 課文的結尾寫道:“生命的歷程啊,應該怎樣書寫”你覺得生命的歷程應該怎樣書寫?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不就索取,甘于奉獻)【板書:甘于奉獻】【課堂作業新設計】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生命)的長河 (無怨)的歲月 (蒼老)的身影 (美麗)的綠蔭 (遺忘)的角落 (樸素)的生命二、仿照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我愛春天,更愛這一片綠葉。 2.多少歡聚,又多少離別,匯聚在您的生命的長河里。 三、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1.那么多美麗的鮮花,詩人為何單單選擇樸素無華的“勿忘我”送給老師呢? 因為“我忘我”與教師都有著不求索取、默默奉獻的特點。因此,在節日里表達心愿送上“勿忘我”最令人回味。另外,學生給老師送“勿忘我”亦可說“我勿忘”,即“我”不會忘記師恩。 2.由文末的省略號,你聯想到了什么? 文末的省略號讓我聯想到,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默默無聞,不就索取,把自己的畢生獻給社會,獻給人民。 【板書設計】 熱愛工作 背過河 關愛學生 無聲的目光純真師生情獻給老師的花束表白心聲 敬愛老師勿忘我 啟示人生甘于奉獻【課后反思】這是一首圍繞“愛”字來表達師生情誼的詩歌。在解讀文本時,我是通過朗讀讓學生學會整體感知,結合生活體驗去感受詩人表達的情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詩歌里句句話都能引起學生共鳴,件件事都能激起學生的認同感,讓學生想到自己和老師之間的樁樁往事,種種深情。所以我在教學時,主要側重與讀與寫中。因為我認為在教學中再貫穿一些仿寫詩句、語段或整篇的練習,學生興趣會更高。學生會創造出讓我們眼前一亮的作品來也未可知。哪怕寫不出好的作品,讓他嘗試一下做詩人的感覺不是也很美妙么,我覺得教學本課最精彩之處也就在于:我讓學生做一回詩人,把自己的詩讀給同學們聽,他們覺得自己也能寫詩而感到由衷的高興。教學資源創新教案獻給老師的花束教學設計一、創設情境,抓住題眼1.播放歌曲每當走過老師窗前2.師生交流:聽了這首歌,你想說什么?指名交流,師小結3.相板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深情讀題。二、品讀感悟,吟詠品味1.品悟第一小節。(1)自由讀第1節,看看你從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中能讀出教師對工作的愛?(2)指名交流讀自己找出詞句。(3)這一小節每句話都蘊涵了教師對工作的“愛”,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兩句,找出句中關鍵詞反復品讀,看看這些詞句中你體會到老師對工作的一種怎樣的愛?把你的想法寫在旁邊。(4)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歡聚、離別、憂愁、喜悅、無怨、癡情、日日夜夜、風雨里”這些詞來體會)。(6)指導讀書,讀出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指名朗讀,全班齊讀)三、讀中想象,讀寫結合1.品讀第二小節(1)自由讀第2節,看看作者回憶了老師關愛學生的哪幾件事?(2)全班交流,概括出三件事A.老師背“我們”過河。 B.入隊時,老師投給“我”無聲的目光,給我溫暖。C.老師表白自己的心聲。(3)指名讀第一件事的詩句,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老師背著學生一趟趟地、小心翼翼地從漲水的小河中涉過的情景,我仿佛能聽到老師發出的微微喘息聲)(4)生默讀第二、三件事的句子,在旁邊批注自己的讀書感受。(5)同學們,回憶一下,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你的老師一定也像詩中的老師一樣關心著你,你能也像作者一樣選幾件你難忘的事說一下嗎?注意也像作者一樣,用“記得”開頭。(6)學生同桌互說,全班交流2.品讀第三節(1)默讀第3節,思考:學生們是怎樣向老師表達祝福和敬愛之情的?(2)交流 教師適時點撥:(1)“勿忘我”是一種怎樣的花? (2)學生送“勿忘我”還有什么意思?(3)指導朗讀。師引讀:師:那么多美麗的鮮花,而我只選擇生:有一種開在山野上的小花,她的名字叫“勿忘我”。師:這是一種怎樣的花呢?生:風雨里盛開,風雨里凋謝。一簇簇美麗樸素的生命、裝點著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師:感謝老師,祝福老師吧!生:親愛的老師啊!放在您的桌上。四、品讀第四節1.默讀第4節,思考:老師對學生有哪些影響?2.交流:老師的影響是深遠的,是不可磨滅的,即使離開了老師,但老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著“我”感染著“我”,啟迪著“我”,指引著“我”,讓“我”在今后的生命歷程中,知道怎樣書寫。