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四川省遂寧市高中高考歷史二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四川省遂寧市高中高考歷史二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四川省遂寧市高中高考歷史二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四川省遂寧市高中高考歷史二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四川省遂寧市高中高考歷史二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5世紀的意大利,很多城市的宗教活動都有政府介入或主持,政府還承擔了原本由教會負責的引導和整肅公共道德的職責,帕奇家族、美第奇家族等望族還修建了自己的私屬教堂。這些現象反映出A.意大利是歐洲的宗教中心 B.宗教活動中的人文主義傾向C.文藝復興瓦解了教會勢力 D.意大利地區宗教改革的興起2.蘇聯解體后,美國改變了之前相對克制的中東戰略,除繼續扶持以色列以制衡阿拉伯國家外,也積極采取措施插手中東事務,宣傳和輸出美國模式。對此可以用來說明A.美國放棄對中東的霸權主義政策B.多極化形成使美國調整對外政策C.美國插手改變了中東的政治格局D.兩極格局瓦解加劇中東緊張局勢3.秦王朝改分封制為郡縣制,西漢為加強對地方的監督,設置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參知政事 D.軍機大臣4.圖1和圖2中,我國當時實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郡縣制B.郡國并行制、行省制C.郡縣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5.下列材料描繪的內容與所指對象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17世紀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從未有過的自信,曾經匍匐在上帝腳下的人類,終于大膽地抬起頭來,開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17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A.促使人們徹底擺脫神學束縛 B.推動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擴展C.有力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 D.為啟蒙運動興起奠定思想基礎7.西周統治者從殷周鼎革(改朝換代)中體驗到“天命靡常”的歷史哲理,進而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這言論旨在A.消除天命神權對周代政治的影響 B.維護貴族集團內部的和諧C.強調周代統治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D.鞏固仁政思想的主導地位8.明清之際的儒學家們,對泛濫已久的王學末流抨擊甚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強大潮流,如顧炎武不僅在理論上把王陽明視同禪學并大加撻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學泛濫的惡果。這反映了A.陽明心學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B.宋明理學內部開始出現分歧C.提倡經世致用成為時代主流 D.社會變革促進儒學煥發生機9.據如圖變化可知,當時A.南方經濟實力有所增強 B.中央集權制度受到嚴重威脅C.監察區已演變為行政區 D.改變了山川形便的區劃原則10.羅馬法規定,如果丈夫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在外背負了債務,則在婚姻關系解除時,妻子享有的嫁資(陪嫁錢財或物品)返還請求權優先于債權請求權。這一規定,反映出A.婦女社會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B.公民的債務權不受法律保護C.法律注重保護弱勢群體利益 D.古代羅馬婚姻關系極不穩定11.拿破侖統治對歐洲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是()A.強化了君主集權的意識 B.擴大了工業革命成果C.削弱了英國在大陸勢力 D.動搖了封建統治秩序12.“它是一種新的思想意識,直接向資產階級挑戰,它不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還要求社會變革和經濟變革。它在19世紀后期,成為歐洲事務中的一種主要力量;在20世紀,成為世界事務中的一種主要力量。”文中的“它”是指()A.人文主義 B.自由主義C.社會主義 D.民族主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1857年沙皇發布詔書,要求依照以下原則調整農民和地主的關系:保留地主全部土地的所有權;地主享有世襲領地治安權。在蘇沃洛夫伯爵領導下,彼得堡委員會擬定的方案內容是:全部土地仍歸地主所有;農民在完全服役的條件下可無限期地使用份地;保證地主對農民的支配權。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地主和他們的代言人自由派的綱領是:“只要改良,不要革命”,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對沙皇詔書表示熱烈歡迎,稱贊它“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是貴族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的產物”。革命民主主義者,對于沙皇詔書完全持另一種態度。奧加廖夫擬定的“全俄新機構”綱領,要求立即廢除地主和國家對人身和土地所享有的一切農奴制特權,將土地無償地分給農民。農民運動的高漲和革命民主主義者對改革準備工作的揭露與抨擊,在統治階級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亞歷山大二世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再作讓步。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關于廢除農奴制的宣言。——摘編自《農奴制的衰落》(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各派別對沙皇詔書改革的態度及其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的重要作用。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山西一地在明代276年間曾37次出現災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以萬歷、崇禎兩朝為甚。疫災常常與水、旱、地震等自然災害同時發生,尤與饑荒并發的頻率最高。戰禍一起,瘡痍滿目,疫癘叢生。面對頻發的災疫,朝廷常常發布詔令減免稅糧田租,也常發帑賑濟直接救濟災民。在疫病流行時期,軍營將士會食用特定草藥預防疫病,并將染病患者與健康士兵隔離開來,以免擴大傳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醫送藥的救療手段,擴大救療面。一些深懷濟世思想的醫生不避疫氣,不辭勞苦,施醫送藥。深受儒家愛民思想的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也主動出資出力,救助于民。——摘編自張麗芬《明代山西疫災特點及救療措施述略》材料二倫敦于1499—1665年發生多次嚴重鼠疫疫情。隨著王權的加強和民族國家的形成,都鐸王朝擺脫了中世紀消極無為的宗教防疫觀念束縛,而以積極的姿態來處理防疫事務。為防控疫情,1518年倫敦市政當局號召患病家庭主動進行隔離,后來隔離措施在全國逐漸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國政府積極加強疫區公共衛生建設……初步構建了國家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礎。至7世紀末期鼠疫逐漸從英國消退。——據陳凱鵬《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國消退原因探析》等材料三1910年12月,肺鼠疫在東北大流行。當時清政府尚無專設的防疫機構,沙餓、日本均以保護僑民為由,要求獨攬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挾。迫于形勢,清政府派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到東北領導防疫工作。1911年1月,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鼠疫研究所。同時,他請求清政府采取建立隔離醫院、控制疫區交通、加強鐵路檢疫、火化鼠疫患者尸體等防治措施。他依據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防疫理念和辦法,僅用了四個月時間,便成功撲滅鼠疫疫情。為了介紹此次控制鼠疫的成功經驗,1911年4月,清政府在奉天舉行了“萬國鼠疫研究會”。參加會議的有英美等11國的代表,共33人,伍連德任中方首席代表。會議宗旨為研討微生物學及傳染病學理論。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國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摘編自百度百科等網絡資源(1)根據材料一,概括明朝防疫措施的特點及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政府防疫措施的特點及背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伍連德防疫成功的原因及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提到意大利的部分宗教活動不再受到教會的控制,而是由政府和私人主導,這體現出教會神權的影響在減弱,宗教活動中的人文主義傾向明顯。B正確;意大利是歐洲的宗教中心與材料無關,A錯誤;文藝復興宣傳了人文主義,但沒有瓦解教會勢力,C錯誤;宗教改革運動開始于16世紀,時間不符,D錯誤。故選B。2、D【解析】

