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備-空調_第1頁
建筑設備-空調_第2頁
建筑設備-空調_第3頁
建筑設備-空調_第4頁
建筑設備-空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881年7月,美國總統加菲爾德在華盛頓車站遇刺受重傷,時值盛夏。只有降低室溫才能手術。 美國工程師謝多用工業制冷用的空氣壓縮機成功地使總統病房的溫度從37降到了25。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臺空調器的發明者。,4-1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空調的誕生,1902年7月,美國工程師威利斯開利設計出第一套科學空調系統,在紐約市布魯克林一家印刷廠,成功解決了由于溫濕度變化而引起的色彩疊印問題。 開利的發明標志了現代空調的誕生。定義了空調必須具備四項功能: 控制溫度、控制濕度、空氣流動速度、 空氣潔凈度。,4-1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空調的誕生,空調的任務保證特定空間的空氣參數達到所要求的狀態。 (1)特定空間指房間

2、、廠房、劇院、手術室、汽車、火車、飛機等。 (2)空氣參數指空氣的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流速潔凈度(四度)及壓力、環境噪聲等。 (3)所要求的狀態有舒適性、工藝性要求。,4-1 空調系統概述,1、空調區域: 離外墻0.5米、離地0.3米高于精密設備0.3-0.5米空間 2、室內空氣計算參數: 空氣的狀態參數(溫度、濕度等); 其他技術參數流速、潔凈度、允許噪聲、余壓等。 3、參數的指標: 空調基數空調區域內設計規定的空氣基準溫度和基準相對濕度。 空調精度空調區域內,偏離空調基數的最大允許值。,4-1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1 舒適性空調參數控制指標,舒適性空調室內計算參數 夏季:溫度 24-28

3、相對濕度 40%-65% 風速不大于 0.3 m/s 冬季:溫度 18-22 相對濕度 40%-60% 風速不大于 0.2 m/s,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1 舒適性空調參數控制指標,空調冷源,天然冷源,人工冷源,價廉、節能,新安江水庫深層水,吸收式機組,壓縮式機組,溴化鋰直燃式,溴化鋰蒸汽式,活塞式,離心式,螺桿式,風 冷 式,水 冷 式,壓縮式機組,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2 空調系統的冷源, 氟里昂制冷劑大致分為3類: 氯氟烴類產品,簡稱CFC。 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 R500、R502等,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最大,被列為一類受控物質。 氫氯氟

4、烴類產品,簡稱HCFC。 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層破壞系數是R11的百分之幾,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 氫氟烴類:簡稱HFC。 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 R410a、R152等, 臭氧層破壞系數為0,但氣候變暖潛能值很高。,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2 空調系統的冷源制冷劑,高溫低壓,冷卻劑流向,汽化吸熱,高溫低壓,水冷活塞式冷水機組,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4-1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2 空調系統的冷源,風冷活塞式冷水機組,水冷離心式冷水機組,4-1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2 空調系統的冷源,4-1 空氣

5、調節系統概述 1.2 空調系統的冷源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水作制冷劑,溴化鋰作吸收劑 制冷劑回路:高壓制冷劑氣體在冷凝器中冷凝,產生高壓制冷劑液體經節流后到蒸發器蒸發制冷 溶液回路:吸收器中,吸收劑吸收來自蒸發器的低壓制冷劑氣體,形成含制冷劑溶液,該溶液用泵送到發生器,經加熱使制冷劑重新蒸發出來,送入冷凝器。,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2 空調系統的冷源吸收式制冷,直燃冷熱水機組,蒸汽吸收式冷水機組,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2 空調系統的冷源,占總建筑面積0.60.9%,或按1.163MW/100m2冷負荷估算 高層建筑,冷凍機房宜設置在地下室和底層 超高層建筑,部分冷凍機房可能需要

6、設置在樓層上 應有一定的建筑隔聲、消聲、隔振等措施 應設有為主要設備安裝、維修的大門及通道 冷凍機房的地面載荷約為46t/m2,且有振動,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3 空調系統的冷凍機房,全空氣,按負荷 的介質,全水,空氣水,制冷劑,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4空調系統分類,直流式,封閉式,回風式,風機盤管加新風,小型中央空調,風機盤管,集中式系統,按設備 的 集中程度,半集中式系統,分散式系統,4-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4空調系統分類,(1)空氣處理設備都設置在一個集中的空調機房里。 (2)空氣處理所需的冷、熱源由集中設置的冷凍站、鍋爐房或熱交換站。 集中式空調系統即是全空氣系統

