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漢川二中2025屆高考歷史四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唐代貢士如果通過科舉考試,僅取得進士及第或者明經及第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過吏部銓試,才能釋褐除官。出現了“榜出,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的現象。據此可知唐代科舉A.選拔標準客觀公正B.促進社會階層流動C.世族權門仍占優勢D.摒除門第間的差距2.《后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細絹)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脂、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睂Υ瞬牧侠斫庾顪蚀_的是A.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B.文字記載是得出歷史結論的首要依據C.原料選擇與降低造紙成本無關D.人類的需求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原因之一3.在早期羅馬法中,婚姻關系分為夫權婚姻和自由婚姻,只有夫權婚姻的效力為法律所承認。但到了查士丁尼時期,夫權婚姻已完全被自由婚姻所取代,并且喪失了法律上的合法性基礎。該變化表明A.萬民法蘊含天賦人權理念 B.羅馬法發展使婦女地位得到改善C.羅馬法注重維護平民利益 D.習慣法具有濃厚的形式主義色彩4.兩次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的外交如曾國藩所說,“朝和夕戰,無一定之計”;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的外交即曾國藩所謂“守定和議,絕無更改”“堅持一心,曲全鄰好”。清政府外交方針的轉變,表明A.洋務運動推動政府施政方針的改變 B.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C.傳統“夷夏”思想徹底被拋棄 D.學習西方的技術轉向學習政治5.觀察如圖,浮雕上的軍人形象源自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八一南昌起義》浮雕A.北洋軍 B.護國軍 C.國民革命軍 D.工農革命軍6.下表為《史記》和《漢書》中一些文章對當時社會的一些記述。據此可知西漢時期出處記述《論貴粟疏》……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貢禹傳》臣禹……有田百三十畝,陛下過意征臣,臣賣田百畝,以供車馬《司馬相如列傳》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張禹傳》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頃,皆涇渭溉灌,極膏腴上賈A.大地主勢力日益強大 B.商品經濟十分發達C.土地私有權更加鞏固 D.土地兼并現象嚴重7.20世紀20年代初以梁漱溟、馮友蘭等為代表的現代新儒學派誕生,他們主張“援西學入儒”,“儒化、華化西洋文化”,用儒學來會通消融西學。該主張意在A.強調傳統儒學重要性 B.堅持中體西用的思想C.扭轉新文化運動方向 D.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統8.下圖是中國郵政發行的一個紀念首日封,圖中所示的歷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是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B.粉碎“四人幫”后,撥亂反正工作正在進行C.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D.國家“211工程”計劃開始實施9.下面是中國同盟會成立后的武裝起義(部分)及國內形勢表。由此可推知,此時期年份事件1906年萍鄉煤礦工人、瀏陽會黨醴陵士兵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得到群眾的積極響應,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3萬人1907年同盟會在廣東惠州七女湖聯合一部分會黨力量發動起義1908年黃興先后在廣東欽州、廉州、云南河口起義1910年趙聲、倪映典組織廣州新軍舉行起義1911年黃興、趙聲聯絡廣州新軍、防營、警察、民軍舉行起義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湖北軍政府成立A.資產階級革命派積小勝成就大勝B.清政府的封建專制統治已土崩瓦解C.暴力革命是制度變遷的唯一方式D.民主革命的爆發具備一定社會基礎10.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全會以621票贊成、49票否定、13票棄權,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這說明A.歐盟是合作較為松散的組織 B.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C.歐洲議會的作用正逐步減弱 D.英國為經濟全球化探索出一種新模式11.如圖是1947年美國的一幅宣傳畫《制造和平》,漫畫實質上反映了A.美國以發展經濟來穩定西方陣營B.馬歇爾計劃為歐洲帶來和平C.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恢復了歐洲經濟D.美國通過經濟援助控制了西歐12.為了爭奪歐洲霸權,拿破侖一世對英國采取大陸封鎖政策,先后頒布“柏林敕令(1806年)”“米蘭敕令(1807年)”,規定法國控制下的一切國家不得與英國進行貿易,違者懲,之后大陸各國的出口受到限制。這一政策A.利于法國工業革命開展 B.英國海上霸主地位動搖C.背離了世界發展的趨勢 D.重商主義思想方興未艾13.南朝的《文選》在唐代備受青睞,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說,直接原因是:()A.儒學喪失獨尊地位 B.進士科主要考詩賦C.書籍匱乏 D.唐朝喜愛南朝文化14.圍繞一戰責任問題,德國史學界一直存在爭議。20世紀20年代,德國史學家普遍認為戰爭的責任并不全在德國,協約國也應負其責。到60年代,德國史學家費舍爾等則認為德國的戰爭計劃早就做出,一戰就是一場陰謀,德意志帝國要承擔完全的歷史責任。上述爭議A.均未準確揭示一戰的根源 B.使德國戰爭責任愈加明確C.說明史學研究結論取決于時代需求 D.說明綜合多種觀點可還原歷史事實15.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開了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著名的七千人大會”,指出了幾年來工作的缺點情錯誤,總結了16條基本經驗。