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III).doc_第1頁
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III).doc_第2頁
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III).doc_第3頁
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III).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III)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檢查試卷與答題卷是否整潔無缺損,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在答題卷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和座位號。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對應的題目序號后,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無效。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請注意每題答題空間,預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卷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8分1. 梭倫改革前夕,雅典貴族進行了一場辯論,下列說法符合當時社會現狀的是 A辯論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貴族統治危機B辯論各方:奴隸主貴族、工商業奴隸主、下層平民C辯論內容:是否發展海外貿易D辯論結果:取消了貴族專權2. 梭倫改革的哪一項措施打破了貴族政治專權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力 A.頒布“解負令” B.確立財產等級制度C.廢除“六一漢”制度 D.恢復長老會議制度3. 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階級基礎的是 A頒布“解負令” B鼓勵發展工商業,提倡節儉,反對奢侈C按照財產多寡將全體雅典公民劃分為四個等級 D創立了四百人會議4. 梭倫是古代希臘著名的“七賢”之一,完成改革后,毅然辭官遠游。那么他的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發展歷程中的歷史地位應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開端 B推動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5. 戰國時期,各國國君紛紛變法的直接動力是A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B想稱雄天下的欲望C階級斗爭非常尖銳 D東周王室日漸衰微6. 戰國初年,我國原有的宗法統治秩序已經瓦解,主要是因為它直接受到了 A諸侯爭霸的沖擊 B生產力發展的沖擊C百家爭鳴的沖擊 D變法改革的沖擊7. 有學者認為“用現代的說法,可以說戰國的軍隊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銅武器與盔甲。可是秦國在軟件上更勝一籌”。秦國“軟件”是指 A承繼了西周疆土B優越的地理位置C有效的管理制度D首創了郡縣制度8. 蘇軾認為:“商君之法,使民務本力農;然其民見刑而不見德,知利而不知義。”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商鞅變法重刑罰,輕教化 商鞅重視農業,輕視商業 蘇軾的評價較為客觀公正 商鞅重視利益,輕視道德A B C D9柏楊稱商鞅變法是在大黃金時代的一次驚心動魄的大魔術。這次變法使秦國 A出現遷徙與擇業的相對寬松環境B私人工商業經濟得到迅速發展C士人階層沖破束縛出現思想爭鳴D創建新權力結構實現富國強兵10. 孝文帝說:“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這表明孝文帝 A據守黃河流域B執意改變風俗習慣C治理中原地區 D決心遷都洛陽11. “州郡之民,或因年儉流移,棄賣田宅,漂居異鄉,事涉數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變這一狀況的措施是 A整頓吏治 B推行三長制 C實行均田制 D遷都洛陽12. 孝文帝改革后,北方農業有很大發展,表現在 水利得到了興修; 勞動工具改進,注意精耕細作;經濟作物種植增多; 荒地得到開墾,糧食增多,人口增加A. B. C. 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滿分52分13.(26分)移風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著眼點之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而無信,不識禮義德行,茍有利焉,不顧親戚兄弟,若禽獸耳。 戰國策 魏策三 材料二 從服裝和語言的改革說來,鮮卑舊服不合于“華夏衣冠”傳統,也不適宜于中原農業社會的生活,鮮卑語言不適宜于作全社會的交際工具。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 材料三 古今言者,胥以為商君變秦,為廢仁義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豈知商君之為緣飾秦人戎狄之舊俗,而使漸進于華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襲秦舊,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 蒙文通古史甄微 秦之社會 材料四 此漢化政策其子孫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其漢化程度更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則已達頂點,而逐漸腐化矣。然同時邊塞六鎮之鮮卑及胡化之漢族,則仍保留其本來之胡化,而不為洛都之所浸染六鎮鮮卑及胡化漢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漸染漢化,則為一善戰之民族,自不代言。 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秦國民風特點和中原看待秦國、北魏舊俗所體現的觀念(8分)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變法“襲秦舊”與“進華夏”并舉的措施;根據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風易俗的兩種不同趨勢。(10分)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當時移風易俗的認識(8分)14. (2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梭倫改革,就是人類早期用政治手段對市場的矯正。當時雅典的貧富分化嚴重,大量自由人不得不賣身為奴,乃至這些賣身為奴的自由人和原有的奴隸加起來在數量上遠遠超出自由公民。如果不改變這種市場契約所形成的結果,他們很容易顛覆雅典的政治體制,富人也面臨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結局。梭倫改革免除了這些賣身為奴的自由人的債務,等于剝奪了他們的擁有者的“私有財產”。這是對市場的侵犯,也是對市場的保護。材料二梭倫改革的第一個重大措施是頒布“解負令”,即解除債務及由于負債而遭受的奴役。第二項重大措施是按財產資格劃分公民等級,取消以前的貴族、農民、手工業者三級之分。第三項重大措施是設立新的國家政權機構,限制貴族長老會議的權力。新機構中最重要的是四百人會議,由4部落各選100人組成,除第四等級外,其他公民都可當選。第四項重大措施,則是頒布促進工商業的法規。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參考資料(1)材料一的核心觀點是什么?據材料一、二中有關“解負令”的敘述,你認為“一個身為奴隸的人因此而獲得了自由”這一判斷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12分)(2)材料二中梭倫改革的第二項措施要想達到預期目的,應怎樣計算其財產收入?為什么?(7分)(3)梭倫改革對雅典的發展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么?為什么?(7分)高二年級歷史(文科班)試題答案 xx.3一.選擇(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8分123456789101112ABBDBACCDDC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滿分52分13.(26分)答案:(1)特點:尚武(強悍);輕義(重利);缺乏誠信。(1點2分,共6分) 觀念:華夷有別(或華夷之辯、華夏與戎狄、戎翟有別)(2分) (2)措施:獎勵軍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法律治理。(1點3分,共6分)趨勢:(中原)鮮卑漢化與(邊塞)漢族胡化(4分) (3)認識:改革推動移風易俗,移風易俗又影響著改革;華夷有別的觀念影響改革者移風易俗的取向;移風易俗過度不利于原有風俗或特性的傳承。(1點4分,任選2點8分) 14. (26分)答案: (1)觀點:梭倫改革是利用政權對市場經濟的矯正。(4分)判斷:不正確。(2分)理由:“解負令”只是廢除債務奴隸制;梭倫改革只是調解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并非廢除奴隸制。(1點3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