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學總復習第二部分專題聚焦專題四物質鑒別除雜與推斷課件_第1頁
中考科學總復習第二部分專題聚焦專題四物質鑒別除雜與推斷課件_第2頁
中考科學總復習第二部分專題聚焦專題四物質鑒別除雜與推斷課件_第3頁
中考科學總復習第二部分專題聚焦專題四物質鑒別除雜與推斷課件_第4頁
中考科學總復習第二部分專題聚焦專題四物質鑒別除雜與推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四物質鑒別 除雜與推斷 浙江專用 1 物質的鑒別 2 根據現象對物質進行推斷 3 物質的除雜與轉化 物質的鑒別 1 常見有特殊顏色的物質 1 白色 CaCO3 BaCO3 AgCl BaSO4 P2O5 Ca OH 2 KClO3 Na2CO3 無水CuSO4等大多數固體 2 銀白色 Fe Mg等大多數金屬 3 黑色 C CuO MnO2 Fe3O4 鐵粉 4 紅色 Cu Fe2O3 紅磷 5 藍色 Cu OH 2 CuSO4 5H2O 6 紅褐色 Fe OH 3 7 藍色溶液 CuSO4等含Cu2 的溶液 8 棕黃色溶液 FeCl3等含Fe3 的溶液 9 淺綠色溶液 含Fe2 的溶液 10 紫紅色溶液 高錳酸鉀溶液 2 常見氣體的鑒別 3 常見離子的鑒別 1 常見離子鑒別的試劑H 和OH 紫色石蕊試液或pH試紙 OH 無色酚酞試液 可鑒別堿性溶液 變紅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 SO42 BaCl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 CO32 稀HCl和石灰水 有CO2石灰水變渾濁 NH4 強堿溶液 NaOH 有NH3 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2 特征離子關系圖 例1 鑒別NaOH溶液 水和稀硫酸最簡便的方法是 A 加入Na2CO3溶液B 加入BaCl2溶液C 加入紫色石蕊試液D 加入無色酚酞試液 分析 用一種試劑鑒別的類型 一類是試劑加入后出現不同的現象 常見的現象有出現不同的顏色 產生沉淀或氣體 無現象等 還有一類是先用一種試劑先鑒別出其中的物質 再用鑒別出的試劑逐一鑒別出其他的物質 C 1 下列有關物質鑒別方案中 正確的是 A Na2CO3 NaCl KOH三種溶液 只用酸堿指示劑即可鑒別B MgCl2 NaOH HCl Na2SO4四種溶液 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C Fe2O3 CuO C Fe只用一種試劑無法鑒別D NH4 2CO3 Ca OH 2 BaCl2 HCl四種溶液 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2 已知某固體粉末是NaCl BaCl2 CuSO4 Na2SO4之一或幾種的混合物 做以下實驗 1 粉末加水 振蕩后呈渾濁 過濾 濾液無色 當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時 產生白色沉淀 繼續加入足量的稀HNO3 沉淀不消失 2 將濾出的沉淀加足量的稀HCl時 沉淀不消失 原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D Na2SO4 BaCl2 CuSO4 NaCl 物質的推斷 1 推理分析要緊扣實驗現象 思考時要層次分明 判斷的結論要準確 既要明確的肯定 又要明確的否定 2 一般情況下 與試題敘述的現象完全吻合的是 一定存在 與現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使現象不正確的物質是 一定不存在 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不影響其他反應的現象或自始至終沒有參與任何反應的物質是 可能存在 例2 現有A B C D E五瓶無色溶液 它們是鹽酸 氯化鈉 氯化鈣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 為了確定它們各是哪一種 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其中觀察到的現象如下 1 B跟C兩溶液混合 產生了白色沉淀 2 B跟D兩溶液混合 產生了白色沉淀 3 B跟E兩溶液混合 產生了氣泡 4 C溶液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分析以上實驗現象 推斷A B C D E化學式 A B C D E 請寫出B跟C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 物質的推斷是根據給出的實驗步驟和現象 運用物質的特性 經過分析 推理作出正確的判斷 以確定所給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質 NaCl Na2CO3 Ca OH 2 CaCl2 HCl Na2CO3 Ca OH 2 CaCO3 2NaOH 例3 2016 包頭 固體M 由幾種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組成 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有色溶液甲 進行圖中實驗 X 乙 丙均為無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 能發生化學反應的均恰好完全反應 試推斷 1 沉淀C的化學式為 2 X溶液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3 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陰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4 固體M最多由 種物質組成 AgCl KOH Cl SO42 6 分析 根據X 乙 丙均為無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 丙和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C和硝酸鉀 所以C是氯化銀 丙中含有氯化鉀 溶液乙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B和氯化鉀 所以B是硫酸鋇 乙中含有硫酸鉀 