同時又強調了”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這“三面紅旗”不能動。這次會議A.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 B.根源于中蘇之間關系的惡化C.有利于“左”傾錯誤的徹底糾正 D.有利于國民經濟的調整恢復16.某校歷史興趣小組,要研究古代西亞兩河流域奴隸社會的情況,你認為選取的素材是A.金字塔 B.《漢穆拉比法典》 C.種姓制度 D.《論語》17.春秋時期,楚國、吳國的國君先后稱王,吳國曾派公子季札出使魯國,子貢也曾出使楚國,而孔子編訂的《春秋》卻將兩國國君稱為“楚子”“吳子”。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魯國與吳楚兩國關系惡化 B.交通不便導致信息傳遞滯后C.孔子以個人好惡評價人物 D.儒家對史實的敘述暗含褒貶18.圖片取材于某中學生創作的關于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漫畫。結合所學判斷,農奴獲得自由“如此自由”A.即獲得了土地、權力和財富B.指的是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C.是通過自下而上方式實現的D.受到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反對19.“在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帝國主義和國內買辦豪紳階級支持著的各派新舊軍閥,相互間進行著繼續不斷的戰爭,……因為有了白色政權問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便給了一種條件,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問發生和堅持下來?!泵髺|的這一論述旨在A.分析工農武裝割據的條件 B.闡述近代中國落后的原因C.指導創建敵后抗日根據地 D.指出軍閥割據混戰的惡果20.陳旭麓先生認為近代中國“除了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所產生的苦難之外,還應當有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兩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動,主要表現在①東南沿海手工業遭受沉重打擊②對外貿易中心發生轉移③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有一定發展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6月2日10時發布《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指出“現任美國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對外采取一系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措施,動輒使用關稅‘大棒’,將自身利益訴求強加于他國?!泵绹倪@一行為A.降低了美國企業生產成本 B.促進了對華出口大幅增長C.損害了多邊貿易體制權威 D.實現了全球資源最佳配置22.從1867至1947年中國近代入超總值約為71億海關兩,1930~1936年共入超32億海關兩,占近代入超總值45%,數額之巨大,由此可見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國入超嚴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長期戰爭的影響B.國共對峙的影響C.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D.國內經濟發展的影響23.1780年,英國學者們“不再回避骯臟和臭氣沖天的作坊,也不再為工人的頭腦簡單而鄙視他們……是去訪問他們的作坊,與他們討論如何改進和采用何種方法改進他們的工作”。這反映了A.科學家具有吃苦耐勞精神 B.科學技術逐步與工業相結合C.工業化帶來生態環境惡化 D.工人運動推動工作條件改善24.如圖是中國郵政發行的一個紀念首日封,圖中所示的歷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是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B.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C.粉碎“四人幫”后,撥亂反正工作正在進行D.國家“211工程”計劃開始實施25.隨著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國際格局建立中,中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有①中國已經成為政治大國②相繼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③促進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④為制止亞洲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做出貢獻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6.15世紀學者奇諾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在佛羅倫薩)幾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詩歌、雄辯術、繪畫、建筑、雕塑、音樂都復活了。”這反映了在該地A.希臘羅馬文化開始興起 B.人文精神得到傳承C.宗教改革思想開始轉播 D.啟蒙思想影響巨大27.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事件發生在19世紀初英國倫敦普通低層婦女瑪麗身上可能性最小的是A.每天要到附近的工廠上班 B.聽說有一部已經實施的《工廠法》C.十歲的兒子找了一份工作 D.每天用電烤箱為家人準備面包等晚餐28.如圖是1938年發表的時政漫畫,漫畫中的章魚得意洋洋。對該漫畫內容解讀正確的是A.國際聯盟支持日本擴大戰爭B.日本美化對中國的侵略戰爭C.中國戰場的形勢處于危急關頭D.持久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29.14世紀中葉,英國頒布了教職選舉規章,規定英國教士的選舉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國解決;15世紀中葉,法國頒布了“實利準許法”等法規,在任命教職、解決司法糾紛和征稅三個問題上限制教皇的權力。這反映了一些西歐國家A.宗教改革的成效 B.民族國家意識的興起C.天主教會的腐朽 D.封建專制制度的解體30.“人類的歷史是文明的歷史。