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復習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圖第五講地球的運動__公轉一黃赤交角及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精選教案.docx_第1頁
2019版高考地理復習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圖第五講地球的運動__公轉一黃赤交角及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精選教案.docx_第2頁
2019版高考地理復習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圖第五講地球的運動__公轉一黃赤交角及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精選教案.docx_第3頁
2019版高考地理復習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圖第五講地球的運動__公轉一黃赤交角及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精選教案.docx_第4頁
2019版高考地理復習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圖第五講地球的運動__公轉一黃赤交角及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精選教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講 地球的運動公轉(一)黃赤交角及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一、公轉特征1方向:自西向東。2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3速度公轉位置時間公轉速度A點近日點1月初最快B點遠日點7月初最慢二、黃赤交角及其影響1含義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即黃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2326。2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形成四季和五帶。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1)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如圖中折線所示。(2)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如圖中折線所示。(3)春、秋分日: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如圖中折線所示。2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北半球節氣達最大值的地區達最小值的地區夏至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南半球各緯度冬至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北半球各緯度春、秋分赤道南北兩極點溫馨提示同一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點所在緯線緯度差相等的兩條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距離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越近的地點,正午太陽高度越大。一、知識聯系串一串二、核心問題想一想1黃赤交角的存在對地理事象有什么影響?2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和季節變化呈現怎樣的規律?3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在生產、生活中有怎樣的應用? 以考綱為綱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以真題為范 考題精妙典例(2014全國卷節選)太陽能光熱電站(如圖)通過數以十萬計的反光板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產生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若在北回歸線上建一太陽能光熱電站,其高塔正午影長與塔高的比值為P,則()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解析由題干可知,塔身正午影長與塔高的比值為P,北回歸線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塔身影長為0,所以P0,而春、秋分日P值不可能為0;冬至日北回歸線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為4308,所以P大于1;當正午太陽高度大于45時,P小于1。答案D命題出發點太陽能光熱電站高塔正午影長與塔高比值的季節變化。命題落腳點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試題評價 (1)突出理性思維:本題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而且最簡易的解法是借助圖示來比較,是理性思維比較強的一道題目。同時,也是“無圖考圖”,將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和季節變化規律高度濃縮和轉化在一道題目中,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求較高。(2)關注學科素養:地理學科的突出特點是“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以致用,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分析和解釋生活現象,服務于生產和生活,這是地理學科素養之一。本題較好地把太陽能光熱電站建設與正午太陽高度規律運用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關注地理、關注生活。考點(一)黃赤交角及其影響 學法:練全悟透快速通關1.(2014江蘇高考)在地球公轉過程中,若以地球為參照系,可看到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圖1是天赤道與黃道的示意圖,圖2是太陽在黃道上的視運行軌跡圖。讀圖回答(1)(2)題。(1)6月初,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 D丁(2)太陽處于甲、乙位置時()A地球公轉速度相同B同一地點晝長變化趨勢相同C日地距離相同D同一地點日出方位相同解析:(1)D(2)D第(1)題,6月初太陽位于春分日與夏至日之間,且接近夏至日,即圖2中春分點與夏至點之間的丁位置,故選D項。第(2)題,由圖2可知,太陽所處的甲、乙兩位置關于冬至點對稱。