氯化鉀 甲和X會生成紅褐色沉淀A和乙 所以A是氫氧化鐵沉淀 X是氫氧化鉀 所以甲中至少含有氯化鐵 硫酸鐵 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3 2016 長沙 有A B C D E F G七種不同化合物 它們有如圖所示的反應關系 圖中的 表示相連兩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 圖中的 表示一種物質可以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反應條件 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己略去 若A能與B D F分別反應 C G E能順時針轉化 B F D又分別能轉化生成C G E 已知 B和D C和E F和G分別為相同類型的物質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F為紅色固體 請寫出 1 F的化學式為 2 C G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Fe2O3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解析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可以知道A為鹽酸 F為紅色固體 結合鹽酸的性質可以判斷F為氧化鐵 其化學式為 Fe2O3 F和G分別為相同類型的物質 可以判斷G為二氧化碳 G能夠反應生成E 且E能夠反應生成C 所以可以推測E為碳酸鈉 而C為碳酸鈣 進而可以判斷B為氫氧化鈣 D為氫氧化鈉 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能夠生成二氧化碳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物質的除雜與轉化 除雜是將混合物中的某組分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純物質 1 應注意幾個 不 1 不能 玉石俱焚 即試劑一般與雜質反應 不與要保留的物質反應 但特殊情況下 所加試劑需要和保留物質反應 最終要轉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質 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 可加過量的NaOH溶液 過濾 洗滌 加適量稀鹽酸 2 不增 不減 即不增加新的雜質 不減少要保留的物質 3 不污染環境 即要求所選用的除雜方法 不能產生可污染環境的物質 4 不能 舊貌變新顏 即除雜結束前 要恢復保留物質的原有狀態 2 除雜方法的幾個優化原則 1 若同時有多種方法能除去雜質 要選擇那些簡單易行 除雜徹底的方法 2 應盡量選擇既可除去雜質 又可增加保留物質的方法 即 一舉兩得 3 先考慮物理方法 再用化學方法 例4 2016 廣東 下表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C 分析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 所謂除雜 提純 是指除去雜質 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 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 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 不能與原物質反應 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例5 2016 長沙 海水曬鹽工業流程中 得到的粗鹽常含有MgCl2 CaCl2等雜質 工業提純粗鹽的流程如圖所示 1 步驟 操作a中需要用到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是 2 步驟 中操作b的名稱是 3 如果將步驟 和步驟 的順序顛倒 則所制得的精鹽水中還含有 引流 蒸發 氯化鈣 分析 1 步驟 操作a是將沉淀與濾液分離 該操作是過濾操作 進行分析解答 2 步驟 中操作b是從精鹽水中獲得精鹽 進行分析解答 3 步驟 和步驟 分別是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碳酸鈉溶液 分別是用于除去粗鹽中的氯化鎂 氯化鈣的 進行分析解答 H2 H2O CuCl2 2NaOH Cu OH 2 2NaCl 分析 據各物質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 其中甲 乙 丙屬于單質 A為黑色固體 C屬于鹽 C和E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 所以C是氯化銅 E是氫氧化鈉 A和D反應會生成氯化銅和B 所以A是氧化銅 D是鹽酸 B就是水 根據化學方程式推出甲是氧氣 丙是銅 乙是氫氣 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4 要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鈉和氯化鋇雜質 需依次加入哪一組物質 A AgNO3 稀H2SO4B 稀H2SO4 AgNO3C K2SO4 AgNO3D Na2SO4 AgNO35 2016 濰坊 除去如表各組物質中的雜質 所用試劑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D C 6 2016 云南 A B C D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 它們之間存在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氣體單質 D的水溶液呈藍色 根據信息和圖示回答問題 反應條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 A的化學式為 B的化學式為 2 寫出一個符合D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O H2 Fe CuSO4 FeSO4 Cu 解析 1 A B C D為初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