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聊城站房使用情況談鐵路客運站的細節設計[權威資料]_第1頁
從聊城站房使用情況談鐵路客運站的細節設計[權威資料]_第2頁
從聊城站房使用情況談鐵路客運站的細節設計[權威資料]_第3頁
從聊城站房使用情況談鐵路客運站的細節設計[權威資料]_第4頁
從聊城站房使用情況談鐵路客運站的細節設計[權威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聊城站房使用情況談鐵路客運站的細節設計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摘要: 鐵路旅客運輸追求的是讓旅客安全、方便、舒適、快捷,鐵路的客運站更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方便旅客使用為目標在細節設計上盡善盡美,為旅客提供舒適安全的乘車環境。 Abstract: It should reflect people-oriented service concept for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tation, and try to perfect in detail design, providing safe and comfortable traveling environment for passengers. 關鍵詞: 鐵路;客運站;設計細節 Key words: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design details U291.6 A 1006-4311( 2013) 09-0061-02 0 引言 聊城火 車站站房自 2012 年 1 月正式啟用。聊城火車站設 4 臺 11 線,旅客流線基本站臺平進下出,中間站臺上進下出,天橋進站,地道出站。站房總建筑面積 14950m2,南北長164.8m,東西寬 43.4m,共三層,總高度 28.35m。 聊城站客運設施改造工程,嚴格執行國家和鐵道部技術政策、規程、規范,建設組織管理規范,工程設計符合鐵道部批復要求,施工技術先進,施工組織各項措施科學合理,工程安全質量可控,勞動、衛生、消防安全設施符合驗收標準,地質災害整治措施及建筑抗震設防按設計完成,設備安裝及聯合調試情況合格,各系 統的安全性、穩定性檢測合格。改造后的聊城站美觀、大方,功能設施齊全、現代化程度高,為旅客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也為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成為目前我局新建客運站建設質量水平較高的新客站之一。 自新客站啟用以來,我們密切關注聊城站的使用情況。為使客站設計更完善,旅客使用更舒適,針對聊城站使用中存在的設計細節問題,提出鐵路客運站設計細節上的建議,以使鐵路客運站更適用。 1 房建方面有關問題 1.1 進站大廳 聊城站的進站大廳與車站廣場約八米的高差,車站啟用時恰逢冬季,過堂 風造成安檢人員的工作環境較差,候車室內溫度也達不到設計標準。 鐵路客運站進站大廳,為旅客頻繁進出的場所,進站門開啟頻率高,設計中沒有設置門斗。建議在中型以上的客運站,在進站廳設置門斗,一是能有效解決候車室保溫節能問題,二是改善安檢人員的工作環境,三是旅客進出站有序、流暢。為保證站房正立面協調,門斗不宜設在室外。建議今后設計考慮在室內增加,采取直進側出,不設感應門。 1.2 設置充電室 目前,新建客站普遍配置電動保潔設備,所有設備均需要充電,建議在旅客視線外的合適位置設置充電室及保潔設備存 放場所,同時電力考慮用電容量。建議在站房一二層樓扶梯下設置充電間,并考慮地面進行防酸處理。 除了考慮車站設備充電外,要考慮旅客候車過程中的需求,應該在適當位置設置讓旅客可以為手機、手提電腦等等充電的實際需要,方便旅客使用。 1.3 出站通道的封閉 出站口一要考慮車站無車狀況下的車站封閉,二要考慮通道中的設施防凍問題,有效防風防雨防閑雜人員,目前已經出現出站通道衛生間水管凍裂的情況,建議設計出站口封閉們,保證站區安全。 1.4 用電負荷 除考慮車站生產用電外,應該預留服務設施的用 電負荷并留有余地,比如設置一處肯德雞快餐的用電負荷,咖啡廳的用電負荷等等,考慮為旅客提供飲食等服務的設備用電。