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試題(綜合,英語)及答案_第1頁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試題(綜合,英語)及答案_第2頁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試題(綜合,英語)及答案_第3頁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試題(綜合,英語)及答案_第4頁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試題(綜合,英語)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 答案2015年管理類聯考邏輯真題及答案解析(26至55題)26.晴朗的夜晚【參考答案】B解析:B項,可以解釋,說明了太陽系外的行星無法被看到的原因,是因為距離太遠。27.長期以來,【參考答案】E解析;A且非B得削弱,力度較強。28.甲、乙、【參考答案】E解析:畫出六邊形,隨便找一個相對邊標上甲和乙,因乙和巳不相鄰,所以乙只能在甲兩邊,又丙和丁不相鄰,也不正面相對,所以一定在乙的兩邊,因此如果丙和戊不相鄰,那么丙就和巳相鄰。29、人類經歷了上百年的自然進化,產生了直覺、多層次抽象等獨特智能。盡管現代計算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這種能力還需要人類的指導,完全的自我學習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因此,計算機要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智能水平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項最可能是上述論證的預設?A。計算機很難真正懂得人類的語言,更不可能理解人類的感情。B。理解人類復雜的社會關系需要自我學習能力。C。計算機如果具備完全的自我學習能力,就能形成直覺、多層次抽象等智能。D。計算機可以形成自然進化能力。E。直覺、多層次抽象等這些人類的獨特智能無法通過學習獲得。【解析】假設題題干:盡管現代計算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直覺、多層次抽象等獨特智能還需要人類的指導計算機要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智能水平是不可能的。E項,必須假設,否則,如果計算機通過學習可以學會“直覺、多層次抽象等獨特智能”,那么計算機就可能達到或者超過人類的智能水平。【答案】E30、為進一步加強對不遵守交通信號等違法行為的執法管理,規范執法程序,確保執法公正,某市交警支隊要求:凡屬交通信號指示不一致,有證據證明求助危難等情形,一律不得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系統;對已錄入信息系統的交通違法記錄,必須完善異議受理、核查、處理等工作規范,最大限度減少執法爭議。根據上述交警支隊的要求,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有些因求助危難而違法的情形,如果僅有當事人說辭但缺乏當時現場的錄音錄像證明,就應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系統。B對已錄入系統的交通違法記錄,只有傾聽群眾異議,加強群眾監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執法爭議。C如果汽車使用了行車記錄儀,就可以提供現場實時證據,大大減少被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系統的可能性。D因信號燈相位設置和配時不合理等造成交通信號不一致而引發的交通違法情形,可以不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系統。E只要對已錄入系統的交通違法記錄進行異議處理、核查和處理,就能最大限度減少執法爭議。【解析】推論題題干:交通信號指示不一致不得錄入;有證據證明求助危難不得錄入;已錄入信息完善異議受理、核查、處理等工作規范,最大限度減少執法爭議。A項,等價于:錄入有證據證明求助危難,故若無證據,無法推出任何結論,可真可假。B、E項,由可知,題干沒有涉及“完善異議受理、核查、處理等工作規范”與“最大限度減少執法爭議”之間的關系,當然也就無法確定二者之間是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B、E項可真可假。C項,題干沒有提及,可真可假。D項,由知此項為真。【答案】D31-32題基于以下題干某次討論會共有18名參會者。已知:(1) 至少有5名青年老師是女性;(2) 至少有6名女教師已過中年;(3) 至少有7名女青年是教師;31、根據上述信息,關于參會人員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有些青年教師不是女性。(B)有些女青年不是教師(C)青年教師至少有11名。(D)女青年至多有11名(E)女教師至少有13名。【解析】由(2)知,至少有6位中年女教師,由(3)知,至少有7名青年女教師,故女教師至少有13名。【答案】E32、如果上述三句話兩真一假,那么關于參會人員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青年教師至少有5名。(B)男教師至多有10名。(C)女青年都是教師。(D)女青年至少有7名。(E)青年教師都是女性。【解析】三句話有兩真一假,故(1)(3)至少有一句是真話。無論哪一句為真,青年女教師人數都至少有5人,故青年教師至少有5人,A項為真。