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療進展-心臟再同步治療.ppt_第1頁
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療進展-心臟再同步治療.ppt_第2頁
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療進展-心臟再同步治療.ppt_第3頁
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療進展-心臟再同步治療.ppt_第4頁
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療進展-心臟再同步治療.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療進展心臟再同步治療,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陳柯萍,心力衰竭與心臟失同步,左室收縮功能與LBBB發生率的關系,1Masoudi, et al. JACC 2003;41:217-23 2Aaronson, et al. Circulation 1997;95:2660-2667,38%,24%,8%,Moderate/Severe,HF (2),Impaired LVSF,(1),Preserved LVSF,(1),心衰患者中LBBB的發生率,Murkofsy RL, Dangas G, Diamond JA, Mehta D, Shaffer A, Ambro

2、se JA. A Prolonged QRS duration on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is a specific indicator of LV dysfunction. Journal of Am Coll Cardio 1998; 32(2):476.,心室失同步患者的預后,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 房室同步 左、右心室同步 心室內同步 通過順序起搏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糾正心臟原有的機械收縮失同步,是藥物治療的最佳補充,心臟再同步治療含義,室內同步,房室同步, 增加左室充盈, 增加心室搏出量,左室收縮

3、末期內徑,改善心臟功能 逆轉結構的改變,心臟再同步, 二尖瓣返流, dP/dt, EF, CO,1Adapted from Yu C-M, Chau E, Sanderson J, et al. Circulation 2002;105:438-445.,CRT的機制,室間同步, 左室壓力, 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如何獲得心臟再同步?,通過在傳統的雙腔起搏的基礎上,增加左心室電極導線,設置適當的AV間期和VV間期,而實現心臟收縮的同步性。,CRT在中重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CRT臨床試驗(三個階段),90年代初中期嘗試使用雙腔起搏器,短AV間期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不確切,終遭放棄 90年代末期到

4、2000年代初期MIRACLE、MUSTIC、InSync 等研究證實CRT可以顯著改善生活質量、6分鐘步行距離、心功能等 2000年代中期COMPANION研究、CARE HF研究表明CRT 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COMPANION研究,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目的:旨在比較單純藥物治療、藥物+CRT、藥物+CRT-D對心衰患者死亡率的影響,COMPANION研究,設計: 1520例患者,隨訪16月 入選標準: 標準藥物治療3個月 NYHA III/IV,LVEF35% QRS120ms,PR150ms LVEDD60mm 主要終點:死亡率,死亡和心衰住院聯合發生率

5、,COMPANION研究,結果: CRT治療后,心功能分級改善I級以上,EF提高5%10%,6分鐘步行距離明顯增加 CRT組1年死亡率較藥物組降低24% CRT-D組1年死亡率降低43% p0.05 結論: CRT治療本身或CRT加除顫器可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再住院聯合終點事件,盡管CRT治療降低死亡危險并未達到顯著性,CARE-HF,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 目的: 旨在觀察CRT治療是否可以降低心衰伴心室內傳導延遲患者的死亡率,CARE-HF,設計: 813患者(CRT:藥物=409:404)隨訪29.4月 入選標準 藥物治療基礎上NYHA III/IV級,EF35% 身高校正LVEDD3

6、0mm QRS時限120ms 主要終點: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導致的住院,CARE-HF,CRT降低心室間收縮延遲,收縮末期容積指數和二尖瓣返流,增加EF,改善患者癥狀和生活質量(所有比較 P0.01) 發生主要終點事件 CRT組 vs 藥物組=39% vs 55% P0.001 全因死亡 CRT組 vs 藥物組= 20% vs 30% P0.002 與藥物治療相比,CRT全因死亡率降低36%,CARE-HF,結論: 在伴有心室內傳導延遲的心衰患者中,CRT可改善癥狀和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和死亡的危險,這些益處是在標準藥物治療之外獲得 意義: CARE-HF試驗澄清了COMPANION試驗中C

