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藝01.ppt_第1頁
玻璃工藝01.ppt_第2頁
玻璃工藝01.ppt_第3頁
玻璃工藝01.ppt_第4頁
玻璃工藝01.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玻璃工藝 玻璃結構 structureofglass 一 玻璃及玻璃態 glass glassstate 1 狹義的玻璃 2 廣義的玻璃 玻璃態 由熔融物冷卻而不析晶得到的無機物 三條件 非晶體 熔融物冷卻 無機物 表現出玻璃轉變現象的非晶態物質 轉變現象 Tg 1 2 2 3Tm性質突變 比熱 等 四 玻璃化方法 glassificationmethod 1 固體 晶體 直接玻璃化 無定形固體2 經液相玻璃化 玻璃3 由氣相制玻璃 無定形薄膜 二 玻璃發展簡史 briefhistory 泥罐熔融鐵管吹制威尼斯煤代木攪拌法蓄熱室 三 玻璃的分類 classification 日用玻璃 器皿 平板 瓶罐等 特種玻璃 光纖 生物玻璃等 五 玻璃態物質的特性 property 1 各向同性 isotropy 質點無序排列而呈統計均勻結構的外在表現2 亞穩性 metastability 所有玻璃都有析晶傾向3 無固定熔點 unfixedmeltingpoint 4 可逆性 reversibility 溫變過程中性質產生逐漸連續的變化且可逆5 可變性 changebility 性質隨成分 一定范圍 發生連續和逐漸的變化 三維空間作無序排列 R R2 填充在網絡空隙 六 玻璃的結構學說 Structuretheoriesofglass 一 傳統學說 1 過冷液體學說 Tamman 不同分子混合物 2 聚合物學說 Sockman 高分子聚集體 SixO3x 1 2 X 1 3 無規則網絡學說 W H Zachariasen1932年 基本觀點 SiO4 是基本結構單元 玻璃態物質結構特點 短程有序 微觀 長程無序 宏觀 實驗證實 WarrenX ray結構分析數據 學說重點 多面體排列的連續性 均勻性和無序性 4 晶子學說 列別捷夫 基本觀點 玻璃有無數晶子組成 晶子有晶格畸變 晶子到無定形介質是漸變 實驗證實 X ray結構分析數據學說重點 玻璃的有序性 不均勻性和不連續性 二 玻璃結構新學說體系模型 保加利亞I BGoguv 理論要點 五種有序區域 不同系統中 各種有序區有不同比例 電子有序 化學鍵是結構單元 短程有序 多面體是結構單元 分子有序 有一定化學組成 可用分子式表示 簇有序 多氧四面體聚合體是結構單元 相有序 多相存在 七 玻璃的結構分析 structureanalysis 一 性質與其反映的結構情況 二 結構分析方法與反映的結構信息結構分析方法 衍射法 電鏡法 光譜法 一 硅酸鹽熔體的結構1 熔體中有許多聚合程度不同的負離子團平衡共存2 負離子團形狀不規則 短程有序3 負離子團的種類 大小隨熔體組成及溫度變化而變化 4 離子半徑大而電荷小的的氧化物可使硅氧集團斷裂出現 負離子團變小 5 硅酸鹽熔體中的分相現象是普遍的 八 玻璃熔體的結構 structureofglassmelt 聚合反應M2 SiO4 Mn 1 SinO3n 1 Mn 2 Sin 1O3n 4 MO 二 玻璃結構與熔體結構的關系1繼承性2結構對應性 九 單元系統氧化物玻璃結構 一 石英玻璃1 