乙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前,甲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后。甲位置日期的地球公轉速度較乙快,排除A項;乙位置日期之后晝長先變短后變長,甲位置日期之后晝長變長,排除B項;甲位置日期時的日地距離較乙位置日期短,排除C項;太陽處于甲、乙位置時,地球上同一地點日出方位相同,D項正確。2登封觀星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約34N,113E),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天文臺建筑。觀星臺上有兩間小屋,小屋之間有一橫梁,臺下正北方有一“長堤”(見圖1),每天正午,橫梁的影子會投在“長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變化。據此完成(1)(2)題。(1)當地球由丙處向乙處運動期間,正午時橫梁在“長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動方向為()A東 B西C南 D北(2)若黃赤交角變小,則夏至日該地正午時橫梁在“長堤”上投影的位置有何變化()A變遠 B變近C向東北移動 D向西北移動解析:(1)D(2)A第(1)題,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投影越短,投影距離南方近。當地球由丙處向乙處運動期間,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小,投影往北移動。第(2)題,若黃赤交角變小,北回歸線的緯度變低,該地最大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小,投影變長,所以向北變長。1黃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響黃赤交角是指黃道平面(地球公轉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其主要影響是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移動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季節變化和五帶分布。2黃赤交角及其變化帶來的影響黃赤交角的存在是導致地球運動產生地理意義的關鍵要素之一,對其理解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1)與黃赤交角相關的角度及其關系:黃赤交角回歸線的度數;黃赤交角與極圈度數互余;黃赤交角晨昏線與地軸的最大夾角。(2)黃赤交角變化帶來的影響:黃赤交角回歸線極圈直射點熱量帶變大度數變大,向兩極移動度數變小,向赤道移動南北移動的范圍增大熱帶、寒帶范圍變大,溫帶范圍變小變小度數變小,向赤道移動度數變大,向兩極移動南北移動的范圍減小熱帶、寒帶范圍變小,溫帶范圍變大為零黃道面與赤道面重合,太陽終年直射赤道,地球上無季節變化和晝夜長短變化,以及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考點(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學法:練全悟透快速通關題點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1(2016上海高考節選)北京(40N)某中學高中生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在連續三個月內三次測量正午太陽高度角,獲得測量的數據(見下表)。三次測量中,其中一次測量的當天,正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解析:選C由北京所在緯度和三次測量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可知,第一次測量時,太陽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測量時太陽直射赤道,第三次測量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說明第二次測量時正值秋分日。2(2018大連聯考)如圖為6月22日與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陽高度。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解析:選D圖中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說明丙地在2326N上;乙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大于夏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接近90,推斷出乙地在02326S之間且接近2326S;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大于冬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很小(低于10),得出甲地在2326N6634N之間;同理推出丁地在2326S6634S之間。所以四地自北向南依次為:甲、丙、乙、丁。題點2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3.讀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幅度圖(極夜期不考慮負值),回答(1)(2)題。(1)滿足至區間變化幅度的最大緯度范圍為()A23266634B02326C663490D090(2)處不可能()A四季分明 B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相同C半年極晝,半年極夜 D全年晝夜平分解析:(1)D(2)A第(1)題,若極夜期不考慮負值,赤道上與極點上的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幅度均為2326,回歸線至極圈變化幅度為4652,其他緯度均為2326至4652。所以,滿足至區間變化幅度的最大緯度范圍為090。第(2)題,根據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幅度值可知,處可能為赤道或者極點。如果是赤道,則會晝夜平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相同;若為極點,則會半年極晝、半年極夜。但都不可能四季分明。