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讓美洋溢才課堂摘要:缺乏美感的教學,便成了沒有色彩,沒有生氣、沒有情趣的單純的符號活動。那越然是枯燥無味的。孩子生來具有的審美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從何產生愉悅的情緒,產生主動地投入教學過程的“力”呢!沒有主動投入教學過程的“力”,教學的主體性又如何體現呢?那么,語文課堂教學中有那些實施美育的途徑呢?以下就此問題進一步闡釋。關鍵詞:教學;過程;語文高尚的審美情趣是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高雅的審美情趣要靠有效的美育來培養(yǎng),而美育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學校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場所。學校美育的最重要的方面是課內美育,就是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語文學科具有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語文課與美育有著直接、廣泛的聯系,小學語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凝練生動的文學語言和熱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體現了藝術作品的美。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品味和欣賞,從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強美的享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服務。另外,從美學角度講,課堂教學是教師的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成功的課堂教學能產生吸引人、感召人、誘導人的藝術魅力,并把學生帶入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境界,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藝術效果。但是現實中我們的教學卻常常忘卻了“美”,遠離了“美”。美,應該是教育的磁石。多少年來,我們的教學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單純“告訴”的方式,推進教學過程。“老師”與“學生”的分工是,“老師把知識告訴學生”,“學生則把老師講的知識聽好記住”。這樣的教學恰恰是丟棄了那塊寶貴的磁石美。一、體會鑒賞形象,理解“美”文學作品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又是作家美學理想的結晶,是作家在紛繁的社會生活基礎上,進行觀察、思考、選擇,按照美的規(guī)律,通過塑造美的形象來反映生活的。所以形象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基礎。沒有鮮明、具體的形象,就不會有發(fā)自心靈深處的真情實感,就不會產生激動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引導學生通過鑒賞形象來實施美育。體會形象,就是通過朗讀或品味課文中的詞語,使學生從具體的描寫中去尋求和感受形象美,并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理解人物的心靈美。例如鼎湖山聽泉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結合展示課前從網上下載的表現鼎湖山景色的圖片,用多媒體顯示,展開形象思維,緣文尋美,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將鼎湖山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出來的。二、激發(fā)情感,感悟“美”美育,從本質上來看,是一種情感教育,是用美的對象去“陶養(yǎng)”人的感情的,作為美的對象的文學作品或作品中的形象常常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心血生命,此所謂“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在向學生進行美育時,情緒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善于“未成曲調先有情”,即自己首先要被文章的感情所牽動,然后以情激情,架起一條溝通作者情感與學生情感的橋梁,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作者的感情,獲得美的熏陶。如我們愛你啊祖國,是一篇描寫祖國河山美的詩歌,若僅僅是通過內容的分析,詞語的解釋以及一道道沒有實際價值的習題的操練,這類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學手段,要使兒童在進行認知活動的同時,獲得智慧的啟迪,情感的陶冶,那是艱難的。而美感性的教學,運用藝術的直觀,學生所得就豐富多了。我播放反映祖國山河壯麗的錄象,學生帶著追求美的目光,欣喜地看著,并入情地聽著老師范讀了課文。為了讓學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與博大。最后,讓學生齊聲高歌我的祖國,視覺感受的是美的圖畫,聽覺、運動覺感受的是優(yōu)美的樂曲,音樂的旋律豐富了視覺的感受。課文的意境體驗到了,課文語言的神韻感悟到了,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得到了一次陶冶。正由于美感的作用,學生興致勃勃地讀著課文,品嘗著語感,這種學習活動是美的享受。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特別是古詩大都繪聲繪色,情景交融,顯示出一個個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剖析字句,展開聯想,從而領略其音響和色彩的美。如在教早發(fā)白帝城一詩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兩岸猿聲啼不住”一句,聯想那猿猴的啼叫聲;又抓住“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一句,聯想李白飛流直下的情景。語文教材中像這樣有聲有色的描寫是很多的,引導學生入境欣賞,觀其色,聞其聲,從聽和視的感觀上獲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還有一些文章通篇含有一定的哲理。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剖析這些如珠妙語或整篇文章,闡發(fā)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賞其哲理美。三、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美”在審美認識中,非但情感活動相當濃烈,而且想象活動也必不可少的。藝術家“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創(chuàng)造了美的作品,欣賞者對藝術品進行審美認識時,必須通過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麗的世界來。文學作品是以語言文字來創(chuàng)造形象的,具有間接性的特點。所以,教學中必須完成“轉換”、“補充”、“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把文字符號轉換為形象具體的感人畫面,把言外之意補充出來,從而通過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進入更為廣闊的天地,獲得美的陶冶。讓學生感受是多種感官興奮的一種綜合效應。因為感受輸送的興奮是彌散的。所以我在引導兒童從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總是飽蘸著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在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表演的藝術形式,在學生面前再現課文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讓學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聽到了,整個心靈感受到了。從童話角色,寓言形象,故事中的主人公乃至常識課文中,那海底世界里光怪陸離的奇異景象,宇宙天體的運轉,月食的形成,太陽的火熱、博大,結合課文語言,學生都感受到了,心馳而神往,喚起孩子極大的興奮,打動了他們的心。如莫高窟一文在教學中,教師抓住“藝術寶庫”輻射重點段,理解課文第2段對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描寫,并利用課文的空白點引導學生想象其他彩塑、壁畫的各種形態(tài),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表現它的形態(tài)美,讓學生想象還會有哪些形態(tài)?播放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多媒體課件,對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說幾句話,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心中的彩塑、壁畫,可以畫、可以寫。這些個性化的想象情境與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提供了縱橫馳騁的田地。四、運用比較,鑒賞“美”比較,是人們在認識、鑒別事物中獲得新知的一種方法。通過比較。人們對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膚淺到深刻,從而看到事物本身的本質屬性,也能看到事物間的關系和異同。在文學作品中運用比較映射,最能顯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教師在教學中,若能把握并突出這一點,則必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現美并受到陶冶。在教學中,我們往往發(fā)現課文中有些詞雖然并不深奧,表達意思也不難理解,但用得精妙傳神,耐人尋味。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比較,挖掘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特魅力,從而有所感悟。現實生活是一個矛盾的整體,美丑是共存的,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也必然是美丑共存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丑的形象進行揭露、否定,那就必定能夠激起學生更熱切地向往、追求美。語文教學中,如能經常有意識地尋找對比點,設計對比面,那么學生比較越細,理解越深,對“美”的鑒賞力就越強。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那一種溫曖為題的中考語文作文
- 礦物加工廠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與標準考核試卷
- 消費金融公司激勵機制與績效管理考核試卷
- 批發(fā)市場線上線下融合趨勢考核試卷
- 書香校園初二語文作文
- 堿性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一年級語文試題-(下冊)識字3
- 文化機械行業(yè)的循環(huán)經濟與資源利用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技術進展-石墨滑石分離考核試卷
- 廈門高三質檢語文作文2021
- 中國輕客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GB/T 20717-2024道路車輛牽引車和掛車之間的電連接器(15芯)24 V15芯型
- 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組織機構設置,部門及崗位職責
- 《油井參數遠程監(jiān)控》課件
- 中國百日咳診療與預防指南(2024版)
- 衛(wèi)星通信網絡仿真-洞察分析
- 鋼結構防火施工方案
- JJF 2160-2024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校準規(guī)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知識培訓
- 腫瘤中醫(yī)治療及調養(yǎng)
- 量子圖像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