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新生兒膿皰病.doc_第1頁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新生兒膿皰病.doc_第2頁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新生兒膿皰病.doc_第3頁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新生兒膿皰病.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新生兒膿皰病新生兒膿皰病是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中的一部分考點,希望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生認真復習,順利通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1、發病原因:凝固酶陽性、噬菌體組71型金黃色葡萄球菌接觸傳染。2、感染途徑:主要通過接觸方式傳播,多從帶菌醫護人員或患兒母親身上感染。3、患者特點:皮膚嬌嫩,免疫功能不全,對細菌特別敏感。4、誘發原因:營養不良,氣候濕熱,過度保暖,皮膚多汗浸漬。5、病理變化:似膿皰病,膿皰位于角質層下(或者顆粒層下)真皮淺層炎細胞浸潤,可見嗜中性白細胞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新生兒膿皰病是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中的一部分考點,希望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生認真復習,順利通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1)取膿液或滲液作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2)血、尿常規檢查。(3)疑有敗血癥時,作血培養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新生兒膿皰病是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中的一部分考點,希望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生認真復習,順利通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1、嬰兒室內注意通風散熱,定期消毒。2、在護理新生兒前必須用肥皂和流動的水洗手。3、新生兒要勤洗澡、勤換衣服。衣服要柔軟,避免皮膚損傷,而且不要讓孩子過熱,捂得太多。4、注意清潔衛生,經常消毒尿布、衣被、毛巾、面盆等。禁用塑料制的床單、尿布。5、避免感染:嚴禁患有化膿性皮膚病的醫護人員及家屬接觸新生兒,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嬰兒室。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新生兒膿皰病是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中的一部分考點,希望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生認真復習,順利通過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1)特點:多在嬰兒出生后410天發病。傳染性強,易在產科、嬰兒室或哺乳室內流行。(2)好發部位: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也可見于軀干和四肢。偶有發生在粘膜上或波及手指,引起化膿性甲床炎或甲溝炎。(3)皮膚癥狀:出現針尖大或至豆大的紅色斑點,之后上面迅速出現水皰。水皰迅速擴大,皰周有炎性紅暈,皰膜較薄、易破。一兩天后,大皰內液體變濁,或是皰底先有些黃色膿液,最終整個大皰化膿。大皰因擴大而松弛,最后破裂。露出潮紅、光滑的糜爛面,以后結成薄痂。可以成片糜爛,糜爛面像一般的天皰瘡。(4)全身癥狀:開始時不明顯,之后可出現發熱、腹瀉、肺炎、腎炎、腦膜炎,甚至敗血癥等,導致患兒死亡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歡迎您下載我們的文檔,后面內容直接刪除就行資料可以編輯修改使用資料可以編輯修改使用致力于合同簡歷、論文寫作、PPT設計、計劃書、策劃案、學習課件、各類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主要經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