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課宋明理學課件.pptx_第1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課宋明理學課件.pptx_第2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課宋明理學課件.pptx_第3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課宋明理學課件.pptx_第4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課宋明理學課件.ppt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課,宋明理學,內容索引,核心素養,達標檢測,基礎落實,基礎落實,一、三教合一 1.背景 (1)漢武帝以后,儒學呈現繁盛之勢。 (2)魏晉南北朝時期, 盛行,道教也在民間廣為傳播。 2.表現 (1)魏晉南北朝時期 儒學吸收佛教、 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 佛教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 道教也受到儒學影響,主張“ ”又“尊道”。,佛教,道教,貴儒,(2)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又稱“ ”。 (3)唐朝 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開始挑戰儒學的正統地位。 儒學大師 率先提出復興儒學。,三教合一,韓愈,理解“三教合一” (1)三教合一并不是三教相互融合而為“一教”,而是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 (2)“三教合一”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學說的正統地位面臨挑戰;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與時俱進。,思維點撥,二、程朱理學 1.形成 (1)背景:北宋時,儒家學者展開了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 (2)形成: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 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佛道思想,(1)北宋時期開展的儒學復興運動沒有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 ) (2)理學吸收佛道、陰陽五行等思想,把儒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判斷正誤,2.思想主張,天理,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格物致知”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實踐出真知”意思不同?!案裎镏轮闭J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觸世間萬事萬物是為了加深對“理”的體驗和理解;“實踐出真知”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得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思維點撥,3.影響 (1)成為南宋以后長期居于統治地位的 ,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束縛了人的思想。 (2)朱熹編著的 ,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 (3)朱熹的學術思想傳及日本、朝鮮乃至歐洲;在日本和朝鮮形成了“ ”學派。,官方哲學,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學,材料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宋張載張子語錄 思考 材料反映了宋朝理學家們創立理學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問題思考,提示 目的:繼承和發展圣人的學說,創立人世間的倫理規范、行為準則,從而達到國家昌盛、人民幸福的太平盛世。作用:為人們學習儒學指明了方向,具有精神鼓舞的作用。,三、陸王心學 1.南宋:陸九淵 (1)哲學觀:把“ ”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萬物都在心中。 (2)認識論: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 就可以得到天理。 2.明朝:王陽明 (1)背景:明朝中期以后,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動蕩不安,封建專制統治陷入危機。 (2)地位:心學的集大成者。,心,反省內心,(3)主張 哲學觀:宣揚“心外無物”“ ”。 認識論:提出“ ”和“知行合一”的學說。,心外無理,致良知,材料 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后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 思考 材料表明朱熹與陸九淵在哪一方面產生矛盾,各自的主張是什么?,問題思考,提示 在探求理的途徑上產生分歧。朱熹主張“格物致知”,陸九淵主張“發明本心”。,3.影響 (1)明朝中期以后,陸王心學得到廣泛傳播。 (2)宋明理學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 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倫理道德,比較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歸納總結,知識結構,核心素養,1.印證教材觀點 材料一 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己何與焉?所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 河南程氏遺書 應用1 “二程”認為,天下萬物都可以用理來解釋, 是萬物的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材料二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 應用2 陸九淵主張 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理,心,2.獲取材料信息 材料 理學家提出“理”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禮法、倫理思想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論證明確的哲學體系,這是兩漢的粗糙儒學所無法比擬的。理學家以儒家“圣人”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現實生活、道德精神的意義;它摒棄佛道所宣揚的彼岸世界,不相信靈魂不滅、輪回轉世之說,而力求在現實世界中實現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種理性主義的哲學。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應用 根據材料指出理學的積極作用。,提示 引導人們關注現實;有利于培養道德品質。,朱熹的家國情懷 朱熹把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加以具體化、通俗化,上自國家的皇帝下至各個家庭的百姓,構建一套周密的社會秩序。他關注社會基層民眾的日常言行、所作所為,希望從基層著手,改變家族與村落,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因此他重視儒學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編著四書章句集注,用理學思想重新解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使理學透過四書而深入人心。他編著小學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綱五常”的道德規范。他編著論語訓蒙口義童蒙須知,對兒童的衣著、語言、行為、讀書、寫字、飲食等方面的習慣,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為規范。,解析 朱熹與孔子在道觀中處于同等地位一同受祭祀,主要是因為朱熹的理學思想規范了社會人群的倫理道德,故選B項。 A項是孔子的成就; C項是董仲舒的成就; D項是王陽明的主張。,針對練 下圖是某道觀中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的拜祭雕像。把朱熹與孔子置于同等地位一同祭祀主要是由于朱熹 A.奠定了儒家學說的思想基礎 B.規范了社會人群的倫理道德 C.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 D.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主張,達標檢測,1,2,3,4,5,6,1.魏晉時期,自然與名教之間的沖突愈加明顯,道教學者葛洪認為:“道者,萬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來,儒教也。何獨重仲尼而輕老氏乎?”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尊道貴儒質疑儒學的獨尊地位 B.道儒并重成為當時的思想主流 C.道本儒末改造傳統的道教思想 D.援儒入道實現多元思想的融合,解析 從材料“何獨重仲尼而輕老氏乎”可知,葛洪認為道教與儒家思想都是對統治有用的思想,不能獨尊儒學,故A項正確。,1,2,3,4,5,6,2.朱熹說,“太極只是一個理,迤邐分作兩個氣,里面動底是陽,靜底是陰,又分作五行,又散為萬物”??梢姡祆湔J為 A.理就是太極的陰陽變化 B.富于變化的氣推動理的形成 C.萬事萬物皆產生于氣 D.氣后于理產生,且是不變的,解析 根據材料“太極只是一個理,迤邐分作兩個氣,里面動底是陽,靜底是陰”,太極由陰陽構成,不斷變化形成五行萬物,故A項正確。,1,2,3,4,5,6,3.(2018大連高二期末)陸九淵認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尋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心就是天地萬物的淵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發明本心 D.致良知,解析 陸九淵認為心就是理,因此求理的方法就是發明本心,故C項正確; 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求理方法,故A項錯誤; “心即理也”是陸九淵的世界觀,并非求理方法,故B項錯誤; 致良知是王陽明提出的認識論,故D項錯誤。,1,2,3,4,5,6,4.中國古代某思想家基于“心即理也”的認識,他認為“物欲”和“意見”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剝落心蔽”“發明本心”。這一人生活在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解析 根據“心即理也”“發明本心”可知這是陸九淵的心學,故B項正確。,1,2,3,4,5,6,5.(2018湖北重點高中聯考協作體高二期中)下圖是中國婚姻史中統計的歷代節婦烈女人數,由圖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數增加較快,這跟下列哪項史實聯系最為緊密 A.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B.明清出現進步思潮 C.理學成為官方哲學 D.專制皇權的加強,解析 宋代以后,節婦烈女人數增加較快,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