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前減震器的設計開題報告.doc_第1頁
摩托車前減震器的設計開題報告.doc_第2頁
摩托車前減震器的設計開題報告.doc_第3頁
摩托車前減震器的設計開題報告.doc_第4頁
摩托車前減震器的設計開題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題目摩托車前減震器的設計專業名稱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班級學號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填表日期2011年3月25日說明開題報告應結合自己課題而作,一般包括:課題依據及課題的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綜述)、研究內容及實驗方案、目標、主要特色及工作進度、參考文獻等內容。以下填寫內容各專業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修改。但每個專業填寫內容應保持一致。一、選題的依據及意義:在我們常用的二輪摩托車中為了緩和沖擊和震動,保證行車平順性的要求,除了采用具有彈性的充氣輪胎外,在懸掛裝置(連接車架和車輪的零部件的總稱)中應設計有必要的彈性元件和衰減振動的元件。當車輪受到的沖擊和振動傳給彈性元件后,彈性元件將它們變為緩和的振動,即振幅較大、頻率較低(每分鐘80次),使人們能適應其振動頻率,再加上阻尼器將迅速衰減振幅、吸收其能量、防止共振,并控制車身振動加速不得高于0.50.6g。同樣,為了滿足行駛穩定性、乘坐舒適性兩方面的要求,于是開始采用減震系統。前減震器用于摩托車前懸掛裝置,它的作用主要是減輕前輪遇到障礙受到沖擊時傳至車架的沖擊負荷和震動。通過對液力減震器的分析,它的液壓平衡環節多,故障頻繁,易污染,故決定選擇彈簧液力阻尼式減震器。彈簧液力阻尼式減震器的減震效果好,制造成本較低,目前國內外摩托車減震器廣泛采用這種形式的減震器。二、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綜述):1885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將其改進的汽油機安裝在車身和車輪均用木材制成上的三輪車上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但由于木制車身及車輪不耐顛簸,限制了車速(僅12km/h),所以戴姆勒的摩托車并無實用價值。1910年開始在前輪采用金屬彈簧張力的雙向、平行連接裝置,30年代便發明了利用管內粘性機油的液壓減震器。1955年以后前輪懸掛裝置就采用了伸縮管式和底部杠桿式兩類前叉。在伸縮桶式前叉、望遠鏡式的二個桶內由于有螺旋彈簧和油缸,加工精度要求高,生產效率低,阻礙了發展和應用。1960年二輪摩托車的大量生產,底部杠桿式前叉處于全盛時期,該系統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等優點。后來伸縮式前叉又重新上市,用于當時盛行一時的兩輪的賽車上,伸縮式前叉優秀的行駛性能方被證明。因此,大批量生產的摩托車也竟相采用伸縮式前叉,而且由于加工技術的提高,伸縮桶式前叉也得到了保證。所以,至今為止,各種型式的兩輪摩托車都采用伸縮筒式前叉。同時,后輪懸掛裝置的要求也迫切了,由于全鏈條傳遞驅動力,后輪必須采用長距離的固定方式。所以車體的緩沖僅只在坐墊下面安裝有一金屬彈簧。1950年才開始有正式的后懸掛裝置。最初稱滑栓式,并嘗試采用搖臂式。50年代后半期才確立了搖臂式后懸掛裝置,既是現代兩輪摩托車的后懸掛裝置的基礎。進入70年代又開發了裝有單減震器的單減震系統,特別是1973年開始用于越野車之后,公路賽車、大型運動車均很快的采用了這種單減震器后懸掛系統。我國自1957年7月洪都機械廠成功仿制M72型邊三輪摩托車,揭開了我國生產摩托車的歷史以來,到1987年摩托車生產量為1.2萬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摩托車產量得到了飛速增長,品種不斷增多。目前在我國已形成了自己的摩托車生產體系,到1995年的產量超過700萬輛,已成為世界上第一摩托車生產國。與摩托車生產相適應的減震器產量已達到1500萬支,能生產9大系列50余種型號,基本滿足了我國摩托車生產的發展需要,部分產品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為我國摩托車工業的技術水平提高和發展打下了基礎。三、研究內容及實驗方案:1.研究內容1)減震器整體方案分析與設計2)摩托車減震器系統的彈簧特性摩托車懸掛裝置的撓度摩托車懸掛裝置的理想彈簧特性摩托車懸掛裝特性置的實際彈簧3)彈簧的材料及工藝彈簧材料的選用彈簧的制造工藝4)減震器的速度特性及阻尼力節流閥的壓力特性減震器的速度特性減震器阻尼力產生原理阻尼調節裝置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