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_第1頁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_第2頁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_第3頁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_第4頁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姓名:詹新峰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工商管理指導教師:黃丞20080113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化,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以民營經濟為主要形式的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構成中一個重要部分。同時金融改革進程的加快,銀行業從事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盈利成長點。但是對目前的銀行業而言,從事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依然存在許多不能回避的問題,有其深刻的內在原因。由于中小企業的特點與大集團、大客戶存在顯著差別,銀行業不能照搬經營大客戶、大集團的經營模式從事中小企業。銀行業如何在既符合銀行業自身發展規律又契合中小企業融資特點的基礎上開展中小企業業務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由于溫州是我國民營經濟的起源地,中小企業發達。溫州建行是溫州銀行業綜合實力數一數二的國有銀行,長期堅持從事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從溫州和溫州建行的角度進行研究具有典型意義。 本文從溫州中小企業特點和融資現狀入手,通過溫州建行的視角,運用信息不對稱和博弈論的相關理論分析銀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借鑒國外先進銀行從事中小企業業務的經驗,抓住溫州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特點,提出模式再造、客戶篩選、融資策略、產品創新、風險限額管理、貸款定價、客戶關系管理、風險覆蓋等方面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解決策略 PROBLEMS AND SOLUTION STRATEGY OF SMES CREDIT BUSINESSTAKE CCB WENZHOU BRANCH AS EXAMPLE ABSTRACT With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 deepening and the private economy flourishing, SM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with financial reforms speeding up, the SMEs credit of bank-ing busines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earnings growth point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of SMEs is a long-standing pheno-menon, and its intrinsic reasons can not be evade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aracters of SMEs and the large scale business group or clients, the bank can not copy the operating mode of major clients and groups to SMEs credit of banking business. How SMEs credit of banking busines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aw of bank development and fi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Es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Wenzhou is the origin of private economy in china, SMEs here is flourishing. CCB Wenzhou branch is one of the stronger state-owned bank in market of Wenzhou and has accumulated a great amount of practice experiences by keeping doing the credit operation among SMEs. Take CCB Wenzhou branch for example is very important. This essay starts with the characters of SMEs and the practice of Wenzhou bank, analyst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game theory and advances solution strategy about how to make a perfect developmental pattern of credit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SM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nzhous economic environment by borrowing the foreign banks who are successful in credit operation of SMEs. The solution strategy include mode rebuilding, choosing clients, financing strategy, products creation, the management of risks, the price of loan, the management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the cover of risks and so on. KEY WORDS: business bank, SMEs, credit, solution strategy 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 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作品成果。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人完全意識到本聲明的法律結果由本人承擔。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詹新峰 日期:2008年1月13日 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 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學校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定,同意學校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上海交通大學可以將本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和匯編本學位論文。 本學位論文屬于: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 不保密 。 (請在以上方框內打“”)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詹新峰 指導教師簽名:黃丞 日期:2008年1月13日 日期:2008年1月13日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化,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構成中一個重要部分。同時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資本市場迅速發展,金融脫媒現象的加劇,以及銀行現金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以大企業、大集團作為業務收入主要來源的銀行業務經營模式將無以為繼,銀行業從事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盈利成長點。