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doc_第1頁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doc_第2頁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doc_第3頁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doc_第4頁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1、北京人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現在在科學上常稱之為“北京直立人”。中國的直立人化石。生活在距今大約70-20萬年。遺址發現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生活在黃河流域。2、山頂洞人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因發現于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而得名。年代為距今約3萬年。山頂洞人處于母系氏族公社時期,3、原始群從猿到人的過渡階段正在形成中的人的群體,摩爾根稱之為“人類的童年”,處于蒙昧時代低級階段。這個階段遠自約1400萬年前的臘瑪古猿和后來的南方古猿,到早更新世人類出現時為止。他們使用天然木棒和石頭作為工具,靠採集、狩獵為生。他們進行協作,聚處群居,開始形成并使用音節語言。兩性關係沒有限制,無婚姻規范和家庭形式。他們還不是真正的人類。4、半坡類型屬于母系氏族時期前期仰紹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因以陝西西安半坡遺址為代表,因而得名。主要分佈在以渭河流域為中心,東起太行山西側及鄭州附近,西至隴東,南到武當山北側,北達河套平原及熊耳山一帶。5、龍山文化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相當于新石器代晚期的的一類文化遺存。因為首先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發現而得名。后來研究表明,所謂龍山文化,其文化系統和來源并不單一,不能是為只是一個考古學文化。現已分別命名為山東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6、炎帝又稱赤帝,上古帝王之一,薑姓,傳說為少典之子,其德火紀,以水名官,故稱炎帝。曾經于皇帝戰于板泉被打敗后炎帝部落融入到黃帝部落中,炎帝與黃帝被共尊為華夏祖先。炎帝對中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又稱神農氏。7、黃帝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五帝之首。姬姓,號軒轅氏或有熊氏。黃帝為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黃帝時期,各部落互相侵擾黃帝用武力統一各部落。于板泉之戰戰勝炎帝,涿鹿之戰擒殺九黎族首領蚩尤。所以黃帝成為了華夏各個部落的聯盟領袖。8、逐鹿之戰傳說距今4600馀年前,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與東夷首領蚩尤在涿鹿進行了的一次艱苦激烈的大戰。這是遠古時期的一次大規模戰爭。其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用于放牧和農耕的中原地帶,對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的轉變產生了重大影響。涿鹿之戰的結果有你的奠定了華夏族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融合了各民族部落。黃帝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9、大同之世語出儒家經典禮記禮運,他們把夏朝建立以前稱為“大同之世”,把夏朝建立以后稱為“小康之世”,它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前者是“天下為公”的社會,后者是“天下為家”的社會。大同之世,引用孔子的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這是古代人們對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認識,提出了對人類社會的美好展望。把握了原始社會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本質。但是小康之世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真正的大同之世只有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時代才會出現。10、少康中興少康中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中興的時代。少康是夏代第六個王,其祖父太康尸位逸樂,被東方有窮氏所取代,史稱“太康失國”。少康憑藉方30里的之地500之人同寒促斗爭,最終消滅了寒促,恢復了夏朝,史稱少康中興。11、盤庚遷殷商朝自中期以來,王室內部連續發上王位紛爭,前后精力了五代九王,史稱“九代之亂”。在此期間商朝多次遷都,盤根繼位以后政局溷亂,姐姐么安頓尖銳,他為了挽救政治危機,決定再次遷都于殷。但貴族品名都反對遷都,盤庚一面勸說貴族,一面東河人民,強行把都城遷到殷地。遷殷后,”行湯之政“,證據才穩定下來,這回經濟和文化也隨之發展,從此知道商亡再未遷都。12、周公東征周武王在克殷兩年后死去,天下聞而叛周,周公為了應付危機,一方面立武王子誦為成王,另一方面自己親自攝政,這引起了王室內部的權力斗爭。管叔、蔡叔勾結武庚叛亂。周公為平息叛亂東征三年,終于殲滅了蔡叔等的勢力,又鎮壓了東方各部落。周公東征是繼武王滅殷后繼續為鞏固周王朝統治而進行的武力斗爭。13、國人暴動周厲王任用奸佞為卿士,實行專利政策,又命令衛巫監謗,禁止國人談論國史,圍著殺戮。國人在高壓政策下忍無可忍。西元前841年,國人發動暴動,攻入完工,力王倉皇逃到彘,宗周無主,國政由定公14、分封制中國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的制度。周滅商和東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為諸侯,以為藩屏。諸侯的君位世襲,在其國內擁有統治權,但對天子有定期朝貢和提供軍賦力役等義務。