【答案】A33、當企業處于蓬勃上升時期,往往緊張而忙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設計和修建“瓊樓玉宇”;當企業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已經完成,其時間和精力就開始集中在修建辦公大樓上。所以,如果一個企業的辦公大樓設計得越完美,裝飾得越豪華,則該企業離解體的時間就越近;當某個企業的大樓設計和建造趨向完美之際,它的存在就逐漸失去意義。這就是所謂的“辦公大樓法則”。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觀點?A某企業的辦公大樓修建得美輪美奐,入住后該企業的事業蒸蒸日上。B一個企業如果將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修建辦公大樓上,則對其他重要工作就投入不足了。C建造豪華的辦公大樓,往往會加大企業的運營成本,損害其實際利益。D企業辦公大樓越破舊企業就越有活力和生機。E建造豪華的辦公大樓并不需要企業提供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解析】因果型削弱題題干:企業的辦公大樓設計得越完美,裝飾得越豪華企業離解體的時間就越近。A項,舉反例,削弱題干。B、C、D項,支持題干;E項,如果把題干中“所以”之前的部分看作原因,題干“所以”以后的部分看作結果,則此題的結構就成了:“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導致辦公大樓法則”,則E項說明“建造豪華的辦公大樓并不需要企業提供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則削弱了題干的前提。從假言命題的負命題角度分析,應該選A,從因果關系的角度分析,應該選E,而且兩個選項都能講通。個人認為命題人考慮不大周全。暫定A為參考答案,等官方解析吧。【答案】A34.張云、李華、王濤都收到了明年二月初赴北京開會的通知。他們可以選擇乘坐飛機、高鐵與大巴等交通工具進京。他們對這次進京方式有如下考慮;(1)張云不喜歡坐飛機,如果有李華同行,他就選擇乘坐大巴;(2)李華不計較方式,如果高鐵比飛機便宜,他就選擇乘坐高鐵;(3)王濤不在乎價格,除非預報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否則他就選擇乘坐飛機;(4)李華和王濤家住得較近,如果航班時間合適,他們將一同乘飛機出行。如果上述3人的考慮都得到滿足,則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如果李華沒有選擇乘坐高鐵或飛機,則他肯定和張云一起乘坐大巴進京。(B)如果張云和王濤乘坐高鐵進京,則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C)如果三人都乘坐飛機進京,則飛機票價比高鐵便宜。(D)如果王濤和李華乘坐飛機進京,則二月初北京沒有雨雪天氣。(E)如果三人都乘坐大巴進京,則預報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解析】(1)張云:李華同行大巴;(2)李華:高鐵比飛機便宜高鐵;(3)王濤:預報雨雪飛機;(4)李華和王濤:航班合適飛機由(3)知,王濤:飛機預報雨雪。A項,李華沒有坐高鐵或飛機,一定會坐大巴,但未必與張雨同行,可真可假。由B項知,王濤沒坐飛機,則“預報”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但此項說“有雨雪天氣”,可真可假。由C項可知,李華沒坐高鐵,由(2)知:高鐵高鐵比飛機便宜。故飛機比高鐵便宜或者一樣錢,可真可假。由D項知,王濤坐飛機,由(3)知,可真可假。由E項知,王濤沒坐飛機,則“預報”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為真。【答案】E35.某市推出一項月度社會公益活動,報名踴躍。由于活動規模有限,主辦方決定通過搖號抽簽的方式選擇參與者,第一個月中簽率為1:20;隨后連創新低,到下半年的10月份已達1:70,大多數市民屢搖不中,但從今年7至10月,“李祥”這個名字連續4個月中簽,不少市民據此認為,有人在抽簽過程中作弊,并對主辦方提出質疑。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消解上述市民的質疑?(A)搖號抽簽全過程是在有關部門監督下進行的。(B)在報名的市民中,名叫“李祥”的近300人。(C)已經中簽的申請者中,叫“張磊”的有7人。(D)曾有一段時間,家長微博給孩子取名不回避重名。(E)在搖號系統中,每一位申請人都被隨機賦予一個不重復的編碼。【解析】削弱題題干:“李祥”這個名字連續4個月中簽有人在抽簽過程中作弊。A項,訴諸權威;B項,說明中簽的“李祥”未必是同一人,削弱題干。C項、D項,無關選項;E項,不能削弱題干。【答案】B36.美國扁桃仁于上世紀70年代出口到我國,當時被誤譯成“美國大杏仁”。這種誤譯導致大多數消費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對此,盡管我國林果專家一再努力澄清,但學界的聲音很難傳達到相關企業和普通大眾。因此,必須制定林果的統一行業標準,這樣才能還相關產品以本來面目。以下哪項最可能是上述論證的假設?(A)美國扁桃仁和中國大杏仁的外形很相似。(B)進口商品名稱的誤譯會擾亂我國企業正常的對外貿易活動。(C)“美國大杏仁”在中國市場上銷量超過中國杏仁。(D)我國相關企業和普通大眾并不認可我國林果專家的意見。(E)長期以來,我國沒有關于林果的統一行業標準。【解析】措施目的型假設題題干:扁桃仁和大杏仁被誤用(原因)制定林果的統一行業標準(措施)還相關產品以本來面目(目的)E項,措施有必要,否則,如果我國已經有了林果的統一行業標準,那么就不需要制定這一標準了。B項,措施有惡果,無須假設;其余三項顯然無須假設。【答案】E37. 