國外銀行業的發展歷程也印證了這一轉變。但是對目前的銀行業和中小企業而言,融資難的現象長期存在,有其內在原因,不能回避。 由于中小企業的特點與大集團、大客戶存在顯著差別,銀行業不能照搬經營大客戶、大集團的經營模式從事中小企業。在既符合銀行業自身發展規律又契合中小企業融資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和討論銀行業“如何開展”中小企業業務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2第1章 緒論 1.1 研究意義 中小企業作為中國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越來越成為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十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均增長9.5%,而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8%。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也是技術創新的生力軍,中國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都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在目前全國馳名商標中,中小企業所占比重超過70%。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要性,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這么評價的:“中小企業在所有國家的經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就業,經濟增長,提高生產率,創新,減少貧困和增加社會機會等領域,中小企業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改革中的中國銀行業也認識到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資本市場迅速發展,金融脫媒現象的加劇,以及銀行現金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以大企業、大集團作為業務收入主要來源的銀行業務經營模式將無以為繼,從事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將成為銀行未來的重要盈利增長點。銀監會也下發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建立一套自成體系的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分級授權、高效審批、風險管理、獨立核算、激勵約束、問責免責機制,積極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由來已久,有其深刻的內在原因。溫州是我國中小企業發達地區之一,溫州建行是溫州銀行業綜合實力數一數二的銀行。分析溫州建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面臨的問題和政策建議對銀行業“如何開展”中小企業業務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 1.2 中小企業內涵的界定 中小企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概念。從性質上必須把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區分開來。目前界定中小企業的指標有注冊資本、員工數量、銷售收入、總資產等指標。 同時中小企業又是一個極富相對性的概念,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時間和區域,其所代表的企業群體是不同的。而且,中小企業除了在較為直觀的企業規模方面與大企業存在著顯著的差別外,其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內部的組織結構、市場行業方式和經濟績效等都與大企業存在著相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3去甚遠的差距與區別。 根據上述關于中小企業界定的共性和差異性,中小企業的定義應該是一個動態的相對概念,它取決于經濟的發展程度。由于國情的不同,所處的歷史時期的不同,所在的行業水平的不同,對中小企業的員工數量、銷售收入和總資產等指標的要求也就不同。 按照國家2003年版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目前我國區分中小企業的標準是區分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五大類行業,設置了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等三項指標,以工業行業為例,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目前國家統計部門采用的是這套標準,本文用引用的相關數據多是采用這套標準 溫州建行根據溫州企業群體的實際情況,兼顧業務的可操作性,按照同質化的要求規定銷售額為10000萬元以下,或總資產為1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為中小企業客戶。 1.3 研究思路 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會引起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是分析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理論依據。由于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使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出現了“雙虧”的局面。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信用狀況不了解,為了降低自身風險以及操作成本,銀行往往有意識減少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當然有很多銀行通過提高貸款利率,通過增加“可能”的利潤來彌補承受的風險,這也就增加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產生。在此情況,信用好的企業會轉向其他方式進行融資。而信用不好的企業在獲貸之后會“逃之夭夭”。本文也采用信用不對稱下中小企業企業信貸業務的分析方法。 本文從溫州中小企業特點和融資現狀入手,通過溫州建行的視角,運用信息不對稱和博弈論的相關理論分析銀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借鑒國外先進銀行從事中小企業業務的經驗,抓住溫州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特點,提出銀行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解決策略。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4第2章 溫州中小企業的發展概況 2.1 溫州經濟社會的基本情況 溫州因氣候溫和而得名,公元675年始稱溫州并延續至今。溫州市位于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地處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的交匯區域,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城市和港口城市。 溫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2003年總戶數211.72萬戶,戶籍人口742.2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34.65萬人。溫州人口流動呈大進大出的特點,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外出人口117萬人,外來人口135萬人。 溫州市轄鹿城、龍灣、甌海3區,瑞安、樂清2市和洞頭、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6縣,市政府駐地鹿城。據2004年底統計,共有119個鎮、143個鄉,30個街道辦事處、5908個村委會、554個居委會。 溫州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也是全國18個港口城市之一,擁有航空、鐵路、水運、高速公路構成的立體交通網絡。溫州程控電話交換設備容量已達417.22萬門,2004年末擁有固定電話312.5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91.69萬戶。