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吉安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吉安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吉安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吉安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安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869年美國人丁匙良在擔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時,曾增設了具有近代意義的體育課程。他在《同文館記》中記述:“同文館學生不愿意習體育,認為有失尊嚴,他們只能慢慢地踱方步。中國學生是沒有粗野游戲的,如足球、棒球等類。”由此可見,當時中國A.競技體育活動項目極其稀少B.“向西方學習”新思想尚未萌生C.傳統觀念制約近代教育轉型D.“中體西用”主張受到學界推崇2.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產論”和“輕徭薄賦”,墨家的“節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論,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現表明A.民本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思想B.統治者注重對私產的保護C.社會階級矛盾得到有效緩和D.生產關系領域發生了變革3.“本是揚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鹽商十五年,不屬州縣屬天子。每年鹽利入官時,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指鹽鐵使,掌管鹽鐵專賣)遠不知。”白居易的這首《鹽商婦》反映的現象包括①鹽鐵收益主要歸州縣②鹽鐵使對地方鹽務管控不力③有部分鹽商非法獲利④政府已經放棄重農抑商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12世紀,富庶的南方省份福建主要進口稻米,而在當地專門種植荔枝、柑橘和甘蔗,在北方市場上高價出售。以至于政府要求福建人種植稻米以減少對進口稻米的依賴,盡管此舉收效甚微。材料反映了()A.區域間長途販運較發達 B.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發展C.經濟重心逐漸南移趨勢 D.糧食供給危機日益顯現5.18世紀,“英國陶瓷之父”喬賽亞韋奇伍德積極為他的工廠裝備最新的技術,第--臺引擎旋床是以他在伯明翰的鑄造廠里看到的機器為原型,然后按照陶器生產的特殊需要改制而成的;1782年安裝了一臺蒸汽發動機,它由國內著名的博爾頓一一瓦特鑄造廠生產,韋奇伍德用它碾碎燧石并為陶器拋光。由此可見,工業革命A.造就了大量如陶瓷之父般的人才B.需要各行各業入員的支持和協作C.一個部門能決定多個部門的前程D.對蒸汽發動機發展依賴非常嚴重6.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令:“查前清官廳,視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爺等名稱,受之者增慚,施之者失體。……光復以后,聞中央地方各官廳,漫不加察,仍沿舊稱,殊為共和政體之玷。”有研究者發現,同年6月《申報》載:“公堂會審之時,(被告)就口口聲聲以老爺、大人相稱,裁判官亦直受不辭。”上述材料最宜作為下列哪一觀點的論據?A.審判制度沿用前清 B.政體變化不甚明顯C.平等制度遭受玷污 D.等級觀念根深蒂固7.古代雅典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終身研究學問,很少人愿意去擔任官職而從政。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在于,雅典A.有較為嚴密的監督機制 B.知識分子對民主制度徹底失望C.自由信仰環境較為寬松 D.知識分子對社會道德淪喪不滿8.1850年,美國作家霍桑發表了其長篇小說《紅字》。《紅字》最后,作者沒有寫出牧師胸前的紅字的具體由來,留有充分的假設和想象思考。霍桑用這種含糊不清的表現方式突出揭示出牧師內心的痛苦和矛盾。下列作品與《紅字》屬于同一文學風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間喜劇》 C.《等待戈多》 D.《戰爭與和平》9.“這次起義促使共產國際改變了對國共合作的態度,這才有了革命轉折點的八七會議,堅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對這次起義的描述有誤的是①參加軍隊稱紅軍②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③發生在1927年8月④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1921年香港進行人口普查時,有一則謠言廣為流傳。其內容是:政府欲修建跨海大橋,每個橋墩底下將埋葬一些孩子以收加固之效。許多母親相信,人口統計的目的是為了選擇合適的殉難者。因此,該次人口普查中隱匿了大量兒童未加統計。該現象反映出A.英國殖民當局對香港的血腥統治B.香港地區的近代化水平有待提高C.香港華人對英國殖民者充滿猜疑D.中英兩國文化出現了激烈的碰撞11.某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在探究“影視材料中的歷史”時發現,電視劇《潛伏》中多次出現解放戰爭后期國民黨將領搶購黃金和美金的情節。當時美金像黃金一樣被搶購的主要原因是A.《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B.《布雷頓森林協定》的影響C.《聯合國家憲章》的要求D.《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刺激12.17世紀荷蘭風俗畫家約翰內斯?維米東創作的油畫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內的地方風情,但如果你仔細觀察畫中的物——用加拿大河貍皮制作的奢華皮帽、中國的瓷盤、秘魯白銀鑄造的銀幣、印第安人用胭脂蟲染制的紅色布料——就會向你展現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夠A.體現畫家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B.反映殖民擴張給荷蘭帶來的財富C.展示畫家所屬的印象派風格 D.折射工業革命給西歐帶來的繁榮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根據如圖所示,回答問題問題:(1)將正確的字母填入圖標的括號中A.公民法B.萬民法C.十二銅表法(2)在公元前3世紀以后,羅馬法為什么不斷完善和發展?(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說道:“也許,羅馬人在思想上的一個最重要的貢獻是,它們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習俗。……當時存在這樣的觀念:一個民族無論去何處,總攜帶它自己的法律。”結合上述觀點談談你對古代羅馬法的看法。(4)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研究羅馬法還可以借助哪些手段?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從唐到宋經歷了很大的改變。拿唐的750年與宋的1050年做一個比較。就會發現:從外交關系上,唐有霸權,在北方唐以外沒有國家,只有少數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國的外交關系就不一樣了,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有宋、遼、夏、金;另外,唐時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時則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卻變成了--個多元化的地方,有多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多種語言;唐朝首都是一個典型的adminitrativecity,是政治的,而宋則是經濟中心變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兩倍,貨幣數量是唐的二十倍,這都說明了商業經濟、市場經濟的發展;技術方面,宋朝還有了印刷、火藥、指南針,這三個技術都是非常重要的;從社會方面,唐朝人的社會地位還是要看血統、身份,而宋朝人的社會地位則是看教育文化,科舉制度被擴大,其重要性在社會中也越來越大。宋朝9%的學生考不上,可這些人還算是士人,仍是國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紀中葉,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有45萬人,但只有500人得到進士。.——摘編自包弼德《唐宋巨大歷史變遷的現代意義:對nation觀念的重新思考》材料二1500年前后,西歐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為一種新的文明開辟了道路,這就是現代化的準備階段。1500年前后,許多事指向農業文明的解體,比如說,農奴制解體解放了人身,文藝復興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發現則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在這個過程中,民族國家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它就把自己的疆城封閉起來,使它與外界隔離,致力于自身的發展,而不顧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況如何。事實上,在多數情況下,民族國家總是以犧牲別人為代價的。這樣,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會經濟狀況基本拉平的情況就消失了,代之出現的,是某些地區發展起來,其他地區則相對落后。因此,可以說,民族國家的出現標志著現代化的起點,發展與社會的根本變遷都是從這里開始的。——錢乘旦《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宋歷史變遷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推動唐宋歷史變遷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述1500年前后西歐社會向現代化轉型所做的準備,并指出唐宋歷史變遷和西方社會變遷的實質差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材料中“同文館學生不愿意習體育,認為有失尊嚴”信息可知,“舉步要穩重端正”的傳統禮儀觀念制約了近代教育轉型,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學生礙于傳統觀念不愿學習體育,并非是當時競技體育活動項目稀少;B選項錯誤,鴉片戰爭前后,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開明地主階級開始睜眼看世界,萌發了向西方學習、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的新思想;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中國學界對“中體西用”主張的推崇。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2、D【解析】

