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度湖南省長沙市湘軍高級中學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度湖南省長沙市湘軍高級中學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度湖南省長沙市湘軍高級中學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度湖南省長沙市湘軍高級中學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度湖南省長沙市湘軍高級中學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4月期中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考試時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古巴比倫和亞述帝國是兩河流域不同時期的主要政權。下表呈現了古巴比倫與亞述帝國司法審判的變化。這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司法主體審判方式上訴(再審)古巴比倫各級相對專業的法律人士;國王一般由數人組成合議庭共同裁決一般由地方人員審理亞述帝國國王;國王任命的各級行政官員往往一兩位官員即可裁決往往直達國王并迅速裁決、執行A.審判方式的完善B.行政效率的提高C.君主權威的增強D.治理方式的多樣2.11世紀開始興起的城市中,市民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把他們結合起來的紐帶是一紙契約:封建主賜予的特許狀,亦即市民共同遵守的城市章程。中世紀城市作為一種共同體,代表本城及市民利益。據此可知中世紀城市A.標志民族國家意識興起B.具備近代政治文明色彩C.構建受到啟蒙思想指引D.已擺脫封建王權的束縛3.印加帝國組織勞力在45度的山坡上開發梯田,種植高度延伸至海拔4000米左右,對地貌的有效改造使作物能夠在安第斯山脈的寒冷氣候中生存,這反映了印加梯田興起的原因是A.帝國的中央集權統治B.帝國氣候的變化多端C.帝國的文明繼承前代D.帝國經濟結構的變化4.學者勞倫斯·斯通指出,英國大貴族于16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經歷了一場危機。其主要表現是,通貨膨脹致使以固定地租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大貴族收入銳減,他們往往通過借債,甚至賣地才能勉強維持其原有的生活方式。這場危機A.體現了血腥擴張的時代惡果B.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轉型進程C.促成了世界貿易中心的轉移D.延緩了英國傳統制度的解體5.到1780年時,美國13個獨立的殖民地都通過了自己的憲法。這些憲法雖然都確立了人民主權、議會至上的原則,并在權力架構上用立法和執法分離來代替英國憲政中的混合政府體制,但大都旨在防止群眾越出既定慣例和侵犯既得利益。這說明,當時美國的地方憲法A.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B.完全摒棄了英國憲政思想C.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意志D.難以捍衛獨立戰爭的成果6.拿破侖說“大革命是思想家的業績”,路易十六也曾哀嘆“伏爾泰和盧梭亡了法國”。下列對上述言論理解正確的是A.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根源B.伏爾泰和盧梭領導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專制統治C.啟蒙運動對法國大革命起到了宣傳和動員作用D.拿破侖通過戰爭將革命的思想傳播到歐洲各地7.18世紀前期,英國工業主要集中于以倫敦為中心的英格蘭東南部。18世紀末19世紀初,傳統工業地區衰落,而曼徹斯特、索爾福德、奧爾德姆等工業城市迅速興起,由此煤鐵資源豐富的英格蘭西北部一派生機勃勃,形成了新興工業基地。這反映出英國A.產業革命推動工業重心轉移B.城市化的不平衡性加劇C.完善的工業體系已建立起來D.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8.下面是英、美、德三國制造業勞動生產率指數統計表英國勞動生產率(1913=100)美國/英國勞動生產率(%)德國/英國勞動生產率(%)1869年55.6203.81879年64.8187.81889年77.5195.494.71899年88.3194.899.01909年91.0208.5117.81913年100.0212.9119.0據表可知,當時A.新技術應用影響國家發展B.美國制造業布局最為合理C.英國綜合國力落后于美德D.德國對外擴張的步伐加劇9.有西方學者指出:“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引導人們對歷史事件和現實問題作出了重要的二次解讀。馬克思呼吁革命,為社會主義政黨作出定位,這些都為世界各地的反對黨派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動力。”該學者旨在說明,馬克思主義A.推動社會改造探索B.促成國際工人聯合C.成為社會普遍共識D.助推工人運動興起10.《巴黎公社社員告勞動農民書》提到“你是受高利貸者、承租戶、莊園主和農場主折磨的一個鄉下勞動者,你們勞動最好的產品要給什么都不干的人;歸根到底,巴黎愿意把土地給農民,把勞動工具給工人。”這表明巴黎公社A.開展土地革命B.建立了工農聯盟C.維護農民利益D.獲得了農民支持11.188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在柏林召開會議,制定了所謂的“有效占領”原則。會議還決定,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即所謂“地圖上作業”。由此可知,柏林會議的實質是A.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B.確立殖民體系的會議C.開發非洲的合作會議D.制定國際規則的會議12.如圖是一幅描繪19世紀20年代美國對外政策的漫畫,畫中英文為“Notrespass-ing.AmeriCaforAmeriCansunClesam”,大致譯為:“禁止進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該漫畫中的政策A.反映了美國滲透拉美的意圖B.維護了拉美國家的主權獨立C.有助于拉美獨立運動的興起D.揭示了列強瓜分美洲的企圖13.18世紀下半葉,首任英屬印度總督黑斯廷斯認識到“了解印度文化是理解印度管理體制的基礎”。他鼓勵翻譯印度典籍,建立了以研究印度古代宗教、歷史、地理等為重點的“亞洲學會”。在他的扶持下,印度文化研究者將英國殖民者塑造為古印度文明的復興者。黑斯廷斯的主要目的是A.