蘇聯解體后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干預力度明顯上升,宣傳和輸出美國模式,這無疑加劇了中東緊張局勢,D正確;A明顯與題干主旨相反,排除;尚未形成多極化,排除B;蘇聯解體使得美國更加積極的干預中東,因此是蘇聯解體促使中東政治格局發生改變,C排除。3、B【解析】

西漢為加強對地方的監督,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每州設置刺史一名負責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B正確;御史大夫是設立于中央負責監察百官的官員,A錯誤;參知政事是北宋負責行政的中央官員,C錯誤;軍機大臣設立于清代的中央,D錯誤。4、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實際上考查的是學生的讀圖能力。注意圖一中“北海郡”“膠東國”等名稱,可知當時地方上郡縣、封國并存,聯系西漢初年地方上實行郡國并行制;圖二中“遼陽行省”等名稱,聯系元朝在地方上實行行省制度。所以答案選B。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中國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名師點睛】分封制和郡縣制的比較:

分封制

郡縣制

實行條件

與宗法制相聯系

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

建立基礎

血緣關系

地域關系

傳承制度

諸侯王位世襲

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官位概不世襲

官吏權利

擁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

與中央關系

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

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絕對服從中央

官員職責范圍

封地內有行政權,擁有對土地的管理權

轄區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無管理權

歷史作用

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

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

5、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②所說的“燒生鐵精以重柔鋌”,“以柔鐵為刀脊”,對應的是將生熟鐵一起冶鑄的灌鋼法,B項正確;①欄中“江南水輪不假人”“一輪十筒挹且注”,相對的是唐代的灌溉工具筒車,而非翻車,③欄中“越窯”、“翠色”指的是青瓷而非白瓷,④欄中“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描繪的是陸上絲綢之路,不是海上絲綢之路,ACD三項錯誤。6、D【解析】

