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藝術.doc_第1頁
批評的藝術.doc_第2頁
批評的藝術.doc_第3頁
批評的藝術.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批評的藝術 濟源五中 劉喜梅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課程改革中,教師需注意表揚、鼓勵學生,以此培養學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我以為批評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同一種內容的批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提升自己的批評技巧,有效地發揮批評的積極效應,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如果說表揚是撫慰靈魂的陽光,那么批評就是照耀靈魂的鏡子,能讓人更加真實地認識自己。 恰當的表揚如春風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評則如和風細雨般滌蕩心靈,叫人甘愿敞開心扉、誠心接受。 但在現實的教師批評學生中,許多教師往往會認為批評就是“挑毛病、找錯兒”。帶著這種觀點,在批評學生時,常常采用尖刻的數落、粗暴的訓斥和惡意的挖苦,結果導致學生對老師產生恐懼、反感、憎恨,以至釀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有學者認為:“過度的嚴厲會造成恐懼,過分的溫和則會有失威嚴。因此,聰明的教師不會嚴酷得使人憎惡,也不會溫和得讓人膽大妄為。” 因此批評學生一定要講究藝術,把握好尺度。一、寓批評于身教中教師的行為原本就是學生的風向標。學生就是教師的影子,他們的言行處處折射著教師的形象。因為來自農村的孩子大多數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所以我班的教室除了一日三次的打掃衛生之余,教室里還是經常看到垃圾,有廢紙、食品袋、筆芯等。多次的教育幾乎沒什么效果,無奈之余,采用了班干部監督和扣分制,結果在一段時間內有了一些效果,但不久之后又“濤聲依舊”。直到有一天,我實在看不過去,便自己彎下腰撿起了廢紙,旁邊一位女同學馬上就幫我一起撿了。我突然得到啟發,以后經常主動去撿班里的垃圾。漸漸的班里越來越多的同學會主動去做這件事情了,那些有亂扔習慣的同學也感到不好意思,漸漸地改掉了這一壞習慣。可見,教師的行為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批評方式。二、寓批評于關愛中 “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我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認為:表揚是愛,批評也同樣飽含著對學生的愛。教師只有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在批評教育時,力求點到為止,留有余地,給學生一個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的機會。比如看到學生在教室的走廊上玩籃球,打破了窗戶的玻璃,還差點打到了同學,如果此時教師不問具體情況,張口就訓斥學生:“你總是違反校規校紀,做事莽撞,惹是生非!”這種斥責式的批評,學生一般難以接受。如果,此時換一種方式,對學生說:“教室的走廊上場地小,玩球很危險,不但容易傷到別人,同時也會容易傷到自己,還會給同學的行走帶來不便,你課間喜歡運動是好事,老師希望你選一個能盡情玩又不會有太大危險的地方,好嗎?這樣,被批評的同學會認為教師完全是為自己和同學的安全考慮,自然會主動承認并改正錯誤。三、寓批評于尊重中處在初中年齡段的中學生,他們都有較強的自尊心。教師在批評中應注意把握批評的尺度,才能收到批評的效果,反之,不僅沒有效果,甚至會激化師生的矛盾。因此,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注意不同性格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場合(指課堂上或課堂下),采取不同的批評方法,不能隨心所欲和信口開河,尤其不宜在大庭廣眾的課堂上和異性面前指名道姓批評學生,令其尷尬和難堪。批評中更不能咒罵、諷刺、挖苦學生,不拿學生非原則性的個性習慣做文章,不宜過早下斷結論,要采取平等、商討的態度,多用揭示語,啟發學生思考,進而認識自身的問題。倘若教師在批評中果真平等地尊重學生的人格,那么學生也會很尊重你,樂意接受你的批評,這樣的批評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事情,有一些學生因為一時的疏忽,犯了一些錯誤,但他馬上又認識到了,并要求老師不要在班里批評他,他保證以后會改正。學生既然有這樣的認識態度,做老師的應該感到高興才是,當然絕對不會違背他的意愿,而且當他看到老師這么尊重他,下次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他也會愿意與老師交流,那么老師做起思想工作也就容易許多了。四、寓批評于激勵中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勵性質的批評,可以改變一個人,塑造一個人,可以將一個人引向成功。相反,一個有傷自尊心、令人泄氣的批評則會讓人從此一蹶不振,失去前進和向上的動力。比如:有一次,我接任了一個比較亂的班級,其中有一個特別難管理的學生,被前任班主任稱作“刀槍不入”型人物,也就是說軟硬兼不吃的人。一學期下來檢討書是成堆的,但還是錯誤不斷,打架、上網、逃學、上課吵鬧等樣樣照來。為此,我想了一個辦法,故意裝作對他以前的所作所為不是非常的了解,而是在一次小小的違紀事件發生以后,找到了他。跟他說:“經過這段時間對你的觀察,發現你是一個很好動的學生,而一般好動的學生都非常聰明的。根據我上數學課時你的反應來看,你確實很聰明,像你這樣的學生,老師不重用你實在覺得可惜。今天老師請你回去思考一下,你覺得你能當個什么班干部,為班里做點什么呢?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可能是自己長期以來都已經習以為常被當成無用的學生了,第二天,他居然跟我說:“老師,你看錯人了,其實我是一個沒的救的學生,不要為班里惹是生非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能為班里做事?老師你這么看得起我,我真的很感動,以后我盡量不為班里惹事了,當班干部就算了吧。”