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學類論文-淺談藏紅花栽培技術.doc_第1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藏紅花栽培技術.doc_第2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藏紅花栽培技術.doc_第3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藏紅花栽培技術.doc_第4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藏紅花栽培技術.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藏紅花栽培技術論文關鍵詞藏紅花;生育過程;栽培技術論文摘要闡述了藏紅花生長發育過程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介紹了藏紅花的栽培技術,以期為藏紅花的栽培提供參考。藏紅花,又名番紅花、西紅花,為鳶尾科番紅花屬多年生球莖草本植物,原產于西班牙、希臘、南歐各國及伊朗等地。其紅色的干燥柱頭含有藏紅花素、藏紅花酸、藏紅花醛等多種重要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活血化淤、涼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近幾年的研究發現,藏紅花酸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增殖的作用,對帕金森癥有治療和預防作用。目前,國內外市場價格昂貴且貨源較缺,2008年,浙江省建德市干紅花絲收購價高達2.2萬元/kg。浙江省建德市從1982年開始藏紅花栽培,但是由于生產技術不精,種莖出現腐爛和僵化,產量越種越低,有的甚至不能開花。為了提高其產量和效益,20002007年,筆者對建德市主產區種植戶進行了全面調查,總結了一套藏紅花栽培技術,并開展了試驗和示范,結果證明該項技術可穩定提高藏紅花產量和經濟效益,把藏紅花種植風險控制在可預見的范圍。1藏紅花的生長發育過程在浙江省建德市的氣候條件下,藏紅花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分為露地越冬繁殖球莖(即營養生長期)和室內栽培、采收花柱(即生殖生長期)2個階段。露地越冬繁殖球莖階段一般為當年11月至翌年5月中旬。當年11月中旬室內球莖開花結束,將球莖移至大田種植,發根、長葉、繁殖子代球莖,至翌年5月中旬,地上葉片完全枯萎,收獲地下子球莖。11月中下旬球莖移栽至大田,2025d后形成須根系。自球莖移栽大田起至3月中旬葉片伸長呈增長趨勢,最長日增量出現2個高峰:12月下旬和2月中旬至3月中旬,3月下旬葉片終止伸長,葉尖開始枯黃。2月下旬至4月中旬子球莖迅速增大、增重,此時母球莖養分日漸耗盡收縮成扁盤狀,5月上旬,地上葉片完全枯萎,母球莖萎縮,子球莖不再膨大增重,完成球莖更新,球莖休眠,進入新一輪生育循環。5月中下旬從大田收獲球莖,將其置于室內盤架上進行培育,進入室內培育階段,經葉芽、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至11月中旬球莖開花結束止。通常可分為全休眠期、同化葉分化期、花芽分化期和開花期4個生長發育階段:6月為全休眠期;6月底至7月下旬為同化葉分化期;8月上旬花芽分化開始至9月下旬雌雄蕊分化結束;9月下旬頂芽萌發露白至10月下旬花器官形成;10月底至11月中旬末為開花期。2藏紅花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藏紅花原產地中海沿岸,性喜冷涼氣候,亦較耐寒。屬須根系淺根作物,喜肥,忌澇漬,要求土壤肥沃,陽光充足,排水良好,需換茬輪作。適宜在冬季溫暖的地區種植,宜選擇向陽背風的地塊栽種。在氣溫25時,球莖即開始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1015,高于25,葉片逐漸變黃,超過30,植株停止生長,葉片迅速枯萎,球莖轉入休眠。室內栽培期間,室溫對其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應隨生長發育階段的推進而逐漸降低,具體為78月中旬同化葉分化期,室溫應保持在2328,不能超過30,否則同化葉停止分化,影響來年球莖的生長;8月至9月中旬花芽分化期間要求室溫保持在2427;9月中旬末至10月下旬球莖抽芽期間,室溫宜保持1623;10月底至11月中旬末開花期最適溫度為1518,否則容易產生死花爛花現象。空氣相對濕度除開花期應為75%外,其余階段應保持在80%,過低,球莖的分化受影響,已形成的花不能順利開放,高于85%,易遭真菌的侵襲;此外球莖不能直接接觸水,否則易長出營養根,不利于球莖的移栽。