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緒論_第1頁
方劑學緒論_第2頁
方劑學緒論_第3頁
方劑學緒論_第4頁
方劑學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方劑學 方劑學的概念 方劑學是研究治法與方劑配伍規律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 方劑學在中醫學中的地位 方劑學是理 法 方 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理 依據中醫理論進行辨證 法 依據辨證 確立治療方法 方 依據治法進行處方 藥 依據處方調配藥物 方劑的組成正確與否 處方的好與壞 對疾病的轉歸起著決定性作用 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與死 方劑的起源與發展 方劑的歷史悠久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 我們的祖先在尋找食物過程中已經發現了藥物 最初只是用單味藥治病 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 認識到幾味藥配合治病比單味藥治療效果好 于是便逐漸形成了方劑 五十二病方 黃帝內經 13首方 是最早記載方劑的醫書 醫方283首 春秋戰國最早的中醫理論經典著作 52種病 傷寒雜病論 傷寒論 金匱要略 合計載方314首 漢代 張仲景著 載方113首 載方262首 創造性地將理 法 方 藥融為一體 肘后備急方 東晉 葛洪著 約2000余首 備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唐 孫思邈著 載方5000余 載方2900余 外臺秘要 唐 王燾著 載方6000余首 太平圣惠方 圣濟總錄 宋代載方16834首 第一部由國家組織編寫的方書 趙佶載方近20000首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載方788首 第一部由政府編制的成藥藥典 金元四大家 開方論先河 即劉元素 張從正 李杲 朱震亨 傷寒明理論 成無己著 金匱方論衍義 趙以德著 首次以君臣佐使剖析組方原理 普濟方 明 朱肅編 載方61739首 清代溫病學派 現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書 溫病條辨 吳瑭 溫熱經緯 王孟英 現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書 中醫方劑大辭典 南京中醫學院 96500余首 方劑的組成 第一節組方原則 臣藥 佐藥 使藥 君藥 治療主證或主病 是方中起決定作用的藥物 藥力居方中之首 輔助君藥治療主證 病 治療兼證 病 藥力小于君藥 輔助君或臣藥加強治療作用 治療次要兼證 病 制約君臣藥的毒性與烈性 反佐 當邪盛拒藥時加入與君藥藥性相反的藥物使之與病性相投則邪不拒藥 藥力小于臣藥 引經 調和諸藥 藥力類于佐藥 在一首方劑中君藥是主要的 起主要作用 是不可少的 臣 佐 使是否都具備 要根據病情和藥性而定 功用 外感風寒表實證 癥見惡寒發熱 頭痛身疼 無汗而喘 舌苔薄白 脈浮緊 主治 發汗解表 宣肺平喘 組成及其變化 藥味的增減 一般 佐使 藥的加減 一般不發生主要配伍變化 不會引起功用的根本改變 例如 小柴胡湯 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 主治不變 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主要 臣 藥的加減 改變了君臣配伍關系 必然使方劑的功用發生根本變化 例如 三拗湯 即麻黃湯去桂枝 主治風寒束肺的咳喘 麻黃加術湯 即麻黃湯原方加白術12g 治療痹證初起 藥味的增減 藥量增減 厚樸三物湯 大黃厚樸枳實 20g君10g佐15g臣 主治陽明腑實證 小承氣湯 20g佐40g君25g臣 主治腹脹 用藥相同 用量不同 其藥力則有大小之別 從而改變了君臣地位及其配伍關系 必然使方劑的功用發生根本變化 例如 藥味的增減 藥量增減 劑型更換 抵當湯 水蛭虻蟲大黃桃仁 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證 身熱 少腹鞕滿 小便自利 發狂或如狂 抵當丸 三十條三十只三兩二十個 同一方劑 用藥 用量相同 劑型不同 其作用也有差別 例如 二十條二十只三兩二十五個 主治下焦蓄血之輕證 身熱 少腹滿 不鞕 小便自利 無狂 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