據材料“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土地私有制確立,生產關系領域發生了變革,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D符合題意;據材料“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并沒有特定的社會意識形態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會主流思想這個高度,A錯誤;據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產論”和“輕徭薄賦”,墨家的“節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論,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屬于各學派的主張,不代表統治者注重對私產的保護,B錯誤;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蕩,社會矛盾尖銳而不是緩和,C錯誤。3、B【解析】

根據“本是揚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指鹽鐵使,掌管鹽鐵專賣)遠不知。”可得出鹽鐵使對地方鹽務管控不力,而有部分鹽商非法獲利。故B項正確;鹽鐵收益主要歸國家,且政府并沒有放棄重農抑商政策,故排除ACD項。4、B【解析】

稻米是糧食作物,茘枝、柑橘和甘蔗等是經濟作物,而茘枝等經濟作物的價格要比稻米高,所以福建人選擇種植經濟作物,即使政府提倡種植糧食也收效甚微,這說明農業的種植受市場的影響,也就是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發展,故選B;材料沒有體現區域間長途販運發達,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經濟重心南移,C錯誤;南方雖然糧食作物種植少了,但是靠進口稻米,不能說糧食供給危機,排除D。【點睛】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的特點。側重點考查的是福建地區選擇種植茘枝、柑桔而進口稻米的原因。5、B【解析】

喬賽亞韋奇伍德第--臺引擎旋床是改造而來,蒸汽機是國內著名的博爾頓一一瓦特鑄造廠生產,由此可見,工業革命需要各行各業支持和協作,選項B正確;選項A與題無關,排除;材料反映了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而非前者決定后者,排除C;蒸汽機使用之前,第韋奇伍德的工廠就已經生產,由此證明選項D錯誤。6、D【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題目“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令...聞中央地方各官廳,漫不加察,仍沿舊稱...公堂會審之時,(被告)就口口聲聲以老爺、大人相稱,裁判官亦直受不辭”即可說明辛亥革命以后的傳統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故D正確。考點:中華民族的覺醒與抗爭?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詳解】7、A【解析】