這一歷史穿越了歷代文明,從古代蘇美爾文明和埃及文明到古典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再到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還穿越了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連續表現形式。”文中提到的“古典文明”產生的地區是A.東亞 B.北非 C.西亞 D.歐洲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關系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編自(美)伊羅生《浮學掠影——美國關于中國與印度的形象》材料二如今,中國的崛起無疑是對美國為首的國際體系的挑戰。對西方而言,這種局面的出現完全出乎預料,需要以一種全新的思維來面對。中國太大,無法對它實行孤立;太強,無法進行抑制;太重要,又無法疏遠它;其市場太有錢可賺,則更是無法無視。美國這個唯一的超級大國,將會怎樣對待這個新崛起的潛在對手?就像美蘇關系決定了上半個世紀的世界格局一樣,美國與中國的關系想來會決定今后半個世紀的格局。——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下)(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如果沿著時間軸繼續劃分至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話,你認為應如何劃分?試舉一例并說明理由。(2)根據材料二,就中國崛起,概括美國心態的主要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美新關系出現的背景。(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美國對中國看法的主要因素。32.材料1989年7月,在華沙條約組織首腦會議上,戈爾巴喬夫提出要用“新思維”來改革華約,使華約從“軍事政治組織轉變為政治軍事組織”。承認“各國有權獨立地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線,不受任何外來干步”。以此為契機,捷克、匈牙利、波蘭等國要求蘇聯從本國撤走駐軍。經過談判,蘇聯與上述國家達成了分階段撤軍協議,隨著德國走向統一,駐德蘇軍的撤離也明確了時間表。這樣原本蘇聯控制東歐軍事工具的華約,其實際功能已嚴重喪失。1991年4月1日,華約組織宣布解散其軍事機構。7月1日,華約6個成員國領導人在布拉格簽署議定書,宣布華沙條約組織至此正式解體?!幾酝跛沟轮骶帯妒澜缤ㄊ贰罚?)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華沙條約組織解體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華沙條約組織解體的影響。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過戰爭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統治。隨后,又推行"廢藩置縣",完成了中央集權,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政治條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經營的礦山和工場,創辦官營金業。1873年,內務省利用國家資金,創辦近代"模范工場",以推動私人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設立了農商務省,對官營主義和干涉主義進行了反省,開始將大批官營企業出售給民間人士經管。此后,日本出現了工業革命的熱潮?!幾择T瑋《日本通史》材料二自19世紀60年代開始,清政府陸續以官辦及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形式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壟斷了紡織、航運、煤礦等部門。進入80年代,這些企業大多經營困難。1895年7月,清政府確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經濟政策。1898年,又頒布《振興工藝給獎章程》,設農工商總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設立商部,以爵賞為核心,頒布了一系列有關工業、商業、礦山、鐵路、商會的獎勵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間,出現了"民之投資于實業者若鶩"的局面?!幾酝艟从葜骶帯吨袊洕贰罚?)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英國相比,日本近代工業化啟動的特點,并簡析19世紀末日本工業化迅速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政府與本明治政府在發展經濟上的相似做法,并簡析其影響。(3)以明治政府和清政府為例,說明政府在發展經濟中應重視的問題。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材料“榜出,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豪門世族把持科舉考試,說明世族權門仍占優勢,故C項正確;A項與材料出現的世族權門持科舉考試的現象不符,排除;材料沒有涉及社會階級流動,而是強調世故權門在唐代科舉中仍占優勢,故B項排除;材料“榜出,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說明沒有摒除門第間的差距,排除D。【點睛】“榜出,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是關鍵信息。2、D【解析】蔡倫是造紙術的改進者,不選A項。實物記載是得出歷史結論的首要依據,不選B項。選擇成本更低的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為原料造紙,直接關系造紙的成本,不選C項。由于竹簡太重不便攜帶,而帛書太貴不易推廣,人們需要低廉的造紙原料,所以人類的需求是推動造紙術的發展原因,故選D項。【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成就·四大發明3、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自由婚姻取代夫權婚姻,體現了羅馬法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體現出其男女平等觀念,這也表明羅馬法的發展使婦女地位得到改善,故B項正確;題干信息不能體現萬民法中是否具有天賦人權理念,排除A項;僅從題干中羅馬夫權婚姻變化不能說明羅馬法注重維護平民利益,排除C項;查士丁尼時期羅馬屬于成文法階段,且題干并未強調習慣法的特點,排除D項。故選B。4、A【解析】