硅氧鍵與硅氧四面體 1 Si原子基態3S23P2O原子基態2S22P4Si原子SP3雜化后與O原子SP雜化后鍵合Si O Si鍵含 鍵和p d 鍵 2 硅氧四面體特性Si原子四個雜化軌道與四面體構型一致 四個Si O鍵中 鍵成分相同 Si O鍵是極性共價鍵 52 Si O Si鍵角120 180 Si Si距離可變 結構無序原因 無極性 鍵強較大 106千卡 摩爾 四面體間以頂角相連 1 SiO4 是基本結構單元架狀結構 2 鍵能大 分布均 3 石英玻璃特性 高軟化點 高粘度 膨脹系數小 機械強度高 化穩性好 透紫外 紅外線好 結構開放高壓透氣d 2 1 2 2g cm3 2 石英玻璃的結構模型 2 B2O3玻璃結構模型 1 BO3 或硼氧環構成層狀結構 層間以范德華力或 鍵相連 2 鍵角可有較大改變 3 結構隨溫度升高向鏈狀變化 二 B2O3玻璃1 B O鍵與 BO3 1 硼原子基態2S22P1 SP2雜化軌道呈平面正三角指向B與O形成P P 鍵 2 BO3 特性 B O B鍵角可變 鍵強119千卡 摩爾 BO3 可連成三元環 3 B2O3玻璃性質 1 對比B2O3SiO2 鍵能119千卡 摩爾106千卡 摩爾 結構二維層狀三維架狀 單元 BO3 SiO4 對稱性不對稱對稱 屏蔽三個氧四個氧 2 性質軟化點低450 C 化穩性差 膨脹系數大無實用價值 三 P2O5玻璃1 結構特征 1 結構單元 PO4 P O P鍵角140 2 PO4 中有一個帶雙鍵的氧 是結構的不對稱中心 2 P2O5玻璃性質粘度小 吸濕性強 化穩性差無實用價值 3 層狀結構 層間為范德華力 P 一 堿硅酸鹽系統1 結構 1 多種陰離子團共存 2 R 處于網絡空隙 平衡電荷 二 鈉鈣硅系統性質比堿硅系統明顯變好 2 性質較石英玻璃變差 結構完整性 對稱性被破壞 無實用價值 十 硅酸鹽玻璃結構 積聚作用 高場強的網絡外體使周圍網絡中的氧按其本身的配位數來排列 離子勢Z rCa2 2 0 99Na 1 0 95 Ca2 的積聚作用使網絡加強 Ca2 的壓制作用 牽制Na 的遷移 使化穩 電導率 Ca2 為網絡外體 鈉鈣硅系統是日用玻璃的基礎 PbO4 與 SiO4 共頂或共邊相連成鏈狀 3 鉛玻璃中的金屬橋 金屬橋 三 鉛硅酸鹽玻璃1 Pb2 的特性電子構型 5S25P65d106S218 2電子構型電子云易變形 Pb2 O2 2 二元鉛硅酸鹽玻璃結構 1 PbO濃度小似Na2O做網絡外體 2 PbO濃度大以 PbO4 四方錐進入網絡Pb處于錐頂 惰性電子被推向一邊 應用a 金紅玻璃無須加保護膠SnO玻璃結構如下 本體 O2 1 2Pb4 1 2Pb0 Au 1 2Pb0 1 2Pb4 O2 本體b 與金屬封接氣密性好 因金屬橋的類金屬性與金屬鍵合較易 錫與鉛類似 十一 硼酸鹽及硼硅酸鹽玻璃一 堿硼酸鹽玻璃及硼氧反常1 Na2O B2O3二元玻璃 硼氧反常 純B2O3玻璃中加入Na2O 各種物理性質出現極值 而不象SiO2中加入Na2O后性質變壞 原因 Na2O提供的游離氧使 BO3 BO4 結構層狀 架狀性質變好游離氧過多后 Onb多 轉化停止 性質又變差 2 BO4 形成與Na2O含量的關系 1 Werren 麥克斯萬等認為極值點在Na2O為16 mol 2 布雷 布呂克納 烏爾曼等認為還可提高 布雷核磁共振 NMR 極值在30 molN4 BO4 BO4 BO3 布呂克納NMR得到極值在45 mol Ulman Na2O關系圖 