避免車站開通后再二次電力增容。 1.5 貴賓室設置操作間 貴賓室是車站接待貴賓的場所,需要配置相應的操作間,具備水、電條件,同時要有操作臺。比如洗水果,加工簡單用餐等臺面。 1.6 旅客地道電梯防水問題 旅客地道的電梯,需要防水處理,保證在旅客地道滲水、灌水情況下電梯能正常使用。建議在電梯基坑附近設置滲水井,并具備強排水的功能。 目前設計中的旅客地道大都是全封閉通道,全 封閉通道不等于解決了滲水灌水問題,目前使用中的車站,存在著雨天地道進水的情況,沒有解決好電梯放水問題,建議在電梯基坑相鄰處,設置滲水坑,以防萬一。地處沿海潮濕地區,旅客地道及電梯基坑還存在有冷凝水現象,設計要考慮沿海地區旅客地道干燥問題,配置相應的干燥設施。 1.7 天橋封閉及空間利用 對無站臺柱雨棚的車站,由于設計標高較高,旅客天橋要進行全封閉,一是保證雨雪天氣的旅客走行安全,二是孩子旅客拋散雜物,危及接觸網的安全。考慮實際生產中的需求,在站臺上要有助理值班員的場,建議旅客天橋下方統一進行封閉, 一是要保證站場協調的景觀,二是解決生產需要的用房。 建議在天橋斜梯下方進行封閉,作為助理值班員值守、保潔用具存放房屋,并增設空調、上下水、通信、信息等設施。 1.8 上水設備 服務旅客創先爭優,上水設施越來越重要,建議在選擇上水設施時要考慮經久耐用,保證衛生,達到環保節能的目標。充分考慮客車上水栓的經久耐用,采用新型智能自動上水設施,提高上水質量,減少跑冒漏。 1.9 站房工程與廣場市政工程銜接問題 站房工程與站前廣場市政工程應該同步實施,同步完成,同步使用。如不能同步實施,需 要設計單位與地方主管部門協調解決銜接問題。地方市政建設有下沉式廣場,建議旅客出站地道直接從下沉廣場出站,減少旅客上下次數。 1.10 職工間休室 各客運站區,大部分站都存在晝夜值班人員,更有一些車站在遠離市區的地方,遇突發事件,車站要有人員到現場處理,要充分考慮職工的休息問題。設置間休室不少于男女各兩處,滿足值班人員及工作人員的間休。 1.11 垃圾站的設置 各客運站區設置垃圾收集及投放站,收集站區生活垃圾,保證有存放地點方便集中處理;是路網性垃圾投放站的車站要設計較專業的垃圾投放站,具備垃 圾收集、存放、處理及外運的功能。 2 客服系統有關問題 2.1 綜控室及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日均發送旅客 3000人以上的客運車站,綜控室的設置應該不小于 80 平方米,滿足客服系統終端設備的擺放及站區監控電視墻的設置,是綜控室真正成為車站客運生產組織的指揮中心。 車站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應該具有自動化、網絡化、系統化的功能。將到發通告、綜合顯示、客運廣播、旅客查詢等系統在統一網絡平臺上構建,設置集中的數據庫及應用服務器,建立統一的綜合管理平臺,實現相關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數據共享 及集中維護、監控、管理,統一客運組織、統一信息發布等功能。應實現的功能有: 通過與 CTC 或中心級系統的聯網,獲取本站的實時行車信息,更新本站數據庫,實現行車信息的實時通告及動態預測。 通過與中心級系統的聯網,獲取本站的售檢票信息,更新數據庫,實現售檢票信息的通告。 能夠接收中心級系統對本站客運廣播系統的控制命令,并按照要求控制本站的客運廣播系統進行自動廣播。 能夠接收中心級系統對本站旅客查詢系統的控制命令,并按照要求控制、更新本站的旅客查詢系統。 能夠根據用戶的權限,實現對行車信息,作業信息的人 工修改與錄入。 能夠對各網絡節點及整體性能全面、完整的網絡監測、管理功能。 2.2 售票廳縱深問題及自動售票機的安裝 在車站人流密集的時段,經常存在排隊購票排到售票廳外的現象,特別是春運、暑運期間更明顯。建議設計中盡可能延長售票廳的縱深長度。同時考慮自動售票機的安裝位置,整體協調。建議自動售票機與人工售票窗口一字排列,嵌入式安裝,避免旅客排隊購票的人流交叉。 2.3 小區廣播配置 目前,廣播設備配置比較先進,小區廣播在生產過程中應用普遍,對處理突發事件效果明顯,建議在旅客活動有每一個區域 都配置小區廣播設備。考慮旅客進入站臺候車、下車易發生突發事件,建議設計在每個站臺、候車室、出站地道各區域配置小區廣播設備。 