7、,俗稱中央空調。,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1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特點,封閉式空調系統,直流式空調系統,回風式空調系統,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2集中式空調系統的分類,1、集中的冷熱源 2、空氣集中處理設備 3、空調風系統 4、空氣分配裝置風口 5、空調水系統 (中央空調),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3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典型集中式 (全空氣)空調系統,熱源 冷源 空氣處理設備,空調風系統 空氣分配裝置 空調水系統,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3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熱站,用 戶,用 戶,為空調系統提供熱量的設備 燃煤鍋爐 燃油鍋爐 燃氣鍋爐 電鍋爐 冷熱水機組 城市熱力網電站余熱,凝結

8、水,蒸汽,60空調供水,50空調回水,95,70,60空調供水,50空調回水,鍋 爐 房,熱源 冷源 空氣處理設備,空調風系統 空氣分配裝置 空調水系統,水冷式冷水機組,風冷式冷熱水機組,冷水機組制備的冷水溫度79,供夏季空調系統冷卻空氣,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3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直燃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空調制冷機房 占總建筑面積0.60.9%,或按1.163MW/100m2冷負荷估算 高層建筑,冷凍機房宜設置在地下室和底層 超高層建筑,部分冷凍機房可能需要設置在樓層上 應有一定的建筑隔聲、消聲、隔振等措施 應設有為主要設備安裝、維修的大門及通道 冷凍機房的地面載荷約為46t/m2,且

9、有振動,熱源 冷源 空氣處理設備,空調風系統 空氣分配裝置 空調水系統,處理送風參數的設備: 表面式空氣加熱器 表面式空氣冷卻器(冷卻、減濕) 空氣電加熱器 空氣加濕器 空氣減濕設備 空氣過濾設備,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3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空氣表面式換熱器(盤管) 根據盤管內流體介質溫度, 可以對空氣進行處理 冷水冷卻減濕 熱水加熱,風,風,配備表面式換熱器和風機的空氣處理設備,新風機組,風機盤管,電加熱器,用于空調系統的局部加熱或“精加熱”,空氣過濾器 用于空調送風中的粉塵過濾,中效過濾器,高效過濾器,初效過濾器,組合式空調機 將各種空氣處理設備組裝在一起,進行空氣處理 一般包括:

10、回風機段、混風段、過濾段、表冷段、加熱段、加濕段、送風機段等。,4-2集中式空調系統 2.4空調機房,空調機房在建筑中位置確定的原則 防止噪聲影響,減少風道占空間; 機房服務半徑約為3040m,不得超越防火分區。 空調機房面積 一般空調:空調面積的 510%; 高精度空調或凈化空調:1020%; 新風機房:12%。,熱源 冷源 空氣處理設備,空調風系統 空氣分配裝置 空調水系統,風管斷面,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5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矩形 例500X320,圓形 例320,風管材料,吊頂內、設備層,鍍鋅薄鋼板,復合材料,風管安裝,玻璃鋼,無機玻璃鋼風管,復合玻鎂風管板材,復合玻纖板風管,

11、酚醛鋁箔復合直接風管,熱源 冷源 空氣處理設備,空調風系統 空氣分配裝置 空調水系統,風口 空調系統中風量的分配、風向的控制。 設計安裝中注意建筑的諧調和室內氣流組織的狀態。,4-2 集中式空調系統 2.5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風 口 類 型,風 口 類 型,室內的送風管道和風口布置,地板送風(香港匯豐銀行),禮堂觀眾席空調送風示意圖,座 椅 送 風,集中式空調風平面,常見的是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 1、集中設置的空調冷熱源和新風機處理的空氣; 2、分散設置在空調房間的二次空氣處理裝置風機盤管(末端裝置) 適用: (1)空調房間多,空間小,各房間要求單獨調節 (2)建筑物面積較大,但主風管敷設困難

12、,4-3半集中式空調系統 3.1半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特點,1、集中的冷熱源 2、集中新風處理設備 3、新風輸送風道(同通風) 4、空氣末端處理裝置 5、控制調節設備 (中央空調),冷熱源,風機盤管,新風,4-3半集中式空調系統 3.2半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新風機,新風機組 新風機組提供保障室內衛生所需的新鮮空氣。,熱源(同全空氣) 冷源(同全空氣) 空氣處理設備,空氣輸送管道 空氣分配裝置 空調水系統,4-3半集中式空調系統 3.2半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熱源(同全空氣) 冷源(同全空氣) 空氣處理設備,空氣輸送管道 空氣分配裝置 空調水系統,風機盤管(末端裝置) 對空氣進行冷卻減濕或加熱,從

13、房間或吊頂中抽回風,處理后送入房間。,4-3半集中式空調系統 3.2半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賓館客房風機盤管布置示例,半集中式 系統,半集中式空調水系統,接排水系統,凝結水,冷水,冷卻水,熱水系統,4-4空調水系統,空調冷水系統,空 調 水 系 統,空調熱水系統,空調凝結水系統,空調冷卻水系統,各管路附件,4-4空調水系統 4.1空調冷水系統,12,7,空調冷水系統是制冷機組和空氣處理機組之間循環管道、水泵、儀表及附件。,4-4空調水系統 4.1空調冷水系統,空調冷卻水系統是水冷式制冷冷源機組和冷卻塔之間循環管道、水泵、儀表及附件。,冷卻供水,冷卻回水,冷源,冷卻塔,4-4空調水系統 4.2空

