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試卷.doc_第1頁
第一次月考試卷.doc_第2頁
第一次月考試卷.doc_第3頁
第一次月考試卷.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次月考試卷(滿分150分 時間150分鐘)姓名: 得分:一、基礎知識(共 31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妖嬈(ro) 襁褓(qing) 佝僂(gu) 褻瀆(mi)B 駢進(pin) 強聒(gu) 扶掖(y) 枘鑿(ni)C 陰晦(hu) 腳踝(hui) 潮汛(xn) 愕然()D 嗤笑(ch) 瑟索(s) 恣雎(z) 拮據(j)2 下列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3分)十拿九穩 怒不可喝 聚族而居 重蹈覆轍無與倫比 化為烏有 一杯黃土 涕四橫流錯別字改正3 下列詞語加點字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A 留滯(停留不流通) 底貨(這里指不時興了的陳貨) 俱往矣(都) 五行缺土(即金木水火土) B 易主(改換)垂手(表示無所事事,無為)須晴日(必須)理至易明(容易) C 忍冬(這里指能夠忍受冬寒的意思)層累(層層疊疊的層次)打拱(作揖)斷章取義(篇章) D 受甲(受益)說法(說教,講道理)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大河上下(黃河)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A、各級政府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校園安保工作,防止校園安全事故不再發生。B、每當站在祖國地圖前,使我產生無盡的感慨。C、學習成績的提高,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是否努力。D、人們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卻往往忽略自己擁有了什么。5 對詩句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是點明 沁園春雪 主旨的句子,“俱往矣”三字,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社會。 B、 雨 中寫到“教你們勇敢地笑” , “笑”在這里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孩子們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C、“閃閃爍爍地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人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D 、“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寫出了當時夜晚熱鬧的情景,襯托了作者激動的心情。 6 句中畫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是( )(3分)A 聽到敲門聲,我和媽媽不約而同地跑去開門。準是爸爸出差回來了,可開門一看,是查水表的王叔叔。 B 學習成績的提高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切實際的。 C 目前,一些廠商在廣告上弄虛作假,對自己的產品大肆渲染,以此誤導群眾,騙取不義之財,這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D 日本帝國主義者所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可是日本文部省卻別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學課本,掩蓋戰爭罪行。7小說區別于其他文學樣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3分) A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 B小說有矛盾沖突,情節的展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 C小說的故事性強,比其他的文學樣式更感人。 D小說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但它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8 文學常識填空 (10分)(l)“稍遜風騷”中的“風”指的是_,“騷”指的是 _。 (2) _,蟲聲新透綠窗紗。 月夜 (3)無意苦爭春,_。 卜算子 (4)一代天驕,成吉思漢,_。 沁園春雪 (5)人生自古誰無死,_。 過零丁洋 (6)歲寒, 。論語(7)何當共剪西窗燭, 。夜雨寄北(8)問渠那得清如許, 。觀書有感(9)安得廣廈千萬間,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二、綜合性學習:(7分)某校初三班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旱情牽動你和我”的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9.為讓學生了解去年以來我國的旱情,請你閱讀下面材料并概括材料的主要內容。(3分)材料一:去年以來,云南秋、冬、春連旱,出現百年一遇的旱情;貴州秋冬連旱,出現八十年一遇的旱情。北京旱情創下38年來的紀錄,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湖北、陜西等地的部分地區已達重度干旱程度。材料二: 2010年西南部分地區因旱受災情況統計表地區耕地受旱面積(萬畝)飲水困難人數(萬人)云南3148742貴州735485廣西1467300四川5496131 10.僅以山東為例,請你根據下面兩則材料,說說造成如此嚴重后果的原因。(4分)材料一:山東水資源量地域分布極不均勻,多年平均降水量由東南沿海的 850毫米向魯西北遞減到550毫米。年際變化劇烈,存在明顯的豐、枯水年和連續豐、枯水年,最大年徑流量是最小年徑流量的12.8倍。年內分配不均,汛期降水量約占全年的7080。材料二:1993年山東省工業取水量為11.7億立方米,1994年達到29.4億立方米,1995年達到38.48億立方米,2010年達到43.63億立方米,20002010年平均年取水量為39.93億立方米。農田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24.77萬公頃增加到446.37萬公頃,農業灌溉年用水量由4億立方米增加到近180億立方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每年1600萬立方米增加到每年9.3億立方米。 三、古詩詞鑒賞:(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題目。(6分)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1.本詩首聯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_”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_。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12.請對本詩尾聯刻畫的詩人形象作簡要賞析。(4分) 四、閱讀理解( 46分)(一)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回答7-11題。