低溫 196 25 C 得到一區域解釋 BO3 BO4 網絡被破壞 趨于不變低溫是為避免玻璃結構調整影響 3 硼氧反常與溫度的關系笛采爾 高溫無硼氧反常 1000 C 通過以下證明 1 堿硼酸鹽不同溫度的粘度行為 2 二元玻璃不混溶現象急冷無明顯分相正常冷卻分相明顯解釋 高溫無 BO4 因其帶負電易引起Na 聚集其周圍而分相 二 硼反常現象 1 硼反常現象 在鈉硅酸鹽玻璃中加入氧化硼時 性質曲線上產生極值的現象 電導 介電損耗 表面張力無此現象 2 高硅低硼含堿玻璃Na2O B2O3 1為極值點 摩爾比 Na2O B2O3 1時 BO3 BO4 網絡得以加強 性質變好 當Na2O B2O3 1后 無 BO3 BO4 玻璃中鏈狀 層狀結構相對增多 性質又向相反方向變化 3 無堿低硅高硼玻璃由于低硅 BO3 BO4 受限制 因為 BO4 帶負電 需 SiO4 隔開 游離氧由堿土金屬提供 轉折點在 BO4 SiO4 1處 十二 磷酸鹽玻璃一 結構及特點二元堿磷酸鹽系統為鏈狀結構 結構單元為四面體 非橋氧隨R2O而增多RO P2O5中特殊 RO 50 mol 時 RO 軟化溫度 解釋 RO使網絡得到加強二 應用吸熱玻璃 透紫外玻璃 耐氟酸玻璃等 十三 其它氧化物玻璃 自學 十四 逆性玻璃一 逆性玻璃 普通玻璃性質在Y 3時性質轉折 網狀 層 鏈狀結構 Y 2時難于成玻 僅含一種R 逆性玻璃 當存在兩種以上金屬離子且它們大小 電荷不同時 Y 2也可制成玻璃且性質隨量的增加而變好 二 逆性含義1 結構逆性金屬離子是 海洋 多面體是 島嶼 結構穩定度決定于金屬離子與多面體短鏈中氧的結合力 2 性質逆性Y越小結構越穩固 性質越好 三 意義1 理論沖擊經典結構理論2 實際電容器 電容量變化很小 十五 玻璃結構中氧化物的分類一 分類標準根據無規則網絡學說 按元素與氧結合單鍵能大小分 二 網絡生成體氧化物networkformation NF 單鍵能 80kcal mol 可單獨成玻 陽離子半徑小電荷大 離子共價混合鍵如 SiO2B2O3P2O5GeO2三 網絡外體氧化物networkmodifier NM 單鍵能 60kcal mol 不可單獨成玻 離子半徑大電荷小 離子鍵如 Li Na K Ca2 Sr2 小場強 Th4 In3 Zr4 大場強 作用 a 斷網b 補網C 積聚 四 中間體氧化物networkintermedium NI 單鍵能60 80kcal mol 一般不能單獨成玻 離子鍵占主導 有共價性 兩種配位可互相轉化 轉化條件 游離氧多時四配位少時六配位同時存在進入網絡次序 BeO4 AlO4 GaO4 BO4 TiO4 ZnO4 十六 各種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一 NF的作用1 SiO2構成硅酸鹽玻璃網絡骨架 隔離 BO4 2 P2O5磷酸鹽玻璃骨架 硅酸鹽中 核化劑 乳濁劑3 B2O3硼酸鹽玻璃骨架硅酸鹽中少量可得較特殊玻璃 pyrex 磷酸鹽中可形成 BPO4 結構變為架狀二 堿金屬氧化物的作用1 在硅酸鹽玻璃中使四面體網絡斷裂 結構疏松 性質變差 Li 場強大 積聚 作用明顯 等量取代K Na 使性質變好 混合堿效應 中和效應 mixedalkalieffets A 定義 二元堿硅玻璃中 當玻璃中堿金屬氧化物總量不變 用一種氧化物取代另一種 玻璃與擴散有關的性質不成直線變化 而出現明顯的極值 極小值 Q極大值 