14、調冷卻水系統,冷卻塔的主要形式,圓形逆流冷卻塔,方形橫流冷卻塔,當然冷卻塔的分類形式還有很多種,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冷卻塔,冷卻塔的安裝示例,空調熱水系統是冬季空調時鍋爐和熱交換器之間的熱媒循環管路及附件;熱交換器和空氣處理設備之間的熱水循環管路及附件。,95,60,60,50,70,熱源,空氣處理設備,熱交換器,4-4空調水系統 4.3空調熱水系統,空調凝結水系統是夏季空氣處理設備冷卻減濕后凝結在滴水盤上的凝結水排放口到排水系統的管道,排至排水系統,空氣處理 設備,4-4空調水系統 4.4空調凝結水系統,全空氣空調系統的水系統,凝結水排放,1、室內機:VRV系統的末端裝置 (1)特點:帶

15、蒸發器和循環風機的機組, (2)類型:立式、臥式、吸頂式、壁掛式、吊頂嵌入 式、連接風管的隱藏管路型 2、室外機:風冷式冷凝器和壓縮機等組成。 3、冷媒管路:室內外機之間的連接管路:液體管線, 氣體線。,4-5VRV系統 (制冷劑系統) 5.1VRV系統的組成,直接蒸發式(制冷劑)VRV空調系統,室 內 機,室外機,4-5VRV系統 (制冷劑系統) 5.1VRV系統的組成,4、VRV控制系統 (1)室內機控制器:測量蒸發器前、后的空氣溫度,控制室內機的冷媒流量。 (2)系統集中控制器。檢測冷媒流量和壓力控制壓縮機的轉速或冷媒旁通閥的開度。,4-5VRV系統 (制冷劑系統) 5.1VRV系統的組

16、成,4-5VRV系統 (制冷劑系統) 5.1VRV系統的組成,全熱交換新風機換熱原理圖,全熱交換新風機布置圖,VRV 系 統 管 道 平 面,實際配管長度 100150m 等效配管長度 115175m 總體高度差 50m 室內機間高差 15m 第一分支至最遠 40m,4-5VRV系統 (制冷劑系統) 5.1VRV系統的作用范圍,4-5VRV系統 (制冷劑系統) 8.2VRV系統的安裝示例,天津出光潤滑有限公司,4-5VRV系統 (制冷劑系統) 8.2VRV系統的安裝示例,利用低溫熱水冷卻周圍壁面或吊頂溫度的輻射傳熱和空氣的對流傳熱結合系統。 夏季冷卻頂板裝置,冷水(不低于16。)這種裝置不具備

17、除濕能力,需要新風系統配合除濕。,4-6輻射空調系統,4-6輻射空調系統,輻 射 冷 吊 頂,輻射地板,空調工程施工圖,空 調 工 程 施 工 圖,說 明:設計、施工說明;圖例、設備材料表,平面圖:風管、水管平面;設備平面,詳 圖:冷凍、空調機房平剖面;節點平剖面,系統圖:風系統;水系統,流程圖:熱力、制冷流程;空調冷熱水流程,空調工程施工圖,說 明:設計、施工說明;圖例、設備材料表,1、設計說明:設計概況,設計參數;冷熱源情況;冷熱媒參數;空調冷熱負荷及負荷指標;水系統總阻力;系統形式和控制方法。 2、施工說明:使用管道、閥門附件、保溫等的材料,系統工作壓力和試壓要求;施工安裝要求及注意事項

18、 3、圖例 4、各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主要技術參數,說 明:圖 例,空調工程施工圖,1、建筑輪廓、主要軸線、軸線尺寸、室內外地面標高、房間名稱。 2、雙線風管、單線水管;標注風管水管規格、標高及及定位尺寸;各類空調、通風設備和附件的平面位置;設備、附件、立管的編號。 3、當建筑裝修未定:可單線繪制風、水管的走向;注明房間送、回風量或風機盤管的數量規格。 4、二層以上的多層建筑,建筑平面相同時可繪制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風管、水管平面;設備平面,通 風 平 面 圖,空 調 新 風 平 面,空 調 水 管 平 面,空調工程施工圖,1、通風、空調剖面圖:風管或管道與設備交叉復雜的部位,應繪制平面圖。繪出風管、水管、設備等的尺寸、標高、氣、水流方向以及與建筑梁、板柱及地面的尺寸關系 2、通風、空調、制冷機房平面圖:繪出通風、空調、制冷設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