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質化驗員崗位責任制_第1頁
煤質化驗員崗位責任制_第2頁
煤質化驗員崗位責任制_第3頁
煤質化驗員崗位責任制_第4頁
煤質化驗員崗位責任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燃料品質化驗員崗位責任制

1、燃料化驗員在企管部的領導下工作,執行企管部的工作指

令和相應的技術指導,完成化學分析工作,指導鍋爐安全經濟運

行。

2、按照化學監督要求,負責對入廠燃料、入爐燃料、爐渣和

飛灰進行分析化驗,及時向有關單位、部門提供化驗分析報告。

3、能熟練進行水分、灰分、可燃物揮發性和發熱量的測定。

4、熟悉鍋爐燃燒系統與燃料燃燒的一般基礎知識,熟悉各種

燃料品質指標對鍋爐燃燒的影響,能提出由燃料品質變化而改變

鍋爐燃燒的建議。

5、每季度負責配制各種燃料樣本及飛灰、灰渣的綜合樣品,

備做分析。

6、貫徹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火力發電廠燃料試驗

方法》,遵守勞動紀律,團結同志、積極參加公司的各項安全活

動,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保證化驗操作的正確性和化驗結果的

準確性。

7、認真填寫燃料化驗報告表,收集整理保管各種燃料化驗原

始記錄。

8、能正確使用燃料化驗用的各類精密儀器、儀表,負責各種

燃料化驗設備、儀表的維修、保養工作,定期對儀器、儀表進行

校驗和標定。

9、執行和完成公司領導和生產分公司臨時交辦的各項工作任

務。

10、燃料化驗員,應不斷鉆研業務技術,提高自己的理論水

平與操作技能。

11、清理本崗位所轄衛生區的衛生,定期清洗玻璃儀器,做

到文明生產。

燃料化驗員安全職責

1、本安全職責規定了燃料化驗崗位人員的安全工作職能、工作

標準、工作程序、檢查與考核。

2、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認真執行各項安全工作,自覺接受各級

安全負責人的監督、指導。

3、了解《安全生產法》相關知識和熟悉電力工業管理法規,熟

知《電業安全工作規程(機械部分)》,及消防規程有關條文的

意義。

4、做好入廠燃料、爐前燃料、鍋爐熱力試驗樣品及飛灰、爐渣

的監督、采、制、化驗工作的安全監督、監護。

5、有權對運行各值所取的煤樣和化驗質量進行檢查,并及時糾

正工作中的問題。

6、采樣工作中有權制止無關人員進采樣車和制樣現場。

7、有權拒絕接受上級布置的明顯威脅人身和設備安全的指令。

8、負責安全地進行入廠燃料的采樣、制樣工作。

9、各種燃料的采樣,除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商品煤

的采取方法》(GB175—83)執行處,還應遵守廠部、分場制定的

安全采樣保證措施。

10、熟悉輸送燃料系統和制粉系統;熟悉本崗位制備燃料樣品的

各種設備性能,掌握制備煤樣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11、熟悉并掌握采制方法、采制設備構造原理,不斷提高采制水

平。熟悉并掌握燃料的制備系統圖,對采制的燃料樣品的可靠性

負責。

12、對因違反規程制度、不遵守勞動紀律和疏忽大意,所造成的

人力、設備、儀器的事故負責。

13、精細使用種類儀器工具,設備不丟失、不損壞。

14、進行燃料的化驗工作,各項試驗必須按照部頒《火力發電廠

燃料試驗方法》執行。

15、掌握本崗位所用燃料質分析儀器、儀表的使用和維護,了解

其工作原理。

16、應不斷研究,熟悉并掌握燃料化驗操作技術和化驗設備的構

造原理及性能,達到安全使用要求。

17、在工作中服從分配,認真完成本崗位的工作,并及時提出日

化驗報告,對化驗結果的正確性負責。

18、主動了解燃料到貨時間,做好采樣準備工作。

19、能夠熟練操作制樣工具,發現制樣工具出現異常現象,應立

即停止制樣,聯系消缺,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0、防止制樣設備誤用或不正確使用,禁止制樣設備傷人事件和

人為原因損壞設備。

21、對使用的高壓氣瓶經常檢查并按要求存放,出現室內氣溫過

高、漏氣、壓力表計失靈時,禁止使用,并及時聯系消除隱患。

22、認真管理高溫、加熱設備,禁止違章使用,不發生被高溫、

加熱設備燙傷或高溫、加熱設備損壞事件。

23、在檢查中發現其他班組或專責有違反規定和要求的情況,有

權提出并要求改正。

24、有權阻止無關的人員進入燃料化驗室。

25、按照公司相關安全考核制度進行檢查與考核。

鍋爐在哪些情況下要緊急停爐?

