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摘要:學生語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從語感實踐和語感分析兩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感。關鍵詞:語感;語感訓練;語文教學語感是一種語文修養,是長期規范的語言感受和語言運用中養成的一種帶有濃厚經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字的能力。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聽說能力、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敏銳的、迅速的領悟和駕馭能力,并能品味出其中的情趣。1加強語感實踐訓練語感實踐就是讓學生接觸和使用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聽、說、讀、寫,對學生的感官反復進行言語刺激,使學生大腦皮層的細胞之間逐漸形成牢固的聯系系統。這種聯系系統的熟練化、技能化、自動化,就形成了敏銳、準確、豐富的語言感受能力。它是獲得良好語感的重要途徑和方法。1.1誦讀吟詠新課標提出了“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中體驗”的新理念,朗讀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其語感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美讀吟誦的指導。指導朗讀的關鍵之處,不應只注重節奏重音、急緩頓挫的標示,而應把重點放到朗讀的根本怎樣在朗讀中拓展想象、涵養美感上。通過吟詠誦讀引導學生直接迅速地感受語言的優美,領略文章的韻味,得到語言上的形象感受,形成語言的感悟能力,以觸發學生的語感。1.2養成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語感是學習規范語言長期積淀的結果,只有加強寫作實踐,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須以學生為訓練主體,重視閱讀和寫作。關于讀寫能力問題,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彼f明讀和寫的聯系十分緊密。要能寫,必須多讀。對于中學生來說,重在多讀、多涉獵、增見識,力求讀懂,最好能背熟。在讀書的過程中,要逐漸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把讀和寫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當然為了提高閱讀的效率,老師有必要在讀物的選擇、閱讀的方法等方面進行指導。2加強語感分析訓練語感分析就是讓學生在語感實踐中,從語言運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借助于語言知識,聯系生活體驗,深入品味語言,使學生進一步領悟語感??梢詮囊韵聨追矫孢M行訓練:2.1揣摩、品味語言語感的會意性特征決定了人們要獲得語感,需要對語言材料進行反復揣摩、品味,從而具備理解能力。理解作者的用意,就必須引導學生細細揣摩。具體做法有:2.1.1根據語境,解讀語意例如,魯迅先生的散文秋夜中的一句話,“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從字面來看,介紹墻外有兩株棗樹,從修辭來看,這利用“反復”修辭格沒有必要,不如說成“我后園墻外有兩株棗樹”還精煉些。但作者是有意這樣寫的,他隱含著作者寂寞、凄清、苦悶的心情。再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將“瀉”換成“照”字,行不行?“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將“浮”換成“升”字,又是否可以呢?不行。因為一個“瀉”字,把本來靜止的月光寫出動感來了;而用“浮”字,能顯示出霧的輕飄狀態,是輕而緩的出來。這就是依據語境分析詞語而獲得的語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依據教材,分析具體語境下詞語或語句的不同意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感力。2.1.2調動生活經驗,體會意蘊在形象、情感的基礎上,領悟出語言文字所蘊藉的豐富而深刻的含義。要引導學生走進課文,體驗課文所提供給我們的社會生活,以擴展人生經歷,感悟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賀知章回鄉偶書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從字面上理解:孩子們看見陌生的老人走來,感到很奇怪,所以笑著尋問,客人是從哪里來的。但寄于孩童的“笑問”背后,則是詩人老邁衰頹與反主為客的悲涼。這看似平平淡淡的問話,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起。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言簡而意豐。語感強的人不但能正確理解作品,還可將原作品的意蘊作新的開拓和補充,使閱讀達到更高的層次。2.1.3運用想象,意會語言我們可以利用朗讀后產生的直覺思維,調動學生過去的情感體驗,力求讓他們腦海中浮現出作品中所描繪的畫面,進而展開想象、創造意境,產生形象語感。這環節,運用到古詩詞教學中,效果更好。讀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毕胂竽强丈健⑿掠?、明月、松林、清泉勾勒出一幅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圖。讀朱自清的綠一文時,我要求學生先自己朗讀,然后根據課文提供的文字信息,在自己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梅雨潭“綠”的美景圖畫,以培養他們想象的能力。有了豐富的想象,學生捕捉到語言文字中的信息,形成鮮明的內心視像,產生領會能力,激發了形象語感。3整體感知語言語感的整體性特征決定了語感的養成需要對語言材料從整體上進行感知,既要分析字詞,品味語句,又要綜合相關內容從本質上認識語言材料,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語言鑒別能力,它要求讀者有更高的立足點和廣闊的視野,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體會作家情感和作品的語言風格,從而獲得語感。首先要總體把握語言。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接著,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亂”“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闋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岸嗲椤焙髱拙潆m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把這些內容聯系起來結合寫作背景來看,學生就會理解這首詞表現的內容,這就從整體上感知了語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過語言把握了詞的主旨,如果缺乏總體把握語言的觀念,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難以培養較強的語感能力”。其次要分析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細細品味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對提高語感分析能力大有益處。如故都的秋的開頭,“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篇,結尾“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北磉_了對北國之秋的熱愛之情,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開頭一句就給我們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調,結尾一句不僅呼應開頭,而且點名了散文的主旨,強化了中心??梢?把握了文章的開頭,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調;領悟了結尾的點睛之筆,則能把握全文的中心??傊?語感能力是學生學習,特別是學習語言的一項重要能力。良好的語感能力不是靠學生自己就能形成的,它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是分不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保型土壤固化劑的研發與應用考核試卷
- 竹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界面改性考核試卷
- 漆器工藝品的生命周期可持續性評估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網絡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傳統手工藝品保護與傳承考核試卷
- 礦山環境保護法規與案例分析-石墨滑石考核試卷
- 全面解讀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硅灰石應用開發考核試卷
- 2023年中國能建陜西院勘測工程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微生物檢驗過程及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上海市虹口區街道社區工作者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浙江寧波市鎮海區國資系統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英語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廣西輔警面試題庫及答案
- 旅游行測試題及答案
- 鐵路調車綜合實訓鐵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項課件
- 足浴合伙投資協議書
- 2025年江蘇揚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內墻涂料施工方案
- 2025年春季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文化素養提升計劃
- (T8聯考)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