7、RT對死亡率影響的不確定性 基于該試驗的結果,研究者建議: “應常規考慮給這些合并心室收縮失同步的心衰患者植入CRT”,Mean Follow-up 36.4 months (range 26.1 to 52.6) CRT Deaths = 101 (24.7%) Medical Therapy Deaths = 154 (38.1%),409,383,358,338,209,85,404,372,331,298,178,63,CRT,Medical therapy,Number at risk,9,6,CRT,MedicalTherapy,0,400,1600,0.00,0.25,0.50,

8、0.75,1.00,Survival,Time (days),800,1200,Hazard Ratio 0.60 (95% CI 0.47 to 0.77; P0.0001),CARE-HF extension 全因死亡率,死亡率下降40%,CRT,MedicalTherapy,0,1600,0.00,0.25,0.50,0.75,1.00,Survival,Time (days),400,800,1200,CRT = 38 HF deaths (9.3%) Medical Therapy = 64 HF Deaths (15.8%),Hazard Ratio 0.55 (95% CI 0.

9、37 to 0.82; P=0.003),CARE-HF extension 心衰死亡率,心衰惡化死亡下降45%,CRT,MedicalTherapy,0,1600,0.00,0.25,0.50,0.75,1.00,Survival,Time (days),400,800,1200,CRT = 32 sudden deaths (7.8%) Medical Therapy = 54 sudden deaths (13.4%),Hazard Ratio 0.54 (95% CI 0.35 to 0.84; P=0.006),猝死危險下降45%,CARE-HF extension 猝死發生率,CA

10、RE-HF extend 結論,進一步證實了CRT治療能降低死亡率 同時顯示CRT能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發生率和減少因心衰加重導致的死亡,2005年CRT適應征(ESC ) 射血分數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標準抗心衰藥物治療基礎上心功能-IV級 心室運動不同步:QRS寬度 120ms 2005CRT適應征(ACC/AHA) LV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竇性心律 標準抗心衰藥物治療基礎上心功能-IV級 心臟運動不同步: QRS寬度 120ms,I 類,ACC/AHA/ESC的CRT 治療適應證,Hochleitenr,1998,2002,2005,Path-CHF InSync MUSTIC MI

11、RACLE,薈萃分析 COMPANION CARE-HF,I IIa IIb,嚴重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治療的建議(2008年ACC/AHA/HRS指南 ),I類 最佳藥物治療基礎上NYHA心功能III級或不必臥床的IV級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LVEF35%、QRS時限120ms、竇性心律者應植入有/無ICD功能的CRT(證據水平:A) IIa類 最佳藥物治療基礎上NYHA心功能III級或不必臥床的IV級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LVEF35%、QRS時限120ms但系心房顫動者可考慮植入有/無ICD功能的CRT(證據水平:B),NHYA III-IV級,LVEF130ms,房室結消融所致起搏依

12、賴患者,NHYA III-IV級,LVEF130ms,慢心室率和頻繁起搏患者,IIa,2010年ESC心衰器械治療指南,NHYA III-IV級,LVEF120ms,竇性心律,充分藥物治療后不必臥床的心功能IV級患者(同2008版),I,CRT在輕中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CRT與中度心衰患者,MIRACLE ICD II:評價CRT對符合CRT適應證、NYHA II 的患者的療效。結果顯示,心衰早期患者就可以從CRT治療中獲益(樣本量較?。?REVERSE試驗:610例患者入選,入選標準:NYHA I 級或II級,有HF癥狀,QRS波120ms,LVEF40%。結論:CRT能減少患者住院,改善心

13、室結構(左室收縮末容積指數和其他左室重構參數明顯),輕度心力衰竭患者同樣可從CRT中獲益,MADIT-CRT研究:方法學,目的:評價CRT治療能否減少癥狀輕微的心衰伴QRS增寬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事件 方法:1820例非缺血性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EF30% QRS130ms NYHA I 或II級 3:2隨機分為:CRT-D組:1089例;單純ICD組:731例,New England J of Medicine Oct(2009)361(14):1329-1338,MADIT-CRT研究:結果,平均隨訪2.4年 主要終點 CRT-D組:187/1089例(17.2%) ICD組:185/7