材料“守定和議,絕無更改”“堅持一心,曲全鄰好”“清政府的外交即曾國藩所謂……”體現出了清政府的對外議和的思想,而曾國藩作為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其對外主張影響到了清政府,故A項正確;B項是《辛丑條約》的簽訂,排除;“徹底”表述太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并沒有學習制度,只是學習器物,排除D項。5、C【解析】
根據材料“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八一南昌起義》浮雕”可知是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率領國民革命軍發動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答案為C;北洋軍是北伐戰爭時國民革命軍攻打的對象,不符題意,A錯誤;護國軍是討伐袁世凱的軍隊,1916年袁世凱死后就撤銷,B錯誤;朱德等人率領南昌起義的軍隊與毛澤東秋收起義的軍隊在井岡山會師后稱工農革命軍,在南昌起義之后,D錯誤。6、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這體現了西漢時期土地買賣關系的發展,表明土地私有權更加鞏固,因此C選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大地主勢力日益強大的發展趨勢,A選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了土地的買賣問題,體現不出商品經濟的發達,B選項錯誤;材料能夠反映土地兼并現象,但體現不出該現象嚴重,D選項錯誤。故選C。7、D【解析】
材料“儒學來會通消融西學”實際是要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統,故D符合題意;現代新儒學派主張儒學與西學的融合,并非強調傳統儒學重要性,故A不符合題意;中體西用思想是堅持傳統文化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故B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是猛烈批判傳統文化,故C不不符合題意。故選D。8、B【解析】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是文革結束后開展的,故選B;21世紀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5年國家“211工程”計劃開始實施,ACD時間都不符合題意,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全國科學大會”,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9、D【解析】
根據材料“1906年,萍鄉煤礦工人、瀏陽會黨醴陵士兵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得到群眾的積極響應,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3萬人”“1911年黃興、趙聲聯絡廣州新軍、防營、警察、民軍舉行起義”結合所學可知同盟會成立以后的各地武裝起義不但有新軍士兵,還有警察、民軍和群眾,表明辛亥革命的爆發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基礎,故傳D;根據所學可知同盟會組織的武裝起義只有在武昌起義中獲得勝利,A錯誤;B是在武昌起義后,排除;C說法絕對,排除。10、B【解析】
依據材料“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并結合歐盟的發展可知,英國脫離了歐盟影響了歐盟一體化進程,表明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B正確;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組織,A錯誤;英國脫離歐盟是歐洲議會投票的結果,體現了歐洲議會的作用,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挑戰,而不是經濟全球化的新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B。11、A【解析】
從題干圖片信息可知,美國對西歐實行馬歇爾計劃,以經濟手段扶持、穩定、控制西歐國家,故答案為A項。根據所學可知,馬歇爾計劃客觀上造成了歐洲的分裂,故B項錯誤;根據所學可知,接受馬歇爾計劃的只有西歐國家,“恢復了歐洲經濟”的表述不符合史實,故C錯誤;“控制了”表述過于絕對化,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圖片的解讀和分析以及對馬歇爾計劃目的識記和掌握。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發展西歐經濟,壯大資本主義陣營同時抵消共產主義的影響;也想著通過恢復西歐經濟增強資本主義陣營的力量以遏制蘇聯。12、C【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拿破侖一世的大陸封鎖政策背離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發展趨勢,因此C選項正確;大陸封鎖政策不利于法國工業革命的開展,也并未動搖英國的地位,A、B選項錯誤;重商主義思想此前早已出現,D選項錯誤。故選C。13、B【解析】
“文選爛,秀才半”反映了熟讀《文選》在科舉考試中的作用,結合所學可知,進士科主要考詩賦,故選B;唐代儒家思想仍然處于獨尊地位,排除A;CD是對材料的錯誤解讀,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文選爛,秀才半”,聯系所學科舉考試的內容分析解答。14、A【解析】
通過材料敘述中的內容可以看出,不同時期德國史學家對一戰責任劃分有著不同的結論,但是并沒有分析出一戰爆發的根源,A正確;B夸大了德國的戰爭責任,排除;時代的發展影響了史學研究的結論,但取決于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材料信息并沒有還原一戰爆發的真相,排除D。15、D【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七千人大會總結了過去的一些教訓,在經濟發展路線上作出了一定的改變,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調整,D項正確;七千人大會強調了“三面紅旗”不能動,這不利于全面客觀地反思總結歷史問題,因此沒有充分體現實事求是的原則,同時也不利于“左”傾錯誤的徹底糾正,排除A、C兩項;七千人大會在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背景下召開,這是由于經濟建設思想錯誤,與中蘇關系的惡化無關,排除B項。故選D。16、B【解析】