凸顯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合法性B.鼓勵英國人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C.體現宗主國對殖民地的優越感D.通過文化殖民實現對印度直接統治14.1850年時,非洲還是一片神秘大陸,歐洲人只對埃及和沿海地區有所了解,然而到了1900年,整個非洲竟都被歐洲列強測繪、勘探和瓜分。這一變化A.促進非洲社會全面快速發展B.標志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終完成C.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D.有利于非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開展15.1896-1897年,菲律賓人民為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進行民族獨立戰爭,1899-1902年,又開展抗美衛國戰爭。菲律賓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以及打碎封建大莊園、平均分配土地等口號,在此期間,華僑投身革命,與菲律賓人民并肩作戰。這主要表明A.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相互支持B.新興民族國家反帝斗爭不斷發展C.菲律賓人民民族民主意識不斷覺醒D.亞洲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16.就亞非地區而言,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民族解放運動處于自發的斗爭階段,19世紀晚期后,開始走上自覺的民族民主運動的道路,并在20世紀初更是走向大覺醒時代。導致其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B.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C.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D.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從15世紀起,西歐的航海家進行了好多次遠渡重洋的航行,開辟了東西方之間的新航路,發現了歐洲人所不曾到過或不曾聽過的許多地方。這是人們長期以來發展科學技術和積累地理知識的結果,也是西歐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摘編自林彬《簡明世界史》材料二西班牙、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掠奪的道路。在經濟上推行種植園奴隸制,并強迫土著居民開采金銀礦產、掠奪貴金屬。隨后興起的是荷蘭、英國。英國從1553年到1680年間,組織了49個商業壟斷公司,法國從1599年到1789年至少建立了75個商業壟斷公司。荷蘭1602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不但壟斷東印度的貿易,而且統治印度尼西亞和其他荷屬殖民地。這些后起的殖民國家同樣采取血腥的手段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其他地區人民被殖民和奴役的基礎之上。-摘編自王斯德主編《大學世界史》(1)根據材料一,分析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及條件。(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殖民國家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并結合所學予以評價。(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英國,人民有史以來第一次正式審判并處死了國王,個人利益和經濟發展變成了政府政策的最高目的。出于實際的目的,英國已經找到了解決土地問題的革命性辦法······在所有這些國家,工業成長的前導都是大眾消費品-主要(但不是絕對)是紡織品的制造商,因為這類商品的巨大市場已經存在,商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擴大生產的可能性。-摘編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革命的時代》材料二“從這污穢的陰溝里泛出了人類最偉大的工業溪流,肥沃了整個世界;從這骯臟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純正的金子。人性在這里獲得了最充分的發展,也達到了最為野蠻的狀態;文明在這里創造了奇跡,而文明人在這里幾乎變成了野蠻人。”-摘自1835年托克維爾對曼徹斯特的評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工業革命的影響。(8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下表為某論文的目錄摘編。-摘編自袁玥《馬克思恩格斯的工業革命思想研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意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晰。)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隨著海上商路的開拓,各地區、各國之間的聯系一步一步地加強,到1900年左右,世界終于形成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有機整體。世界史到此時才真正具有世界性。世界各地區形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固然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也是與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于世界上其余國家、地區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這顯然是一種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現象,也是一個矛盾。因此,1900年以后的人類歷史發展的趨勢就是解決這個矛盾,消滅這種不公正的現象,逐步建立一個公正的世界。-摘編自吳于座、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下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到1900年左右“世界史到此時才真正具有世界性”。