雅典為了維護其民主制度制定了嚴密的監督機制,這種機制導致很多人不愿擔任官職。A正確;徹底失望說法過于絕對,B錯誤;不愿擔任官職與自由信仰無關,C錯誤;材料未涉及社會的道德淪喪,D錯誤。故選A。8、A【解析】

根據“作者沒有寫出牧師胸前的紅字的具體由來,留有充分的假設和想象思考。”可得出這與浪漫主義的風格很相似,結合所學可知,A項是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故A項正確;BD項是現實主義,C項是現代主義,排除BCD項。9、B【解析】

依據材料“這次起義促使共產國際改變了對國共合作的態度,這才有了革命轉折點的八七會議”可知,這次起義對八七會議產生深遠影響,結合所學可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為八七會議召開奠定基礎,因此該起義是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時,中共仍然沿用國民革命軍的旗號,沒有打出工農紅軍旗號,故①錯誤;遵義會議是中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故②錯誤;南昌起義發生在1927年8月,故③正確;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的反革命政變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在南昌起義之前,故④錯誤。綜上所述,故B項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10、C【解析】

1921年香港人口普查隱匿了大量兒童未加統計是香港民眾從迷信的角度誤解港督政府修建跨海大橋的加固工程,說明香港華人對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表示不滿和猜忌。故答案為C項。A項“每個橋墩底下將埋葬一些孩子以收加固之效”純屬謠言,無法體現英國對香港統治的血腥性,排除;B項材料中的謠言與香港近代化水平高低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謠言不代表中國文化,因此無法體現中英兩國文化上的差異,排除。11、B【解析】

根據《布雷頓森林協定》的規定,美元同黃金掛鉤,美元等同于黃金,因此美金像黃金一樣被搶購,故答案為B項;《聯合國家宣言》主張共同戰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排除A項;《聯合國家憲章》確立了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和組織機構設置,規定了成員國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處理國際關系、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排除C項;《關稅和貿易總協定》致力于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排除D項。【點睛】《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同黃金掛鉤、其他各國貨幣同美元掛鉤。按照這種規定,美元等同于黃金,從而美元有了“美金”的說法。根據這種制度,與美元比起來,其他國家的貨幣處于從屬地位,確立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地位。12、B【解析】

據材料“……如果你仔細觀察畫中的物——用加拿大河貍皮制作的奢華皮帽、中國的瓷盤、秘魯白銀鑄造的銀幣、印第安人用胭脂蟲染制的紅色布料——就會向你展現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并結合所學可知,17世紀的荷蘭是“海上的馬車夫”,在世界貿易居于壟斷地位,稱霸海洋,從事海外殖民掠奪并給荷蘭帶來的巨額財富,B正確;結合所學可知,約翰內斯?維米東創作的油畫是當時現實的反映,A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明顯體現印象派風格,即注意“光”和“色”,C錯誤;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葉,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①(C)②(A)③(B)(2)原因:隨著古代羅馬國家的壯大和發展,為了進一步有效的維護羅馬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維系羅馬社會的穩定和團結,羅馬政府在不同時期制定或頒布了一系列法規和文獻;統稱為“公民法”;進入帝國時代后軍事擴張人口的增加,協調羅馬人與非羅馬人的權利關系,屋大維開始,頒布了一系列敕令,逐漸形成為一種適用于境內各民族的共同法律,統稱為“萬民法”。(3)羅馬法是羅馬人在思想上的一個最重要的貢獻。他們用理性即法律來規范社會生活;維系帝國的統治;體現了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決心。并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完備的形式對后來歐洲各國的法律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羅馬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將奴隸排斥在法律對象之外,體現了其等級間的差異。(4)還可以借助考古發現、檔案、文獻、著作、筆記、回憶資料檢索和調查訪問等。【解析】

(1)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銅表法》,它是古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以公元前3世紀中期為界,之前的羅馬法適用于羅馬境內的公民,故叫公民法,之后的羅馬法適用于羅馬境內一切自由民,故叫萬民法。故分別填:①(C)②(A)③(B)。(2)公元前3世紀,羅馬征服并統一了意大利半島,然后向地中海地區擴張。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至1世紀前后,羅馬帝國已經建立三十多個海外行省,控制歐、亞、非三大洲的廣闊疆域,統治了許多不同的民族。羅馬法律改革非常迫切:被征服者得不到法律保護對羅馬統治表現岀強烈不滿;羅馬版圖擴展,國際交往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在政治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新問題呼喚法律改革。法學家也積極編纂法典,進行法律解釋,以充實羅馬法律。(3)由材料“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習俗″可知,羅馬法是羅馬人的重要貢獻,他們用理性即法律來規范社會生活,維系帝國的統治;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曲,影響廣泛而深遠,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代資產階級根據羅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們還利用和發展了羅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為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但是羅馬法也有局限性,羅馬法保護奴隸制度,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4)還可以借助考古發現、檔案、文獻、著作、筆記、回憶資料檢索和調查訪問等。14、(1)表現:外交多元化;經濟重心南移;商品(市場)經濟發達,科技(文化)先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