14、31例(25.3%) P=0.001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無統計學差異 與單純ICD比較,CRT-D組降低41%的心衰風險,MADIT-CRT研究:結果,與單純ICD比較,CRT-D組降低41%的心衰風險,CRT-D治療能降低癥狀輕微、低射血分數伴寬QRS波 的患者的心力衰竭事件 2010年ESC心力衰竭治療指南 I類適應證 最佳藥物治療基礎上, NYHA心功能II級,符合LVEF 150ms,竇性心律者應植入有/無ICD功能的CRT(證據水平:A),MADIT-CRT研究:結論,CRT在有起搏適應證心衰患者中的作用,近年來,右室心尖部起搏已被證明將增加起搏器患者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 當

15、右室起搏比例40%時,心衰患者住院率將增加2.6倍 當右室起搏比例40%時,VP每降低10%,心衰患者住院率將降低54%.,Sweeney MO, et al. Circulation 2003;23:2932-2937,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危害,異常的心室內激動順序 異常的血流動力學 心臟泵功能受損 心臟電重構和機械重構,右室心尖部起搏危害,RD-CHF 研究(Upgrade from RV to BiVPacing),入選標準 NYHA心功能分級III級 LVEF25% 需要更換起搏器 存在心室不同步的證據(室間延遲 40 ms or 左室射血前延遲 140 ms ) 研究終點 心功能分級,生

16、活質量評分,心律失常發生情 況,心室不同步改善情況,CazeauS, LeclercqC, LelloucheD, FossatiF, AnselmeF, SiotPH, MolloL, DaubertC Cardiostim2004,RD-CHF 研究設計,RD-CHF研究結果,CazeauS, LeclercqC, LelloucheD, FossatiF, AnselmeF, SiotPH, MolloL, DaubertC Cardiostim2004,升級CRT安全性和有效性 初次安裝CRT VS 右室起搏升級CRT,研究目的 評價右室起搏升級為CR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人群 充分

17、藥物治療后NYHA心功能分級III級 LVEF35 自身QRS時限120ms或起搏QRS時限200ms Europace (2008) 10, 4852,升級CRT安全性和有效性 初次安裝CRT VS 右室起搏升級CRT,研究方法 對比初次安裝CRT( 61例)和升級為CRT患者( 18例) 手術操作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結論 植入成功率相似 CRT升級操作相對更復雜 并發癥發生率相似 療效相似,PACE 2008;31:1265-1271,其他研究新植入與升級比較,PACE 2008;31:1265-1271,CRT升級指南如何規定?,ACC/AHA/HRS2008年心臟節律異常器械治療

18、指南 IIa類 最佳藥物治療基礎上LVEF35%、NYHA心功能III級或不必臥床的IV級的心力衰竭患者,若長期依賴心室起搏,接受CRT治療是合理的(證據水平:C) IIb類 最佳藥物治療基礎上LVEF35%、NYHA心功能I或II級的心力衰竭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或ICD時若預期需長期心室起搏可考慮植入CRT(證據水平:C),2010年歐洲心衰器械治療指南,NHYA III-IV級,LVEF0.35,QRS120ms,NHYA II級, LVEF0.35,QRS120ms,IIa,IIb,與2008版比較,只要有常規起搏適應證即可,不再強調心室起搏依賴,有起搏適應證的心力衰竭患者,CRT在窄

19、QRS心衰患者中的作用,有關適應證的幾個特殊問題,問題一、QRS不寬的患者,盡管QRS120ms 但TDI檢查中提示左室間隔部和游離壁收縮不同,雙室起搏提高左室內收縮同步性,RETHINQ Study,目的:旨在評價CRT在QRS時限 130 ms ,而超聲或多普勒檢查證實存在心臟機械收縮失同步的患者中的作用 入選標準: 藥物強化治療后,NYHA心功能分級為III級 LVEF = 35%. QRS 130 ms (體表心電圖所有導聯) 超聲或多普勒檢查證實存在心臟機械收縮失同步,N Engl J Med; 357:2461-71,RETHINQ 研究,主要終點: 通過運動耐量試驗中峰值氧耗量(

