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青海省西寧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青海省西寧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青海省西寧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青海省西寧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青海省西寧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青海省西寧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冷戰是一個多因素的產物”,影響冷戰形成的因素包括①美蘇兩國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上的差異②美蘇雙方互感“安全威脅”③英國等歐洲國家推波助瀾的作用④二戰后雅爾塔體系的瓦解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有學者指出,中國軍民以巨大的傷亡為代價,消耗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遲滯了其西進步伐.打破了“日軍大本營摧毀蔣政權的最后統一中樞.完成黃河和長江中間的壓制圈”、逼蔣求和并占領中國的戰略企圖。此次抗戰A.使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被粉碎B.推動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C.是中國軍隊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D.導致國民政府開辟緬甸戰場3.1877年,時任法國總統麥克馬洪在逼迫共和派內閣下臺之后,任命布羅伊再度組成君主派內閣。面對君主派的反撲,控制眾議院的共和派議員以驚人的一致對布羅伊內閣投了不信任票。根據當時的憲法,麥克馬洪接下來可以A.直接任命內閣 B.直接修改法律C.經參議院同意解散眾議院 D.經最高法院同意解散議會4.下表為國際貿易中部分商品比重變化的情況時間機器設備化工產品初級原料食品1958年19.9%5.5%14.8%19.9%1979年27%7.9%7.2%10.4%據此可知A.世界各國優先發展工業造成農業的減產B.世界工業化的整體水平呈現上升趨勢C.發展中國家逐漸被排斥在國際分工之外D.無序的國際競爭造成了貿易結構失衡5.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是A.“萬能蒸汽機”的研制 B.電機的發明和運用C.鋼鐵冶煉技術的重大進展 D.交通運輸的新面貌6.形成于20世紀40年代“二戰”劫難后的某一文學流派是浪漫主義的死敵,它是現實主義的承繼者和突破者,是一場反叛運動。該流派A.抒發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B.力求真實再現現實生活C.帶有很濃烈的神話色彩 D.以喜劇形式表達嚴肅主題7.“洋船石”是澳門著名古跡。媽閣廟的一塊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為明萬歷年間(1573~1619)閩籍富賈所刻(參見如圖)。船的桅桿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此語說明在大海上貿易利潤豐厚,無往不利)。對“洋船石”的詮釋最準確的是A.澳門以海上貿易而興 B.明朝已放棄閉關政策C.傳統文化促澳門勃興 D.閩粵間長途販運發達8.下面是1867-1884年中國主要出口商品統計表。(貨值單位:海關兩)。對表中茶葉和蔗糖出口比重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中國在外貿中由入超轉為出超B.西方列強對原料需求的升級C.民族工業發揮了抵制作用D.中國茶葉生產出現衰退9.晚清以來“青年”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清末時“革命青年”,“五四時期”是“新青年”,后來則是“進步青年”。其中,“新青年”關心個人的生活與解放,“進步青年”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導致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B.十月革命和一戰的影響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D.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10.如表為秦朝部分律法,這些選段內容的現象主要反映了秦朝律法部分選段《倉律》隸臣每月發糧二石,隸妾一石半。小城旦或隸臣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半,不能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小城旦、隸妾或舂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二斗半,不能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沒有母親的嬰兒每人發糧半石.《廄苑律》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評比耕牛,滿一年,在正月舉行大考核,成績優秀的,賞賜。成績低劣的,申斥田嗇夫,罰飼牛者資勞兩個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圍減瘦了,每減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田律》有旱災、暴風雨、澇災、蝗蟲及其他蟲害等損傷了禾稼,要報告受災頃數A.農業上的精耕細作 B.法律體系十分完備C.經濟管理的軍事化 D.農戶制度規劃細致11.《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時,對其中一次革命活動以“‘進口’的國王”為題加以論述。這一歷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國“光榮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C.法國大革命 D.德意志帝國的統一12.如圖徽章最早誕生于A.土地革命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北洋軍閥時期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結束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之前,近代中國政府對外貿易入超本已成為社會常態和趨勢。但是自從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以后,中國入超情況更加嚴重。1926—1929年入超數控制在250000000關兩左右,到了1930—1933年猛增到556605240關兩。大危機過后,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貿易開始萎縮,中國作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半殖民地附庸,情形當然也不例外?!幾粤_紅?!督袊鴮ν赓Q易入超激增問題研究一以1929—1933年經濟危機背景為中心》材料二1926—1938年世界產出、世界貿易變動(主要為西方四家)情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及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26—1938年世界貿易發展狀況,聯系材料一,分別說明1929年經濟大危機給中西方對外貿易的影響。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徽州古村落的營建除了受宗族關系的影響之外,在選址布局上也受著天人觀念的強烈制約?!耙郎皆煳?,傍水結村”是他們的基本的原則;但從天人關系角度來看,具有完滿的物質條件及合理功能的環境,并不意味著就是一個理想環境。人類有著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懼,而只有將這些情感,通過在創造自己的生活環境中表達出來,才構成一真正的理想環境?!獡嘀位础短一ㄔ蠢锶思摇凡牧隙?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農村的改革,是在農民的探索與中共中央開明領導人的支持與理論突破中開始的,糧食等農產品的爆炸式增長,從中看到了鄉村振興與農村實現小康目標的希望,堅定了決策者的信心,最終形成全國性政策?!獡捒七B《從計劃到市場:突破如何成為可能》(1)寫出材料一所述世界文化遺產是安徽省哪一古村落。結合所學,列舉此村落的營建受“宗族”和“天人觀念”的影響的主要表現。(2)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材料二中所提到的“農民的探索”與“中共中央開明領導人支持下理論突破”的史實。提煉這一改革經驗對當今鄉村振興戰略的啟示。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考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冷戰”形成的背景?!驹斀狻吭囶}分析:冷戰是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采用了除戰爭以外的一切對抗手段,以遏制共產主義的對峙格局。其形成的因素有:雅爾塔體系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主要國家政治力量的對比:二戰后,西歐和日本衰落,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蘇聯的實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敵視;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劇,蘇聯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發出了“冷戰”的最初信號。所以本題選C。二戰后形成了雅爾塔體制,而不是瓦解,故排除ABD項。2、B【解析】