這有利于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后來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強國兼併弱國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通過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蓋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15、宗法制古代貴族憑藉血緣關係對族人進行統轄管理的制度。也成為了統治者維護社會和政治秩序的一種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宗法制在商代后期就已經存在,到了周朝變得更加典型和系統。宗法關係的基本內容是大宗小宗依據自己的特殊身份對不同范圍內的人進行管轄統治。宗法制與分封制相結合,宗法關係與政治關係相結合,有效地起到了維繫社會、政治秩序的作用。16、成周八師屯駐在成周(河南洛陽)的西周王室軍隊。周滅商以后,兵分三部,殷八師、成周八師、西六師,以護衛和監管各地。成周八師駐守洛邑對鞏固周王室對東方的統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7、井田制井田制是商周時期的一種商周時期的一種土地制度,因其土地區劃形同井,故得名。井田制是從氏族社會土地公有制演變而來的。周朝實行井田制即作為諸侯百官的俸祿等級單位,又作為控制奴隸的計算單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得買賣,只能有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關係繼承。井田制下的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公田的收入一律收歸國家,私田是村社成員的份地。公社成員必須按照制度定期更換份地,并跟著份地的變化而遷居。所以勞動者對私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土地是國家所有制。18、工商食官西周官營手工業制度。指當時的手工業者和商賈都是官府管的奴僕,他們必須按照官府的規定和要求從事生產和貿易。在這種制度下,周王室和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種手工業作坊,屬司空管轄。這些手工業作坊的各類生產者稱為百工,他們既是具有一定技藝水準的工匠,又是從事手工業生產的管理者。19、司母戊鼎發現于河南安陽的中國商代后期的王室祭祀青銅方鼎。因其腹部有司母戊三個字而得名。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代表了商代青銅器的最高峰水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20、周易亦稱易經,儒家經典之一。內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掛和三百八十四 掛有掛名, 有 題和 辭。舊傳伏羲氏演八卦,西周時文王演為六十四卦傳是貴經的解釋。周易中以八卦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自然現象,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形成萬事萬物,包含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被今河南安陽小屯發現,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甲骨文的發現,為商代的存在提供了可靠證據。22、金文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 。商 、西周、 春秋、 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體的總稱。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 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23、尚書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彙編,原意上古的史書。是商周兩代統治者的講話記錄以及春秋戰國時期根據遠古材料加工的夏朝史事記載。相傳孔子刪定成書。是研究商周歷史的重要材料,對后世史書的編纂體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4、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 , 分為風 、 雅、頌三類。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25、相地衰征齊國在春秋初期,井田制的剝削方式已經不能維持,為擺脫這種困境,齊桓公任用管仲于西元前 686年開始改革,實行“相地而衰征” ,即按土地美惡分等差徵收實物稅(租)井田制雖未完全遭到破壞,但廢除了共耕公田的制度。這一改革是剝削方式的大變化,導致了分散的個體農民經濟出現。這個變化具有重大意義。26、召陵之盟春秋時期,齊桓公為圖謀霸業,遏止楚國向北發展,在如陵(今郾城東部)與楚國訂立的盟約.齊桓公三十年(前656年),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國軍隊,進攻楚的從屬蔡國,在打敗蔡軍之后,又用輔周王室的名義,向楚問罪。楚成王不服,齊桓公便進軍陘(今郾城東南,時屬楚地)。楚成王懾于齊桓公兵多勢眾,主動向齊桓公請求和議。于是齊桓公退兵,陳師于召陵,與楚國訂立了召陵之盟。召陵之盟后,齊制服了能與之對抗的楚國,齊桓公由此取得了霸主的地位。27、城濮之戰西元前632年,為爭奪中原霸權,晉軍謀略制勝,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大敗楚軍,開“兵者詭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戰。城濮之戰后,晉文公在踐土(今河南鄭州西北)朝覲周王,會盟諸侯,向周王獻楚國俘虜四馬兵車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晉文公為侯伯。晉國終于實現了“取威定霸”的政治、軍事目標。28、弭兵運動春秋中期,中原形成晉、楚爭霸的局面,由于兩國長期對抗,兵禍連年,且戰場多在中間的一些小國。尤其是鄭、宋兩國,常常是爭奪的目標,受害最嚴重。因此,西元前年,宋大夫華元首先宣導和平,發起和主持了以“弭兵”為口號的和平運動,謀求晉、楚和好,訂盟互不侵犯,可惜為時三年,因楚國背約而結束。西元前年,宋大夫向戌再次宣導弭兵之盟,邀集了晉、楚、秦、齊、宋、魯、鄭等十多個國家,在宋國召開了規模盛大的休兵會議。