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0月月考歷史文試題含答案.doc_第1頁
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0月月考歷史文試題含答案.doc_第2頁
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0月月考歷史文試題含答案.doc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試試題答案補習杏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0月月考歷史(文)試題一、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每題2分,共60分)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首次明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體現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A“有教無類”B“舉一反三”C“溫故而知新”D“當仁不讓于師”2.有位史學家這樣評論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戰國時代,諸子百家風行一時,各家中有順勢而活動的,想要因勢利導,借助權力來改造社會;也有逆勢而動的,知其不可而為,想依據理想來改造社會。”下列各項中,“想要因勢利導,借助權力來改造社會”的是()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3.我國古代許多思想家都認識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產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張體現了民本思想的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BCD4.今天我國倡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對于“以德治國”,我們可以從儒家傳統文化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思想?()A民本思想B“和為貴”和“仁”的思想C“有教無類”的思想D“天人感應”5.以下觀點屬于墨子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B“民為貴”、“君為輕”C水能載舟,亦能覆舟D“官無常貴,民無終賤”6.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百家雜陳。與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愛”注重()A惻隱之心,人的善良本性B倡導重義輕利C道德的重要D無等級名分差別7.有人認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繼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這一觀點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A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C認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動搖D認為人君要愛護百姓,如果殘暴,天將降災禍于他8.“中新網”2010年7月2日電:據中央電視臺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開會議,決定201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指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指示精神與下列哪一中國古代思想相一致()A“禮之勝,和為貴”B“仁人無敵于天下”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D“養心莫善于寡欲”9西漢武帝時期,某人父親與他人斗毆,其子幫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卻誤傷其父。按照當時法律,毆傷父親是應處梟首的死罪。廷尉張湯請教董仲舒應如何處理。董仲舒認為:考試試題答案補習父子是最親近的,聽說父親與人斗毆,兒子自然緊張,要拿木棍去救護父親,至于誤中父親并非本意,應該無罪釋放。該段材料反映了西漢()A已經廢除了嚴刑峻法B儒家倫理思想影響到到法律C開始推行判例審判制D廢除了原始社會同態復仇原則10儒家思想能夠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最主要是得益于()A.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B.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C.儒家思想沒有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D.封建官辦教育對儒家思想的大力傳播11.顧炎武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一思想的深遠影響在于()A動搖了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B激發了中華民族的社會責任感C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D推動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12.明末清初,出現了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三大進步思想家。其思想與傳統儒家思想的關系是()A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一種徹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傳統儒學的藩籬C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D從根本上動搖了儒學思想的主導地位13.李贄稱贊漢司馬相如、卓文君“善擇佳偶”,還贊揚寡女改嫁,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稱贊商鞅、吳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會揭竿起義的農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A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B反對以三綱五常為核心內容的封建禮教C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學家的虛偽14.某中學高中歷史選修班學生在課余探討“明末清初之際黃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觀點的根本原因”時,眾說紛紜。請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在社會思想上的反映B統治者重視工商業的反映C黃宗羲總結實踐經驗的結果D明清時期重農抑商政策的必然結果15.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面貌和狀態:第一種在文化方面,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培根所說的第一種東西是我國古代的()A印刷術B造紙術C古典文化D儒家學說16.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有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傳入歐洲并對“近代世界”產生深刻影響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A.地動儀B.造紙術C.雕版印刷術D.羅盤針17.造紙術發明于漢代,751年開始西傳,1276年從中亞傳至那不勒斯,1576年傳至莫斯科。導致這一先進技術傳播緩慢的根本原因是()A農業文明時代生產力不發達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C西方國家統治者拒斥D中國不愿意把先進技術傳播給西方國家考試試題答案補習18.明清時代,大量記敘日常生活瑣事和平民百姓見聞為主的章回形式的長篇和短篇白話小說蓬勃興起和長足發展。