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化學論文.doc_第1頁
環境化學論文.doc_第2頁
環境化學論文.doc_第3頁
環境化學論文.doc_第4頁
環境化學論文.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工業大學 環境化學論文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也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由于人們對經濟發展、工業高度發達的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正因為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后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自古以來,水就是人們的生命之源,一如黃河、長江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母親河。人類就是在水的滋養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將同樣依賴于水資源而繼續存在和發展。所以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不可以水環境的惡化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已經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態環境的破壞是我們疏于管理的結果,那么今天,我們已經在水環境治理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水環境的現狀要求我們不懈地堅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績激勵我們更有信心地將治理工作開展下去。水資源稀缺水是人類社會及其寶貴的自然資源。全球儲水量雖然高達14億 km3,但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又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淡水儲存量約為400萬km3,僅占地球上總水量的0.3%。這部分淡水在時空上的分布又很不均衡。而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嚴重缺水。全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江河水系的411個監測斷面中,僅有41%的斷面符合III類以上水質標準,嚴重污染的劣V類水質占27%。其中淮河水系,黃河水系屬于中度污染,松花江水系屬于輕度污染,遼河、海河水系屬于重度污染。在28個國控重點湖中,太湖、滇池、巢湖等12個湖的水質為嚴重的劣V類,占43%。監測的5個城市內湖中: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為V類水質;杭州西湖、武漢東湖、濟南大明湖均為劣V類水質。近年來,中國的干旱情況又十分嚴重,例如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0年3月仍在持續,云南省昆明市石林縣高石哨綠塘子水庫見底云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廣西西北部已達特大干旱等級,其中云南旱情尤為嚴重。媒體記者對云南旱災的描述感性而準確:旱災來得悄無聲息。當發現它的厲害時,已變成了一場嚴重的災害。可見我國水資源稀缺狀況緊迫,水污染又相當嚴重,合理利用水資源、防治水的污染,是每一個公民應予重視的問題。 水污染危害1、水污染與人類健康 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后,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灣地區出現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痙攣、麻痹、運動失調、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癥狀,最后因無法治療而痛苦地死去,人們稱這種怪病為水俁病。科學家們后來研究清楚了這種病是由當地含Hg的工業廢水造成的。Hg轉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魚、蝦和貝類的體內,人們如果長期食用這些魚、蝦和貝類,甲基汞就會引起以腦細胞損傷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婦體內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兒發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變形。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 (As)、鉻(Cr)、苯胺等污染水體后,可以在水體中的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蓄積。長期飲用這樣的污水,容易誘發癌癥。2、水污染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 水污染后,工業用水必須投入更多的處理費用,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食品工業用水要求更為嚴格,水質不合格,會使生產停頓。這也是工業企業效益不高,質量不好的因素。農業使用水污染,使作物減產,品質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農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質量。海洋水污染的后果也十分嚴重,如石油水污染,造成海鳥和海洋生物死亡。 水污染來源1 工業廢水。工業水污染主要來自造紙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以及采礦業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農村水域周圍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如釀酒、制革、印染等,業往往是水體中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來源。2 城市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及城市徑流的污水。新鮮的城市污水漸漸陳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現厭氧降解反應,產生硫化氫、硫醇、吲哚和糞臭素,使水具有惡臭。盡管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在過去的十年期間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總量卻在增加。3 農業廢水。除了農產品加工這一間接水污染行業外,作物種植和家畜飼養等農業生活生產活動對水環境也產生重要影響。研究表明氮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時水污染的重要來源。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村使用的農藥、化肥量日益增多,在噴灑農藥和除草劑以及使用化肥的過程中,只有少量附著于農作物上,大部分殘留在土壤中,通過降雨和地面徑流的沖刷而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 水污染防治1、采用綠色化學技術建立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出發,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化學,從而使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可以從治標轉向治本。為此,工業、農業、日常生活等采用無毒、無害并可循環使用的物料,化學反應的綠色化,是從“本”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 綠色化學又稱綠色技術、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綠色化學可以變廢為寶,可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綠色化學已在全世界興起,它對我國這樣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更是一個難得的機遇。2、其它首先,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農藥、化肥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危害性的認識,以便進行有效的防范。其次,要加強農藥、化肥等產品生產流通的管理,確保農藥、化肥品種與質量符合國家的規定和標準,避免違禁和不合格產品用于農業生產中。同時,重視對流通市場的管理,杜絕農藥、化肥在運輸、儲存、供銷等環節上存在危害生態環境的隱患。第三加強科學技術指導,控制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學、合理、安全施用,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徑。第四,大力研究開發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無公害和無污染的農藥、化肥。第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實現我國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成功模式。要樹立大環境生態觀念,加大農、林、牧、漁環境污染源的管理力度,控制水土、有機質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廣高效、實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結語 水是對維系人類生存、保障經濟建設和維護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綜合作用。面對嚴峻的缺水、水污染問題,我們應積極行動起來,珍惜每一滴水,采取節水技術、防治水污染、采取積極的措施,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對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