因此,開花期如遇高溫高濕天氣,需采取降溫排濕措施,如遇低溫天氣,則需采取加熱保溫措施,以利開花。3栽培技術3.1選種根據多年種植經驗,藏紅花球莖10g以上才能開花,球莖越大,花絲產量越高。因此,應選無病、無機械損傷的大球莖留種,當發現病株明顯增加時(一般45年),立即異地換種。3.2室內培育技術調控溫度、濕度、光照度,力爭使藏紅花球莖發芽,主芽生長粗壯有力,且避免萎花,確保早開花、開好花,提高鮮花產量。3.2.1暗室存放,安全休眠。球莖自5月下旬起土,到9月上旬為越夏休眠期。球莖應放在陰暗干燥的室內安全休眠。儲藏期病害防治:儲藏前剔除病球莖,以及蟲傷和機械傷球莖,然后進行藥劑消毒,可選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球莖20min。消毒后,撈出球莖分級分檔,置于竹筐內(不宜直接放于泥地上)晾曬23d,然后越夏。3.2.2選藏架室,適時上架。球莖藏架室以門窗多、通風透光好的爛泥地平房較為理想。上架時間應待部分球莖開始露芽,一般于8月底9月初為好。3.2.3嚴格調控“三度”。溫度。球莖在室內經歷“低高低”的變溫過程,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主芽的生長和開花。因此,在78月要防止30以上的持續高溫,做好降溫工作;而到10月底11月上旬,要防止5左右的持續低溫,做好保暖工作。光度。上架初期,嚴防光線入室,促進主芽萌動。當主芽2cm時,開始入光,并隨主芽長高,光度逐漸增加,把不同受光度下長短不一致的球莖位置進行調換,以促進球莖平衡生長。濕度。隨著主芽的長大,室內空氣濕度相應應增加,一般掌握在80%90%,可在夜間打開門窗增濕,白天關閉門窗保濕,另外,可在地上澆水、在空氣中噴霧,但要嚴防球莖直接碰水,以免其過早發根,影響大田生長。3.2.4去除側芽。主芽生長的同時,側芽也在萌動生長,分散主芽的養分。應分批剝除側芽,促進主芽生長粗壯,開花早,花絲也粗壯,提高鮮花產量。3.2.5適時采收。正常生長的球莖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上旬為開花期。宜在上午8時采花。將花朵含苞待放、花絲剛外露花瓣的整朵花,從基部連花冠一起摘回室內,取出柱頭和花柱,放在尼龍袋中或保鮮盒內,隨即出售。3.3大田栽培技術3.3.1土壤和茬口選擇。選擇有機質含量高、質地松軟、耕作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采用水旱輪作換茬,既減輕藏紅花病害,又有利于后茬水稻的高產穩產。稻茬藏紅花田必須做好施足基肥、深耕(16.7cm)細耙(無大塊泥)、開溝(20cm以上)、熟化土壤等工作。3.3.2遲速結合,施足基肥。一是遲速結合,即有機肥與化肥合理搭配;二是注重肥料質量,嚴禁使用未經發酵腐熟的有機肥,以防發熱燒根死苗;三是施足數量,根據基肥施用調查,可施腐熟豬糞52.575.0t/hm2,過磷酸鈣37505250kg/hm2、碳銨750900kg/hm2,也可用52.5t/hm2有機肥加2250kg/hm2復合肥,結合深耕一次施入。3.3.3球莖準備。栽種前根據“留大去小、留壯去弱”的原則,剝除多余側芽。一般球莖重量1520g,留1個芽;2535g,留2個芽;40g以上的,留3個芽。3.3.4適時適宜播種。11月2025日播種較為適宜。一般掌握行距15cm,株距大球莖15cm、中球莖1012cm、小球莖8cm左右,播種量大球莖9570kg/hm2、中球莖6750kg/hm2、小球莖5250kg/hm2左右。播種深度以球莖厚度的2.5倍為原則,一般在8cm左右為宜。3.3.5加強田間管理。遇冬季干旱年份,要注意澆水。在春雨季節要理深溝及時排水;13月為藏紅花新球莖膨大期,應及時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結,促進鱗莖的發育肥大。另外,在重施基肥的基礎上,可于12月中下旬補肥1次,翌年2月中旬追施腐熟人糞尿或者復合肥。3.3.6適時藥劑保護和葉面補肥。在2月初,初見病株時,噴灑三唑酮或多菌靈等殺真菌劑,混合殺細菌劑農用鏈霉素等稀釋溶液保護,可同時加入0.3%磷酸二氫鉀補肥。3.3.7適時收獲。適宜的采收期是在根、葉全部衰亡,球莖不再增大時進行,一般在5月2025日較為適宜。采收應選晴天,邊采收整理邊分級,并在陰涼通風地降濕。3.4連作關鍵技術根據20多年主產區的種植經驗認為,藏紅花單季晚稻組合是種植藏紅花最高效的糧藥型種植模式,也是實施藏紅花連作的有效辦法。在實施組合的單季晚稻管理中應嚴禁使用長殘效除草劑,并做好土壤結構調整工作。3.4.1嚴禁使用長殘效除草劑。長殘效除草劑包括磺酰脲類除草劑,如綠磺隆、甲黃隆、卞磺隆、吡嘧磺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