此后四十年間,晉楚未再發生戰爭,延續100多年的春秋中期大國爭霸戰爭,終于以弭兵休戰而結束。 29、馬陵之戰西元前341年,魏惠王派龐涓聯合趙國引兵伐韓,。韓求救于齊。齊軍入魏境,矛頭直指與大樑近在咫尺的外黃。龐涓忙棄韓而回。魏深恨齊國一再干預魏國的大事,誓與齊軍決一死戰。孫臏採用欲擒故縱之計,誘龐涓上鉤。他命令軍隊由外黃向馬陵方向撤退。孫臏用減灶的方法迷惑了龐涓。龐涓一見大喜,認為,兵士已逃亡過半,便親率精銳之師兼程追趕。結果中了齊軍的埋伏。魏軍進退兩難,陣容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龐涓自刎。太子申被生擒。史稱此戰為“馬陵之戰”30、合縱連橫戰國時期各國處理軍事外交活動的一種方式。“合眾弱以攻一強”稱“合縱”,“事一強以攻眾弱”稱“連橫”戰國后期。秦國日益強大,合縱即指東方六國聯合抗秦:連橫即秦拉攏一些國家進攻他國。由于六國皆欲借外力利己,故合縱實為鬆散聯盟,抗秦活動布恩那個長久,最終為秦各個擊破。31、胡服騎射西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吸取了北方少數民族騎馬作戰的優點,進行了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強大起來。滅掉了中山國,解除了林胡、樓煩對趙國北部的侵擾。趙國因此成為唯一可以和秦國爭雄的國家32、長平之戰西元前260 年發生的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一次戰略決戰。雖然總體力量上秦對趙佔有相對的優勢,但由于趙國的陣前換將,極大的削弱了自己的戰斗力。再加上趙括的錯誤指揮,最后秦軍前后共殲趙軍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為強勁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從此以后,秦國統一六國的道路變得暢通無阻了。33、田氏代齊田氏代齊,指戰國初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的事件。齊國原是周分封給功臣姜尚之封邑,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于尾聲,齊國之大權漸為卿大夫田氏所控。 田氏是陳國逃到齊國的公子完的后代。經過田氏數代人的經營,田氏成為齊國最有勢力的卿士,到春秋末期,田氏成為齊國的實際君主。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薑姓絕祀,姜姓齊國完全為田氏齊國取代。34、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指的是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控制了晉國的政權,并且在各自佔領的地盤上建立了韓、趙、魏三個國家。西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認這三家為諸侯,三家分晉是以新舊勢力斗爭為表現形式的晉國社會變革的結果,是中國古代歷史從春秋時代進入戰國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35、上計秦漢時中央年終考核地方官員成績的辦法。萌于戰國而形成于漢代。郡國年終派遣官吏到京師。呈送計簿,回報當地已來臨的治理情況,稱之為上計。戰國時封建制破壞,郡縣制建立諸侯的述職制度變為郡縣的上計制。群臣臉總是將賦稅收入寫入木券,呈送國君考核,對官員的監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6、都江堰歷史上岷江上游因流經川北山區,極易造成下游水災,為戰勝水患,戰國時秦國蜀郡郡守李冰徵發民工,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雖經歷了2200多年,經歷代維修政治,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水旱人從的天府之國。37、鄭國渠戰國著名水利學家鄭國于秦王政元年為秦筑渠三百里,號稱“鄭國渠”。鄭國去秦國修建水利工程本是韓惠王的“疲秦之策”后來秦王發覺鄭係陰謀,怒欲殺之,鄭國陳述了工程對秦國的好處,秦王欣然接受工程得以繼續進行。完工后灌渠全長300里,灌溉了關中4萬馀畝田地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 38、孔子春秋時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創始人。開創了私人辦學的先例,相傳弟子達3000多人。曾經整理研究詩、書等會給文獻,并把魯國史官所記載的春秋加以修繕,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自漢以后,孔子學說逐漸被改造為封建文化的正統,其本人亦被尊為圣人。對后世的影響極大。39、孟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戰國時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在戰國時期的重要代表人。其政治思想主要是興王道,施仁政。孔子晚年整理了自己的著作,寫出了孟子。在宋代被列為亞圣。40、荀子戰國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古代接觸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認為自然界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這是荀子唯物主義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反映了戰國時期人們同自然斗爭能力的提高,對以后我國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影響很大。著有荀子 41、墨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曾經接受儒家教育,當過木匠,創立了墨家學派。代表了手工業者、富裕農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墨子的主張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等,核心是兼愛。現存墨子弟子記錄墨子言行的墨子42、老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春秋楚國人,到家學派創始人。秦漢以前文獻多稱老聃。現存老子一書,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是無為而治。