(8分)(2)試舉兩例20世紀初期各國人民為“解決這個矛盾,消滅這種不公正的現象”作出的努力。(4分)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4月期中考試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1.C【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在古巴比倫,司法主體有各級相對專業的法律人士以及國王,審判方式是合議庭共同裁決,上訴由地方人員審理。而在亞述帝國,司法主體變為國王和國王任命的各級行政官員,審判往往一兩位官員即可裁決,上訴直達國王并迅速裁決、執行。從古巴比倫到亞述帝國,司法主體中國王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審判和上訴等環節更多地與國王相關,這反映了君主權威的增強,C項正確;從表中來看,亞述帝國的審判方式是一兩位官員裁決,相較于古巴比倫的合議庭共同裁決,不能體現審判方式的完善,反而更像是君主權威影響下的簡化,排除A項;表格中沒有足夠信息表明行政效率提高,更多體現的是君主權威在司法中的變化,而非單純行政效率問題,排除B項;表格主要圍繞司法審判相關內容,并沒有體現出治理方式的多樣,更多是在司法方面君主權威的變化,排除D項。2.B【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西歐城市代表市民集體利益,具備市民共同遵守的城市章程,享有自治的權利,已經初步具備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B項正確;材料無法說明中世紀城市是民族國家意識興起的標志,排除A項;啟蒙運動并非在中世紀時期出現,排除C項;已擺脫封建王權的束縛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3.A【解析】據題干“印加帝國組織勞力”,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加帝國的中央集權統治能夠有效地組織大量勞力進行梯田開發,這種強大的組織能力為在困難地形和氣候條件下改造地貌、發展農業提供了可能,所以中央集權統治是印加梯田興起的重要原因,A項正確;帝國氣候的變化多端本身并不能直接導致梯田的興起,材料強調對地貌的改造,并沒有涉及氣候變化多端,排除B項;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帝國的文明繼承前代,排除C項;帝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對于梯田這種具體的農業生產方式的興起,其直接的推動作用不如中央集權統治的組織力量明顯,且材料沒有涉及印加帝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排除D項。4.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出現了價格革命,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這使得以固定地租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大貴族收入銳減,地主階級的經濟實力下降,資產階級日益崛起,推動了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B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價格革命,沒有涉及血腥擴張,排除A項;促進世界貿易中心轉移的是商業革命,排除C項;價格革命加速了英國傳統制度的解體,排除D項。5.C【解析】題干中提到美國13個獨立殖民地的憲法確立了人民主權和議會至上的原則,并在權力架構上進行了一定的改變,但其目的是防止群眾破壞既定慣例和侵犯既得利益,反映出這些憲法在本質上是為了保護當時的資產階級利益和秩序,滿足資產階級對社會體系的需求,因此,地方憲法更多體現的是資產階級的政治意志,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行政權、司法權、立法權的分立,排除A項;據材料“并在權力架構上用立法和執法分離來代替英國憲政中的混合政府體制”可知,美國政治制度受到了英國憲政思想的影響,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美國地方憲法中對資產階級意志的體現,據此不能得知其對獨立戰爭成果的影響,排除D項。6.C【解析】拿破侖說“大革命是思想家的業績”,路易十六哀嘆“伏爾泰和盧梭亡了法國”,這都表明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起到了宣傳和動員作用,C項正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但題干中拿破侖和路易十六的言論重點強調的是思想家的作用,而非經濟因素,排除A項;伏爾泰和盧梭是啟蒙思想家,他們并沒有直接領導法國大革命,排除B項;題干中并未提及拿破侖通過戰爭傳播革命思想的內容,排除D項。7.A【解析】根據材料“18世紀末19世紀初,傳統工業地區衰落,而曼徹斯特、索爾福德、奧爾德姆等工業城市迅速興起,由此煤鐵資源豐富的英格蘭西北部一派生機勃勃,形成了新興工業基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前期工業集中在英格蘭東南部,18世紀末19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新興工業基地在煤鐵資源豐富的英格蘭西北部興起。這表明產業革命推動了工業重心從東南部向西北部轉移,A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工業重心的轉移,而不是城市化不平衡性加劇的問題。雖然提到了不同地區的城市發展,但重點是工業布局的變化,排除B項;材料中僅提及了工業重心的轉移,并沒有表明英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相關內容,排除D項。8.A【解析】依據材料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勞動生產率遠高于英國,20世紀初德國勞動生產率也超過英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由于兩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積極推動新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新興產業發展迅速,體現了科技創新在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A項正確。表中數據是各國的生產效率,不能說明制造業分布狀況,排除B項;綜合國力不僅僅包括經濟方面,還包括軍事、文化影響等,當時英國綜合國力在世界仍處于領先地位,排除C項;僅從材料不能得出德國對外擴張的步伐加劇,排除D項。