這主要是因為()A白話文開始興起B文學素材日益豐富C市民階層逐漸壯大D思想控制空前嚴密19.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銘文的青銅器、楷書書寫的道德經、行書書寫的竇娥冤、隸書刻寫的竹簡。他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商人()A.東漢的洛陽B.唐末的長安C.北宋的開封D.明初的南京20.每年端午節,我國各地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粽子的起源,搜集到以下史料并得出相關結論。你認為最可信的是()A.浙江嘉興出土了舊石器時代的稻粒遺存,證明當時粽子可能出現B.李時珍認為粽子起源于西晉,因為他是一位科學家,其觀點可信C.江西宋代墓葬中發現了最早的粽子實物,說明粽子最晚出現在宋代D.民間傳說粽子起源于紀念屈原投江,這一傳說由來已久,說法可信21.直接反映了市井街民的正常生活,商人、工匠、游民和普通百姓也成為作品的主人公。這一歷史現象說明了那個時期()A小說通俗易懂B工商業經濟發展C印刷技術提高D社會的弊端嚴重22.明清時期,“士工商賈雖然同,各務營生不辭倦”,社會經濟和人的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反映在小說中,“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成為被歌頌的對象。這一現象說明()A.君主專制達到頂峰B.商品經濟發展C.八股取士D.理學的興起與發展23.張旭被譽為一代“草書圣手”。他的書法藝術(見右圖)最突出地反映了()A開拓奔放的時代風貌B世運轉衰的社會趨勢C崇尚理學的社會規范D拜金逐利的社會風氣24.下列關于右圖的表述,正確的是()A小篆,圓潤纖細,布局均勻B漢隸,雄放灑脫,渾厚深沉C草書,筆勢飛動,意緒狂放考試試題答案補習D楷書,注重法度,雍容大度25.19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出現“新思想的萌發”,“新思想”的實質是A.揭露腐敗現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學,提倡“經世致用”C.拋棄“天朝上國”夢幻,放眼看世界D.“向西方學習”,尋求強國御侮之道26.“凡君主專制、立憲和民主三,必當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則必大亂。”持上述觀點的應是()A地主階級頑固派B資產階級維新派C地主階級洋務派D資產階級革命派27.梁啟超認為“戊戌維新雖時日極短,現效極少,而實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明義第一章”。下列關于維新變法運動的評價,與此說吻合的是()A揭開中國近代化的序幕B開辟向西方學習的強國御侮之路C中國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改變了中國的政體28.嚴復在辟韓一文中說:“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己。”從當時的歷史時期來看,嚴復的這一言論反映了()A嚴復接受了進化論的思想B嚴復的中體西用觀點C維新派的民權意識D維新派的君主立憲主張29.1898年,袁世凱為慈禧祝壽,進貢一輛汽車。不料,太后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來,汽車解決不了尊卑問題,司機不跪且坐,還坐在慈禧的前面!這一史實從本質上說明了()A.慈禧對汽車的好處了解不夠B.封建觀念是近代化的強大阻力C.中國開始接納西方的物質文明D.袁世凱送禮忽視了中國國情30.導致近代中國人由學習西方“器物”轉向學習“制度”的決定因素是A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斷加深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C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不斷走向科學D.中國無產階級獨立登上政治舞臺廈門市杏南中學20132014學年上高二文科歷史階段測試卷()班級姓名座號考場考場座位號成績密封線內請不要答題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請把答案對應填在下列表格內。)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考試試題答案補習答案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31題22分,32題18分)31.(22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認識和評價儒家思想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課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根據下面的儒學言論,指出相關言論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12分)言論言論者思想核心“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2)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從矣。”依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儒家思想說在漢代取得獨尊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3)黃宗羲說:“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黃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樣的時代特點?概括指出這種思想特點形成的原因。(4分)密封線內請不要答題(4)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怎樣正確的認識它?(2分)32(18分)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發展史;也是一部除舊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蕩氣回腸的革命斗爭史。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政治界雖經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嘗稍減。其原因之小部分,則為三次革命,皆虎頭蛇尾,未能充分以鮮血洗凈舊污;其大部分,則為盤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倫理道德文學藝術諸端,莫不黑幕層張,垢污深積。并此虎頭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單獨政治革命所考試試題答案補習以于吾之社會,不生若何變化,不收若何效果也。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第2卷材料二:三綱之根本義,階級制度也。所謂名教,所謂禮教,皆以擁護此別尊卑、明貴賤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獨立之說為大原。與階級制度極端相反。此東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嶺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憲制,復欲于倫理上保守綱常階級制,以收新舊調和之效,自相沖撞,此絕對不可能之事。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青年雜志第1卷材料三: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運動狂飆,猛烈地沖擊了千百年來束縛中國人心智的道德、倫理觀念及建構其上的政治意識,運動本身反映了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在認識中西文化差距問題上,已從器物、制度的層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層面,其對傳統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對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觀念和開放意識的青年,對于民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請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