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語文總復習之古典詩詞鑒賞專題教案全集第一節古典詩歌基本常識教學目的:掌握古典詩歌的最基本的常識,為閱讀古典詩歌作準備。教學時數:一節教學內容和過程:一、區別古體詩和近體詩閱讀下面的兩首詩,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譯文】遠遠的牽牛星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舉起柔美雪白的雙手,札札地穿梭織布。一整天也織不成布,哭得淚如雨下。河漢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只隔一條又清又淺的河,含情脈脈而不能相互說話。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注解:周郎:三國時東吳的大將周瑜。銅雀:即銅雀臺,故地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二喬:東吳的美女大喬和小喬詩意: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那時假如不是強勁的東風幫助周瑜實行火攻,打敗了曹軍,東吳的美女大喬和小喬就要被擄去,關在銅雀臺上為曹操所霸占。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是和近體詩相對稱的詩體,產生較早,每篇字數可多可少,每句字數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體,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較多。和近體詩的區別看下表: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字數、句數無規定(五言、七言較多)字數固定、句數固定平仄沒有要求平仄聲調固定押韻比較自由位置固定對仗比較自由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時間劃分唐朝以前唐朝以后2二、掌握律詩和絕句的知識例: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首聯)(對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頷聯)(對仗)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頸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末聯)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律詩的格律要求首先是詩句字數要整齊劃一。每首分為五言、六言和七言。其次隊詩句數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為八句。第三是特定的對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兩句成一聯,計四聯,其中中間兩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絕句,也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言絕句。唐以后盛行近體絕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詩中的前、后或中間兩句。這一詩體靈活輕便,適意于表現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為詩人普遍使用,創作之繁榮超過了其他各體詩。宋代洪邁輯錄唐人絕句萬首之多,約占現存唐詩總數五分之一。三、小結古體詩古體詩樂府詩律詩近體詩絕句四、布置作業第二節把握意象教學目的:能夠把握古典詩歌的常見的意象,做好讀詩的第一步教學時數:二節3教學內容和過程:第一課時一、習題試做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2分)答案:(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的意象,表現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答案:(2)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立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賞析:在詩歌中,如果能在真實描摹客觀景物的同時,又把詩人的某種獨特感受傾注在景物描寫之中,使讀者從思想上受到感染,藝術上得到享受,這就需要詩人在思想深度和藝術造詣兩個方面下功夫。林景熙的溪亭詩正是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的佳作。首聯破題。“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表明全詩以溪亭為中心,逐一描繪周圍的清秋初月的景色。乍讀起來,似有恬靜閑適的印象,細細品味,又覺不然。詩人徙倚溪亭,觀覽景色,思緒紛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馀思”,是指詩人在南宋滅亡之后,時時所懷有的舊君故國之思,同那種多愁善感的“悲秋”有著本質的區別。不了解首句所要表達的意圖,就會把全篇看成單純寫景之作。只有真正領悟到詩人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的心理狀態,才能透過迷蒙的景色去探索詩人的悠悠孤憤和高潔品格。這種破題法,既無“突兀高遠,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詩家法數律詩要法)的氣派,也沒有運用比興的表現手法,而是語淡辭婉,直敘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韻。頷聯緊承一二句。“高樹月初白”,是說高高樹巔掛著一彎潔白的初月,切上聯“日暮”。“微風酒初醒”,在微風吹拂之下,詩人酒意初醒,與上聯“馀思”呼應。當此之時,詩人心緒不寧,“馀思”縈繞,難以去懷,從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狀態,不正說明他感慨至深嗎!頸聯寫詩人舉止。“獨行穿落葉”,踽踽獨行之狀如見,“穿”字尤妙。“閑坐數流螢”,獨坐無聊,只得藉數流螢以遣悶,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見,用一“數”字,更見生動。這兩句詩把其復雜的矛盾心情注入形象鮮明的畫面,不難看出,其中隱現著詩人對生活的感受和時代亂離的影子。注家評曰:“此聯本平,然用穿、數二字,便覺精神振竦,所謂五言詩4以第三字為眼,是也。”足見詩人用字之工。末聯寫景。“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一聲聲悠長的漁歌,打亂了詩人的冥思遐想,舉目四顧,只有遠處水面上飄動著一點若明若暗的燈火,此情此景,倍添凄涼孤寂,蘊含著國破家亡、飄泊無依之感。通觀全詩,以景傳情,用富有象征意義的景物描寫,寄寓詩人的感慨馀思,情韻深長,頗具特色。二、知識梳理詩歌中的形象,我們又稱之為“意象”。是指詩人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加以藝術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內容和藝術感染力的具體生動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意象是詩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客觀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經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帶上了詩人的情感色彩,賦予它靈性,便成了浸透著主觀意愿的“意象”。