“中國軍民以巨大的傷亡為代價,消耗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遲滯了其西進步伐。打破了‘日軍大本營摧毀蔣政權的最后統一中樞。完成黃河和長江中間的壓制圈’、逼蔣求和并占領中國的戰略企圖”表明此次抗戰推動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故B正確;A是淞滬會戰,C是臺兒莊戰役,都是在中國抗戰戰略防御階段,排除;D不符合題意,排除。3、C【解析】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赦等;經過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過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因此當眾議院議員和總統發生沖突時,麥克馬洪可以經參議院同意解散眾議院,C正確,D錯誤;法國總統任命內閣需要經過眾議院同意,A排除;直接修改法律明顯不符合民主政治的特征,B排除;4、B【解析】

材料顯示國際貿易中初級原料和食品比重降低,機器設備和化工產品等工業品比重上升,體現出世界工業化的整體水平呈現上升趨勢。B正確;初級原料和食品比重下降,而不是產量,不能說明農業產量減少,A錯誤;二戰后,發展中國家更多地參與了國際分工,C錯誤;二戰后世界貿易體系逐漸走向制度化和體系化,無序的競爭不符合史實,D錯誤。故選B。5、B【解析】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中,最突出的是電氣、內燃機和化工。電能的應用、電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故B正確;A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排除;鋼鐵冶煉和交通運輸發明均不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排除C和D。故選B。6、D【解析】

根據材料“某一文學流派是浪漫主義的死敵,它是現實主義的承繼者和突破者”可知是二戰后的荒誕派文學,用輕松的喜劇形式表達嚴肅的悲劇主題。故選D;A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排除;B是現實主義,排除;C屬于神魔文學,排除。7、A【解析】

澳門媽閣廟的一塊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即“洋船石”。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澳門以海上貿易而興的明證,故A正確;閉關政策是明朝的國策,故B錯誤;材料信息未涉及傳統文化,故C錯誤;材料和閩粵間長途販運無關,故D錯誤。8、B【解析】

根據材料圖表信息可知,1867-1884年中國的出口總值、蔗糖出口比重增加,茶葉的出口比重減少,結合所學,西方開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對原料的需求提高,故選擇B選項;材料只提供了中國的出口信息,沒有進口的資料,無法進行比較,故排除A選項;民族工業的抵制作用主要是對于西方國家的進口,故排除C選項;材料只是體現茶葉在出口比重的減少,不能看出中國茶葉生產的衰退,故排除D選項。9、D【解析】

由材料結合史實可知“新青年”關心個人的生活與解放是新文化運動反對封建舊道德,提倡新道德的結果,“進步青年”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強調社會解放的結果,故選D項;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推動新文化運動的傳播,這僅與“新青年”關心個人的生活與解放有影響,排除A項;十月革命與一戰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而推動“進步青年”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但B項不是導致材料中轉變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鴉片戰爭以后民族矛盾就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而不是導致材料中轉變的原因,排除C項。10、C【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秦朝時期通過法律形式將糧食配給、耕作績效考核及災情上報制度化,體現了秦朝農業經濟管理的軍事化色彩,故C項正確;題干未強調農業生產的精耕細作特征,排除A項;單從題干中的法律不能看出秦朝法律完備,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農戶制度規劃問題,排除D項。故選C。11、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英國議會發動“光榮革命”,邀請“荷蘭執政”威廉三世率軍來到英國,成為英國國王,A項正確;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和德意志帝國統一都沒有從外國“進口”國王,BCD三項錯誤。12、A【解析】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蘇瑞金成立,A正確;北伐戰爭時期,共產黨沒有獨立的政權,B錯誤;解放戰爭時期我黨的政權是人民民主政權,C與材料無關;北洋軍閥的最后統治結束于1928年底,故D與材料無關。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入超成為常態;大危機過后嚴重萎縮。成因:列強侵華,導致民族危機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響;中國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下降;經濟危機的沖擊;反動政府的腐朽統治;國民經濟發展畸形。(2)狀況:1926—1929年,平穩上升;1929-1932年,迅速下降;1932-1937年,迅速回升:1937-1938年,又出現下降。影響:中國:入超更加嚴重;迫使國民政府調整經濟政策。西方:對外貿易額下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成為引發二戰的原因?!窘馕觥?/p>

(1)特點:根據“近代中國政府對外貿易入超本已成為社會常態和趨勢”得出入超成為常態;根據“大危機過后,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貿易開始萎縮……中國……情形當然也不例外”得出大危機過后嚴重萎縮。成因:根據所學,可從民族危機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響、中國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下降、經濟危機的沖擊、反動政府的腐朽統治、國民經濟發展畸形等角度分析總結。(2)狀況:根據材料二圖片可以看出,1926—1929年平穩上升,1929-1932年迅速下降,1932-1937年迅速回升,1937-1938年又出現下降。影響:中國:根據“大危機過后,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貿易開始萎縮,……情形當然也不例外”得出入超更加嚴重;結合所學可知,迫使國民政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