1正午太陽高度的空間變化規律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分別向南、北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距離越近(緯度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2正午太陽高度的時間變化規律(1)太陽高度日變化極點上在極晝期間,極點上見到的太陽高度在一天之內是沒有變化的,其太陽高度始終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非極點地區太陽高度在一日之內是有變化的,一天之內有一個最大值(地方時12點時),即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2)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規律回歸線之間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為90,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即一年中有兩個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現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現在12月22日前后)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陽直射現象,即一年中只有一個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回歸線至極點之間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個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3.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1)南、北回歸線之間: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為2326,回歸線上為4652。(2)南回歸線至南極圈之間和北回歸線至北極圈之間: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相同(均為4652)。(3)南極圈以南和北極圈以北: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越小(由4652減小至2326),極圈上為4652,極點上為2326。考點(三)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與應用 學法:通知識提能力融會貫通1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H90兩點緯度差說明:“兩點”是指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兩點緯度差的計算遵循“同減異加”原則,即兩點同在北(南)半球,則兩點緯度“大數減小數”;兩點分屬南北不同半球,則兩點緯度相加。如圖所示:當太陽直射B點(10N)時:A點(40N)正午太陽高度:H90AB緯度差90(4010)60。C點(2326S)正午太陽高度:H90BC緯度差90(102326)5634。2正午太陽高度規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1)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地的地方時是12時。(2)確定房屋的朝向確定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為了獲得更充足的太陽光照,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3)確定當地的地理緯度當太陽直射點位置一定時,可根據兩地緯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據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可判斷該地區緯度大小。(4)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太陽直射點上,物體的影子縮短為0;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長。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時刻。日影永遠朝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極點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長,夏至日最短;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極點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長,冬至日最短;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時日影最短(等于0)。(5)確定樓間距、樓高為了更好地保證各樓層都有良好的采光,樓與樓之間應當保持適當距離。以我國為例,南樓高度為h,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最小樓間距L為:Lhcot H。如下圖:(6)計算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角度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應不斷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與樓頂平面之間的傾角,使太陽光與集熱板成直角。集熱板與地面之間的夾角()和當天的正午太陽高度角(H)互余,即H90時效果最佳。如下圖:(7)判斷山地自然帶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況下,由于陽坡正午太陽高度大,得到的光熱多,陰坡得到的太陽光熱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陽坡溫度較高,陰坡溫度較低,從而影響到自然帶在陽坡和陰坡的分布高度。(2015重慶高考節選)馬爾代夫是以旅游業為支柱產業的著名島國。2014年12月4日,馬累海水淡化廠設備損毀導致該島淡水供應中斷。應馬爾代夫政府請求,中國政府及時向其提供了飲用水等物資和資金援助。如圖是馬爾代夫部分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中國一架滿載飲用水的飛機緊急從廣州飛往馬累,若北京時間12:00出發,經4小時到達馬累。機長身高為1.8 m,到達時其在機場地面的身高影長接近于(tan 551.43;tan 652.14)()A0.6 mB1.2 mC1.8 m D2.4 m學審題析題(在“_”上填關鍵點)題干解讀限定詞是“到達時”,關鍵詞是“身高影長”知識遷移1.區時的計算。2.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信息獲取文字信息信息1:“12月4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且靠近南回歸線,大致為20S。信息2:北京時間12:00飛機出發4小時后北京時間為16時圖中信息信息1:馬累所在經度靠近74E應屬于東區北京時間16時時,馬累當地為時。信息2:馬累所在緯度靠近5N該日正午太陽高度為。緯度低,晝長為12小時綜合分析從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值日落時最小值(0),經歷約6小時,每小時太陽高度約降低10,13時太陽高度約為此時其身高影長為 m答案B題點1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1.