10月6日晚上,張強要么去電影院看了電影,要么拜訪了他的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張強開車回家,他就沒去電影院看電影。只有張強事先與秦玲約定,張強才能去拜拜訪她,事實上,張強不可能事先與秦玲約定。根據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那天晚上張強與秦玲一道去電影院看電影。(B)那天晚上張強拜訪了他的朋友秦玲。(C)那天晚上張強沒有開車回家。(D)那天晚上張強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E)那天晚上張強開車去電影院看電影。【解析】題干中有以下判斷:(1)看電影拜訪秦玲,可得:拜訪秦玲看電影。(2)開車回家看電影,等價于:看電影開車回家。(3)拜訪秦玲約定,等價于:約定拜訪秦玲。(4)約定。由(4)(3)(1)(2)串聯得:約定拜訪秦玲看電影開車回家。故,那天晚上張強沒有開車回家。【答案】C3839題基于以下題干天南大學準備選派兩名研究生、三名本科生到山村小學支教。經過個人報名和民主評議,最終人選將在研究生趙婷、唐玲、殷倩等3人和本科生周艷、李環、文琴、徐昂、朱敏等5人中產生。按規定,同一學院或者同一社團至多選派一人。已知:(1)唐玲和朱敏均來自數學學院;(2)周艷和徐昂均來自文學院;(3)李環和朱敏均來自辯論協會。38.根據上述條件,以下必定入選的是:(A)唐玲。 (B)趙婷。 (C)周艷。(D)殷倩。 (E)文琴。【解析】由題干知:“同一學院或者同一社區至多選派一人”,故有:(1)唐玲朱敏;(2)周艷徐昂;(3)李環朱敏。由(2)知,周艷和徐昂至少一個不入選;由(3)知李環和朱敏至少一個不入選。又知5個本科生中有3人入選,故周艷和徐昂有一人入選一人不入選(4),李環和朱敏有一人入選一人不入選(5),文琴必入選。【答案】E39.如果唐玲入選,那么以下必定入選的是:(A)李環。 (B)徐昂; (C)周艷。(D)趙婷。 (E)殷倩。【解析】由(1)知:唐玲朱敏。由(5)知:朱敏李環。【答案】A40.有些闊葉樹是常綠植物,因此,所以闊葉樹都不生長在寒帶地區。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結論?(A)常綠植物不都是闊葉樹。 (B)寒帶的某些地區不生長闊葉樹。(C)有些闊葉樹不生長在寒帶地區。 (D)常綠植物都不生長在寒帶地區。(E)常綠植物都生長在寒帶地區。【解析】隱含三段論題干中的結論:所有闊葉樹都不生長在寒帶地區,只需要證明:有的闊葉樹在寒帶,即可反駁題干的結論。題干中的前提:有的闊葉常綠;E項:常綠寒帶。故有:有的闊葉常綠寒帶,故E項正確。【答案】E4142題等于以下題干某大學運動會即將召開,經管學院擬組建一支12人的代表隊參賽,參賽隊員將從該院4個年級的學生中選拔。學校規定:每個年級都須在長跑、短跑、跳高、跳遠、鉛球等5個項目中選擇12項參加比賽,其余項目可任意選擇;一個年級如果選擇長跑,就不能選擇短跑或跳高;一個年級如果選擇跳遠,就不能選擇長跑或鉛球;每名隊員只參加1項比賽。已知該院:(1)每個年級均有隊員被選拔進入代表隊;(2)每個年級被選拔進入代表隊的人數各不相同;(3)有兩個年級的隊員人數相乘等于另一個年級的隊員人數。41.根據以上信息,一個年級最多可選拔(A)8人。 (B)7人。 (C)6人。 (D)5人。 (E)4人。【解析】題干中有以下信息:A項,若一個年級有8人,則另外三個年級一共有4人,只能分別為1人,1人,2人,與(2)矛盾,不成立。B項,若一個年級有7人,則另外三個年級一共有5人,只能分別為1人,1人,3人或者1人,2人,2人;與(2)矛盾,不成立。C項,若一個年級有7人,則另外三個年級一共有6人,可以分別為1人,2人,3人,滿足(1)(2)(3),成立。【答案】C42.如果某年級隊員人數不是最少的,且選擇了長跑,那么對于該年級來說,以下哪項是不可能的?(A)選擇短跑或鉛球。(B)選擇短跑或跳遠。(C)選擇鉛球或跳高。(D)選擇長跑或跳高。(E)選擇鉛球或跳遠。【解析】由題干知:長跑(短跑跳高)=長跑短跑跳高跳遠(長跑鉛球)=長跑鉛球跳遠。故,該年級隊員,沒有選擇短跑、跳高和跳遠,故B項,選擇短跑或跳遠,必然為假。【答案】B43.為防御電腦受到病毒侵襲,研究人員開發了防御病毒和查殺病毒的程序。前者啟動后能使程序運行免受病毒侵襲,后者啟動后能迅速查殺電腦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某臺電腦上現裝有甲、乙、丙三種程序,已知:(1)甲程序能查殺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2)若乙程序不能防卸已知的一號病毒,則丙程序也不能查殺該病毒;(3)只有丙程序能防御已知的一號病毒,電腦才能查殺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4)只有啟動甲程序,才能啟動丙程序。根據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如果啟動了丙程序,就能防御并查殺一號病毒。(B)如果啟動了乙程序,那么不必啟動丙程序也能查殺一號病毒。(C)只有啟動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殺一號病毒。(D)只有啟動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殺一號病毒。(E)如果啟動了甲程序,那么不必啟動乙程序也能查殺所有病毒。【解析】(1)甲能查殺所有已知病毒(2)乙防卸已知的一號病毒丙殺已知的一號病毒(3)查殺已知的所有病毒丙防御一號病毒(4)啟動丙啟動甲A項,可得:啟動丙啟動甲能查殺已知的所有病毒,故可以查殺已知的一號病毒;又由:(3)知,丙可以防御一號病毒,故A為真。E項是干擾項,甲可以查殺“已知的”所有病毒,不代表能查殺“所有病毒”。【答案】A44.研究人員將角膜感覺神經斷裂的兔子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他們給實驗組兔子注射一種從土壤霉菌中提取的化合物。