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pdf_第1頁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pdf_第2頁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pdf_第3頁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pdf_第4頁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 c s1 3 1 0 0 c5 2 b 日z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g b z2 3 0 2 0 1 0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f o rh a z a r d so fo c c u p a t i o n a le x p o s u r et ot o x i c a n t 2 0 1 0 - 0 4 - 1 2 發布 2 0 1 0 - i1 0 1 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 刖置 g b z2 3 0 2 0 1 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在g b5 0 4 41 9 8 5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基礎上首次修訂。 本標準與g b5 0 4 41 9 8 5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一保留急性毒性、致癌性等2 項指標。依據聯合國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及標記協調制度( g l o b a l l yh a r m o n i z e ds y s t e mo f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l a b e l l i n go fc h e m i c a l s ,g h s ) 的急性毒性分級 標準,修訂原急性毒性分級標準;依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 g e n c yf o rr e s e a r c h o nc a n c e r ,i a r c ) 致癌性分類,修訂了原致癌性分級標準; 把原急性中毒發病狀況、慢性中毒發病狀況和慢性中毒后果3 項指標整合為實際危害后果與 預后1 項指標,并明確定義和分級標準; 增加了擴散性、蓄積性、刺激與腐蝕性、致敏性、生殖毒性5 項指標; 增加了指標權重和按照毒物危害指數進行分級的原則; 把我國政府的產業政策列為直接分級的參考依據; 刪除了毒物非固有特性的指標,即最高容許濃度。 本標準的附錄a 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衛生部職業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武漢科技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漢林、黃建勛、徐海娟、夏麗華、葛怡琛、梁順華、陳建雄、陳嘉斌、劉莉莉、 李來玉、陳秉炯、張敏、宋世震、杜燮祚、李濤。 1 范圍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本標準規定了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的依據。 本標準適用于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級。 本標準也是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以及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的依據之一。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g b z2 3 0 2 0 1 0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 b t2 1 6 0 42 0 0 8 化學品急性皮膚刺激腐蝕性試驗方法 g b t2 1 6 0 92 0 0 8 化學品急性眼睛刺激腐蝕性試驗方法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 1 職業性接觸毒物o c c u p a t i o n a le x p o s u r et ot o x i c a n t 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接觸的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問體、反應副產物和雜質等形式存在,并可經 呼吸道、經皮膚或經口進入人體而對勞動者健康產生危害的物質。 3 2 危害h a z a r d 職業性接觸毒物可能導致的勞動者的健康損害和不良健康影響。 3 3 毒物危害指數t o x i c a n th a z a r d o u si n d e x ,t h i 綜合反映職業性接觸毒物對勞動者健康危害程度的量值。 4 分級原則 4 1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是以毒物的急性毒性、擴散性、蓄積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 刺激與腐蝕性、實際危害后果與預后等9 項指標為基礎的定級標準。 4 2 分級原則是依據急性毒性、影響毒性作用的因素、毒性效應、實際危害后果等4 大類9 項分級指標 進行綜合分析、計算毒物危害指數確定。每項指標均按照危害程度分5 個等級并賦予相應分值( 輕微危 害:0 分;輕度危害:1 分;中度危害:2 分;高度危害:3 分;極度危害:4 分) ;同時根據各項指標對職業危 害影響作用的大小賦予相應的權重系數。依據各項指標加權分值的總和,即毒物危害指數確定職業性 接觸毒物危害程度的級別。 4 3 我國的產業政策明令禁止的物質或限制使用( 含貿易限制) 的物質,依據產業政策,結合毒物危害 指數劃分危害程度。 5 分級依據 5 1 毒性效應指標 5 1 1 急性毒性:包括急性吸人半數致死濃度l c 。急性經皮半數致死量l d 。 