電話普及率94.3部/百人。綜合通訊能力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是全國第一個電話號碼升為八位的地級市。1改革開放以前,溫州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僅4467萬元,發電量僅108萬千瓦時,市區工業固定資產僅133萬元。1949-1978年,國家對溫州國有工業總投資僅2.86億元。到了1978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11.12億元,發電量35787萬千瓦時,工業經濟總體實力雖大大增強,但是橫向比較仍然很弱小。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率先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股份合作制經濟,率先實行金融體制改革、小城鎮體制改革,率先運用市場機制搞城市建設等,先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全國第一”,創造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經濟格局,并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始終呈現出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從1978年到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從13.2億元增加到1834.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翻了5.5番;財政總收入從1.35億元增加到241.09億元,翻了近7.5番;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13.5元增加到754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1年的422.6元增加到2006年的21716元,居全省各市的首位。 1 溫州市統計局網站,/pageall.asp?id=1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5文獻來源:溫州統計局網站 目前,溫州已經形成了機械、電子、化工、醫藥、船舶、電力、建材、輕紡、食品、塑料、五金、優特鋼、工藝美術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電工電器、鞋革、服裝、印刷包裝、泵閥儀表、汽車摩托車配件,以及打火機、眼鏡、剃須刀、鎖具、制筆等行業在全國乃至世界上享有盛名。目前在外溫州人創辦的工業企業近2萬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有180多家,實現工業產值超過1600億元。 全市現有工業單位14萬家,其中企業集團178家,躋身中國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的有16家,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有29家。民營企業數量、工業產值、上交稅收、外貿出口、從業人員,分別占全市的99%、96%、75%、95%、80%。目前,已建成”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等33個“國”字號生產基地;擁有32個中國馳名商標、32個中國名牌產品、136個全國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擁有量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1溫州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使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居民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生活的歷史性跨越,進而向富裕的生活邁進,農村居民生活總體上邁入小康。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27元,居全省各市的首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202元,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04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004.04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儲蓄余額13441元,民間財富實力雄厚。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21.9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積39.4平方米。 1 溫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網站,/wzjmw/wzjm/wzgygk/index.html 圖1:近五年溫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情況0 500 1000 1500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率()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62.2 溫州中小企業的特點 回顧溫州非公有制的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改革初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溫州較早得到推行,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農業勞動中轉移出來從事第二、第三產業,以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非公有制經濟迎來了迅猛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在全市農村和集鎮形成了以家庭工業為基礎,以10萬農民購銷員為橋梁,以專業市場為紐帶,以小城鎮為依托,具有顯著地方特點的“小商品、大市場”的經濟格局。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家庭工業逐步由分散經營走向掛戶經營,并繼續向股份合作制方向演化。那時的家庭工業突破了地域、行業和所有制的界限,以資代勞,勞資結合,通過聯戶、聯營、合資、合股、合作、合伙等多種形式走向聯合,涌現了大批股份合作制企業,這在當時的中國是富有先發性的創舉。但此階段的溫州非公有經濟總體上仍處于穩定發展和調整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溫州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受自身弱點(如粗放經營、無序競爭、產品層次低等)制約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受“姓資姓社”思潮長期爭論不休影響的結果。1992年以后,在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和黨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溫州非公有制經濟才徹底擺脫了思想上的困惑,進入了以提高經濟總體素質為核心的“二次創業”的快速發展階段,涌現了一批“明星、名牌、名人”企業,同時也加快了向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集團等企業組織形式轉變的步伐。1目前,溫州正在全力進行現代化建設新的偉大實踐,使溫州實現由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第三次跨越。溫州第三次跨越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溫州的第三次跨越將會給溫州的中小企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2近年來,隨著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取向的變化,溫州非公經濟特別是其中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和趨勢: 2.2.1經濟總量大、比重高 溫州非公有制經濟在工業、建筑業、商業等各行業中已占據非常高的比例,民營企業數量、工業產值、上交稅收、外貿出口、從業人員,分別占全市的99%、96%、75%、95%、80%。根據2003國家部委頒布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目前溫州市絕大部分的非公有制企業為中小企業,這些民營中小企業在地區經濟格局中占據著主導地位。 