3周后檢查發現,實驗組兔子的角膜感覺神經已經復合;而對照組兔子未注射這種化合物,其角膜感覺神經都沒有復合,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該化合物可以使兔子斷裂的角膜感覺神經復合。以下哪項與上述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的方式最為類似?(A)科學家在北極冰川地區的黃雪中發現了細菌,而該地區的寒冷氣候與木衛二的冰冷環境有著驚人的相似。所以,木衛二可能存在生命。(B)綠色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能茁壯成長,而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下只能緩慢生長。所以,光照有助于綠色植物的生長。(C)一個整數或者是偶數,或者是奇數。0不是奇數,所以,0是偶數。(D)昆蟲都有三對足,蜘蛛并非三對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蟲。(E)年逾花甲的老王戴上老花眼鏡可以讀書看報,不戴則視力模糊。所以,年齡大的人都要戴老花眼鏡。【解析】結構相似題題干用的是求異法,B項也是求異法。A項,類比;C項,選言證法;D項,演繹推理;E項,例證法。【答案】B45. 張教授指出,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分為四級,即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院試在縣府舉行,考中者稱“生員”;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生員才有資格參加,考中者稱為“舉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于鄉試后第二年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才有資格參加,考中者稱為“貢士”,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當年舉行,由皇帝主持,貢士才有資格參加,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二甲,三甲各若干名,統稱“進士”,一甲第一名稱“狀元”。根據張教授的陳述,以下哪項是不可能的?(A) 未中解元者,不曾中會元。(B) 中舉者,不曾中進士。(C) 中狀元者曾為生員和舉人。(D) 中會元者,不曾中舉。(E) 可有連中三元者(解元、會元、狀元)。【解析】中生員,才能中舉人,中舉人,才能中貢士;中貢士,才能中進士;即:進士貢士舉人生員。【答案】D46. 有人認為,任何一個機構都包括不同的職位等級或層級,每個人都隸屬于其中的一個層級。如果某人在原來的級別崗位上干的出色,就會被提拔。而被提拔者得到重用后卻碌碌無為,這會造成機構效率底下,人浮于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觀點?(A) 不同崗位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對新崗位要有一個適應過程。(B) 部門經理王先生業績出眾,被提拔為公司總經理后工作依然出色。(C) 個人晉升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所在機構的發展。(D) 李明的體育運動成績并不理想,但他進入管理層后卻干的得心應手。(E) 王副教授教學科研能力都很強,而晉升為正教授后卻表現平平。【解析】題干:出色提拔碌碌無為。B項,舉反例,削弱題干。【答案】B47. 如果把一杯酒倒進一同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杯污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得仍然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組織中,都可能存在幾個難纏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把事情搞糟。如果一個組織不加強內部管理,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某低效的部門就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很快就能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 如果組織中存在幾個難纏人物,很快就會把組織變成一盤散沙。(B) 如果不將一杯污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就不會得到一桶污水。(C) 如果一個正直能干的人在低效部門沒有被吞沒,則該部門加強了內部管理。(D) 如果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組織,就會使組織變得更為高效。(E) 如果一個無德無才的人把組織變成一盤散沙,則該組織沒有加強內部管理。【解析】推論題題干:不加強內部管理正直能干的人進入某低效的部門就會被吞沒等價于:正直能干的人進入某低效的部門就會被吞沒加強內部管理。【答案】C48.自閉癥會影響社會交往,語言交流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行為。研究人員發現,實驗鼠體內神經連接蛋白的蛋白質如果合成過多,會導致自閉癥。由此他們認為,自閉癥與神經連接蛋白質合成量具有重要關聯。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A) 生活在群體之中的實驗鼠較之獨處的實驗鼠患自閉癥的比例要小。