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剛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的“情”,詠物所言的“志”,即為主觀的“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觀之意和客觀之象融為一體的藝術形象。由此可將詩歌中的形象分為四類:(一)人物形象,既指詩歌中作者創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動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在古典詩歌中最為普遍與常見的就是后兩種。因此,鑒賞具體作品的時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的情調,意象的社會意義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鑒賞古代的詩詞作品。意象色彩的冷暖傳遞著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一般暖色預示著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奮發;冷色代表著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凄涼。準確理解修飾詞。客觀物象是沒有情感傾向的,詩人讓客觀事物“皆著我之色”后便蘊涵了豐富情感。詩人著我之色往往更鮮明體現在某些描寫景物的修飾語上,使景物帶有傾向色彩。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曲中的藤、樹、鴉、橋、道、風、馬,除鴉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傾向,但分別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帶有傾向色彩的詞修飾后,藤是干枯的毫無生氣,樹是衰朽殘敗,鴉是傍晚暮鴉,橋是狹小少人經過,道是荒涼古道。曲子通過描寫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聯系的景物,物象變為有傾向的意象,整個融入蕭條荒寂之中,意境頓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藝術構思構成一幅彌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效夕陽圖。常見的意象1、松柏5松柏生長環境惡劣、經寒不衰、枝干堅韌,具有一種凜然正義。在文人筆下,松是堅貞、孤直和高潔的象征,古人常通過詠松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追求。如: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2、竹本固性直、心空節貞、綠竹蔥蘢正直謙虛,堅貞高潔隱士君子如:“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張九齡),贊美竹的氣節與虛心。“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蘇軾于潛僧旅筠軒)可見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識了。“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隱士、詩人喜歡在綠竹蔥蘢的環境談經論道。3、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纏綿悱惻,離愁別緒送別懷人。“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達對分別的眷戀。“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起情。”“折柳”寓有惜別懷遠之情。“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楊柳依依的岸邊,離別之情油然而起。4、梅最先開放,傲霜斗雪敢為人先,不畏權貴君子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5、菊臨秋而開,凌冰傲霜不畏權貴,堅守晚節志士。如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顏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聞達隱士。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6、大雁春秋遷徙思鄉之情。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故鄉渺何處?歸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趙寒塘)。鴻雁傳書“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懷李白作為送書信的使者。7、杜鵑(子規、布谷)叫聲凄切悲涼凄清憂愁憂思。(哀怨、思歸)“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思。“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6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蘇軾浣溪沙)詩人在逆境中對人生抱著樂觀、豁達的態度,所以在蕭蕭暮雨中傳來的杜鵑的啼鳴,讓人感到其境頗為清遠,其情頗為恬適。8、月(殘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鏡、蟾兔、玉盤)。它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念親的標志,多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例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9、斜陽給人以凄涼、沮喪、失落之感。游子思婦善用夕陽抒他們的情思。如范仲淹:“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特定的環境中,給人以蒼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陽意象塑造氣象渾然、遼闊、蒼茫的意境。如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邊塞詩)夕陽與時序流轉有關,故詩人常借夕陽發思古之幽情。(懷古詩)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以“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為現實背景,感喟“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的物是人非。10、登高、憑欄。多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與激情。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三、布置作業結合詩句內容(可以選取其中一聯)分析這首詩是如何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的?歸嵩山作王維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答:頸聯運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選取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四種景物,這是詩人在歸隱途中所看到的充滿黯淡凄涼色彩的景物,渲染了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襯托出作者越接近歸隱地就越發感到凄清的心境。