《漢穆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律匯編,是研究兩河流域奴隸社會的重要素材,故B正確;金字塔位于埃及,是研究埃及歷史的素材,排除A;種姓制度是印度的制度,排除C;《論語》是研究中國奴隸社會的素材,排除D。故選B。17、D【解析】
孔子編訂的《春秋》中將春秋時期稱王的吳、楚兩國國君稱為“子”而不是“王”,體現了尊崇周禮的孔子對諸侯爭霸的態度,反映出儒家在史實的敘述中暗含褒貶,D項正確;魯國和吳楚兩國間有使者往來,魯國與兩國關系惡化的說法與材料不符,A項錯誤;交通不便導致信息滯后在材料中沒有體現,B項錯誤;孔子評價人物用的是“周禮”而不是個人好惡,C項錯誤。18、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頒布了“二一九”法令,農奴獲得解放,不再依附于農奴主或地主,恢復了人身自由。故答案為B項。A項,根據所學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實際上是對農民的一次殘酷的掠奪。且農奴只獲得了一定的自由,也沒有獲得權力和財富,排除A項;農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自下而上,排除C項;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農奴獲得自由受到廣大農奴的支持和擁護,“社會各階層的反對”的表述太過絕對也不符合史實,排除。19、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在帝國主義和國內買辦豪紳階級支持下的軍閥混戰局面為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及壯大提供了機遇,使中共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方針,故A項正確;題干只強調封建軍閥的斗爭,未能全面認識近代中國落后的原因,排除B項;題干信息反映此時處于土地革命時期,并非抗戰時期,排除C項;題干并未指出軍閥混戰的后果,排除D項。故選A。20、D【解析】
依據兩次鴉片戰爭可知,隨著列強的入侵,西方大量工業品涌入中國,使東南沿海手工業遭到沉重的打擊;而且貿易中心由廣州轉移到上海地區;中國逐步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有一定發展;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刺激、誘導下,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60年代產生,①②③④符合題意。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1、C【解析】
根據“美國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采取一系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措施”,結合所學可知,這樣做會損害WTO的作用,降低其權威,C項正確;美國的保護主義只會引起相關方面的回擊和國際競爭加劇,無法保證其企業成本的長久利益,不能保證其對華貿易的大幅度增長,只是美國優先,無法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ABD三項錯誤。22、C【解析】材料“1930~1936年共入超32億海關兩,占近代入超總值45%”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分析出,1930—1936年正是1929~1933年經濟危機發生時期,這說明經濟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都很大,故C項正確;近代以來戰爭不斷,故A項排除;國共對峙從1927-1937年,故B項排除;國內經濟發展,入超應該不斷減少,故D項排除。點睛:從時間判斷,中國在1930~1936年入超的海關稅占近代入超總值的近一半,這就要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這個時間正是1929~1933年經濟危機發生時期。23、B【解析】
材料主要體現了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學者改變態度,深入工場作坊,解決工人工作面臨的技術問題,以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使科學技術逐步與工業生產相結合,故選B;材料反映了學者對工人態度的變化,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生態環境惡化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消極影響,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材料未體現工人運動,排除D。2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87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的背景是,粉碎“四人幫”后,撥亂反正工作正在進行,C項正確;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都是在21世紀初,AB兩項錯誤;1995年國家開始正式實施的“211工程”計劃,不是1987年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背景,D項錯誤。25、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在新的國際格局建立中,中國已經成為政治大國,相繼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為制止亞洲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做出貢獻,①②③④正確,故選D;ABC不全面,排除。26、B【解析】
解題關鍵在于時間和地點,時間是15世紀,地點是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判斷為文藝復興。各種自由科目的復活其實是對古希臘羅馬人文精神的傳承,B正確。希臘羅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經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興起于16世紀的德國,排除C,啟蒙思想興起于17世紀,排除D?!究键c定位】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文藝復興?!驹斀狻?7、D【解析】