根據溫州市第一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04年末,我市共有第二、三產業的法人單位61393個。其中,企業法人單位45154個,機關、事業法人單位4210個,社會團體法人單1 張震宇,溫州模式下的金融發展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P64 2 王建滿,在中國共產黨溫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溫州日報,2007313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7位1311個,其他法人單位10718個。產業活動單位72244個,其中,第二產業32566個,第三產業39678個。個體經營戶431812戶。其中,第二產業119503戶,第三產業312309戶(詳見表1)。 表1 溫州市單位數與個體經營戶產業分布 單 位 數(個) 比 重() 一、法人單位 61393 100.0 企業法人 45154 73.5 機關、事業法人 4210 6.9 社會團體法人 1311 2.1 其他法人 10718 17.5 二、產業活動單位 72244 100.0 第二產業 32566 45.1 第三產業 39678 54.9 三、個體經營戶 431812 100.0 第二產業 119503 27.7 第三產業 312309 72.3 文獻來源:溫州統計局網站 與2001年溫州市第二次基本單位普查的同口徑數據比較,企業法人單位數增加了4972個,增長了12.4。其中,國有企業、國有聯營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共820個,減少510個,下降38.3;集體企業、集體聯營企業、股份合作企業共12104個,減少7008個,下降36.7;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7789個,增加683個,增長9.6;私營企業23616個,增加11701個,增長98.2;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705個,增加77個,增長12.3(詳見表2)。溫州非公有制經濟不僅占比極高,并且仍在持續提高。 2004年末,我市第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實收資本總額為1155.81億元。在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實收資本總額中,由國家投入的資本150.80億元,占13.0;集體投入的資本48.51億元,占4.2;個人投入的資本886.39億元,占76.7;港澳臺投入的資本26.98億元,占2.3;外商投入的資本43.14億元,占3.7。1 1 溫州市第一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溫州市統計局網站,/pageall.asp?id=7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8表2 溫州市企業法人單位的類型分布 單位數 (個) 工業企業法人(個) 工業總產值(億元) 工業企業就業人員(萬人) 合 計 45154304993401.83134.77 國有企業 67675165.141.54 集體企業 178956720.991.58 股份合作企業 102898250296.1319.33 國有聯營企業 91 0.01 集體聯營企業 2614 0.02 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 72 0.03 其他聯營企業 34265.120.12 國有獨資公司 13512 0.34 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773153361225.7039.25 股份有限公司 582533.421.32 私營企業 2361615541 59.66 其他內資企業 7951381.10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224206 3.64 外商投資企業 481439274.217.92 注:表中數據不足最小計量單位的以“”表示。 文獻來源:溫州統計局網站 中小企業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僅反映在這些總量數據上,更反映在經濟生活的層次性上。中小企業在經濟運行中起到了經濟增長引擎、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等作用,具體表現在: (1)激活市場競爭,增進效率,促進經濟增長。 (2)創造就業機會,緩解經濟周期沖擊。 (3)增加農民收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9(4)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協調發展。 文獻來源:溫州統計局網站 2.2.2塊狀經濟結構穩固,品牌和區域優勢突出 溫州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漸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品”的經濟布局。此后不斷得到強化,目前已發展壯大為頗具特色的塊狀經濟,涌現出一批經濟強市、強縣和強鎮,如樂清柳市鎮的低壓電器、永嘉甌北鎮的機械閥門、瑞安塘下鎮的汽車配件、蒼南縣和平陽縣的印刷塑編、甌海瞿溪鎮的皮革、龍灣的不銹鋼和緊固件等。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溫州各地不同層次、不同范圍的集群型經濟結構始終是溫州工業的一大特色。 從產業結構看,傳統的三大產業,即鞋革業、紡織服裝業與塑料制品業、機械與電子儀表工業仍是溫州無可爭議的支柱產業,而且它們在全國市場中的地位逐漸得到鞏固,如皮鞋、西服與低壓電器在全國市場占有率約為1035。溫州其他特色行業如眼鏡業、制筆業、閥門、打火機、燈具等也名聞全國。到2006年底、溫州共獲得27個國字號生產基地稱號,分別是中國鞋都、中國休閑鞋生產基地、中國膠鞋名城、中國皮都、中國汽摩配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斷路器生產基地、中國五金潔具之都、中國鎖都、中國鉆頭產業基地、中國制筆之都、中國塑編之都、中國塑料薄膜產業基地、中國合成革之都、中國紐扣之都、中國印刷城、中國男裝名城、中國休閑服裝名城 、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中國商務禮品生產基地、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圖2 溫州市企業實收資本分布圖個人資本,76.7%國家資本,13.0%港澳臺資本, 2.3%外商資本,3.7%集體資本,4.2%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0地、中國不銹鋼無縫管材生產基地、中國剃須刀生產基地、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中國精密模具生產基地、中國泵閥之鄉、中國拉鏈之鄉等。1這些支柱產業也是溫州外貿經濟的主體。 綜觀這些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的經營主體,絕大多數是非公有制經濟,而且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不過現在部分企業已開始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變,更加注重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品牌經營。目前溫州擁有32個中國馳名商標、32個中國名牌產品、136個全國免檢產品,絕大多數來自溫州的支柱產業。 表3 溫州外貿出口分類情況(單位:億美元) 指標 2006年 比上年增長% 出口總額 80.81 30.7 #一般貿易 76.62 32.5 加工貿易 4.19 4.8 #鞋類 20.07 26.7 服裝 11.38 21.8 合成革 1.72 47.5 眼鏡 4.24 25.7 打火機 0.91 23.2 機電類 30.58 38.8 文獻來源:溫州統計局網站 2.2.3產品銷售向有形市場、無形市場兩輪驅動的方式轉變 依托市場發展,實現工商聯動是溫州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溫州市場經濟的發展一開始就充分利用了溫州人流動性強的特點,早期通過供銷大軍和專業市場把溫州的家庭工業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的企業和市場。溫州現已形成了遍布城鄉的市場網絡,市場體系日趨完善,流通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2005年末溫州共有各級各類市場442個,其中消費品市場355個、生產資料市場86個。年成交額億元及以上的市場63個,2005年10億元以上大型市場數量達13個。2005年全市商品市場年成交額668.41億元。其中,億元市場累計成交額為507.24億元。