幻想小國寡民的社會,對于中國思想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43、莊子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文學家。宋國人。思想上踵繼老子,是道家學派在戰國時的主要代表人,認為道是世界的本源強調事務都在變化自懷中,變化又是由于矛盾的相互消長,表現出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著有莊子一書。44、韓非戰國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韓國貴族,和李斯同為荀子的學生,他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應按照現實進行政治改革,不能遵循古代傳統。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國家必須制定嚴格的法令,君臣必須依據法令進行治理。韓非這些思想被秦始皇所採納,對秦統一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起了重大作用。著有韓非子。45、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萬字。在西元前239寫成,呂氏春秋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呂不韋借門客之手撰寫呂氏春秋,雖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業上確實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沒46、左傳我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亦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時魯國人左丘明撰著。其記事編年起于魯隱西元年,與春秋同止于魯悼公4年,比春秋多了17年,記敍了東周王室和各主要諸侯國的盛衰興亡,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特別是關于戰爭的記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依據。47、國語春秋時期的國別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分為周語、晉語、魯語、楚語越語、齊語、鄭語、吳語共二十一卷,記事起于西周穆王終于西元前453年韓、魏、趙滅知伯。主要記載君臣的言論,也有一些記事48、竹書紀年本稱紀年,因西晉武帝時在汲郡戰國魏襄王墓中發現大批竹簡,此為其中之一種,故名。亦稱汲塚紀年是魏國的編年體史書。記事起自黃帝,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滅,以晉事接之,三家分晉后專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其中若干事可以糾正史記謬誤。49、戰國策戰國時國別體史書,作者不詳。原有國策國事短長修書等名稱,經西漢時劉向整理編次以其內容主要為“戰國時游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乃名為戰國策是研究戰國史的重要依據。50、楚辭“楚辭”之名首見于史記張湯傳。是戰國后期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基礎上開創的一種新詩體。由于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并成為繼詩經以后,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51、屈原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楚國的政治家。名平,字原,楚國人,是楚王的同姓貴族。博聞強識明于治亂,曾經輔佐楚懷王。后遭到誣陷被免去職務,長期被流放,當楚國危亡無法挽救時投汨羅江而死。有離騷九歌天問等著名詩篇流傳,是中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52、焚書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反對“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始皇聽從李斯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以及詩書,不準以古非今。此稱“焚書”。第二年,兩個術士侯生和盧生暗地里誹謗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調查,審理下來,得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全部坑殺。此即為“坑儒”。兩件事合成“焚書坑儒”。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反對是古非今,打擊方士荒誕不經的怪談異說,但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這一點和秦始皇採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53、沙丘之變秦始皇病死沙丘時少子胡亥與宦官趙高合謀篡奪帝位的事件。秦始皇出巡到沙丘時病危,令趙高作書,命在上郡監軍的長子扶蘇回咸陽繼位。始皇死后,趙高扣壓圣旨,陰謀唆使胡亥篡奪帝位。遂脅迫李斯矯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迫令扶蘇自殺。胡亥秘不發喪,回到咸陽后即位稱秦二世。54、巨鹿之戰是秦朝末年前207年至前206年,秦軍與起義軍項羽部隊在巨鹿(古縣名,在現在河北平鄉西南)展開的一場決戰,最后項羽獲勝。這是秦末戰爭中消滅秦軍主力的一次決定性戰役,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秦軍主力與項羽戰斗,無暇理會秦朝首都咸陽及關中地區。劉邦乘關中空虛之機,8月突破武關,10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出降,秦朝滅亡。55、垓下之戰發生在前202年,是楚漢戰爭的最后一場大戰。漢王五年十月,劉邦率兵追擊項羽,以事成后列土封王利誘韓信及彭越,二人隨即出兵。撤退途中,楚軍不斷中了漢軍埋伏。項羽退守垓下,缺乏糧食,且被漢軍及諸侯軍重重包圍。項羽突圍后逃到了烏江邊,項羽為表示自己是輸給上天,而不是敗給漢軍,乃自刎而亡。劉邦消滅了西楚霸王項羽的僅馀兵力,統一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