9.A【解析】題干中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引導人們對歷史事件和現實問題作出二次解讀,并為反對黨派提供理論支持和動力,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在推動社會改造和探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推進社會改造方面的作用,沒有涉及工人運動與國際工人的聯合,排除B項;馬克思主義誕生后,雖然傳播范圍不斷擴大,但沒有成為社會“普遍共識”,排除C項;工人運動興起促進馬克思主義誕生,排除D項。10.C【解析】《巴黎公社社員告農民書》提出農民是被剝削者,要將土地給農民,體現出對農民的同情,維護農民的利益,C項正確;巴黎公社沒有掌握鄉村,沒有開展土地革命的條件,排除A項;巴黎公社對農民表達同情,也希望獲得農民對革命的支持,但對農民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提出要建立工農聯盟,排除B項;《巴黎公社社員告勞動農民書》是巴黎公社的表態,不能體現農民對巴黎公社的態度,排除D項。11.A【解析】根據材料,188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在柏林召開會議,制定了所謂的“有效占領”原則。會議還決定,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即所謂“地圖上作業”,由此可知,柏林會議的實質是各帝國主義國家瓜分非洲的分贓會議,A項正確;柏林會議的實質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并非確立殖民體系的會議,排除B項;柏林會議并非為了開發非洲,是為了殖民非洲,排除C項;柏林會議只是為了殖民非洲,并非是制定國際規則,排除D項。12.A【解析】根據題干關鍵信息“禁止進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和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對門羅主義的描述,反映的是美國滲透拉美的意圖,A項正確;該政策是美國滲透拉美的野心,不能維護拉美獨立,排除B項;拉美獨立運動興起于19世紀初,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中的時間拉丁美洲已基本獲得獨立,列強瓜分美洲是在15-18世紀,18世紀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處于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排除D項。13.A【解析】根據材料“他鼓勵翻譯印度典籍,建立了以研究印度古代宗教、歷史、地理等為重點的*亞洲學會'。在他的扶持下,印度文化研究者將英國殖民者塑造為古印度文明的復興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殖民者將自己塑造為古印度文明的復興者,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印度民眾接受英國的殖民統治,凸顯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合法性,A項正確;在18世紀下半葉,新航路開辟早已完成,此時不需要再鼓勵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排除B項;題干重點強調的是通過塑造形象來為殖民統治尋找合理性,而不是單純體現宗主國對殖民地的優越感,排除C項;英國對印度的統治是殖民統治,而且這里主要是通過文化手段來讓殖民統治合法化,而不是為了實現直接統治,排除D項。14.C【解析】據材料“然而到了1900年,整個非洲竟都已被歐洲列強測繪、勘探和瓜分”并結合所學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非洲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最終形成,C項正確;“全面快速發展”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從材料中的時間信息來看,當時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排除B項;歐洲列強的測繪、勘探和瓜分并未推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非洲展開,排除D項。15.C【解析】據題干“菲律賓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以及打碎封建大莊園、平均分配土地等口號”可知菲律賓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菲律賓人民通過革命斗爭追求民族獨立和自身民主權利,表現出了強烈的民族民主意識,C項正確;雖然華僑參與了菲律賓的革命,但題干并未明確提及亞洲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支持,排除A項;新興民族國家是指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獨立后建立的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此時菲律賓還沒有取得民族獨立,排除B項;早在1885年,印度資產階級就成立了國大黨與英國殖民者展開了斗爭,排除D項。16.B【解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地區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進而促進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壯大,思想上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可見導致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地區民族民主運動興起的主要因素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思想解放運動為民族民主運動提供了思想動力和理論指導,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思想因素相比于經濟基礎是次要因素,排除A項;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亞非民族民主運動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排除C項;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是亞非民族民主運動興起的國際背景,主要因素還在亞非地區內部,排除D項。