3.全班感情朗讀第4節五、回歸整體,升華情感1.聯系全文,我們可以想到,那就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應該像老師那樣,默默無聞,不求索取,把自己的畢業生獻給社會,獻給人民!再次齊讀課文2.再次聆聽歌曲每當走過老師窗前結束課程。說課稿獻給老師的花束教學設計說教材:獻給老師的花束是鄂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首表達師生情誼的詩歌。整首詩圍繞“愛”,既寫出了教師對事業的熱愛和對學生的關愛,又寫出了學生對教師的敬愛,贊揚了人間至真至純的師生情誼。課文共有4個小節,每個小節用不同的形式表達了師生情。這首詩的第1小節概括地贊頌了老師獻身教育而無怨無悔的崇高品質;第2小節用具體的事例再現了教師關愛、教育學生的情景;第3小節寫學生向老師獻“勿忘我”表達對老師的祝福和敬愛之情;第4小節寫老師高尚的品質給學生的人生帶來的啟迪。說學生:為了上好這篇課文,我提前布置學生對課文進行了背誦,學生比較感興趣,畢竟教師節剛過,而且在9月10日那天,學生們在班上搞了一個隆重的慶祝活動,不僅給班主任老師送上了許多禮物,而且我這個剛來才幾天的新老師也收到了不少禮物。由此可見學生們對老師還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的,這也是我選擇這篇課文的原因之一。說教法:這篇課文是以詩歌的形式呈現的,詩歌情感熾烈,意境深邃,加之語言凝練,節奏鮮明,韻腳突出,很適合朗讀,因此我打算用讀的方式來教這篇課文。一共分2課時來上這篇課文,第一課時初讀感知,整體把握,掃清文字障礙,找準情感主線。第二課時精讀品味,感受師生情深,課內我將安排多種形式的讀,例如大聲讀、分組讀、男女生輪流讀,表演讀等。在讀中品味師生之愛,在讀中感受師生之情,在讀中體會詩歌的寫作特點。我將要上的就是第2課時內容。其次是采用讀說結合,讀寫結合的方式,加強語言訓練,突出語文教學的特點。本詩意境優美,表達有特點,值得學生學習借鑒。例如在教學第2小節時,三個“記得”可讓學生用自已的話描述詩中的情境,然后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用“記得”開頭寫話。說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確定的:知識與技能: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抓住關鍵語句,體會文中蘊涵的濃濃師生情。3領悟詩歌的表達方法,試著用“記得”開頭寫幾句話。過程與方法:1整體把握,抓住情感主線。2以讀為主,結合講、思、想、議一起理解內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師生情誼,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語句讀思議想,體會文中蘊涵的感情。教學難點:練習用“記得”開頭說話寫話。說教學過程:一、導入回顧上課時內容:這節課我們一起品味一下詩中那濃濃的師生情誼。(師配樂范讀課文,課件出示有關老師與學生的圖片,給學生一些感性認識)二、品讀第1節:讓學生自由讀第1節,你從哪些句子、詞語中能讀出老師對工作的熱愛。抓住文中的幾對反義詞休會思想感情:歡聚離別憂愁喜悅青絲白發接下問學生:老師希望什么?對什么“癡情”?從而理解“無怨”一詞的深刻含義。最后讓學生帶著崇敬之情讀這一節。三、教學第2節:1默讀這一節,看看作者回憶了老師關愛學生的哪幾件事?2交流,概括出三件事3指名讀第一件事,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4指名說一說師引導:在幾年的小學生活中老師關愛學生的事情難道只有這三件嗎?作者為什么只選這三件呢?然后從文本回到現實,在你的小學生活中有哪些老師關心愛護你的事呢?請你回憶一下,用“記得”開頭說一說。四、學習第3節:師啟發:作為學生遇到了那么好的老師,我們會怎樣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呢?引導學生思考:“勿忘我”是一種什么樣的花?學生為什么要送“勿忘我”?讓學生聯系課文第一節思考討論。再問:學生給老師送花為什么要“輕輕地放”“默默地放”呢?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呢?最后讓學生帶著感激之情齊讀本節。五、品讀第4節:男女生輪流讀本節,讓學生找一找當學生長大成人之后回想起老師的什么?品讀“仿佛仍然站在我們的背后”一句。問:這是不是一個比喻句?那作者為什么說老師站在背后注視著我們,鼓勵著我們呢?作者最后用了一個省略號,作者省略了什么呢?結合前3節想一想?指名學生有感情地讀第4節。六、總結全文作者寫這首詩獻給老師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配樂齊誦全詩。備課素材【教材分析】獻給老師的花束是一首表達師生情誼的詩歌。