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19世紀初”“英國倫敦”可知是工業革命時期,由于電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此時還沒有電,不可能出現D項的情況,故D符合題意,選D。工業革命在生產組織形式上出現了工廠,故A可能出現;隨著工廠的增多,政府頒布《工廠法》的可能性存在,故B可能出現;資本家為追求利潤的更大化,利用童工,降低成本,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故C可能出現。28、C【解析】
漫畫中,日本以八爪魚的形象出現,其中它的四個觸角已經將中國的上海、蒙古、東北、華北四個地區牢牢纏住,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其他四個觸角還在向外延伸,而站在一旁的國際聯盟睡一副驚訝但又無動于衷的形象出現,聯系所學,1938年,日軍正處于瘋狂進攻階段,中國大片國土淪亡,故選C;國際聯盟并沒有支持日軍,排除A;漫畫描寫了日軍的貪得無厭,并沒有美化日軍,排除B;材料看不出日軍的氣焰被打擊,因為“四個觸角已經將中國的上海、蒙古、東北、華北四個地區牢牢纏住”,排除D。故選C。29、B【解析】
由材料“規定英國教士的選舉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國解決”“在任命教職、解決司法糾紛和征稅三個問題上限制教皇的權力”可知,當時的英國和法國均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政教分離,體現了本國事務交由本國解決的發展趨向,即民族國家意識開始興起,故選B。宗教改革發生于16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材料只能體現為對教權的限制,沒有提及天主教會腐朽的相關史實,排除C;如果14和15世紀封建專制制度已經解體,那么就不會有后面的啟蒙運動,排除D。30、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西方學術界通常將古希臘、羅馬稱之為古典時代或者古典世界,并將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界定為古典文化,因此文中提到的古典文明產生的地區是歐洲,D正確;東亞、北非、西亞都不屬于古典文明產生的地區,排除ABC項。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劃分:重視階段(1972年或1979年之后)。理由: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發重大;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失敗,美蘇爭霸的需要;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的共同要求。(2)表現:一方面希望與中國發展正常關系,謀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又把中國看作潛在對手,進行防范與遏制。背景:冷戰結束,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極力構筑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綜合國力和國際話語權不斷增強;中美之間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存在著巨大差異。(3)因素:美國的國家利益及戰略需求;中美之間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差別;國際形勢的發展等?!窘馕觥?/p>
(1)劃分,根據材料一“1949年……中美關系……敵對階段”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劃分至1972年或1979年之后。理由,再結合所學知識從中國國際地位、美蘇爭霸、兩國共同利益等方面說明理由。(2)表現,根據材料二“中國太大,無法對它實行孤立;太強,無法進行抑制;太重要,又無法疏遠它;其市場太有錢可賺,則更是無法無視”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發展正常關系、防范與遏制等方面概括美國心態的主要表現。背景,再結合所學知識從世界格局變化、美國單極世界的政策、中國綜合國力增強、意識形態差異等方面分析中美新關系出現的背景。(3)因素,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國家利益、戰略需求、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國際形勢等方面指出影響美國對中國看法的主要因素。32、(1)原因:戈爾巴喬夫提出新思維概念;東歐國家發生了劇變;蘇聯內憂外患;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2)影響:使東歐國家擺脫了蘇聯的長期控制;導致蘇聯國際影響力下降;結束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有利于歐洲一體化的發展,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發展?!窘馕觥?/p>
(1)根據“戈爾巴喬夫提出要用‘新思維’來改革華約”得出戈爾巴喬夫提出新思維概念;根據“以此為契機,捷克、匈牙利、波蘭等國要求蘇聯從本國撤走駐軍”得出東歐國家發生了劇變;根據所學,還可從蘇聯內憂外患、西方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投資者關系管理顧問服務協議
- 兒童安全玩具行業質量保障免責協議
- 2025年軟件設計師專業考試模擬試卷:云計算與物聯網試題
- 安全生產綜合知識專項訓練試卷庫以及答案
- 購買商品混凝土合同
- 智能化安防監控系統建設合同書
- 知識產權許可與轉讓協議
- 煙囪拆除合同煙囪合同
- 智能化農機租賃協議
-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研發和運營合同
- 永善縣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工程環評報告
- 移動應用程序安全漏洞檢測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易燃液體罐式運輸半掛車合格證
- 齒輪泵泵體的加工工藝與專用夾具設計
- 《全國非融資性擔保機構規范管理指導意見》
- 高溫下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 固定資產盤點情況范文
- 畢業設計(論文):智能環境監控系統設計
- 2023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井下操作工招聘2000人筆試備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程資源開發和整合
- APQC流程分類框架PCF 版本 中文翻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