鍋爐的事故很多,遇有下列情況應緊急停止鍋爐的運行,立即切斷燃料,

停止全部火咀,再視具體情況,根據事故類別正確處理:

(1)汽包水位低于極限值,使就地水位計見不到水位:

(2)汽包水位高于極限值,使水位超過就地水位計上部:

(3)鍋爐所有水位表、計損壞,無法監視水位時,

(4)爐管爆破,經加強給水仍不能維持汽包水位或已造成爐膛滅火時;

(5)主給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和燃料管道發生爆破,無法切換,威脅

到設備或人身安全時;

(6)壓力超過安全閥動作壓力,而安全閥不動作,同時主汽排空門無

法打開時;

(7)爐膛滅火;

(8)送、引風機故障、停止運轉時;

(9)爐膛內部或煙道內發生爆炸,二次燃燒,爐膛冒項或爐墻塌落,

以及其它損壞,使運行人員或設備受到危險時;

(10)安全閥動作后不回座,壓力下降,汽溫變化到汽機不允許時。

引起供熱系統水力失調的原因分析

產生水力失調的根本原因:在運行狀態下,熱網特性不能隨用戶需要

的流量,實現各用戶環路的阻力相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阻力不平衡。

產生水力失調的客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熱網管道規格的差異性。熱網設計不可能不經過人為調節而實現各