如圖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緯線,M、N分別是X日的晨線、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X日M、N兩點的經度差為90,一年中M、N兩點有重合于O點的現象。讀圖,回答(1)(2)題。(1)一年中,O點的太陽高度最大值約為()A23 B43C47 D57(2)X日M地的當地日出時間為()A3時 B6時C9時 D11時解析:(1)C(2)C第(1)題,M、N分別是X日的晨線、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且一年中M、N兩點有重合于O點的現象,兩點重合時該緯線與晨昏線相切。所以O點的緯度最低為6634N,該地太陽高度的最大值為4652。第(2)題,M、N分別是X日的晨線、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可知M點日出、N點日落。根據M、N兩點的經度差為90,即晝弧的弧度為90,可知該日白晝時間為6小時,日出為9:00。所以選擇C。2.如圖為某日地球光照圖,讀圖回答(1)(2)題。(1)該圖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A(2326S,90E)B(2326N,90E)C(2326S,90W)D(2326N,90W)(2)該日,重慶(2930N,10630E)的正午太陽高度約為()A84 B37C47 D53解析:(1)A(2)B第(1)題,讀圖,根據自轉方向是逆時針方向,則該地為北極俯視圖。北極圈有極夜現象,應是冬至日,該圖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圖中90E經線位于晝半球的中間,時刻是正午12點,即是直射經線。該圖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2326S,90E),A對。第(2)題,該日,太陽直射2326S,根據正午太陽高度公式,H90|所求地點緯度直射點緯度|,結合重慶坐標(2930N,10630E),計算出重慶的正午太陽高度約為37,B對。題點2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3如圖為某小區甲、乙兩樓的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若該圖為南京某小區的樓房分布,為了使住宅樓一樓正午也始終有陽光照射,最好的觀察日期是()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甲樓房位于北緯2134,欲在乙處建一新樓,如保證乙樓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樓距X最少應是()A10 m B15 mC20 m D25 m解析:(1)D(2)C第(1)題,一年中正午都有太陽光照射,只需保證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時有太陽照射就好,南京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第(2)題,保證乙樓全年采光充分即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時(冬至日)可以采光,冬至日當地正午太陽高度90|21342326|45,由圖可知甲樓高20 m,故甲、乙樓距X最少應是20 m。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是未來太陽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如圖是太陽能集熱器裝置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4關于使用壁掛太陽能集熱器的敘述,可信的是()該裝置的“可調節型支架”的長度隨樓層不同不發生變化所安裝的墻壁朝向南、北半球相同將該裝置從天津移至上海地區使用,集熱器冬季集熱時間會縮短將該裝置從天津移至上海地區使用,“可調節型支架”的長度應該拉長A BC D解析:選B可調節型支架長短主要是為了調節集熱器與地面的夾角,該夾角與正午太陽高度互余,而一個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與樓層無關,故正確;集熱器應朝向正午時太陽照射的方位,故南、北半球朝向不同,則錯誤;冬季上海晝長大于天津,則上海集熱時間長于天津,則錯誤;上海的正午太陽高度大于天津,則在上海使用時集熱器與地面夾角要小于天津,可調節型支架長度應拉長,故正確。鎖定命題熱點備考超人一步熱點關注1以我國古代天文成就資料為背景,如二十四節氣、日圭等。從地球公轉規律入手,考查地球運動的意義,同時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切入口。2以太陽光熱能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為目的,借助住宅設計、太陽能安裝等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素材,創設新穎的命題背景,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及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熱點押題1周朝時期周公曾在河南登封“壘土為圭,立木為表,測日影,定四時”,可通過觀測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長度變化來測量二十四節氣,其觀測結果正確的是()A一年中冬至日桿影最短B春分日桿影與桿高相等C每個節氣影長跨度相等D桿影最長期間當地晝最短解析:選D由圖可知,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桿影越長,則桿影最長是在冬至日,此日該地晝最短,據此可判斷A錯誤、D正確。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此日位于南北緯45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為45,當日桿影與桿高相等,而河南登封緯度位置小于40,則B錯誤。一年約為365天,共有24個節氣,并不是每個節氣長度都一樣、影長跨度都一樣,故C錯誤。2(2016江蘇高考)住宅的環境設計特別關注樹種的選擇與布局,不同樹種對光照與風有不同影響。如圖為華北某低碳社區(40N)住宅景觀設計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僅考慮陽光與風兩種因素,樹種與房屋組合最好的設計是()ABC D(2)為保證冬季太陽能最佳利用效果,圖中熱水器安裝角度合理的是()A BC D解析:(1)C(2)D第(1)題,讀圖可知,太陽能熱水器朝向的一側,應為向陽的一側,即南面。我國華北地區,冬季氣候寒冷,盛行偏北風,為更好地采光,其南面應種植落葉闊葉樹,為更好地擋風,北面應種植常綠針葉樹。南面均有常綠針葉樹,影響采光,排除;南面種植的是落葉闊葉樹,北面種植的是常綠針葉樹,符合要求。故選C項。第(2)題,太陽能利用效果最佳時,熱水器集熱板應與太陽光線垂直。根據圖中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角度判讀可知,圖太陽能熱水器使用效果最佳時,太陽直射北半球,為華北地區的夏半年;圖使用效果最佳時,太陽直射赤道,為華北地區的春季或秋季;圖使用效果最佳時,太陽直射南半球,為華北地區的冬季。故選D項。解讀熱點素材認知多人一點1日晷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一般由晷針和晷盤組成。