化穩性無極值 N d H B 影響因素 離子半徑差 總堿量 C 解釋 阻擋論 半徑小的離子留下的空位小 A B無關離子 同類堿間斥力大 單堿與網絡結合力大 擴散活化能大 電動力學交互作用論 堿離子與負電荷形成電偶極 點偶極間相互作用A會受B的牽制 擴散活化能增大 D 應用 提高TK 100指標 溫度計零點漂移 單堿好 長石變化對玻璃性質的影響 2 在P2O5玻璃中作用 K Na 使層狀 鏈狀 鏈間以R O鍵交迭 Li 能打開P O 使結構強化 含Li的磷酸鹽玻璃紫外吸收限移向短波 三 二價金屬氧化物1 概述兩類堿土金屬 惰性氣體型 ZnO CdO PbO 18 18 2電子構型 斷網作用 無堿玻璃中明顯 積聚作用 壓制效應 在含堿硅酸鹽系統中隨RO量的增加 使R 的擴散系數下降 效應強弱 BaO PbO CaO CdO ZnO MgO解釋 1 R2 填入空隙中 阻礙R 的擴散 2 積聚 作用使網絡加強 R 的擴散系數 2 CaO NM CaO SiO2不成玻 加入R2O SiO2中制成實用玻璃 在Na2O CaO SiO2玻璃中降高溫粘度 極化Ob 減弱硅氧鍵 升低溫粘度 一般含量 12 5 含量過多料性短 脆性大 易析晶 3 MgO NM 兩種配位 4和6 通常在八面體中 僅當R 多且無Al2O3B2O3時成 MgO4 MgO4 體積較大 使d H 代CaO可調料性 降析晶傾向 易產生脫片現象 硅酸鎂膜 4 BaO NM 典型網絡外體 代CaO可增長料性 提高化穩性 使玻璃N 光澤度提高 且有助熔性 5 ZnO NI 兩種配位 六配位居多 ZnO6 相對結構致密 鋅可以增強玻璃耐堿性 安瓿 量大有析晶傾向 6 PbO晶態結構是不對稱配位 鉛玻璃N較高 鉛有較強的助熔性 四 Al2O3在玻璃結構中的作用1 存在形式 1 以六配位八面體處于網絡空隙 NM 2 游離氧較多時以 AlO4 進入網絡 改善性能原因 AlO4 帶負電 需 SiO4 隔開 2 影響配位狀態的因素 1 在Na2O CaO SiO2系統中 Na2O Al2O3 mol 1以 AlO4 入網 1以 AlO6 在網絡空隙 其它陽離子影響場強較大的Li Be2 B3 等與氧結合力強 干擾 AlO4 的形成 鋁反常現象 在硅酸鹽玻璃中 以Al2O3代替SiO2 玻璃的電導率 介電損耗等反而上升 解釋 AlO4 體積較大 使網絡空隙變大 離子遷移容易 2 硼硅酸鹽系統中 在鈉硼鋁硅玻璃中可能同時出現 SiO4 AlO4 AlO6 BO4 BO3 硼 鋁反常 當B2O3含量不同時 用Al2O3代SiO2出現不同的現象 Na2O B2O3 1極小值 7 8 Na2O B2O3 1N d減小 3 5 Na2O B2O3 4極大值 2 注意 色散 電導 介電損耗等無此現象介電常數 等較模糊 能與帶雙鍵的氧成四面體 改善和強化玻璃結構 五 其它氧化物 自學 十七 玻璃的熱歷史一 玻璃的熱歷史1 定義 指玻璃從高溫液態冷卻 通過轉變溫度區域和退火溫度區域的經歷 2 意義 熱歷史 結構 性質 二 玻璃在轉變區的結構 性質變化1 轉變溫度區域 Tg Tf Tg 轉變溫度 1012 4Pa STf 膨脹軟化點 108 10Pa S 3 在磷酸鹽玻璃中 TTf時質點調整很快 瞬時達到平衡 Tg Tf 時質點需一定時間才可達到平衡位置 2 退火溫度區域退火下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