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精選論文.pdf_第1頁
教育心理學精選論文.pdf_第2頁
教育心理學精選論文.pdf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心理學論文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 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于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教育心理學在 19 世紀末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歷史上的許多教育家已能夠在教育 實踐中自覺地根據人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 “不憤不 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給人知識,而是使知 識自己產生的產婆”這樣的教育心理學思想。 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傾向于把教育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這是促進教育 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的前提條件。德國心理學家赫爾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學 、 心理學教 科書等書,對教育心理學的建立起到開拓作用。雖然當時尚未使用“教育心理學”這一名 稱,但實際上已把教育學與心理學結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赫爾巴特在教學理論中,把教學分為教育的教學和非教育的教學兩種,前者指倫理、道 德、意志、性格的培養,后者指傳授知識、技能的智育活動,這兩方面都必須以心理學理論 為基礎。在討論教育和教學問題時,他特別重視“興趣的引起” ,并把興趣分為經驗的興趣、 思辨的興趣、審美的興趣、同情的興趣、社會的興趣和宗教的興趣等六種。這些心理狀態, 可以引導兒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快感,促進思想活潑和精神旺盛。對興趣的研究成 為把教育學和心理學聯結起來的一個重要聯結點。 赫爾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齊在教育實踐和 教育思想上對啟發后來的教育理論家重視心理學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響。 實驗心理學的產生是教育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的另一重要條件, 這導致實驗教育學的出 現。實驗教育學是教育心理學的先驅,是實驗心理學與教育學結合的產物。德國的萊和莫伊 曼都把實驗心理學的理論廣泛地與教育和教學理論相結合。萊所著實驗教學論一書,實 際上是以教育心理學為內容的著作,為教育心理學成為心理學中的獨立學科奠定了理論基 礎。 測驗學在教育心理學的形成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的觸媒作用, 它促使教育學和心理學的 結合,為教育心理學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和方法。教育學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則,是由于學生 存在著個別差異。如何適應個別差異而因材施教,則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共同課題。智力測 驗和教育測驗是實行班級教學制度所必須掌握的兩種了解學生心理狀態和教學效果的工具。 學校招生和入學后測量學生的學業成績以及對學生的個案研究,都要應用各種測驗。 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應該歸功于桑代克。他于 1903 年出版教育心 理學一書,以學校情境詳盡說明學習的概念,這是近代教育心理學的真正開端。1913 年, 這一著作擴充為三大卷,內容包括人的本性、學習心理學、個別差異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 提出的學習三大定律(效果律、準備律、練習律)及個別差異理論,成為 20 年代前后教育心 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放在學習心理方面, 導致了中國 的教育心理學界長期把學習心理作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20 年代前后,行為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等學派的學說傳入中國,對 近代中國教育學產生一定影響。格式塔學派介紹到中國以后,教育心理學開始重視“頓悟” 在學習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嘗試錯誤、刺激與反應等聯結主義,心理學所提出的教育心理 學問題,使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范圍擴展到桑代克的學習三大定律之外的“頓悟”問題,也將 格式塔學派的“整體的概念” , “轉移的概念” 、 “精確律” 、 “完成原則”等等原理、原則應用 到教育上來。 行為主義理論則促使 30 年代的中國教育心理學界重視人的行為的研究,注意環境對人 的心理的影響。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使教育心理學重新重視意識的研究, 特別是潛意識 和下意識問題。 教育心理學重視情感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把心理衛生知識引進教育 和教學過程中,也都是受這一學派的影響。 巴甫洛夫學說傳入中國以后, 在 20 世紀 50 年代不僅影響了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也影響 了教育心理學。他的兩種信號系統學說,給教育心理學提供了新的理論根據,也給教育心理 學找到了與自然科學相聯系的紐帶。 第二信號系統學說的提出, 使兒童言語與思維的問題成 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為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學的任務不斷增加,研 究對象的范圍鸞洹逃睦硌詵鉤跗諂賾諮靶睦淼難芯亢脫奧傻奶致郟 掖蠖嗉杏謚怯矯嫻奈侍狻孀漚逃勻說娜娣溝娜找嬤厥櫻簿馱嚼叢街厥擁 賴灤形賴慮楦幸約吧竺狼楦械吶嘌?nbsp; 近代科學的發展,特別是近代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醫學及精神病學的發展都對教 育心理學產生影響,促使它不斷更新內容,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 西方教育心理學家曾對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和對象提出具體建議。 1947 年,美國心理學會成立了對教育心理學研究進行規劃的委員會,認為教育心理學 應包括五個方面,即人類生長和發展,包括遺傳與環境,一般生長和發展,社會與情緒的發 展,動機的基本理論,智慧、性向與興趣,以及個別差異等;學習,包括學習的本質,影響 學習的因素,學習的動機,技能,推理與問題解決,態度,特殊科目的學習,以及訓練的轉 移等;人格與適應,包括情緒,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衛生,特殊兒童,品格,以及社會活動; 測量與評價,包括測量的基本原則,智力與性向的測量,學習的測量,適應的測量,以及測 量結果的應用;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與技術,包括教育問題的科學研究,統計技術,以及為教 師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美國心理學年鑒綜合各方面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和對象應 包括八個項目:教育評評價和測量;兒童發展的特點;特殊兒童及其教育;有關學習心理學 的教育方法;特殊學科的學習;學習輔導和心理健康;教師人事和促成學習的教師行為;教 育心理學的方法。 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觀察的實施是在班級集體的活動中或在個別交 談中進行的, 可以對外部的活動和表現進行觀察, 也可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反應進行觀察或對 學生的書面材料進行分析。 調查分普遍調查和抽樣調查。前者是對全班級或全學校進行調查,后者又分隨機抽樣、 分層抽樣分群抽樣、比重抽樣等多種。調查的方式可分為問卷法和晤談法。 問卷法是通過編制種種不同的測驗, 調查各種不同的教學效果, 測量各種不同人的智商、 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問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質的變化。 各種測 驗的編制及各種量表的使用,應保證其效度和信度。 對比研究一般是在嚴格控制條件的實驗中進行。把實驗對象分成各種條件(智力、學力、 年齡、心理素質等)基本相同的兩個組,一組叫實驗組,另一組叫控制組,在實驗組的學生 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組則保留經常使用的教材。經過一段教學時間, 然后測量兩組的學習成績、學習速度、理解程度,比較兩組的特點和優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