(B) 雄性實驗鼠患自閉癥的比例是雌性實驗鼠的5倍。(C) 抑制神經連接蛋白的蛋白質合成可緩解實驗鼠的自閉癥狀。(D) 如果將實驗鼠控制蛋白合成的關鍵基因去除,其體內的神經連接蛋白就會增加。(E) 神經連接蛋白正常的老年實驗鼠患自閉癥的比例很低。【解析】支持題題干:實驗鼠體內神經連接蛋白的蛋白質如果合成過多,會導致自閉癥自閉癥與神經連接蛋白質合成量具有重要關聯。C項,無因無果,支持題干。其余各項均為無關選項。【答案】C49.張教授指出,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資源生產的燃料乙醇或生物柴油,它們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受世界石油資源短缺、環保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日益重視生物燃料的發展,并取得顯著成效。所以,應該大力開發和利用生物燃料。以下哪項最可能是張教授論證的預設?(A) 發展生物燃料可有效降低人類對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B) 發展生物燃料會減少糧食供應,而當今世界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食不果腹。(C) 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是現代社會能源供給體系的適當補充。(D) 生物燃料在生產與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電和石油等。(E) 目前我國生物燃料的開發和利用已經取得很大成績。【解析】措施目的型假設題題干:大力開發和利用生物燃料(措施)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目的)A項,措施可達目的,必須假設。【答案】A50.有關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新增870萬結核病患者,同時有140萬患者死亡。因為結核病對抗生素有耐藥性,所以對結核病的治療一直都進展緩慢。如果不能在近幾年消除結核病,那么還會有數百萬人死于結核病。如果要控制這種流行病,就要有安全、廉價的疫苗。目前有12種新疫苗正在測試之中。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 2011年結核病患者死亡率已達16.1%。(B) 有了安全、廉價的疫苗,我們就能控制結核病。(C) 如果解決了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結核病治療將會獲得突破性進展。(D) 只有在近幾年消除結核病,才能避免數百萬人死于這種疾病。(E) 新疫苗一旦應用于臨床,將有效控制結核病的傳播。【解析】推論題題干:如果不能在近幾年消除結核病,那么還會有數百萬人死于結核病。即:不能在近幾年消除結核病會有數百萬人死于結核病等價于:會有數百萬人死于結核病近幾年消除結核病【答案】D51. 一個人如果沒有崇高的信仰,就不可能守住道德的底線;而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才能保持住崇高的信仰。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 一個人沒能守住道德底線,是因為他首先喪失了崇高的信仰。(B) 一個人只要有崇高的信仰,就能守住道德的底線。(C) 一個人只有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才能守住道德底線。(D) 一個人如果不能守住道德底線,就不可能保持崇高的信仰。(E) 一個人只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就能守住道德的底線。【解析】串聯題干有以下信息:(1)信仰道德底線=道德底線信仰(2)信仰理論學習。串聯得:道德底線信仰理論學習=理論學習信仰道德底線。【答案】C52. 研究人員安排了一次實驗,將100名受試者分為兩組:喝一小杯紅酒的實驗組和不喝酒的對照組。隨后,讓兩組受試者計算某段視頻中籃球隊員相互傳球的次數,結果發現,對照組的受試者都計算準確,而實驗組織有18%的人計算準確。經測試,實驗組受試者的血液中酒精濃度只有酒駕法定值的一半。由此專家指出,這項研究結果或許應該讓立法者重新界定酒駕法定值。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觀點?(A) 酒駕法定值設置過低,可能會把許多未來飲酒者界定為酒駕。(B) 即使血液中酒精濃度只有酒駕法定值的一半,也會影響視力和反應速度。(C) 飲酒過量不僅損害身體健康,而且影響駕車安全。(D) 只要血液中酒精濃度不超過酒駕法定值,就可以駕車上路。(E) 即使酒駕法定值設置較高,也不會將少量飲酒的駕車者排除的酒駕范圍之外【解析】求異法型支持題題干:實驗組受試者的血液中酒精濃度只有酒駕法定值的一半該讓立法者重新界定酒駕法定值。B項,補充論據,說明受試者的情況足以影響駕駛,支持重新辦公室酒駕法定值的結論。【答案】B53. 某研究人員在2004年對一些1216歲的學生進行了智商測試,測試得分為77135分,四年后再次測試,這些學生的智商得分為87143.儀器掃描顯示,那些得分提高的學生,其腦部比此前呈現更多的灰質(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是中樞神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測試表明,個體的智商變化確實存在,那些早期在學校表現并不突出的學生未來仍有可能成為佼佼者。以下除哪項外,都能支持上述實驗結論?(A)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腦部區域的灰質通常也會增加。