作者飽含著對老師的熱愛、感激、贊美之情,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謳歌了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自己摯愛的教育事業而無怨無悔的精神,用一件件真實感人的小事再現老師時時處處關愛學生,教育學生的的情景,并低盛開的在山野的“勿忘我”贊譽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老師,同時表達自己永遠不會忘記老師的辛勤培育與無私關愛的感情。全詩以“愛”為線索,既寫出了教師對事業的摯愛和對學生的關愛,又抒發了自己對教師的的敬愛,贊揚了人間至純至真的師生情誼。【作者介紹】徐魯(1962- ),山東即墨人。1962年生于山東膠東,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詩人、作家、出版人,現任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海豚傳媒副總經理。系中國作家 評選委員會副主席。已先后出版詩集、散文集60余部,另有長篇小說為了天長地久以及沉默的沙漏徐魯自選集、徐魯青春文學精選(6卷)、金薔薇徐魯美文系列(6卷)等選集。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四屆)、臺灣地區“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獎、湖北省文藝明星獎、湖北省青年文藝獎、湖北省文學獎等。【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贊美老師的名言名句1.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2.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4.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5.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6.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7.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8.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斯大林9.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10.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11.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蘇霍姆林斯基12.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蘇霍姆林斯基課后作業一、看拼音,寫詞語。 bo yun dio xi zhng shu nn nn ( ) ( ) ( ) ( )二、理解下列句子,完成練習。1.多少歡聚,又多少離別,匯聚在您的生命的長河。(1)“多少歡聚,又多少離別”一方面寫出了 , ;另一方面又暗示 。(2)仿寫:多少 ,又多少 , 。2.記得蒲公英和七里香 開遍夏日山谷的季節,您背我們 一一涉過漲水的小河。(1)鮮花盛開的季節是 , ,但老師背著我們“一一涉過漲水的小河”比 ,比 。(2)回憶一下,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你的老師一定也像詩中的老師一樣關心著你,請你用“記得”開頭,寫一段話。記得 (3)請用兩句名言來贊美你的老師。 三、最好的“老師” 1955年10月28日,比爾蓋茨出生在美國西雅圖一個律師的家庭。小時候的比爾蓋茨非常聰明,但不善社交。在班里,他只和個別合得來的同學交往。他常說:“人的生命來之不易,應當有所追求。( )干什么事,( )要干好,都要是第一。”父母知道他的弱點,于是鼓勵他參加“童子軍”的活動。這個活動比我們的“軍訓”艱苦多了,大部分在野外。有一次,還不到10歲的比爾蓋茨參加50英里徒步行軍。兩天之后,他的鞋破了,腳裂開了口子,一走一個血腳印,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疼得他大汗淋漓。但他不哭,而是咬著牙繼續前進。老師看到這種情況,擔心發生意外,就勸比爾蓋茨上車。他卻誰的話都不聽,仍然頑強地前進。第三天,老師只好把他的母親叫來,在母親的勸說下他才上車。在學校里,比爾蓋茨學習非常認真,特別是數學,一直都是全年級的第一名。當別人還在為小學的課程努力的時候,11歲的比一爾蓋茨已進入西雅圖收費最高的私立湖濱中學,而在中學里他就開始自學大學的數學了。湖濱中學是美國最先開設計算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