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護理.doc_第1頁
大腸癌的護理.doc_第2頁
大腸癌的護理.doc_第3頁
大腸癌的護理.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腸癌的護理一、概述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胃腸道腫瘤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于4060歲。我國的大腸癌發病中,以直腸癌為第一位,其次為乙狀結腸癌。二、病因:(1)飲食因素:如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飲食使大腸癌發生危險性增加。食物中缺乏不吸收的纖維素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結果使糞便中的致癌物質對腸壁作用時間延長,促進了腸道對致癌物質的吸收。高纖維素飲食具有吸收水分的性能,故可增加大便量,使致癌物質的濃度下降,在腸道中停留時間縮短,減少腸道致癌物質的作用時間,并可吸附有害物質,促進排出,從而減少了大腸癌的發病危險性。(2)癌前期病變:慢性結腸炎、出血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等。與大腸癌的關系密切。(3)血吸蟲病:流行區大腸癌的發病率升高,一般認為,大腸粘膜上血吸蟲卵長期沉積可造成粘膜的反復潰瘍、修復及慢性炎癥病變,并在此基礎上誘發大腸癌。(4)其他:土壤中缺乏硒和鉬,與大量吸煙也有一定的關系。三、病理: 絕大多數結、直腸癌是腺癌。 大體形態可分為三種:1、腫塊型:癥狀:貧血、全身癥狀明顯,隱血試驗陽性,部分赴不可捫及腫塊;生長較慢,轉移較遲,惡性程度較低。2、潰瘍型:排便不凈,便秘與腹瀉交替,出血(血液與糞便不混合)轉移較早,惡性程度高。3、浸潤型,轉移較早。4、轉移途徑:淋巴轉移(主要擴散途徑,血行轉移,直接蔓延,腹膜種植四、臨床表現: 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癥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臨床癥狀,主要有下列五方面的表現:腸刺激癥狀和排便習慣改變:便頻、腹瀉或便秘,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里急后重、肛門墜重,并常有腹隱痛。便血:腫瘤破潰出血,有時鮮紅或較暗,量不多,間歇性出現。如腫瘤位置較高,血與糞便相混則呈果醬樣大便。有時為粘液血便。腸梗阻:腸梗阻是結腸癌晚期的表現。左側結腸梗阻多見。潰瘍型或增生性結腸癌向腸壁四周蔓延浸潤致腸腔狹窄引起的梗阻,常為慢性不完全性機械性腸梗阻,常出現腹脹、腹部不適,然后出現陣發性腹痛、腸鳴亢進、便秘或糞便變細(鉛筆狀、羊糞狀)以至排氣排便停止。而急性腸梗阻多由浸潤型結腸癌引起,偶然有腫瘤引起腸套疊所致。無論急、慢性腸梗阻,惡心嘔吐癥狀均不明顯,如有嘔吐,則小腸(特別是高位小腸)可能已受腫瘤侵犯。腹部腫塊,腫瘤長到一定程度,腹部即可捫及腫塊,常以右半結腸癌多見(95.7%)。腫塊初期可推動,侵襲周圍后固定。貧血、消瘦、發熱、無力等全身中毒癥狀。由于腫瘤生長消耗體內營養,長期慢性出血引起病人貧血;腫瘤繼發感染,引起發熱和中毒癥狀。 但病變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有所差異,常以橫結腸中左1/3交界處為準區分右、左半結腸:l 右半結腸癌(包括盲腸、升結腸、結腸肝曲和橫結腸右側一半)腹部腫塊貧血、消瘦、發熱等全身中毒癥狀明顯腸刺激癥狀和非特異性胃腸癥狀原因:右半結腸腸腔較寬大,糞便在此較稀,結腸血運及淋巴豐富,吸收能力強,癌腫多為軟癌,易潰爛、壞死致出血感染,故臨床表現以中毒癥狀為主。但在病情加重時也可出現腸梗阻表現。l 左半結腸癌腸刺激癥狀和排便習慣改變腸梗阻便血原因:左半結腸腸腔相對狹小,糞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該部多為侵潤型癌,腸腔常為環狀狹窄,故臨床上較早出現腸梗阻癥狀,有的甚至可出現急性梗阻。中毒癥狀表現輕,出現晚。