(B) 有些天才少年長大后智力并不出眾。(C) 學生的非言語智力表現與他們大腦結構的變化明顯相關。(D) 部分學生早期在學校表現不突出與其智商有關。(E) 言語智商的提高伴隨著大腦左半球運動皮層灰質的增多。【解析】支持題,注意選不能支持的。題干:測試表明,那些得分提高的學生,其腦部比此前呈現更多的灰質個體的智商變化確實存在,那些早期在學校表現并不突出的學生未來仍有可能成為佼佼者。B項,題干中的結論是“早期在學校表現并不突出的學生未來仍有可能成為佼佼者”,本項與題干的結論相反,不能支持結論。其余各項均支持結論。【答案】B5455題基于以下題干某高校有數學、物理、化學、管理、文秘、法學等6個專業畢業生需要就業,現有風云、怡和、宏宇三家公司前來學校招聘。已知,每家公司只招聘該校上述2至3個專業的若干畢業生,且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招聘化學專業的公司也招聘數學專業;(2)怡和公司招聘的專業,風云公司也招聘;(3)只有一家公司招聘文秘專業,且該公司沒有招聘物理專業;(4)如果怡和公司招聘管理專業,那么也招聘文秘專業;(5)如果宏宇公司沒有招聘文秘專業,那么怡和公司招聘文秘專業。54、如果只有一家公司招聘物理專業,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 宏宇公司招聘數學專業B 怡和公司招聘管理專業C 怡和公司招聘物理專業D 風云公司招聘化學專業E 風云公司招聘物理專業【解析】題干有以下信息:(1)化學數學(2)怡和風云(3)只有一家公司招聘文秘專業,且該公司沒有招聘物理專業(4)怡和管理怡和文秘(5)宏宇文秘怡和文秘由(2)知,若怡和招物理,則風云招物理,與只有一家公司招聘物理矛盾,故怡和沒招物理;由(3)知,只有一家公司招聘文秘,又由(2)知,怡和招聘的專業,風云也招,故,怡和沒有招文秘(6)。由(5)得:怡和文秘宏宇文秘(7),由(3)知,宏宇沒招物理。故招物理的必然為風云。【答案】E55、如果三家公司都招聘3個專業的若干畢業生,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 風云公司招聘數學專業B 怡和公司招聘物理專業C 宏宇公司招聘化學專業D 風云公司招聘化學專業E 怡和公司招聘法學專業【解析】由上題的分析知,怡和沒招文秘。由(4)知,怡和文秘怡和管理。怡和沒招管理。由(1)知:化學數學=數學化學,故,如果怡和沒招數學,則怡和也沒招化學,這樣的話,怡和有4個專業沒招,與招3個專業矛盾,故怡和招了數學。又由(2)知,怡和招了數學,則風云也招了數學。【答案】A2015考研199管理類聯考寫作真題解析56.論證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論證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論證。(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識,論證的依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等。)有一段時期,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生產過程過剩現象,一些經濟學家對此憂心忡忡,建議政府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這種建議看似有理,其實未必正確。首先,我國部分行業出現生產過剩,并不是真正的生產過剩。道理很簡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過剩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只要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能擴大銷售,生產過剩馬上就可以化解。退一步說,即使出現了真正的生產過剩,市場本身也會進行自動調節。其次,經濟運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品的供求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平衡狀態,因而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既然如此,那么生產過剩也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因此,如果讓政府采取措施進行干預,那就違背了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再說,生產過剩總比生產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預使生產過剩變成了生產不足,問題就會更大。因為生產過剩未必會造成浪費,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資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如果生產不足,就勢必會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讓人們重新去過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總之,我們應該合理定位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至于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應該讓市場自行調節,政府不必干預。解析材料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即使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但如果某種產品的市場已經飽和,則未必能擴大銷售。