2.4 進站引導屏 進站大廳為旅客集中的場所,從實際運用情況看,進站大屏的作用應該是讓旅客快速找到自己候車的位置,因此建議進站大屏不設廣告屏,主要用于醒目提示旅客的候車區域。可增加多視野、多角度的 LED 顯示引導,方便旅客在各個位置上的觀察與選擇。 2.5 危險品檢查儀 各客運站安檢儀每站至少配置兩臺安檢儀,滿足設備六小時換機工作的要求,同時要配置安檢門。 2.6 靜態標識系統 給旅客提供人性化的導向服務,讓旅客能夠在站區清晰地識別所到車站標志信息, “ 整體布局、合理引導、明晰易辯、快速進出 ” ,是車站導向系統的設計目標。目前的靜態標識系統,都是由建筑專業負責設計,建設單位也是房建專業組織施工。整個車站的引導標識,是由動態引導系統及靜態標識系統組合而成,考慮到引導的完整性及科學合理性,建議動態引導及靜態標識的設計,都交由信息專業設計,建設單位也由信息專業負責施工,確保整個系統完整合理設置,旅客實現自助服務。 2.7 不單獨設置時鐘系統 為了滿足車站工作人 員和旅客的計時需要,要為車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內的各子系統提供統一的時鐘信息,時鐘系統應具備接收中心級系統對本站時鐘系統進行控制的功能。考慮車站整體效果布局,建議在候車室、售票廳、進站檢票口及出站檢票口以及各站臺時鐘顯示牌與綜合顯示屏合建,減少站區懸掛件,以免影響視覺效果。在公安、客運值班室、行包業務室等非旅客活動區域設時鐘屏。 3 關于客運站區水的問題 關于客運站水的問題,包括用水及防水兩個方面。 3.1 飲水間的設置 飲水間應單獨設置,標示清晰醒目,與衛生間分設,嚴禁與衛生間 合設一處。設計要充分考慮在候車室二層設開水間的防滲漏措施,最好避開一層設置票據庫、售票廳的位置避免伸縮縫處出現滲漏影響一層使用,給維修處理增加難度。 旅客用開水間,要方便單獨設置醒目的標識。旅客取水處要考慮防濺、漏、燙,接水處要加防護水濺擋板,避免開水濺燙旅客,下水要通暢,讓溢出的水能自然排放,避免在旅客活動區域形成積水,保持衛生環境。 3.2 洗手間、衛生間的水龍頭 在旅客活動比較集中的場所,開啟頻率高,故障率也比較高,感應式水龍頭使用效果普遍不理想,不建議使用感應式。 3.3 防水問題 客運站經常出現頂棚漏水、墻體水漬等情況,這需要引起設計者的重視。在保證防止施工質量的前提下,上下水的設計應該盡可能錯開旅客活動區域設計,二是站區排水與市政排水連接暢通。特別是旅客使用的衛生間,要考慮到使用者的素質參差不齊,要從設計細節上下功夫,從物理硬件上能有效防止旅客向衛生間拋棄雜物,堵塞下水道。 3.4 客運站臺用水問題 客運站站臺特別是非基本站臺,必須要有上下水條件,一是值班作業職工用水,二是保證衛生保潔用水。 總之,鐵路客運站的設計,在注重地域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前題下 ,更需要從設計細節上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把旅客使用方便和旅客的自助式服務放在首位,讓客運站不僅僅是好看,更是要好用。 參考文獻: 1楊琳 .高速鐵路客運站服務流程分析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1/10. 2田健康 .鐵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2/04. 3王磊,周雪梅,楊曉光 .城市鐵路客運站站前廣場設計研究 J.上海公路, 2003/S1. 閱讀相關文檔 :基于工程建設全 過程的造價糾紛成因分析及對策 會理縣城關鎮古城保護修繕工程管理實施建議 獨柱墩連續箱梁橋抗傾覆穩定性驗算分析 缸體鑄件材料縮松缺陷的解決及硬度的改善 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技術 價值工程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方案優選中的應用 振動測速法在潛油電泵機組性能測試中的應用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物流信息系統集成研究 基于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