l 直腸癌便血腸刺激癥狀和排便習慣改變腸梗阻 晚期表現除了上述由局部引起的表現外,還應該注意到腫瘤是全身性疾病,大腸癌發展到后期引起:局部侵襲 骶骨疼痛;穿孔 急性腹膜炎、腹部膿腫;遠處轉移如肝轉移 昏迷;骨轉移 骨痛、跛行等。最后會引起惡液質、全身衰竭。五、檢查:1、直腸指檢:是診斷直腸癌最主要的方法。可查出癌腫的部位、大小、范圍、固定程度、與周圍組織的關系。2、內鏡檢查:凡有便血或大便習慣改變、經直腸指檢無異常發現者,應常規進行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內鏡檢查能在直視下觀察病灶情況,并能取活檢作病理學診斷。 纖維結腸鏡檢查就目前而言是對大腸內病變診斷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檢查方法,絕大部分早期大腸癌可由內鏡檢查發現。3、x 線鋇劑灌腸或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檢查:可確定病變范圍,了解結腸其他部位有無病變。4、B超和CT檢查:可了解腹部腫塊、腫大淋巴結及肝內有無轉移。5、血清癌胚抗原測定(CEA):對評估病人預后、監測療效和復發有一定幫助,術前診斷正確率高,術后監測較準。6、其他檢查:直腸下端癌腫較大時,女-陰道雙合診,男-膀胱鏡,了解癌腫范圍五、治療大腸癌的治療關鍵在于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一)手術治療:大腸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1、根治性手術:切除范圍包括癌腫所在的腸袢及其供應動脈旁的區域淋巴結(1)右半結腸切除術(2)左半結腸切除術(3)橫結腸切除術(4)直腸癌根治術 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手術)適用于據肛門5cm以內的直腸癌 經腹直腸癌切除術(Dixon手術)適用于據肛門5cm以上的直腸上段癌2、姑息性手術:對癌腫晚期,有遠處轉移,但局部癌腫尚能切除者,可做癌腫所在腸段局部切除與腸吻合術。3、捷徑手術和結腸造口術:癌腫晚期局部癌腫已不能切除,為解除梗阻可做此類手術。(二)化學藥物治療:大腸癌根治術后,仍有約50%病例復發和轉移,主要是手術前未能發現隱匿轉移灶或術中未能將病灶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手術前,先進行腫瘤腸腔內化療或直腸癌術前灌腸給藥,可阻止癌細胞擴散,殺傷和消滅癌細胞。術后繼續化療,有可能提高根治術后的5年生存率。大腸癌的化療以5-氟尿嘧啶為首選藥物,一般用靜脈注射此外,目前常用的化療藥物還有呋喃氟尿嘧啶、優福定、環磷酰胺、雙氯乙亞硝脲、環己亞硝脲及甲環亞硝脲等。化療的毒性癥狀除胃腸道反應外,還可見骨髓抑制,須密切觀察。(三)放射治療:療效尚不滿意,有人認為:術前放療可使腫瘤縮小,提高切除率,減少區域性淋巴轉移、術中癌細胞的播散及局部復發; 術后放療:對手術根治病例,如腫瘤已穿透腸壁,侵犯局部淋巴結、淋巴管和血管,或外科手術后有腫瘤殘存,但尚無遠處轉移者,宜作手術后放療單純放療:對晚期直腸癌病例,用小劑量放射治療,有時能起到暫時止血、止痛的效果。(四)冷凍療法:冷凍療法是采用制冷劑液態氮,通過肛門鏡充分暴露腫瘤后,選用大小不等炮彈式冷凍頭接觸腫瘤組織,可有效地殺傷和破壞腫瘤組織。在中晚期病人不能手術時,酌情采用,可減少病人痛苦,免于作人工肛門,配合化療能獲滿意療效。(五)對癥與支持療法:包括鎮痛與補充營養等。六、相關護理措施(一)護理問題焦慮營養失調自我形象紊亂知識缺乏潛在并發癥:切口感染、吻合口瘺等(二)護理措施1、術前:(1)心理護理:了解病人對疾病的認識,耐心傾聽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懼和顧慮,告知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手術方案等增強病人對其治療的信心,并取得病人家屬的配合和支持。(2)維持足夠的營養:術前應盡量多給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飲食。對于不能進食的患者應通過靜脈途徑給予補充。