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的特點與原則.ppt_第1頁
中醫護理的特點與原則.ppt_第2頁
中醫護理的特點與原則.ppt_第3頁
中醫護理的特點與原則.ppt_第4頁
中醫護理的特點與原則.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臺縣中醫院 艾華,第二章 中醫護理的特點與原則,中醫護理學基礎,重點難點,重點: 1.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和原則 2.“整體觀念”的內容 3. 扶正祛邪、調整陰陽、同病異護和異病同護、標本緩急、三因制宜的定義 難點: 1.病、證、癥三者之間的關系 2.辨證施護的概念及四診在辨證施護中的應用 3.護病求本的內容,學習目標,識記: 1. 能準確說出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和原則。 2. 能說出中醫“整體觀念”的內容和涵義。 3. 能說出扶正、祛邪、同病異護和異病同護的定義 理解: 1.能正確區分病、證、癥三者之間的關系,并能舉例說明其定義。 2.能理解辨證施護的概念及四診在辨證施護中的應用 3.能理解調整陰陽、護病求本、標本緩急、三因制宜的概念,并能舉例說明其內涵。 運用: 能應用中醫護理的基本原則,開展健康教育。,核心名詞,中醫整體護理( the holistic nursingof TCM) 辨證施護(nursing determination based on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第一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目錄,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施護,一、整體觀念(Holistic Conception),整體觀念認為事物是一個整體,也就是一個系統,第一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一)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以心為主宰,五臟為中心),第一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一、整體觀念(Holistic Conception),(二)人與外界壞境有密切的聯系,第一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一、整體觀念(Holistic Conception),人和自然界的關系,靈樞.五癃津液別中記載:“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則為溺與氣。,(三)中醫整體護理,指在觀察判斷病情和護理疾病時,應注意把人體的局部病變與機體整體病理變化統一起來,重視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根據四時氣候、地理環境、居住條件及一天中晝夜晨昏變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適宜的護理計劃。,第一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一、整體觀念(Holistic Conception),舉例:,臨床上護理一名口舌生瘡的病人, 我們既要重視局部病變,遵醫囑局部給予清熱解毒之外用藥 同時還要意識到“心開竅于舌”,口舌生瘡多是心火亢盛,心火上炎的外在表現,故臨床醫生常同時配以清心瀉火之方藥, 在臨床飲食護理中,囑病人不食油膩煎炸、辛辣刺激等助濕生熱之品,宜食清涼瀉火之物,如綠豆湯、苦瓜等; 在情志護理上,多與病人溝通,鼓勵其樂觀積極對待疾病,保持平和心態,避免情志過激,“ 五志過極皆能生火”,火上加火則病情反復難愈,病室環境則注意整潔、安靜。,二、辨證施護,由辨證和施護兩部份組成。 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有關病史、癥狀、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邪正關系,進而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 施護,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立相應的護理原則和方法,制定出護理計劃和具體的護理措施,對患者實施護理。,第一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病、證、癥三者之間的關系,“病”是疾病的總稱 “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病因,病性及邪正關系。 “癥”指的是癥狀,如頭痛、惡寒、咳嗽、嘔吐等。 清代醫家徐靈胎言:“證之總者為之病,而一病總有數癥。”,辯證著眼于“證”的分辨,中醫護理認為,在照顧病人時,既要辯病又要辯證 如初起表現為發熱、惡寒、頭身痛、脈浮的病人,初步印象為感冒,但由于致病的因素,機體反應性不同,又常表現為風寒感寒和風熱感冒兩種不同的證。所以,首先要辨清感冒是風寒證還是風熱證,才能確定辯護方法。 辨證的過程則需“四診合參” 如感冒除了以上癥狀外,還要進一步詢問發熱與惡寒孰輕熟重,通過舌診觀察苔薄白還是薄黃,脈診得出脈象的浮緊與浮數,通過收集到的資料,綜合分析,準確辨證為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進而確定施護方法。 風寒感冒,根據“寒者熱之”的護理原則,采取避風寒、保暖的護理措施,室溫宜偏高,飲食上給予豆豉湯、生姜、紅糖等辛溫解表之品。若屬風執感冒者,則“熱者寒之”,室溫宜低,飲食綠豆湯、西瓜、苦瓜等清熱生津性涼之品。,小結,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 整體觀念: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五臟六腑之間是完整統一的;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是統一的。 