1 g b z2 3 0 2 0 1 0 5 1 2 刺激與腐蝕性:根據毒物對眼睛、皮膚或黏膜刺激作用的強弱劃分評分等級。 5 1 3 致敏性:根據對人致敏報告及動物實驗數據劃分評分等級。 5 1 4 生殖毒性:根據對人生殖毒性的報告及動物實驗數據劃分評分等級。 5 1 5 致癌性:根據i a r c 致癌性分類劃分評分等級;屬于明確人類致癌物的,直接列為極度危害。 5 2 影響毒物作用的因素指標 5 2 1 擴散性:以毒物常溫下或工業中使用時狀態及其揮發性( 固體為擴散性) 作為評分指標。 5 2 2 蓄積性:以毒物的蓄積性強度或在體內的代謝速度作為評分指標,根據蓄積系數或生物半減期 劃分評分等級。 5 3 實際危害后果指標 根據中毒病死率和危害預后情況劃分評分等級。 5 4 產業政策指標 將我國政府已經列入禁止使用名單的物質直接列為極度危害。列入限制使用( 含貿易限制) 名單的 物質,毒物危害指數低于高度危害分級的,直接列為高度危害;毒物危害指數在極度或高度危害范圍內 的,依據毒物危害指數進行分級。 6 危害程度等級劃分和毒物危害指數計算 6 1 危害程度分級 職業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為輕度危害( i v 級) 、中度危害( i i 級) 、高度危害( 級) 和極度危害( i 級) 4 個等級。 6 2 職業性接觸毒物分項指標危害程度分級和評分按表1 的規定,毒物危害指數計算公式: t h i 一( ;f 。) i 一1 式中: 1 h i 毒物危害指數; 分項指標權重系數; f 分項指標積分值。 6 3 危害程度的分級范圍 輕度危害( 級) :t h i 3 5 ; 中度危害( i l i 級) :t h ,3 5 5 0 高度危害( 級) :t h i 5 0 6 5 極度危害( i 級) :t h f 6 5 。 表1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和評分依據 ( 1 ) 權重 分項指標極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輕度危害輕微危害 系數 積分值 4321o 氣體 1 0 0 1 0 0 - - 5 0 05 0 0 25 0 0 25 0 0 ( 2 00 0 0 2 00 0 0 ( c m 3 m 3 ) 急性 蒸氣 吸人 5 0 0 5 0 0 20 0 020 0 0 1 00 0 01 00 0 0 2 00 0 02 00 0 0 5 i ,c 5 0 ( m g m 3 ) 粉塵和煙霧 5 05 0 5 0 05 0 0 10 0 010 0 0 50 0 050 0 0 ( m g m 3 ) 急性經口l d 5 。 55 5 05 0 3 0 03 0 0 20 0 020 0 0 ( m g k g ) 表1 ( 續) g b z2 3 0 2 0 1 0 權重 分項指標極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輕度危害輕微危害 系數 積分值 43z10 急性經皮l d 5 。 5 0 5 0 - - 2 0 02 0 0 c 10 0 010 0 0 20 0 020 0 0 1 ( m g k g ) p h 2 或 p h 1 1 5 ; 刺激與腐蝕性腐蝕作用或 強刺激作用中等刺激作用輕刺激作用 無刺激作用 2 不可逆損傷 作用 有證據表明 該物質能引 起人類特定有證據表明該動物試驗證據充 現有動物試驗證 致敏性的呼吸系統物質能導致人分,但無人類相關 據不能對該物質 元致敏性 2 致敏或重要類皮膚過敏證據 的致敏性做出 臟器的變態 結論 反應性損傷 明確的人類 生殖毒性:已 推定的人類生 確定對人類 殖毒性:動物試 的生殖能力、 驗生殖毒性明 可疑的人類生殖人類生殖毒性未 無人類生殖 生育或發育 確,但對人類生毒性:動物試 生殖毒性造成有害效 殖毒性作用尚 毒性:動物試驗生定論:現有證據或 驗陰性,人群 3 應的毒物,人 未確定因果關 殖毒性明確,但無資料不足以對毒 調查結果未 類母體接觸 系,推定對人的 人類生殖毒性物的生殖毒性作 發現生殖 后可引起子 生殖能力或發 資料 出結論 毒性 代先天性 育產生有害 影響 缺陷 i 組,人類致a 組,近似人b 組,可能人類組,未歸人人類組,非人類 致癌性 4 癌物類致癌物致癌物致癌物致癌物 職業中毒病死器質性損害( 可逆 實際危害后果職業中毒病 率 1 0 ;或致 性重要臟器損 僅有接觸反應無危害后果 5 與預后死率1 0 殘( 不可逆損害) ,脫離接觸后 害)可治愈 液態,揮發性中 液態,揮發性低 ( 沸點5 0 ( 沸點1 5 0 ) ; 固態,擴散性 液態,揮發性高 1 5 0 ) ; 固態,晶體、粒狀 低( 不會破碎 ( 沸點 5 0 ) ;固態,擴散性高 固體、擴散性中,的固體小球擴散性( 常溫或 氣態周態,擴散性極( 細微而輕的粉 3 工業使用時狀態)使用時能見到粉( 塊) ,使用時 高( 使用時形成末,使用時可見塵 塵但很快落下,使幾乎不產生 煅或煙塵) 。霧形成,并在空氣 用后粉塵留在粉塵) 中停留數分鐘以 表面 上) 3 g b z2 3 0 2 0 1 0 表1 ( 續) 權重 分項指標極度危害高度危害 中度危害 輕度危害 輕微危害 系數 積分值 43 2 10 蓄積系數( 動 蓄積性( 或生物 物實驗,下 蓄積系數1 蓄積系數3 同) 1 ; 3 ;生物半減期 5 ; 半減期) 4 0 0h 生物半減期4 0h 生物半減期4h 生物半減期 1 4h 生物半減期 4 0h 40 0 0h 1 57 0 0 ( 兔) 0 1 刺激與腐蝕性強刺激性 32 g b z2 3 0 2 0 1 0 表a 1 ( 續) 權重系數 積分指標文獻資料數據危害分值( f ) ( 女) 致敏性無致敏性 o2 生殖毒性生殖毒性資料不足 13 致癌性非人類致癌物 o4 實際危害后果與預后可引起不可逆損害 35 擴散性( 常溫或工業使用時狀態)無色易揮發液體 23 蓄積性( 或生物半減期)生物半減期1 9h 3 1h 11 毒物危害指數t h i - - ( 。r ) 一3 1 職業危害程度分級 輕度危害( 1 v 級) 表a 2 職業性接觸三氯乙烯危害指數計算舉例 權重系數 積分指標文獻資料數據危害分值( f ) ( ) 氣體( c m 3 m 3 ) 1 3 77 5 2 ,1h ( 大鼠吸人) ;( 換算為4h 大鼠 急性吸入i 。c s 。 蒸氣( m g m 3 ) o5 吸人值為6 88 7 6 ) 粉塵和煙霧( m g m 3 ) 急性經口l d s o ( m g k g ) 49 2 0 ( 大鼠)o 急性經皮l d s 。( m g k g )無資料 1 刺激與腐蝕性強刺激作用 32 致敏性強致敏性 42 生殖毒性動物生殖毒性明確但無人類生殖毒性資料 23 致癌性a ( i a r c ) 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