按市場批發、零售分類情況分析農產品專業市場、紡織服裝鞋帽市場更趨向于批發經營為主,家具市場、小商品市場更趨向于零售經營為主,而建材裝飾材料市場、通訊器材市場、計算機市場等則是批發與零售都占有較大份額。21溫州工業概況, 溫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網站, /wzjmw/wzjm/wzzzcy/index.html 2 2005年度溫州市場情況分析,溫州市統計局網站,/infoshow.asp?id=5830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1在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中,“敢為人先”的溫州人創造性地發展了一個以集貿型消費市場為基礎、專業批發市場為龍頭、多種門類相結合、多種經濟成分參與、多種經營方式并存、較為完善的商品交易網絡,為方便溫州市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擴大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活躍地方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流通業態的不斷變化,溫州市場的先發優勢已逐漸消失。溫州商品市場發展與溫州的產業特點有著密切的關系,服裝、鞋革行業歷來都是溫州的主導產業,所以在溫州的各類市場中傳統服裝鞋革市場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外地批發商批貨、市民零買,都要去溫州的批發市場走走,一時間溫州的市場名聲鵲起,人頭涌動。隨著溫州鞋服品牌檔次的提升和營銷模式的改變,傳統的鞋服專業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企業都脫離了專業市場這一企業發展初期進入市場流通的唯一通道,運用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方式開拓市場,已基本不再依靠供銷員和專業市場這個“拐杖”。如高邦服飾有限公司,在全國開了500多個連鎖店,年銷售總額超過6億元,正泰集團也通過自己的銷售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但是,“大市場”的基本特色沒變,現在遍布世界各國及全國各地的溫州人不下160萬人,占溫州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為促進溫州產品的市場銷售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溫州同類市場的激烈競爭,造成有限的經營戶在本市幾個市場間遷移,這些同類市場經營的產品雷同,加上技術含量低,易模仿以及相互間的競爭,使一些市場生存空間逐漸萎縮。同時各個自發形成的市場規模小、檔次低,定位相近、缺乏宏觀調控和整體規劃,市場競爭力低下,使一些經營戶和企業隨時有流向國內其他更具有輻射力的市場的可能。 2.2.4地區規模經濟體現群體優勢,產業集群日益壯大 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領域中由一群在地域上集中分布且相互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的廠商和相關機構構成的群體。1經過20多年的發展,溫州已形成了具有明顯區域經濟特色的有代表性的12大特色工業產業集群,即以鹿城、龍灣、甌海、瑞安、永嘉為主產地的制鞋業,以樂清、甌海、瑞安、鹿城、永嘉、平陽為主產地的服裝業,以平陽、瑞安、蒼南為主產地的塑料制品業,以鹿城為主產地的打火機工業,以鹿城、甌海、龍灣、瑞安為主產地的眼鏡業,以鹿城、甌海為主產地的民用燈具業,以永嘉、甌海為主產地的閥門產業,以瑞安為主產地的汽摩配產業,以永嘉為主產地的鈕扣產業,以龍灣為主產地的制筆業,以樂清為主產地的低壓電器工業,以蒼南為主產地的印刷包裝工業等。 溫州的產業集群是依托當地工商業傳統發展起來的特色品產業集群。溫州企業發展的最初階段是家庭作坊,由于資金、設備、技術和人員素質的限制,每一個企業只能從事產業價值鏈中非常細小的環節,造成了溫州產業價值鏈的充分細分。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在“一村一品、一鄉1 張震宇,溫州模式下的金融發展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P89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2一業”的“塊狀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產業集群,也具備了價值鏈充分細分的特點。以工藝簡單、價值鏈相對較短的打火機生產為例。溫州鹿城區和甌海區集中了打火機生產企業500多家:其中,80100家企業生產電子,6080家企業生產寶塔,6080家企業生產電熱絲,10多家企業生產氣體,專門為打火機刻模的企業有100多家,注塑企業有80100家;壓鑄的企業有100120家。另外還有專門的塑料市場和鋼鐵市場。 表4 溫州特色產業集群情況表(2004年) 產值(億元) 從業人員(萬人) 產值億元企業(家)出口額(億美元) 全國市場份額 生產企業(家) 鞋革 260 40 30 7 25% 4300 電器 240 25 20 低壓65%儀表電力金具60% 1000 禮品 70 3000 打火機 25 6 2.7 90% 500 印刷 100 9 6 1.5 不干膠35%臺式掛歷5% 2200 塑編 70 5 5 50%以上 500 眼鏡 50 12 5 45 45% 400 制筆 20 3 3 10 水彩90%活動鉛筆、圓珠筆30% 200 鎖具 65 6 8 20 65% 400 合成革 85 3 10 12 70% 90 剃須刀 12 2 60% 100 塑料薄膜 20 0.8 2 0.8 10% 30 拉鏈 10 2.5 8% 180 鉆頭 8 2 100 精密磨具 30 5 建工鉆頭30% 4000 泵閥 90 10 25% 1500 紐扣 15 2 80% 550 文獻來源:溫州商報 溫州產業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集聚著大量的企業,生產同樣的產品。我們取出某一個環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3節進行橫向分析發現:在這一環節中的企業規模不大,但是技術專一,能夠解決該產品的技術問題,生產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企業之間存在著競爭和合作。因為面對同一市場,生產同樣的產品,必然存在競爭;又因為實力的不足,無法壟斷市場,必須聯合生產,會產生協作的要求。對價值鏈進行縱向分析發現:產品在各個環節之間一般是轉包生產,為共同的最終產品生產不同的零部件,最終產品的統一使之存在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標準化,與上下游企業密切合作。因此,溫州的產業鏈形成了柔性專業化生產系統。 產業集群的發展使得溫州的企業能夠比其他地區的企業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并取得成本領先優勢;具有更快的創新速度并獲得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的提高;具有更低的產業進入壁壘使小企業不斷涌現,充滿活力;進行更細化的分工和社會協作并使溫州的產業具有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 溫州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特點對溫州中小企業融資帶來新的特點,為溫州銀行業開拓中小企業業務提供新的思路,也為銀行業抵御貸款行業集中度風險提出新的要求。 除以上四大特點外,溫州中小企業還有投資向縱深領域拓展(如2006年溫州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5.55億元,其中私人投資369.30億元)1,由以前單打獨斗無序競爭向借助行業公會、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力量聯合作戰轉變、從簡單的商品輸出向更高級的資本輸出(如企業外遷、對外投資等)轉變,從仿制加工推銷型向研制生產貿易型轉變等等。所有這些表明,溫州的中小企業經濟正步入成熟期,與發達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逐漸接軌。 2.3 溫州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以及產業集群化的影響 2.3.1溫州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 溫州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大致走過了先內源融資、再外源融資的次序,這與理論上企業合理的融資決策次序不謀而合。1992年以前,溫州民營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資金主要來源于勞動積累、合伙集資和企業盈利等。據調查,在民營企業組建過程中,內源融資占60%左右,民間借貸(包括向親戚朋友及非正規的民間金融組織機構借貸)是主要的外源融資形式,銀行等正規金融的支持比例不到30%。