個用戶環路的水力平衡。在設計時,一般是滿足最不利的用戶點所必

需的資用壓頭,而其他用戶的資用壓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富余量。僅

靠幾種有限管材規格變化改變阻力是不能實現水力平衡的。在這種自

然狀態下分配各個用戶流量,必然產生水力失調。

2.系統中用戶的增加或減少,即網路中用戶點的變化,要求網路流量

重新分配而導致水力失調。

3.系統中用戶熱量的增加或減少,即用戶流量要求的變化,也要求網

路流量重新分配而導致水力失調。

管網水力失調目前存在的錯誤做法

1.在系統設計時,熱網各個用戶環路的阻力達到平衡,實際上是比較

困難的。循環水泵壓頭是按照最不利(阻力最大)環路所消耗的阻力

確定的,因而在設計無誤時,其他各個環路都存在剩余壓頭。這些剩

余壓頭都要在系統正式運行之前通過初調節予以消除,如果不能消

除,就會造成水力失調。在一般情況下,通過人工調節閥門實現系統

阻力平衡是很困難的,由于調節過程互相影響,需反復調節,很難調

節好。當系統用戶數量或用戶負荷變化時,還必須重新調節,通常方

式是采用普通調節閥,或不具備調節功能的蝶閥、閘閥進行運行調節,

不但調節工作量大,而且調節效果很差。

2.采用“大流量,小溫差”的運行方式。它是在用戶出現冷熱不均、水

力失調現象時,增大循環水泵,采用“大流量,小溫差”的運行方式。

實踐已證明,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技術措施。因為這樣做的結果,過冷

用戶循環水量會有些增加,效果會得到一些改善,但過熱用戶更加過

熱。這一運行方式不符合節能減排要求,應當淘汰。

3.降低水力失調的方法

(1)附加阻力平衡法。在用戶系統入口安裝自力式平衡閥(流量調

節器)或壓差控制閥(量調節時采用),消除進入用哀悼系統的剩余

壓頭,保證各熱用戶流量恒定。這是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目前正

在大力推廣的技術措施。在熱網流通能力和循環水泵流量足夠時,經

許多改造實例證明效果良好。這種技術稱為“附加阻力平衡”,其特點

是循環水泵可在高效點工作,減少過熱部分用戶的熱量浪費,節能效

果顯著。

(2)附加壓頭平衡法。用附加壓頭提高用戶不足的資用壓頭,是在

系統循環實際揚程不夠時,采用具有低揚程、小流量的水泵,來提高

用戶系統的壓頭。經過多年試驗運行,技術上是可行的。這種在用戶

系統入口安裝不同規格的小水泵,來補助資用壓頭的欠缺部分,使各

個環路實現阻力平衡的措施,稱為“附加壓頭平衡”技術。它的特點是

除了具有“附加阻力平衡”技術所能獲得的節能效果外,還可降低水泵

電耗,節能效果顯著。

4.水力失調綜合治理的經濟效益

目前一些供熱公司在解決熱網水力失調時一,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推

行水力失調的綜合治理技術措施,即根據系統實際情況,同時或單獨

應用附加阻力技術、附加壓頭技術和更換設備(包括管道和附件)等

措施,實現技術和經濟效益最佳化。這種做法既可用于舊系統的改造,

也可用于新系統的設計。舊系統是指當前運行的系統,其管道、設備

和附件等一般都已齊全,型號、規格、性能均已確定。為準確診斷系

統存在的問題和位置,首先應對現用的熱網進行校核性水力計算,然

后根據計算數據分析問題及原因,最后才能制定行之有效和經濟效益

好的技術措施。采取的各種技術措施,既可單獨使用,又可聯合實施。

在實施前對各種方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比較投入和產出,擇優確定

最佳實施方案,為用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熱水鍋爐運行調整工作標準

一、系統運行調整

1.調節可分為集中調節和局部調節兩種方式。

(1)集中調節。即對鍋爐的熱水溫度和流量進行調節,也就是調節鍋爐的供熱量。這種調節可在鍋爐房中進

行,主要用在整個系統網路的供熱調節。

(2)局部調節。即對各類用熱單位局部通過系統網路的支管路上的閥門改變熱水流量,以調節其熱量。

2.系統運行中要將上述兩種調節方式很好地結合起來。一般正常運行時,局部調節工作做好后,每晝夜中

可用間歇運行來調節房間的供熱;當氣溫變化時,可用集中調節的方式進行操作。

二、運行參數的控制與調整

L運行溫度的控制

水溫是熱水鍋爐運行中應嚴格監視和控制的指標。

(1)熱水鍋爐出水溫度應低于運行壓力下相應飽和溫度(即鍋水汽化溫度)20℃以下。

(2)同一鍋爐內各回路間水的溫度偏差不得超過10℃o

(3)省煤器出水溫度應低于運行壓力相應的飽和溫度20C以上。

(4)并列運行熱水鍋爐的出水溫度也應隨時加以控制調節,使其保持一致,具體方法是:

①在供熱負荷不很緊張的情況下,可采用減弱燃燒的方法使出水溫度較高鍋爐的水溫相應降低。

②在供熱負荷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則宜采用開大出水溫度較高鍋爐回水閥門的方法來降低出水溫度。

2.運行壓力的控制

(1)正常運行時,熱水鍋爐的壓力應當是恒定的,其壓力值在采暖系統設計時已確定,一般不需要司爐人員

調整。

(2)熱水鍋爐的壓力不準超過或低于允許的壓力值,因此,熱水鍋爐運行時應隨時監視與控制鍋爐本體介質

壓力、回水壓力和循環水泵出、入口壓力,并使其保持穩定,一旦發現壓力波動較大,應及時查找原因,

并及時處理。

(3)正常運行時,鍋爐本體上的壓力表指示總是大于IE水包上的壓力表的指示值,且兩者差值應當是恒定的。

若兩者差值不變但數值下降,說明系統中水量在減少,應增加補水,經補水后,壓力仍然不能恢復正常,

說明系統嚴重泄漏,應立即采取措施。若鍋爐壓力不變,回水管壓力上升,表明系統有短路現象,即系統

水未經用戶或甩部部門用戶直接進入回水管。

(4)在有多臺鍋爐運行情況下,其本體上壓力表指示壓力應一致。

3.爐膛負壓的調整

(1)鍋爐正常運行時,?般應維持一定的爐膛負壓。

(2)爐膛壓力高時,火焰可能噴出,損壞燃燒設備或燒傷人員;而爐膛負壓過大,會吸人過多的冷空氣,降

低爐膛溫度,增加熱損失?通常爐膛負壓在0?30Pa。

三、排污除污和除灰

1.排污

熱水鍋爐的排污主要是排出沉積在鍋筒、集箱底部的泥渣、污垢。其排污裝置和方法與蒸汽鍋爐相同,但

熱水鍋爐排污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熱水鍋爐的排污要在壓火后,最好是停泵時進行。此時鍋爐內水流平緩,渣垢易積聚,排污效果好。