20、peak VO2), 評價CRT的療效 次要終點: 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紐約心功能分級(NYHA) 結果:172例隨機分為CRT和非CRT組,6個月時,兩組主要終點無統計學差異 結論:中重度心衰但QRS不寬的患者不能從CRT中獲益,N Engl J Med; 357:2461-71,Prospect研究,目的:評價在QRS波基礎上加用一套檢測心臟機械不同步的超聲指標的價值 方法:共納入14個國家426例具典型CRT指征(包括QRS間期130 ms)的心衰患者,分別于基線狀態和CRT植入后6個月進行評估 結果:各超聲指標預測CRT反應率的敏感性和

21、特異性都較低 結論:現階段還沒有哪一項心臟超聲指標能夠適用于所有的臨床CRT患者, 故現在指南推薦的臨床標準(包括寬QRS波)仍是目前最重要的篩選標準,CRT對沒有心衰的起搏患者的影響未來的發展,PACE研究目的,起搏避免心臟擴大研究(The Pacing to Avoid Cardiac Enlargement, PACE)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對照的臨床試驗 評價心功能正常的心動過緩起搏適應證患者,雙心室起搏是否優于右室心尖部起搏,PACE研究方法,研究對象 常規起搏適應證患者(竇房結功能障礙及房室阻滯) 177例接受雙心室起搏治療后,按舒張功能是否正常進行隨機分層 雙心室起

22、搏(n=89例)、右心室起搏(n=88例) 主要終點 左室射血分數(12個月) 左室收縮末容積(12個月),PACE研究結果,對左室射血分數的影響,12個月時右心室起搏組明顯低于雙心室起搏組(54.89.1% Vs 62.27.0%, p0.001),差值為7.4 右心室起搏組12個月時EF下降6.7,而雙心室起搏組無變化,PACE研究結果,左室收縮末容積,12個月時,右心室起搏組較雙心室起搏組增加8.1ml (p0.001) 與基線時比較,右心室起搏組的LVESV增加7.1ml,而雙心室起搏組無變化,PACE研究結論,竇房結功能障礙或房室阻滯引起心動過緩而左室功能正常的患者, 應用雙心室起搏

23、可以獲益 與右室起搏相比,雙心室起搏可以保護左室功能和形態,PACE研究思考,PACE研究的不足 樣本量較小 研究對象包括了竇房結功能障礙患者,而此部分患者通過最小化心室起搏可以避免右心室起搏的不利作用 因此,對于心功能正常的常規起搏適應證患者,采用CRT治療為時過早,未來的發展 CRT對沒有心衰的起搏依賴患者的影響,BIOPACE試驗(Biventricular pacing for atrioventricular block to prevent cardiac desynchronization) 假設:長期右室起搏具有導致心室重構及以后發生心衰的危險,雙室起搏可降低這種危險性 設計:

24、為多中心、隨機單盲、平行對照的臨床試驗 預計入選1800例患者,隨訪4年,入選標準 有常規起搏器植入的適應證 2/3時間需要心室起搏 LVEF無限制 QRS寬度無限制,CRT一級預防心力衰竭,未來的發展 CRT對沒有心衰的起搏依賴患者的影響,一級終點:全因死亡率 二級終點: 心血管病死亡率 住院率(任何原因、心血管疾病、心衰) 6分鐘步行距離(12和24月) 生活質量問卷評估 永久性房顫發生率 超聲指標 手術和器械相關并發癥,病例一,男性、46歲,胸悶、氣短3年,診斷:“擴張性心肌病,心臟擴大,心功能III級”服用地高辛、速尿、卡維地洛及ACEI,癥狀未見明顯好轉。 UCG:EF=31%,LVEDD=70mm 心電圖:LBBB,QRS142ms,竇性心律 處理: 植入DDD 植入ICD 植入CRT(D),最佳藥物治療基礎上NYHA心功能III級或不必臥床的IV級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LVEF35%、QRS時限120ms、竇性心律者應植入有/無ICD功能的CRT,病例二,男性,76歲,高血壓史30年,8年前發現陣發性房顫,2年前為持續房顫。近1年出現胸悶、氣短加重,雙下肢浮腫,經標準抗心衰藥物治療癥狀時輕時重。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擴大、心功能III級” UCG:EF=31%,LA=52mm,LVEDD=65mm ECG:LBBB,QRS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