從當時的融資環境來講,國有金融制度不可能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做出適當的安排。加上創業資本本身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眾多的私營小企業通過市場收集信息成本較高,內源融資自然成為企業融資時的首選。同時,銀行融資在時間上的后發性和在規模上1 2006年溫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溫州市統計局網站, /pageall.asp?id=7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4的補缺地位,避免了民營企業與國有金融機構的過深牽涉和金融依賴現象。1為調查溫州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的現狀,本文作者隨機問卷調查了溫州建行50家中小貸款企業,統計表明溫州民營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服務是多方面的,銀行業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只是其中一部分。但隨著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社會投資規模擴大,其融資方式相繼發生變化,總的趨勢是自有資金仍占最大比重,銀行貸款大幅增長,民間借貸占比相對縮小,銀行金融服務在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1)內源融資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性資金支持。內源融資主要就是盈余積累和股東增資,具有無需定期償還、無信息成本的優勢。根據50家企業的調查,這些企業成立時的注冊資本共26676萬元,所有者權益總額53197萬元,2006年資本項目平均增長了18.72%。可見內源融資仍然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性資金來源,內源融資充足,使中小企業的債務負擔相對較輕,被調查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約為50%,這對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極為有利。 (2)銀行信貸在目前中小企業外源融資中占據最重要的地位。調查顯示,銀行貸款占企業總負債的比重平均為60%,可見中小企業融資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性較強。貸款方式上,以私產抵押為企業融資的現象比較普遍。37家企業的貸款存在抵押方式,這種貸款方式有利于銀行追索抵押債權,保全信貸資產。 表5 50家被調查中小企業外源融資負債結構 銀行貸款 應付款 民間借款 內部集資 財政借款 票據貼現 合計 50家 50家 27家 14家 2家 13家 50家 32694 12896 4145 1644 1100 967 53448 (3)民間借貸和內部集資仍在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的融資中發揮積極作用。調查表明,有民間借款和內部員工集資活動的企業占了74%。 除自有資金、銀行貸款、民間借貸之外,民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衍生了占用其他企業款項和地方財政信用的融資渠道。一些核心民營企業往往依附著幾十家松散性衛星企業,核心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無償占用其銷售款,實現雙方的依存和共生。地方財政注資的一般是當地重點企業,往往是企業尋求資金支持與鄉鎮政府追求財政來源的和謀結果。另一方面,溫州的中小企業尚未獲得資本市場融資。 總體而言,當前是溫州市民營中小企業資金供給比較寬松的階段。調查問卷顯示,近50%的民營企業認為資金松緊適中,認為偏緊的占20%,認為緊張和寬松的分別占15%和5%。可見當前銀行業融資情況基本適應企業正常需要。 總的來看,當前溫州民營企業資金供給寬松情況處于20多年來最佳的歷史階段,但是貸款1 張震宇,溫州模式下的金融發展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P68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5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調查發現,企業規模和資金緊張程度呈反相關關系:規模大的企業,貸款滿足程度越高,資金越為寬松,多數名牌企業已經根本消除了資金短缺之虞,本地龍頭行新興行業的企業資金相對寬松;而某些傳統行業,限制發展行業及處于初創期的企業則資金相對緊缺,貸款審查也較嚴格。 2.3.2產業集群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集群企業的內部融資比較發達,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1)社會資本和產業集群的相互強化形成良好的社會文化基礎。在產業集群形成的社區,企業具有類似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產業環境,相互熟知,彼此之間基本上沒有商業機密可言,生產的社會化分工又使相互的交往和聯系非常緊密,因此社會資本相當發達,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可以通過協調行動來提高整個集群的生產效率,包括資金借貸和債權債務方面的協調。根植于家庭結構或“抱團”現象等人際關系的商業聯系和集資、借貸關系,成為產業集群內各商業圈或資金鏈的基礎,并通過各種方式對破壞人們信任關系的人或行為進行懲罰而強化社會資本。 (2)產業集群內企業的私有產權和治理結構為集群內部融資特別是企業的內源融資創造了條件。溫州的中小企業基本上是所有者自行經營或家族式經營,除了家庭的生活支出外,很少有大量分紅的情況,因此企業的自由資金積累比較迅速。 (3)當地的資本積累為產業集群的內部融資提供了資金來源。溫州的社會經濟發展至今已經積累了豐厚的社會資本,特別是產業集群發達的鄉鎮,一般都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區域,民間資本也更加豐富而且活躍。 (4)細致的生產社會化分工和密切協作,使集群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成為常態。原材料供應、生產和龐大的銷售網絡所組成的相互配套的社會化專業分工協作產銷體系,許多企業僅完成其中一道或幾道工序,但一個地區就如同一個大的企業。企業之間的原材料、半成品供應采取時時流通、定期結算的方式進行,相互的貨款掛賬成為非常正常的情況。因此,應付貨款成為大多數企業的一種融資來源。 2.4 溫州中小企業的銀行融資需求特點 2.4.1融資時效要求高 據調查統計,47%的中小企業由需求方即時訂貨,25%主要依靠企業派員上門推銷,也就是說有72%的中小企業沒有穩定的市場。一次大的訂貨或一次成功的推銷可能為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它們對融資效率有著相當高的要求,一般希望在一周內,有的甚至在幾天內就能融資成功,而各類貿易融資業務以及建筑業的投標保函業務往往要求在一個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6工作日之內完成,甚至更短。 2.4.2可以接受較高的資金價格 從資金供給方來看,由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及日常管理的規范性相對較差,其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按照收益與成本匹配的原則,銀行一般都會要求中小企業負擔較高的資金價格。而從需求方看,中小企業由于生產、銷售、管理成本相對較低,因而也能夠承受較高的財務成本,一般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30%。 2.4.3貸款期限短期化,需求頻率高 這與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特征緊密相關,中小企業生產周期較短。所需貸款往往以流動資金為主,固定資產貸款和中期流動資金貸款相對較少。中小企業貸款期限一般在6個月左右。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一些中小企業會進行以擴大生產能力,提升生產技術為目的的基建、技改項目,也就對銀行提出了中長期融資的需求。 2.4.4金融產品需求日益多樣化 中小企業最常使用的金融產品已經從90年代早期的存貸款和結算業務,擴大到存貸款、結算、票據承兌、貼現、保函、信用證、出口議付和銀行卡等產品,而有的中型企業還對保理業務、福費廷業務等提出了需求。就貸款而言,也要求銀行信貸品種不斷創新,如倉單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聯保協議貸款、私營企業主個人財產抵押貸款等。同時,對國際結算的配套業務要求日益提高,一筆進出口業務要求銀行能夠完成從貿易結算、外幣及人民幣融資,到結售匯或代客外匯買賣、遠期匯率鎖定、本外幣入賬等一條龍服務。