有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時應及時糾正,以提高病人的手術耐受性。(3)腸道準備:目的:使結腸內糞便排空,無脹氣,腸道細菌數量減少 飲食:術前3天津少渣半流質,術前2天進雙份流質,術前1天晚8時禁食 口服緩瀉藥及灌腸:術前3天每日三次口服緩瀉藥如石蠟油,且每日晚予清潔灌腸一次,術前一日晚予結腸灌洗 口服腸道殺菌劑:術前3天口服腸道不吸收抗生素及滅滴靈,減少腸道內細菌。 肌肉注射維生素K,因服用腸道殺菌劑時,大腸桿菌的生長,使維生素K的合成和吸收減少(4)其他:檢查心、肺、肝、腎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手術日晨留置胃管及導尿管;教會病人深呼吸、咳嗽、翻身和肢體運動方法2、術后 了解病人的麻醉、手術方式、術中出血情況,有無輸血,及放置引流管種類、部位、引流狀況 體位:術后6小時后如病情平穩,可改為半臥位,以利于腹腔引流 飲食:術后禁食,靜脈補充適量的水、電解質及維生素。術后23日排氣后拔除胃管可進流質,一周左右可進軟食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腹部及會陰部創面敷料,以及引流管是否通暢,了解引流液的色、質、量;觀察體溫變化,即使發現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瘺;觀察腹脹、注意腸梗阻發生 引流管的監護: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壓、堵塞,并詳盡記錄引流液的色、質、量胃管:4872小時,至肛門排氣或結腸造口開放可拔除留置導尿管:一般放置兩周左右,拔管前要夾管,并予膀胱沖洗,以訓練膀胱功能骶骨前腹腔引流管:根據引流情況,引流量少、色清方可拔除,敷料潮濕應及時更換 應用抗生素3、結腸造口的護理 飲食:術后應禁食,待造口開放后進流質,以后改為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飲食。避免進產氣性食物、進食應有規律,以便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每次更換清潔造口袋時,清潔造口周圍皮膚,擦干后涂上氧化鋅軟膏 觀察造口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造口血供、造口出血、造口感染、造口粘膜水腫、造口回縮、造口狹窄,;腸梗阻;便秘 術后加強對病人參與造口自我照顧的指導鼓勵病人參與自我照顧和使用人工肛門袋改善造口病人飲食調節的知識不足改善造口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識不足7、 健康宣教1、 大腸癌預防 控制脂肪攝入量,注意保持正常體重;多吃富含纖維素的物質,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糧食不宜過于精細。 經常坐著工作的人,要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平時盡量做到能站不坐,能走不乘,增加活動量。 養成定時排大便的習慣,以每天早起后大便一次為好;每日堅持多飲水,這樣既有利稀釋并促進有害代謝物質的排泄,又可防止便秘。 防治慢性腸道疾病;如各種息肉、血吸蟲病、慢性結腸炎、慢性痢疾等。 經常食用具有防磁抗癌作用的食物。2、 出院宣教(1)指導病人正確使用肛門袋出院后造口每12周可擴張一次,持續23個月,如發現造口狹窄、排便困難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處理(2)飲食指導:可進食易消化的少渣普食,禁食粗糧及纖維多的蔬菜,如芹菜等,以減輕腸道負擔。 為了方便造口護理,最好別選擇以下食物。對腸道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冷飲、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食物;含酒精類飲料最好別喝;易產氣的食物,如洋蔥、地瓜、椰菜、豆類、蘿卜等;易產生臭味的食物,如洋蔥、雞蛋、朱古力、蔥、蝦等;難消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