辨證施護:辨證即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邪正關系,進而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施護即根據辨證的結果,對患者實施護理。,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目錄,一、扶正祛邪 二、調整陰陽 三、護病求本 四、標本緩急 五、同病異護,異病同護 六、三因制宜 七、預防為主,一、扶正祛邪(基本概念),扶正(Supporting the Healthy),就是使用扶助正氣的各種治療和護理手段,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預防疾病為目的的一種原則。 祛邪(Eliminating the Evil),就是祛除邪氣,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襲和損害的一種治療護理原則。,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扶正祛邪的臨床應用,1、運用原則 應遵循三個原則 其一是虛證宜扶正,實證宜祛邪; 其二是應根據邪正盛衰及其在疾病過程中矛盾斗爭的地位,決定其運用方式的先后與主次; 其三應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勿傷正。 例如:表證病人用汗法祛邪時,應以周身微微汗出為度,切忌大汗淋漓而傷正。,扶正祛邪的臨床應用,2、運用方式: (1)單獨使用:扶正適用于純虛證以及正虛邪不盛等以正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癥;祛邪適用于純實證以及邪盛正不虛等以邪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癥(2)合并使用:適用于虛實夾雜的病癥 (3)先后使用:適用于虛實夾雜的病癥。通常有先扶正后祛邪和先祛邪后扶正兩種方法。,二、調整陰陽,調整陰陽指糾正疾病過程中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損其有余而補其不足,恢復和重建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 損其有余(“實則瀉之”) 補其不足(“虛則補之”),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虛則補之”常用的方法有:,1、陰陽互制的補虛方法 (1)滋陰以制陽:虛熱證,采用滋陰養液,“陽病治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2)扶陽以制陰:虛寒證,采用溫補陽氣,“陰病制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2、陰陽互濟的補虛方法: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陽得的陰助而生化無窮,陰得陽升而泉源不斷” 3、陰陽雙補:適用于陰陽兩虛證,臨床多見于明細表后期。,三、護病求本,護病求本是指在護理疾病時,必須尋求出疾病的本質,針對其本質進行護理。 正護法疾病臨床表現和其本質一致 反護法疾病臨床表現和其本質不完全一致,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本”與“標”相對而言,有多種含義,三、護病求本,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正護法,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 虛則補之 實則瀉之,寒因寒用 熱因熱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反護法,四、標本緩急,急則護其標是指標病甚急,如不先治(護)標病,即將危及生命或影響本病總體治療的一種方法。 緩則護其本是指在標病不急的情況下,或對標病已進行妥善處理,治療護理的重點應針對疾病本質。 標本兼護是指在標病本病俱急并重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一種治療護理原則。,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五、同病異護,異病同護,同病異護一般情況下,相同的病,應該用相同的治療護理方法,但由于病因及病理發展階段的不同,或由于個體反應的差異,同一種病也可以出現不同的證候,而治療及護理也不同。 異病同治對不同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相同證候,采取同樣的方法治療護理。,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六、三因制宜,因時制宜是指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特點來確定保健、養生、用藥、護理的原則。 因地制宜是指根據地理環境與生活習慣的特點來來確定保健、用藥、護理的原則。 因人制宜是指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等不同特點,制定適宜的治療、護理原則。,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七、預防為主,預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保健,就是保養自己生命和健康。,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原則,知識拓展,因時制宜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暮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遞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 此謂客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知識拓展,塞因塞用 有研究者通過Meta分析塞因塞用法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效果,并通過動物實驗觀察塞因塞用法(益氣養血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