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7第3章 溫州建行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實踐和面臨的問題 3.1 溫州銀行業的現狀 到2006年末,溫州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936.24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2818.81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233.46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2205.64億元,增長28.9%。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476.34億元。1表7 溫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情況 指 標 年末數(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2818.81 24.3 #企業存款 774.54 18.9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1476.34 27.1 各項貸款余額 2205.6 28.9 #短期貸款 #工業貸款 商業貸款 農業貸款 鄉鎮企業貸款 私營及個體貸款 1584.91 598.37 125.18 183.53 66.22 265.12 35.9 75.2 55.8 27.6 -26.5 92.0 中長期貸款 569.36 12.1 文獻來源:溫州統計局 與溫州經濟結構相適應,溫州初步形成了在中央銀行監管下,商業銀行為主體,信托投資、保險、租賃、合作金融等多種金融機構并存,多層次分工協作的金融組織體系。目前溫州共有26家市級金融機構,其中商業銀行13家,除了工、農、中、建、交行外,還有農發、華夏、浦發、廣發、深發、招商、中信實業、福建興業在溫州的分支機構以及溫州市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網點共1349個,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機構網點576個,因而使得溫州的金融競爭形勢變得異常激烈。除國有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外,溫州目前已聚集了10家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只有光大銀行及恒豐銀行尚未獲準進入溫州)。一個地級市集中了如此多銀行,在全國實在少見。活躍的市場經濟、大型民營企業在完成產業資本循環后,有著豐富的民間資本,對于有1 2006年溫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溫州市統計局網站, /pageall.asp?id=7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8擴張計劃的商業銀行而言,被公認為金融寶地的溫州引得股份制銀行紛紛搶灘溫州市場。同時,溫州的金融環境上佳,企業、個人信用度普遍較高以及銀行機構不良率普遍偏低,也是吸引股份制商業銀行爭相入駐的主要原因。 溫州銀行業支持中小企業的力度不斷加大。由于溫州中小企業資源豐富,溫州的銀行普遍都是相應總行的中小企業重點行或試點行。截至2005年末,全市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792億元,占貸款總額的47%;新增中小企業貸款95億元,占新增貸款的60%。 在支持企業的同時,溫州本外幣不良貸款率僅為1.7%,金融生態環境得到充分肯定。溫州在全國291個城市中,被評為5個城市金融生態最高級別的城市之一。 3.2 溫州建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現狀和主要做法 3.2.1溫州建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現狀 溫州建行秉承“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理念,根植溫州經濟,謀求與中小企業的雙贏。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溫州分行已發展成為當地資金實力雄厚、資產質量優良、經營特色鮮明、服務功能齊全的現代國有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為服務客戶提供了有力保證。截至2006年12月底,溫州分行人民幣一般性存款432.24億元,各項貸款332.27億元,實現賬面利潤11.26億元,資金實力、經營效益、產品服務均位列溫州銀行業前茅。溫州建行連續四年在建總行城市行的評比中列非省會城市行的第一位。 溫州分行長期堅持“不唯成份,只唯質量”的信貸政策、“區分客戶、區分服務”的營銷策略和加強個性化服務的產品創新,支持和服務中小企業的成長,獲得了很好的回報。據初步統計分析,溫州建行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占公司類客戶貸款的40%;由于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水平高于大客戶貸款利率水平,中小企業貸款收益對公司類貸款收益的貢獻度高于貸款余額比重12個百分點;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為1.2。其中2004年以后新增的不良貸款僅為2081萬元(政府類、房地產類除外),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低于全行的平均水平;形成一批優質中小企業客戶群體,優質小企業客戶622戶,日均存款13.05億元,日均貸款52.46億元,年利潤貢獻度達2.23億元,中小客戶的綜合收益占公司業務綜合收益55。上述數據是按照建行內部中小企業劃分標準統計得出,如果按照國家的中小企業口徑,溫州建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余額占公司類貸款的70,是溫州建行業務發展的重要支撐。 3.2.2溫州建行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主要做法 (1)“不唯成分、不唯大小、只唯質量”,明確定位,重視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 由于大型企業、大型項目的融資渠道多,同業競爭激烈,其在融資過程中占有較高的市場地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19位,具有較大的討價還價能力,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融資于大型項目、大型企業將漸漸變得無利可圖。反之在中小企業發達地區,由于中小企業的數量多,銀行的選擇面大,并且中小企業討價還價的能力弱,加上客戶忠誠度高,使得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客戶的綜合效益比較好。溫州發達的民營經濟為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提供很好的市場資源。 表8 中小企業業務在溫州建行公司業務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貸客戶數(戶) 貸款(億元) 2007年7月底 2007年1-7月新增 2006年新增 2007年7月底 2007年1-7月新增 2006年新增 全部 1565 155 161 218.54 19.54 9.5 中小企業 1262 140 155 85.38 17.48 13.47 占比 80.6 90.3 96.3 39.1 89.5 141.8 (2)細分市場、區分客戶、區別服務,找準目標客戶群體。 中小企業客戶無論是在行業分布、區域分布,還是在規模、管理水平、技術等方面都呈現出錯綜復雜、良莠不齊的形勢。如何從數量眾多、情況復雜的中小企業客戶群體中,準確定位目標客戶,是做好中小企業客戶這篇大文章的關鍵。溫州建行重點支持體制新、機制新,有一定資本積累的優質中小企業,并根據企業的規模,管理水平、財務情況、技術水平、所處行業等指標初選了300家優質中小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和扶持的對象。通過存量挖掘和客戶營銷,溫州建行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形成一個總量在1500家,并且實行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優質中小客戶群體。 (3)積極探索,適應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信貸政策初具雛形。 溫州建行針對溫州經濟特點和客戶情況,從企業基本素質、經濟實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五個方面對中小企業信用等級進行測評,積極探索適用于一般中小企業客戶評價體系。