根據題干“開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結合所學可知,17世紀牛頓力學體系的產生使人們以科學理性的視角認識世界,對科學發展的進程以及人類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并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產生,故D項正確;“徹底擺脫”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17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進入尾聲,排除B項;1859年達爾論“進化論”的提出有力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排除C項。故選D。7、C【解析】

西周統治者以“天命靡常”來解釋殷商的滅亡,以“惟德是輔”來說明周代統治的合理性和權威性,故選C項;西周統治依然是在利用“皇天”的影響,排除A項;宗法制以宗族血緣作為權力傳承的依據,維護了貴族集團內部的相對和諧,排除B項;仁政思想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提出的,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點睛】抓住關鍵信息“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分析解答即可。8、D【解析】

明清之際,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部分儒生抨擊傳統儒學的弊端,是對儒學的批判和繼承,即社會變革促進儒學煥發生機,故D選項正確;農民起義導致明朝滅亡,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未體現理學內部的分歧,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沒有體現經世致用的思想,故C選項錯誤。9、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唐代后期南方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對山南道、江南道、關內道、河南道的拆分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的監察控制,故A項正確;道作為監察區,從十道分為十五道,難以說明中央集權制度受到嚴重威脅,排除B項;題干信息不能判斷“道”的性質是監察區還是行政區,排除C項;唐代的道仍然是以山川河流為界而設置,排除D項。故選A。10、C【解析】

“如果丈夫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在外背負了債務,則在婚姻關系解除時,妻子享有的嫁資返還請求權優先于債權請求權”。這說明羅馬法保護了婦女的權利,即羅馬法注重保護弱勢群體利益,故C正確;材料不是說的婦女社會地位,故A錯誤;公民的債務權不受法律保護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錯誤;材料主旨不是強調羅馬婚姻關系,故D錯誤。11、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執政時期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編纂《民法典》,通過與歐洲大陸封建君主們的戰爭,宣傳了啟蒙思想,動搖了歐洲的封建統治秩序,D項正確;強化君主集權意識不是拿破侖統治對歐洲社會產生的最大影響,A項錯誤;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和“大陸封鎖令”不利于工業革命的擴大,B項錯誤;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和拿破侖對外戰爭的失敗,英國在歐洲和世界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加強,C項錯誤。12、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抓住題干時間信息“19世紀后期,成為歐洲事務中的一種主要力量”,再結合“它是一種新的思想意識,直接向資產階級挑戰”的信息可知,它指的是社會主義,故C項正確;AB項都屬于資產階級思想,與題干信息“直接向資產階級挑戰”不符,排除;民族主義自古以來就有,與題干信息不符,故D項排除。考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態度及原因:蘇沃洛夫伯爵派:主張繼續維護農奴制。原因:代表舊貴族地主階級的利益。自由派:主張自上而下地廢除農奴制。原因:具有貴族地主和資產階級兩面性。革命民主主義者:主張徹底廢除農奴制。原因:代表農民階級的利益。(2)作用:鞏固了沙皇的統治:農奴得到了人身自由;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

(1)態度及原因:蘇沃洛夫伯爵派:根據材料“全部土地仍歸地主所有;農民在完全服役的條件下可無限期地使用份地;保證地主對農民的支配權”可知,這一派別主張繼續維護農奴制。原因:根據材料“蘇沃洛夫伯爵”可知,這一派別代表舊貴族地主階級的利益。自由派:根據材料“只要改良,不要革命”可知,這一派別主張自上而下地廢除農奴制。原因:根據材料“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地主和他們的代言人”可知,這一派別具有貴族地主和資產階級兩面性。革命民主主義者:根據材料“要求立即廢除地主和國家對人身和土地所享有的一切農奴制特權,將土地無償地分給農民”可知,這一派別主張徹底廢除農奴制。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派別代表農民階級的利益。(2)作用:根據所學知識,從鞏固沙皇的統治、農奴獲得自由以及促進俄國資本主義發展角度回答即可。14、(1)特點:政府主導和民間救濟相結合;以法令形式進行直接救濟;防疫重點主要集中在災后賑濟救助方面;注意防控和隔離措施。作用:有利于緩解疫情,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維護統治,促進經濟恢復發展。(2)特點: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周密部署,構建國家公共衛生防疫體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學、進步。背景:民族國家的形成,中央集權的加強;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興起;人文主義的發展。(3)原因:受到良好的專業教育;政府的支持;觀念的更新,采取科學的方法;愛國心的驅使。影響:撲滅東北鼠疫,挽救人民生命,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