(14分)甲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凡八百里,始得靈壁張氏之園于汴之陽。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巖阜。蒲葦蓮芡,有A之思;椅桐檜柏,有B之氣;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態;華堂廈屋,有吳蜀之巧。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果蔬可以飽鄰里,魚鰲筍茹可以饋四方之客。 (節選自蘇軾靈璧張氏園亭記)注釋靈壁:即今安徽靈壁縣。張氏之園:為宋仁宗時殿中丞張次立的莊園。汴(bin):汴水。 余浸:支流。 巖阜:假山。 芡(qin):水生植物。 富:豐饒的物產。1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3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2)佳木秀而繁陰 秀:_(3)修竹森然以高 修:_14. 將畫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譯文:_(2)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譯文:_15細讀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個詞語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點。(2分)春季:_ 秋季:_16根據你的理解,將“江湖”和“山林”兩個詞語恰當填在乙文中的A、B處。(2分)A:_ B:_17甲乙兩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寫法,抒發的感情大致相同,請作簡要分析。(3分)_(二)蘇州園林節選(17分)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傊?,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回避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的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18、選文第段說明的對象是_,說明對象的共同特征是_(4分)19、選文第段中劃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這里有什么作用?(4分) 20、所選文段采用的說明結構是什么?第段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6分) 21、第段加點詞“往往”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三)濕地(15分) 平靜的水面像鏡子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蘆葦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成群的野鴨在水面上玩耍,各種水鳥在歡娛地歌唱這就是濕地的真實寫照。像這樣瀕臨江河湖海的地帶,長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灘涂、沼澤、濕草甸、泥炭地、紅樹林以及潮落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都是濕地。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 濕地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泥沙豐富的流水流近湖泊之時,由于水域變闊而流速變緩、泥沙下落沉積而成淺水灘。湖泊,不單是五彩云霞的梳妝鏡,更是水生植物的樂園。淺水湖區,蘆花飛蕩,香蒲拂搖;次深湖區,睡蓮、浮萍懸浮、飄擺于水面上;深水湖區,墨綠色的綢緞般的波浪時起時伏,那些生長于X-中的水草繁雜而茂盛。春來夏往,秋隱冬藏,植物生活于湖泊,總會有生有死,有死有生。那些腐爛的殘體日積月累,最終多默默地、疊加式地沉積于湖底,經由水漲水落的浸泡,經由日月輪轉的滄桑,終成泥炭,于是,湖底慢慢抬升,濕地也就逐漸形 成了。 濕地調節著地球的水循環。那些河邊的森林、湖邊的 漫灘,一直在進行地下水與地表水的交換。洪澇之時,濕地 總能夠緩沖、儲蓄和吸收洪水;倘遇干旱季節,又能夠將水分“解放”出來。濕地上的植被搖蕩起伏,減輕或減緩了水體對海岸線、河灣及湖岸的侵蝕。 濕地被科學家譽為地球之“腎”。自然界生物鏈的完整、優化,離不開濕地。濕地既吸收營養物質,又促進地球的新陳代謝,是“天然的過濾器”。 植物在濕地繁衍,動物在濕地蹣跚游弋、跳躍爬行和棲息。即使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鶴,聲鳴于天,也是清晨從濕地超發,黃昏則次第歸來,在濕地降落,喝水照影;翩翩起舞的大雁會呈“一”字、“人”字形排列,從廣闊的天空降落于濕地之上。鳥類依賴濕地就像影子依賴光,、翅膀依賴空氣一樣。濕地是生命的家園,是文明的搖籃和溫床。 人類本應與濕地和諧相處,本應悉心地呵護濕地。 但是長期以來,人類對濕地究竟貢獻過多少關愛呢?古典詩詞中那些拍打碣石的咆哮海水,朝天際奔流的滾滾江水,秀比西子的杭州西湖等,姑且算是反映人類對濕地的關愛吧,卻也僅僅是蜻蜓點水般人文情懷的附加點綴??侦`、超脫的中國畫亦有描繪蒼茫煙水的畫作,民間音樂盡管也有表現湖月照影,流泉叮咚的樂曲,然而,誰又能說其著力表現的只是濕地呢? 令人憂慮的是,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和人類中心主義的膨脹,濕地的現狀不容樂觀,濕地面積減少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現象。就我國來說,從科學家們繪制的濕地分布遙感圖即可看出,中國的濕地總面積l0年間已減少了5萬多平方公里。由于人類盲目圍墾和過度開發,天然濕地面積不斷消減,功能不斷下降,造成濕地生物多樣性衰退,威脅著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時,還造成濕地降解污染能力的下降,導致水質不斷惡化,許多河流因被污染失去了飲用的功能。比如,目前我國大型河流61的河段已被污染,不可飲用。另外,又致使其緩沖、儲蓄和吸收洪水的能力下降,直接給調蓄防洪帶來極大的隱患。近年來,我國南方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發生,不能不說與濕地面積的銳減有著一定的關系。不講“土地倫理”(【美】利奧波德:土地倫理)成了自蒸汽機誕生以來世界性的不可逆轉的黑色潮流,濕地的命運岌岌可危 保護濕地已經成了人類刻不容緩的行動。國際濕地公約的誕生,引起了人類對保護濕地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已經加入了締約國的行列。迄今為止,濕地公約締約國已逾百個,每年2月2日“世界濕地日”都會有一個宣傳主題??梢哉f,保護濕地目前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相信隨著人類對濕地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化,濕地的命運定然會出現轉機。 (本文有刪改)22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章以濕地為說明對象,首先介紹了什么是濕地,其次介紹了 ,再次介紹了 ,另外還介紹了 ,最后則介紹了 濕地的前景。(3分)23文章開頭部分指出“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請根據具體內容說說“濕地的多種獨特功能”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