2.市場對于生產過剩的自動調節,可能是無序的,也可能是低效率的,而且很可能伴隨著社會財富或者資源的損失。3.市場常見現象未必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4.政府干預市場,也可以遵循并利用經濟規律,不見得一定會違背之。5.政府干預市場的目的未必是促成生產不足,也不必然導致這種現象。6.就算為了應對不時之需,也不是生產越多越好,百姓儲備如果足夠,那么更多的生產就會造成浪費;況且,并非每種物資都需要進行戰略儲備。再退一步說,應對國家的不時之需,恰恰需要政府合理規劃。7.就算某種產品生產不足也未必導致供不應求,因為市場上有替代品。8.政府干預市場導致生產不足,是小概率事件;材料再以此為前提,推出這會導致“缺衣少食”,也是小概率事件;進而又以此為前提,推出“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這是“滑坡謬誤”小概率事件雖然有發生的可能性,但不能將其可能性夸大為必然性,并在此基礎上做推理。9.如果部分行業的生產過剩會導致資源浪費并進而影響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這就是民生問題;按照材料的邏輯,“政府應管好民生問題”,則恰恰說明了政府應該合理干預。范文政府不應干預生產過剩嗎?材料從三個角度論證了政府不必干預經濟運行中的生產過剩現象。由于論證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邏輯問題,所以其結論是頗為令人懷疑的。(60字符,三行)首先,生產過剩通過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一定能消化嗎?未必。因為當產品供過于求,或者已經被市場淘汰的時候,無論怎樣刺激需求也是難以湊效的。此外,單靠市場對生產過剩進行調節,既消耗時間也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如果政府調節可以更有效率地避免損失,又何樂而不為呢?(130字符,七行)其次,如果把“常見現象”都看成“經濟規律”的話,那么特定時期市場充斥假冒偽劣商品難道也是“經濟規律”,不需要政府加以管控嗎?退一步說,就算政府調控部分企業的生產行為,也完全可以遵循經濟規律,通過政策加以引導,未必與真正的經濟規律背道而馳。(120字符,六行)第三,政府干預未必會導致生產不足,就算導致了這種狀況,如果該產品已經被市場淘汰,那么其結果也是利大于弊的。材料認為這會導致“缺衣少食”,但不能忽視只是“部分行業”存在生產過剩現象,而且市場上的替代性產品很多,這種憂慮未免杞人憂天。(115字符,六行)最后,不能為了應對不時之需,就對生產過剩視而不見按照這種邏輯,是不是還應該鼓勵生產過剩呢?況且,并非每種物資都需要進行戰略儲備;再退一步說,應對國家的不時之需,恰恰需要政府合理規劃。(93字符,五行)除了上述問題,材料還指出政府只應該“管好民生問題”,可是如果生產過剩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那不正是政府應該出手調控的嗎?所以,即便生產過剩“應該讓市場自行調節”,但材料的論證卻無法令人信服。(96字符,五行)57.論說文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孟子曾經引用陽虎的話:“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這句話表明了古代當時社會上對“為富”“為仁”現象的一種態度,以及對兩者之間關系的一種思考。解析孟子引用的這句話,是春秋時期一個叫陽虎(又名“陽貨”)的人說的。陽虎曾經是魯國權臣季孫氏的家臣,篡權成了魯國第一權臣。他所說的“為富不仁”,意味著一種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政治斗爭方法。后來陽虎政變失敗,逃到齊國,建議齊景公發兵攻打魯國,但齊景公因為陽虎“為富不仁”的理念,擔心他反噬自身,反而下令捉拿他。孟子引用這句話,已經不同于陽虎的原意了。當時滕國國君想實行仁政,向孟子請教。孟子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意思是:想一心發財的人是不能實行仁政的實行仁政的君主征收賦稅是有限度的,只有老百姓富了國家才能富強。所以孟子這句話,實際上是一種“藏富于民”的思想。這道題與2014年10月MBA聯考的論說文真題簡化行政審批,釋放市場活力方向一致,都體現了命題者要求考生在當前深化改革背景下,對政府職能的深入思考。但考生如果缺乏歷史背景知識,很容易望文生義,寫成“義利之辨”。當然,考生寫義與利的關系,進行辨證的探討,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題干并沒有交待孟子說這句話的背景,命題人不可能假設所有考生都是了解這個歷史的。題干明確提出,“這表明了對兩者之間關系的一種思考”,所以這道題可以看做觀點分析型的題目,要求辨析二者之間的關系,兩方面都主張并無不妥。無論如何立意,考生最好把“為富”和“為仁”這兩個核心概念加以界定。“為”是“做,制造”的意思,引伸為“謀求”;“富”指的是利益,仁是“好心腸”的意思。如果把“富”和“仁”的關系理解成對立的,那么可以寫“重義輕利”相關的主題(考生不應反過來寫“重利輕義”);相關論據有: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甚有利而大無義,雖甚富,則羞辱大。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呂氏春秋如果把二者關系理解成相輔相成的,那么可以寫“為富和為仁應當并重”的主題,相關主題有:為富是為仁的基礎只有“為仁”,“為富”才能長久在“為仁”的準則下追求“為富”值得提倡“為仁”是基石,“為富”是養分。