17.【答案】(1)根本原因: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或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2分)條件:科學技術的發展;長期以來地理知識的積累。(2分)(2)方式:掠奪當地金銀礦產等貴金屬;成立商業壟斷公司進行商業掠奪。(2分)評價:推動全球聯系日益緊密,有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促進了西歐社會發展和轉型;給殖民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6分)【解析】(1)根據材料一“也是西歐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可得出,根本原因是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并結合所學可知,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長期以來地理知識的積累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2)根據材料二“強迫土著居民開采金銀礦產、掠奪貴金屬······英國從1553年到1680年間,組織了49個商業壟斷公司,法國從1599年到1789年至少建立了75個商業壟斷公司”可得出,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包括:掠奪當地金銀礦產等貴金屬;成立商業壟斷公司進行商業掠奪。根據材料“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其他地區人民被殖民和奴役的基礎之上”可得出,一方面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了全球聯系日益緊密;促進了西歐社會發展和轉型。18.【答案】(1)工場手工業工人總結生產實踐;資本主義代議制提供政治保障;海外殖民地提供廣闊市場;圈地運動(農業資本主義化)提供了資金、自由勞動力和市場。(6分,任答3點)(2)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各國的工業化;工業革命使生產組織與管理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工業革命也導致了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導致欲望的膨脹(使人變得更加貪婪)。(8分,兼顧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由材料“在英國,人民有史以來第一次正式審判并處死了國王,個人利益和經濟發展變成了政府政策的最高目的。”及所學可得出資本主義代議制提供政治保障;由材料“在所有這些國家,工業成長的前導都是大眾消費品-主要(但不是絕對)是紡織品的制造商,因為這類商品的巨大市場已經存在,商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擴大生產的可能性。”及所學可得出圈地運動(農業資本主義化)提供了資金、自由勞動力和市場;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工場手工業工人總結生產實踐;海外殖民地提供廣闊市場。(2)由材料“從這污穢的陰溝里泛出了人類最偉大的工業溪流,肥沃了整個世界”及所學可得出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各國的工業化;由材料“從這骯臟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純正的金子。”及所學可得出工業革命也導致了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由材料“人性在這里獲得了最充分的發展,也達到了最為野蠻的狀態”可得出導致欲望的膨脹(使人變得更加貪婪),結合所學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19.【答案】示例:論題:馬克思主義誕生有其歷史必然性。(2分)闡述: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資本主義世界開始出現經濟危機。雖然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產品日益豐富,但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并沒有得到相應改善,他們的政治權利也極其有限。在工業化的早期階段,歐洲各地普遍出現了貧富分化嚴重、工人階級苦難深重的狀況。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工人階級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空想社會主義”雖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但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現實力量和正確有效的途徑。在此背景下,19世紀中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廣泛吸收人類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工業革命引起的社會變化,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共同創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10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順應了工業革命以來工人階級的普遍訴求,指明了人類解放的陽光大道。(2分)(示例僅供參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題目要求,言之成理也可)【解析】根據材料“馬克思恩格斯工業革命思想的生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擬定論題為“馬克思主義誕生有其歷史必然性”,可闡述為: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雖然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產品日益豐富,但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并沒有得到相應改善,他們的政治權利也極其有限。在工業化的早期階段,歐洲各地普遍出現了工人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