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或墜床原因分析及預防干預措施的探討_第1頁
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或墜床原因分析及預防干預措施的探討_第2頁
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或墜床原因分析及預防干預措施的探討_第3頁
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或墜床原因分析及預防干預措施的探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或墜床原因分析及預防干預措施的探討跌倒和墜床是住院患者常見的不安全事件,增加了患者痛苦,為醫院醫療護理活動的開展帶來阻礙,本文就住院患者發生跌倒/墜床的危險因素展開分析并闡述相關護理防范措施。標簽:住院患者;跌倒;墜床;護理措施住院患者跌倒/墜床是醫院工作中常見的護理安全事件。不僅導致患者受傷,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還會影響護患關系,降低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和滿意程度[1]。一、住院患者跌倒/墜床的危險因素分析1環境因素病房地面濕滑無防滑設施,光線不足或刺眼,路面不平坦,步行途中有障礙物,病床無防護欄,物品放置不合理,衛生間無護手,患者穿著不合身的衣褲、不合適的鞋子等均可導致跌倒、墜床的發生。2生理因素2.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器官功能減退、感覺遲鈍、行動遲緩、身體控制能力降低,跌倒/墜床發生的危險度高[2]。研究發現,65歲以上住院患者發生跌倒/墜床危險性與年齡呈正比,80歲以上住院患者有高度發生跌倒/墜床危險[3]。2.2體位改變常在患者平臥、下蹲突然站起或長時間站立時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黎蔚華等[4]指出,80歲以上老年人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高于79歲以下老年人,提示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率與年齡有關,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時,易發生跌倒。3心理因素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沒有充分了解,對危險性認識不足,很多老年患者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體力,存在不服老心理,不愿麻煩別人,獨自入廁或起身取物等,易導致發生意外。這與老年人心理特點有關[5]。4疾病因素4.1神經系統疾病腦卒中后遺癥,患者中樞神經受損致肢體功能障礙,出現步態改變,抬腳不起,關節活動不靈活,平衡功能失調等[6],均可導致跌倒/墜床發生率增加。4.2心血管系統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絞痛患者因突發性頭暈或體力不支時易發生跌倒。4.3視覺系統白內障、偏盲、弱視,青光眼、黃斑變性,內耳眩暈癥等導致患者視力減退,不能正確判斷環境結構及障礙物,增加跌倒的危險性。4.4心理及認知因素老年癡呆、精神病、抑郁癥等患者對環境危險因素的認知感覺反應能力下降,影響步態和平衡能力而使跌倒的危險性增加。4.5骨骼及肌肉患有嚴重關節疾病、老年人骨骼肌肉功能發生退化,關節退行性變,導致關節穩定性降低容易發生跌倒[7]。4.6泌尿系統患有尿頻、尿急、尿失禁等癥狀的患者,因匆忙去衛生間導致排尿性暈厥也會增加跌倒的危險性。5,藥物因素:很多藥物可影響神志、精神、視覺、步態、平衡、血壓等,如鎮靜催眠藥、麻醉鎮痛藥和抗精神病藥,被公認為是跌倒的顯著高危因素[8]。6工作失誤醫護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患者關愛不夠,未預見到危險性,年輕護士由于經驗不足,人際溝通,應急能力判斷有限[9],科室對安全教育防范不夠,宣教和指導工作不到位,未動態評估患者住院期間存在的危險因素。護士夜間人數相對不足,巡視病房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和滿足患者的客觀需求,使患者跌倒、墜床的發生率增加。二、預防干預措施1入院評估我院對新入院患者在做好常規評估基礎上增加了跌倒與墜床風險評估,將評估分值寫在護理記錄單上。對分值≥7分者列為跌倒與墜床高危患者,在患者床頭懸掛“跌倒與墜床”安全警示牌,建立明顯的標識系統可提高醫務人員警惕性,隨時加強安全宣教,做好防范措施,是減少護理失誤和隱患的必要舉措,更是降低護理風險的舉措之一[10]。同時采取相應護理干預措施,每周重新評估1次。凡≥65歲的入院患者,均請患者及家屬簽訂入院病人預防跌倒/墜床風險知情告知書,入院三天內每天加強宣教,以后每周督促宣教,保證患者及家屬從思想上引起重視。2環境干預及健康指導2.1做好環境介紹,保持病房整潔干凈,地面干燥、光源充足無障礙物等,囑咐患者穿防滑鞋、選擇較為寬松的衣褲。2.2教會患者使用床頭燈和傳呼器,強化求救意識,日常用品放置在觸手可及處,告知床欄的使用方法,告知高危患者使用床欄的重要性,隨時拉上床欄,切勿翻越床欄。固定好床腳、車床、輪椅剎車,調低床的高度。2.3家屬24小時陪伴。如陪伴需要離開時,應及時告知護理人員,加強巡視。2.4對意識不清或煩躁、譫妄的患者必要時在取得家屬理解和配合后進行保護性約束,降低墜床風險。2.5指導患者改變體位時遵守三部曲,即平躺-坐起-站立各停頓30秒再行走的三部曲。避免突然改變體位發生危險。2.6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充分配合治療和護理,鼓勵家屬共同參與監管。3預防藥物影響對于使用可能增加跌倒/墜床風險藥物的患者,盡可能限制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指導患者嚴格遵照醫囑正確用藥,告知用藥后反應。服用安眠藥的患者,勸其上床后再服用。如用降壓、脫水藥時,囑其緩慢改變體位,以防止體位性低血壓。4功能鍛煉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患者,應給予相關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及廢用綜合癥的發生,促進肢體功能恢復。5規范化培訓醫務人員的監護管理能力。定期組織學習跌倒、墜床應急預案、風險防范及處理措施,對于存在住院跌倒或墜床風險的患者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加強巡視。小結住院患者發生意外跌倒/墜床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累積效應,護士對預防患者跌倒/墜床也應從多方面、多渠道全面抓起。患者住院后.對其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充分做好危險因素的防范。護理安全是醫院質量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護理人員要以人為本,不斷探討預防患者跌倒/墜床的有效對策,盡可能減少或消除跌倒/墜床的發生,保障住院患者安全,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參考文獻:[1]劉麗華.杜寧萄,黃莉莉.內科住院患者跌倒或墜床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J].全科護理,2011.9(7):1735-1736.[2]張俊紅,蘇天嬌,王紅菊,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險與預防跌倒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1,18(5A):30—32.[3]吳小梅,王小華,高紅香.老年住院患跌倒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5)1851-1853.[4]黎蔚華,林仲秋等.老年性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的現狀調查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50-152.[5]庫洪安,舒軍萍,崔伯艷,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對預防跌倒的認知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05,5(9):123-124.[6]黃海島.腦卒中患者墜床跌倒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7)2798-2799.[7]趙燕靜.老年病人住院期間意外跌倒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危險因素防范措施[J].全科護理,2012.10(2)313-314.[8]楊秀蘭.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循證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