晷針垂直于太陽視運動的軌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極星方向。在晷盤面上刻畫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盤面,以此來顯示時刻。2低碳社區(1)從減少碳排放的角度定義,認為低碳社區指在社區內除了將所有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外,也希望透過生態綠化等措施,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2)從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出發,從可持續社區和一個地球生活社區模式的倡導下提出低碳社區建設模式,以低碳或可持續的概念來改變民眾的行為模式,來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CO2的排放。低碳城市的建設呼喚低碳社區的出現。課時跟蹤檢測 一、選擇題(2018浙江衢州質檢)讀圖,圖中A平面為黃道平面,B平面為赤道平面,回答12題。1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圖中P點時,北半球的節氣應是()A春分B夏至C秋分 D冬至2若圖中角比現在增大2,則()A黃赤交角變為2526B回歸線的度數將變為2426C太陽直射的范圍將縮小4個緯度D地球上出現極晝極夜的范圍將擴大2個緯度解析:1.B2.C第1題,圖中為黃赤交角,則P點位于北回歸線。當太陽直射P點時,北半球的節氣應是夏至。第2題,若圖中角比現在增大2,即黃赤交角比現在減小2,變為2126,則回歸線的度數將變為2126,太陽直射的范圍縮小4個緯度,地球上出現極晝極夜的范圍將縮小4個緯度。(2018南昌模擬)如圖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變化曲線圖(設晝長X小時,夜長Y小時,XYZ)。讀圖回答35題。3. 太陽直射赤道的日期是()ABCD4日期北京(40N)正午太陽高度為()A50 B2634C7326 D405至期間,南昌晝夜長短情況是()A晝長夜短,晝漸短 B晝長夜短,晝漸長C晝短夜長,晝漸短 D晝短夜長,晝漸長解析:3.B4.C5.A第3題,由材料可知,Z為晝長與夜長之差,太陽直射赤道時,晝夜等長,差值為0,讀圖可知,點上Z值為0,故選B。第4題,讀圖可知,日期該地晝夜長短差值最大,為夏至日,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H90|。其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數,為當地地理緯度,永遠取正值,為直射點的緯度,當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負值,計算北京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7326,故選C。第5題,至期間,太陽直射點自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晝漸短,故選A。(2018桂林桂電中學模擬)如圖示意某科技工作者記錄的某日一直立木桿影長隨時間的變化(木桿高度為1 m,tan 150.27,tan 300.58)。讀圖回答67題。6該地經度是()A90E B105EC120E D135E7若該科技工作者站立于木桿正南1 m處,當日觀察到的木桿日影頂端運動軌跡是()A BC D解析:6.A7.A第6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桿影最短時為北京時間14:00,此時其地方時應該為12:00,與北京時間有兩個小時的時差,由此計算出該地經度為90E。第7題,北京時間12:00(當地地方時10:00)時,當地太陽高度為60;北京時間13:00(當地地方時為11:00)時,當地太陽高度為75;北京時間14:00(當地地方時為12:00)時,當地太陽高度為90;太陽高度每小時約升高15,這種情況只能發生在春、秋分日的赤道上。該日日出時桿影朝向正西,長度越來越短,正午桿影長度為0,此后桿影越來越長,日落時桿影朝向正東,桿影頂端移動方向為由正西向正東。北京時間13:00時,桿影朝向正西,影長約為0.27 m,觀察者立于木桿正南1 m處,其到木桿的距離與桿影長度構成直角邊,觀察者到桿影頂端的距離為斜邊,根據勾股定理,求得此斜邊長度大約為1.04 m。(2018欽州模擬)讀太陽高度隨經度和緯度變化示意圖,完成89題。8此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A北京旭日東升B多倫多(43N,79W)夕陽西下C布宜諾斯艾利斯(33S,60W)艷陽高照D南極長城站(60S,59W)夜幕深沉9a、b、c、d四點比較()Aa點自轉線速度比c點小B這一天b點比a點晚見日出C這一天白晝最長的是bD一年中晝夜長短相差最小的是b點解析:8.C9.D第8題,由圖可知此時太陽直射點為(15S,60W),此時北京時間約為0時,不可能日出;多倫多市位于(43N,79W),大約為11時,顯然不可能已日落;南極長城考察站位于(60S,59W),接近正午,也位于晝半球;布宜諾斯艾利斯大致位于(33S,60W),正值正午12時,所以正艷陽高照。故選C。第9題,四地地理坐標分別為a(45N,60W)、b(15N,60W)、c(45S,60W)、d(75S,60W)。由此可知a、c兩地緯度數相同,故自轉線速度相同;此時直射點在南半球且b點在a點正南方,故b點比a點早見到日出;白晝最長的是d;而四地中b地緯度最低,故晝夜長短變幅也最小。故選D。某市(約21.5N)的周鄒家準備在某樓盤買房,樓是東西延伸,每家南北均有陽臺;三棟樓的樓高均是48 m,樓層高3 m,樓間距如圖甲所示,有一停車場(車位布置如圖乙所示)。回答1011題。10周鄒的爺爺不想買太高樓層,婆婆希望更安靜,周鄒自己要求正午室內不要出現曬不到太陽的情況,周鄒家最好買二棟的()A2樓 B7樓C10樓 D都可以11周鄒的父親想在停車場買一停車位(停車場長度與樓長一致),現在只有甲、乙、丙、丁四個車位,他怕夏天車被曬時間太長,最好選擇()A甲車位 B乙車位C丙車位 D丁車位解析:10.B11.B第10題,由題目某市(約21.5N)可知,該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小值出現在冬至日,約為45,南樓樓影最長。根據南樓的樓高為48 m,而一棟與二棟的樓間距為30 m可知,樓層高3 m,冬至日7樓以下都會被南樓遮擋,曬不到太陽。周鄒的爺爺不想買太高樓層,婆婆希望更安靜(不要太低樓層),周鄒自己要求正午室內不要出現曬不到太陽的情況(根據以上分析,至少7樓及以上樓層),而7樓既不太高,也很安靜,同時也可以曬到太陽,故選B。第11題,該地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陽從東北升起,西北落下,停車場的最東側和最西側受陽光照射時間較長,而甲、丙兩車位,靠近最東側,被陽光照射時間較長,故A、C錯。乙、丁兩車位位于停車場的中部,受陽光照射時間較短,而乙車位更靠近南樓,會受到南樓的遮擋,所以相比丁車位受陽光照射時間更短,故選B。二、非選擇題12某校(北回歸線以北)地理課外小組做了如下實踐活動。如圖所示,在該校操場上樹立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桿,桿高為h,OP為正午旗桿的影子,OM垂直于OP,測得OP長度為一年中最長,且為hcot 3634。據此回答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