聽到這里,我真的是很高興,說明我計劃已經成功一半了,我當然不會就此罷休,馬上說到:“老師是真心實意想讓你當班干部的,我看你在同學中挺有威信,雖然以前沒做過班干部,但我相信以你的聰明,應該不會難學的,你就先做副班長,多向班長學習,快點把工作做好,當好老師的小助手,讓老師有更多的精力去鉆研教材,把你們的功課教好,好嗎?”聽我這么說,他也就沒再推辭了,說那就試試看吧。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雖然還是要犯些錯誤,但錯誤明顯比原來少了、小了,而且每次犯錯,他都有些不好意思,我就經常鼓勵他,說他在班干部工作中,有哪些做的很好,讓老師很佩服等等,順便再指出平時哪些地方應該加以注意的。在最后畢業時,雖然他還沒有改掉所有的毛病,但已經基本上不犯大的錯誤了。后來他還在同學、家長面前卻時常提起我,說我對的鼓勵讓他終身難忘,而且讓他覺得自己原來還是挺能干的,并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五、寓批評于寬容中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少一些嚴厲,多一些寬容。許多老師總是在苦苦地追求著學生的那種“白璧無瑕”的完美境界:學生一時不聽話,他們就氣憤不已,吹胡子瞪眼;學生一時做得不合己意,他們就經常隨口而出:“怎么這么苯?”學生一時成績不好,他們往往會才采用簡單粗暴甚至體罰的方法對待學生; 久而久之,學生不論做什么事,都往往局限于一個框框內,如同驚弓之鳥,不敢越雷池半步。結果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多彩多姿的生活被剔除了,學生的天真無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殺了。因此,作為老師要多給學生一些寬容,善待學生的“黑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那么,你將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有一次,我班的一位任課教師由于大意,下課時把包放在了講臺上,這時我班的一位男生看到了包里露出了一個皮夾,他于是就走到了講臺邊,用報紙擋住了其他同學的視線,拿走了皮夾,由于班里人多,有幾個男生已經看到了他的行為,雖然沒看到他拿著皮夾,但已懷疑他從老師包里拿走了東西,于是就趕緊告訴了那位老師,這位老師趕緊看了一下包,發現錢包沒有了,于是馬上把那位男生叫到辦公室,追問錢包的下落,結果他卻堅決不承認拿了錢包。因為他很清楚,拿走了老師的錢包,這一罪名可非同小可,弄不好是要處分的。但另一方面,我發現他其實也很心虛了,一直低著頭。我想,他也是一時的貪念吧,也不能說他的品行能壞到哪去。于是我就很誠懇地對他說:“老師知道你也是一時的糊涂,根據老師平時的觀察,你的品質還是不壞的,老師給你一次機會,只要你以后保證不犯了,這次的事情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還是可以的,但老師也要看你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希望你好好想想,也給自己一次機會,如果你將來有好的表現,老師保證只字不提這次的事。”聽了我的勸告以及對他寬容的做法,他表示要好好改改自己的這一不良行為,并拿出了錢包。以后他的表現也證明了這次對他的寬容的處理方法是正確的,因為再也沒聽說他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了。教師在批評學生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留下這樣的感覺:你仍是我的學生,犯了錯不要緊,我相信你一定會改正。當然,在執行寬容這種批評方法時,我們一定要明白:什么時候可以寬容,什么時候絕不姑息,是悄悄地寬容,還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學生事不過三,這些都是要有尺度的。 六、寓批評于無聲中心理學家莫勒比恩有一個公式值得借鑒:感情表露=7%的言詞+38%的聲音+55%的面部表情。在進行個別談話時,教師親切、真誠、自然的表情,不僅有利于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和對立情緒,而且會使學生感到教師對他的關懷與愛護,從內心萌發和增強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所以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時,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環境與氣氛恰當地、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曾有這樣一個事例:一個學生經常缺課,有人把他告到了校長那兒,校長經過了解,發現他去玩康樂球。于是校長便到康樂球室找到了他,站在他背后。他發現校長嚴肅地看著他,一言不發,便放下球棒跟著校長回到了學校。一路上,兩人都不說一句話,到校后,校長只用手朝教室一指,他便進教室去上課了。以后校長再也不提此事,下課也不找他,結果他連續幾天都心事重重。后來他自己到校長辦公室去找校長,“校長,你什么時候批評我啊?”校長說:“不必了,你現在不遲到不曠課,又沒有什么錯誤,批評什么?”他如釋重負地笑了。長大后他對這件事念念不忘,他說:“如果校長當時罵我一頓,我也許早就忘了。校長越是不說,我自己就越是想得多,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了“無聲批評”的巨大作用。在學校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批評都必須有聲地進行,有時無聲的靜場反而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們在批評學生時,也不妨試試無聲的批評或懲罰。比如當你步入課堂,看到喧鬧不止的情景,不妨靜靜地站一會兒可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以上就是我在平時教育學生時總結出來的一些批評的方法與技巧,盡量讓批評在踏雪無痕中進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當然,批評一定要遵循一個重要的原則:對事不對人,不能因為學生在某件事上做錯了,就一棍子打倒,將整個人都否定掉了。我們的批評應該是善意的,而非惡意的;我們的批評應該是激勵的,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