相關論據有: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董仲舒聚天下之人,不可以無財,理天下之財,不可以無義。王安石國者,巨用之則大,小用之則小。巨用之者,先義后利;小用之身,先利后義。本題可以從個人角度寫,也可以結合企業社會責任來寫。但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由于“為富”和“為仁”都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社會的整體環境也影響了人們的行為選擇,所以都應該聯系社會現實。英語1、【答案】C signal【解析】此題所在的上下文內容的意思是:陌生人之間沒有交流,大家都只關注自己的手機,甚至不_。A項“票”,B項“允許”,C項“信號,打招呼”,D項“記錄”;選項中,只有C項符合上下文語義,因此signal正確。2、【答案】D much【解析】第二個空格所在句子的語義內容是:我們避免和其他人交流是件很悲哀的是,原因在與和陌生人交流,我們會收獲_。根據句子內容,顯然是指和陌生人交流,我們會從中收獲很多東西。A.B.C。三個選項均不符合句意。因此答案選much。3、【答案】C plugged【解析】該題所在語境的意思是:不知道和陌生人交流,我們會從中收獲很多東西嗎,原因在于我們的手機。A。打;B。引導;C。插入,投入;D。帶來;四個選項分別帶入句中,可以判斷出plugged符合句意。4、【答案】A message【解析】該題所在句子的意思是:這種普遍存在的盔甲(不和陌生人交流)傳遞了“不要靠近我”這個_。顯然這里考察了動賓搭配的考點,而且空格處的內容是說“不要靠近我”。所以,根據send這個動詞和空格處后面的內容可以判斷出,答案為message。其他選項均不符合前后語義。5、【答案】C behind【解析】該所要表達的意思是:藏在我們屏幕的_位置。A。下面;B。之外; C。后面;D. 來自;四個選項分別帶入原句,只有behind符合句意。6、【答案】D mismatched【解析】空的語境為:我們害怕被拒絕,也害怕我們善意的社交之舉被_成“怪異的”,只有答案D符合上下文語義。7、【答案】D delayed【解析】空格所在句與前后句同為we fear的并列句,故句意應前后保持一致。前一句說“我們害怕被拒絕,被誤解”,后一句說“我們害怕被打擾”,A選項帶入語義不通,B,C選項不符合該文語境,D選項帶入文中“我們害怕被耽擱時間”,符合上下文語義,故答案為D。8、【答案】D unfamiliar【解析】空格處需填入一個形容詞修飾strangers(陌生人),所以該詞應符合陌生人的身份與特點,既是陌生人,肯定是“不熟悉的”,故答案為D。9、【答案】C anxious【解析】空所在語境為“因為陌生人固有的陌生感,所以當與朋友和熟人相比,在溝通時,我們很容易感到_。”填入的詞應滿足前后句的因果邏輯關系,不難判斷空格處應填入一個消極的詞匯,故首先排除A和B選項,D選項“生氣的”和C選項“緊張的,焦慮的”,根據常識,D選項更符合陌生人所帶來的感覺,故答案為C。10、【答案】D turn (to)【解析】空格要求填入一個動詞,首先需與介詞to構成搭配,其次需滿足 “為了避免這種不自在,我們_我們的手機。”的語義,D選項turn to表示轉向求助于某物某事,符合上下文語義,故答案為D。11、【答案】A dangerous【解析】根據此處結構protect us from what we perceiveis going to be more _(保護我們以防我們觀察的東西更加_),可推斷空處填入詞匯為負向感情色彩,A選項dangerous(危險的)意思吻合,且和前文uneasiness(不安);security(安全)形成呼應;B選項mysterious(神秘的)與主題關聯不大,且為中性詞;C選項violent(暴力的)意思比較極端,且不合題意;D選項boring(無聊的)同樣不吻合該段主題。故答案為A選項dangerous。12、【答案】A hurt【解析】該句意思為:當我們撕掉創可貼,把智能手機揣到口袋里,并且抬頭行走,并沒有_那么糟糕。A選項hurt(傷害)、B選項resist(抵抗)、C選項bend(彎曲)、D選項decay(衰退),其中hurt符合題意,it doesnthurt so bad(沒那么令人難受)。因此答案為A選項hurt。13、【答案】B conversation【解析】由上文推斷此處為研究者進行的一項實驗內容,根據該句后面一句中talk to可知,實驗是讓研究對象進行交談,可鎖定B選項conversation(對話),與talk to對應。A選項lecture(講座)、C選項debate(討論)、D選項negotiation(談判)均不吻合題意,故答案為B選項conversation。14、【答案】D passengers【解析】該句意思為:他們讓芝加哥火車上的通勤者和他們的_交談。根據commuter(通勤者)一詞可找到與之對應的A選項passengers(乘客),B選項employees(雇員)、C選項researchers(研究者)、D選項trainees(受訓者)都不正確。故答案為A選項passengers。15、【答案】C predict【解析】該句意思為:“當兩位博士讓火車站的其他人_和其他陌生人交談會有什么感覺,乘客們認為”。A選項reveal(揭露;曝光),多接負面現象,此處不搭配;B選項choose(選擇)不合題意;C選項predict(預測)代入文中翻譯通順,文法符合;D選項design(設計)不合題意。故答案為C選項predict。16、【答案】B ride【解析】此處需要填入一個與commuters“上下班往返的人”相關的詞。因此排除A選項voyage“旅途”和D選項flight“航班”。上文提到了“the same train station”, 因此排除C選項walk“步行”,選項B為正確答案。17、【答案】A went through【解析】此處考察固定詞組。 A選項go through with意為“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