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 八則 大洋洲中學鄧六英 孔子 前551 前479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被譽為 萬世師表 千古圣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論語 論語 屬語錄體散文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 共20篇 內容有孔子談話 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討論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 南宋時 朱熹把它列為 四書 之一 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學習目標 4 學習古人端正的學習態度 改進學習方法 2 理解課文詞語句子的含義 3 掌握 而 字的用法 1 了解并記憶古代文化常識 一 子曰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1 而 2 乎 3 朋 表示承接關系 可譯為 然后 表示反問語氣 相當于 嗎 志同道合的人 4 知 了解 自己 5 慍 惱怒 怨恨 6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孔子說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 這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 在一起探討問題 不也是一種樂趣嗎 人家不了解 我卻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的風格嗎 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二 子曰 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 1 可以 之 為師矣 2 矣 表示陳述語氣 可譯為 了 可以憑借 這 成為 孔子說 復習舊的知識 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 這樣 就可以憑借 這 成為老師了 這是講學習方法問題 1 學 3 而 2 思 第一個指思考 動腦筋 第二個指空想 兩個 而 都是轉折連詞 相當于 卻 可是 三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第一個 學 是死讀書 死記硬背的意思 第二個 學 指認真學習 4 罔 感到迷惑 5 殆 精神松懈而無所得 孔子說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 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 就會有精神松懈而無所得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 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四 子曰 由 誨汝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1 知 一種解釋為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的道理 另一種解釋為明智 聰明 通 智 孔子說 仲由 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這就是真知啊 2 是 代詞 這 這也是學習態度問題 1 何以 五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 文 也 子曰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 文 也 表示并列 可不譯 2 而 子貢問道 孔文子為什么稱他 文 呢 孔子說 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 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因此稱他 文 的謚號 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 借題發揮 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以何 的倒裝 憑什么 3 是以 以是 的倒裝 因此 六 子曰 默而識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第一個表示修飾關系 可譯為 地 第二個表示并列關系 可不譯出 3 而 4 厭 滿足 教導 5 誨 1 默 默默地 2 識 zh 記憶 記住 孔子說 默默地記在心里 學習從不滿足 教導別人從不厭倦 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學而不厭 講的是好學精神 學無止境 從不感到滿足 誨人不倦 講的是教學態度 要熱情地教導學生 七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 三 虛數 不一定實指三個人 這里指幾個人 2 焉 兼詞 的人 3 師 值得取法 學習的人 4 而 表示承接關系 可譯為 就 孔子說 幾個人在一起走路 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 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 對他們的缺點 要注意改正 5 其 其中 他們 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 到處都有老師 6 善 優點 八 子曰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則不復也 5 復 再 孔子說 教導學生 不到 他 想弄明白卻不能時 不去開導他 不到 他 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 不去啟發他 舉出一個方角卻不能由此類推出其他三個方角 就不再教他了 1 憤 想弄明白卻不能 2 啟 開導 啟發 3 悱 想說卻不能 4 隅 方角 角落 這里講的是教的方法 質疑 表示順接 表示轉折 表示修飾關系 表示并列關系 而 的基本用法有兩類 表示承接關系 學而不思則罔 默而識之 敏而好學 學而時習之 人不知而不慍 學而不厭 學習方法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學而時習之 學習態度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知之為不知 不知為不知 本課中出現的成語 溫故知新 誨人不倦 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擇善而從 不亦樂乎 半部 論語 治天下 宋朝宰相 趙普 家庭作業 翻譯前四則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 之 1 學而時習之2 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3 默而識之 學而不厭4 孔文子何以謂之 文 也 5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練習 之 指學到的東西 之 代孔子的訓言 第二個之代事物 之 代詞 它 之 代詞 代孔文子 之 代詞 代他的優點 1 給下面加線的字注音 論語 慍 罔 殆 默而識之 哉 不亦說乎 誨 l n y n w ng d i zh z i yu hu 2 解釋句中加線的字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說 溫故而知新 故 學而不思則罔 罔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 文 也是以 默而識之 學而不厭 厭 同 悅 愉快 舊知識 迷惑而無所得 因此 滿足 3 判斷下列句中 而 的用法 A 順接連詞B 轉折連詞 學而時習之 人不知而不慍 學而不思則罔 學而不厭 A B B A 4 填空 八則 是記錄和言行的書 其中有不少是關于學習和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務外包項目評估協議
- 胡同改造綠化協議
- 生鮮食材調配協議
- 北京市大興區2025年中考一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競賽問答互動器》課件
- 亳州庭院假山施工方案
- 雙語列車長列車類型簡介課件
- 門牌牌匾清洗方案范本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通信工程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企業認證服務合同
- 大車司機勞務協議書
- 中醫把脈入門培訓課件
- 學生軍訓教官合同協議
- 期刊編輯的學術期刊內容審核標準考核試卷
- 知識產權監管培訓課件
- 油田節能降耗技術-全面剖析
- 廣西欽州市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學期第一次區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 技術信息收集與分析方法考核試卷
- 婦科護理標準化管理
- 小學2025年國防教育課程開發計劃
- 防溺水家長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