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突出對企業經營業主的經營素質和道德風險評價,突出對企業主導產品市場競爭力(質量、成本、價格)、擔保物價值和變現能力的分析評價,并應多方面考慮和舉證,例如參考用電量、用水量、交納的增值稅額、原材料消耗、上下游企業采購銷售情況等輔助指標來進行評價,以及結合企業所處經濟、信用環境進行評價。在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中提出了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扶優支持、積極謹慎;抓基本戶、行業排頭兵;本外幣一體、對公對私捆綁;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全面拓展等具體原則和措施。從客戶選擇、區域策略、產品服務等方面初步制定了具體的信貸政策,并對中小企業提出了具體的授信額度的確定及在授權授信工作中的相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20關要求。 (4)以個性服務、產品創新為手段,以客戶經理小組為紐帶,通過簽訂全面合作協議的方式,提升對優質中小企業客戶的服務水平。 為了全面的滿足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溫州分行加快產品創新,已經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或準備推出的新業務有商業承兌匯票貼現、銷售結算網絡業務、市場商鋪抵押貸款、房開企業封閉貸款、買方信貸、出口退稅帳戶托管貸款、網上銀行企業客戶服務系統、專利權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自然人擔保貸款、倉單質押貸款、保付代理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等。 為了加強聯系和服務,溫州建行為100家優質中小企業客戶配備了由省市分行領導擔任首席客戶經理的客戶經理小組,實現了零距離服務,提升了服務層次。 (5)嚴格貸款準入及核準制度,推行授信管理,加大劣質客戶退出力度,積極探索中小企業貸款抵押擔保措施,不斷改善中小企業整體風險狀況。 一是制定了中小企業客戶準入標準,建立貸款核準制管理,對高風險預警的區域、行業和客戶給予重點監控。對經濟效益差、規模小、管理水平低下、所處行業競爭過于激烈、發展前景不明朗的輕工、商貿、建材、機械制造、采礦等非優勢行業A級以下客戶的貸款不予以準入。通過實施貸款核準制,進一步提高了決策層次,督促基層行主動從一般和問題客戶中退出,提高了準入客戶的質量。 二是大力推行授信管理,兼顧效率和風險,有效控制信用總量,防范信貸風險。 三是以提高資產質量為目的,堅決實行信貸退出。在服務好優質客戶的同時,對風險較大,投入產出率低的中小客戶,通過綜合運用核銷、訴訟、追償、處置抵押物等手段堅決實行退出。 四是積極探索中小企業貸款抵押擔保措施,提高第二還款來源可實現程度,降低貸款風險。同時創新新的擔保方式,積極解決中小企業擔保難的問題。 3.3 從銀行的角度研究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面臨的問題 不同市場主體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當然有不同的看法,觀點的多樣性正反映了融資難的癥結的多樣性。作為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主要供給者,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看法反映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企業方面的原因。溫州人行對溫州13家商業銀行的問卷調查證實了這方面的原因,在回答“貴行在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時,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選擇了“企業的財務狀況”(13票)、“企業經營管理的總體水平”(12票)、“申請貸款項目的風險”(12票)、“企業的信用狀況”(12票),而“本行資金松緊狀況和內部貸款管理權限”(3票)、“貸款申請企業的所有制性質”(1票)、“企業所在的行業”(1票)。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21上述調查表明商業銀行在給予中小企業貸款是關注的方面是驚人的一致,主要集中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狀況、企業的風險程度和信用狀況等兩個方面,而這些方面又恰恰是中小企業的“軟肋”,商業銀行并沒有對中小企業貸款采取“歧視性”的信貸政策,融資難的問題是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體系和中小企業的特點難以調和的產物。1銀行從事中小企業業務必須克服的問題主要有: 3.3.1中小企業融資的規模不經濟 金融機構經營一筆貸款業務要支付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當一筆貸款的額度較小時,其分攤的固定成本相對較大,金融機構從中獲利就小。中小企業的貸款具有金額小、筆數多等特點,這就決定了金融機構尤其是大型金融機構對其授信業務的交易成本較高。據調查,中小企業貸款的頻率是大企業的5倍,而戶均貸款數量僅為大企業的0.5%,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業的5-8倍,即使按現行規定商業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最多可以上浮30%,銀行的綜合成本仍然很高。 3.3.2中小企業的信息披露問題 當前,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社會信用低下,法制不健全,政府政策缺乏長期一致性,因此中小企業的外部環境不穩定。許多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不規范,沒有正式的會計核算制度,瞞報收入,甚至走私制假謀取暴利。因此,對中小企業來說,某些信息的披露可能意味著經營風險的增加。因為其它利益相關者就會利用這些信息。如中小企業的產品、經營信息,一旦被競爭對手所掌握,其產品就有可能被假冒或利用,企業會遭到強烈的攻擊與報復。有時,甚至企業的信息披露,會造成中小企業主自身安全的風險,在當前狀況下,我國民眾沒有培養起尊重產權的觀念,“財不外露”是中小企業主規避風險的一個較優策略(不可否認,一些民營企業主存在資本“原罪”問題)。這就是中小企業不愿提供真實的財務報表,財務報表虛假、報表賬冊不全、一廠多套報表等現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3.3.3中小企業抵押和擔保手段的無效性 由于銀企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因此,為了規避風險,銀行一般都要求抵押和擔保。抵押和擔保存在兩種情況。有能力提供抵押品和擔保的民營中小企業,不愿意提供。一部分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中小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小等原因不能提供抵押品和擔保。 3.3.4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短 溫州市工商部門最近經過調查發布了第一份中小企業“生命周期”報告,這份報告顯示:近半數中小企業“存活”時間不到4年,信息、軟件服務業及租賃、商務服務業是最“短命”的行業,企1 張震宇,溫州模式下的金融發展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P78 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溫州建行為例 22業平均“壽命”只有兩年左右。 這次進行的中小企業“生命周期調查”是溫州市龍灣區工商部門對2003-2006年度4年間被吊銷、注銷的2410個中小企業進行分析統計后進行的。結果發現,這些“死亡企業”中,有44.52%的中小企業“生命周期”不超過4年,其中個人獨資企業的“生命周期”最短,僅1.99年。1船小好調頭的同時也是船小經不起風浪。 3.3.5中小企業管理粗放 以家族經濟和鄉鎮企業為標志的民營企業,面臨管理制度、人才、企業家素質等阻礙其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民營企業發展初期,由于企業結構簡單,規模小,經營產業單一,經營決策和管理也比較簡單,家族式管理機制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但隨著企業規模的日益擴大,企業的家族式管理,使企業財務管理、營銷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庫存管理漏洞百出,導致企業無法實現良性發展。 二是缺乏長遠的人才戰略。企業缺乏完整的人才結構和選擇、培養制度,人才選拔不暢通,在企業的關鍵部門使用“自己人”,阻礙了優秀人才加盟和參與企業的決策、規劃。管理經驗和資源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