頷聯,借寫一去不返的流水和回巢棲息的暮禽好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來體現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和歸隱的決心。第二課時一、復習1、什么是意象2、十類意象的常見意義二、方法點撥詩中意象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答題步驟是:找出描寫詩歌形象的詞語。概括形象特點。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是什么形象?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么?形象的意義是什么?如,2007年廣東卷第10題第1小題:(詩歌見前)7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應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答題參考要點: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這兩個意象,(回答是什么形象)表現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回答形象的具體特征)表現作者的孤獨寂寞情感。(回答形象的意義)三、關于意象的練習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江漢杜甫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要求就詩中二三聯所用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來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詩意:漂泊江漢,我這思歸故鄉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間,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像飄蕩在遠天的片云一樣遠客異鄉;與明月一起,孤獨地面對漫漫長夜。我雖已到暮年,就像日將落西山,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不僅沒有悲秋之感,反而覺得病逐漸好轉。自古以來存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體力,跋涉長途。在這里,“片云”“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譚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遠帆片片點歸艘。橫空老鶴南飛云,帶得鐘聲到海幢。注:艘:小船。海幢,即海幢寺(1)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個方面回答。(3分)(2)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3分)答案:(1)、晚:“歸艘”“鐘聲”望:“江”“青山”“遠帆”“空”“老鶴”(2)、詩人運用了比擬手法,老鶴與鐘聲之間本無任何關系,一個“帶”字,把無形的鐘聲8物態化,把老鶴擬人化,不僅寫活了老鶴也寫活了鐘聲,從而使整首詩歌在動與靜,聽覺與視覺,實寫與虛寫幾個方面有機結合,耐人尋味。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送春北宋王令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這首詩既有“殘花”、“子規”(杜鵑)一類的意象,又有“燕子”、“東風”一類意象,詩人究竟是想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緒?【賞析】這首詩寫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雖又重開,燕子離去了還會回來,然而那眷戀春光的杜鵑,卻半夜三更還在悲啼,不相信東風是喚不回來的。后兩句以擬人的手法來寫了杜鵑鳥,塑造了一個執著的形象,借此表現自己留戀春天的情懷,字里行間充滿凄涼的美感。東風就是指春風,子規,杜鵑鳥經常在暮春啼叫。詩人用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來表達竭盡全力留住美好時光的意思,既表達珍惜的心情,又顯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態度。這首詩的子規(杜鵑)與以往大部分詩里借喻哀傷,凄切的含義較不相同,帶有比較積極的意義。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齊安郡中偶題杜牧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暮熱游荷池上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思考: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什么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什么東西為詩歌的主要意象。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賞析:地平線兩竿高處,殘陽斜掛,映照小溪,粼波閃閃。如帶的小溪耀眼水光之上橫一弓深暗橋影,對比鮮明,在詩人視野中,特別醒目,因而特寫“溪橋”。時已薄暮,殘照無力。落日時光,田野一片靜穆、恬淡。原野寧靜,村里卻充滿生氣,家家準備晚飯。淡淡炊煙從柳叢中裊裊升起,時隱時現(半縷)。詩中不見茅房瓦舍,只寫絲絲輕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品種多樣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市場現狀與前景試題及答案
- Lesson 6“Betty's Clothes”(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冀教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財務透明度對企業管理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提問策略課題申報書
- 牛刀小試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重點突破試題及答案
- 口語交際課題申報書
- 軟課題項目申報書
- 注冊會計師企業會計準則解讀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實驗室污染防護措施試題及答案
- 20以內加減法口算練習題帶括號填空135
- 專利挖掘課件
- 杭州市上城區政務服務中心招聘筆試真題2022
- 中華聯合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行測筆試題庫2024
-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城市美容師》課件
- 地球的形狀與內部結構30張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比賽一等獎課件
- SH/T 0358-199510號航空液壓油
- 陪玩發單群規章制度
- 危急值管理制度
- 一年級古詩帶拼音
- 土地綜合整治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