(2)當鍋爐內水溫超過100℃時嚴禁排污,否則,大量鍋水排出會造成鍋爐內壓力急劇下降,引起鍋水汽化。

(3)熱水鍋爐排污一般可每周排放一次,如采用鍋內加藥處理或水質較差可適當增加。

2.系統除污

在熱水供熱系統中,為防止1口1水將管網與用戶中的污物雜質帶入鍋爐,在系統問水干管上都有除污器。經

過一段時間運行后,污物會在除污器中聚積,每隔一定時間將除污器打開、清除污物的過程稱為除污。

(I)一般除污器除污可每月進行一次,操作時先打開除污器旁路管上的閥門,然后關閉除污器的進、出水閥

門,使系統水繞過除污器,經旁路管進入循環水泵,然后放掉除污器內的積水,打開除污器清除污物。清

除后用清水將除污器沖洗干凈o

(2)每年采暖季節結束后,應將除污器打開,徹底清理雜質污物。

3.除灰同蒸汽鍋爐一樣,熱水鍋爐也必須對受熱面進行除灰,熱水鍋爐除灰采用空氣吹灰,空氣吹灰方法

與前面所述相同。

四、熱水鍋爐運行時的注意事項

1.經常排氣

運行中隨著水溫升高和補給水進入鍋爐,會不斷有氣體析出,司爐人員要經常開啟放氣閥進行排氣。否則

會使管道內積聚空氣,甚至形成空氣塞,影響水的正常循環和供熱效果。

2.防止汽化

熱水鍋爐一旦發生汽化現象,輕者會引起水擊,重者使鍋爐壓力迅速升高,以致發生爆炸等重大事故。為

了避免汽化,應使爐膛放出的熱量及時被循環水帶走。為此司爐人員必須嚴密監視鍋爐出口水溫,使水溫

與沸點之間有一定的差值,并保持鍋爐內的壓力恒定,同時還應使鍋爐各部位的循環水流量均勻。一旦發

現溫度和壓力異常,要及時查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

3.減少補水量

熱水采暖系統中,應最大限度地減少系統補水量。因為補水量的增加不僅會提高運行費用,還會造成熱水

鍋爐和網路的腐蝕和結垢,所以,司爐人員應經常檢查網路系統,發現漏水應及時修理,同時要加強對放

氣。

2、流化床鍋爐運行中如何調整,使機組安全經濟環保運行。

風量的調整:為了減少排煙損失同時保證減少化學不完全燃燒損失,一般控制煙氣氧量在2?3%。當負荷

變化時應根據煙氣含氧量適當按比例調整-二次風量。調節一次風量是不會引起結焦的,當然一次風量在

調節時應不低于臨界風量。一次風改變主要是調節密相區的高度。一次風除了流化床料外,還起著控制床

溫的作用,當相同的總風量時,一次風所占的比例越大床溫就越低,因為一次風比二次風更能帶起物料增

大物料循環量,加強了換熱。鍋爐正常運行過程中,一次風量遠遠大于床料流化所需要的流化風量,它的

主要作用是控制床溫,當床溫在適宜范圍內,床中和床下溫差在10℃以內,不再繼續擴大,則一次風量是

適當的,這時可通過調節二次風來調整燃燒。另外,盡量用加大二次風來滿足氧量要求,還有兩個好處,

一是能節約廠用電。因為一次風比二次風的壓頭要高的多,當提供相同的風量時一次風機的出力是大于二

次風機的出力的。二是減少風冒磨損。一次風大,風帽出口風速就相應提高,風的剛性加強,對周圍的風

帽磨損就增大。另外,二次風射流的剛度應盡量加大,有利于爐膛下部中心缺氧區的減小。

3、床溫和煙溫的控制。

控制好床溫和煙溫對運行的經濟性和SO?的排放及NOx的排放都有較大影響。床溫在850-890-C,脫硫

劑的脫硫效果最佳,這一溫度也正是鍋爐正常運行的床溫范圍。當床溫控制在790~900℃之間時,NOx的

排放量最低.而對煤的燃燒來說,在相同的床壓下則床溫越高越容易燃盡。但床溫過高容易造成結焦,同

時各非金屬膨脹節的運行溫度不能超過1000所以應盡量控制床溫在900?92(TC左右。上面已經說過一

二次風量的調整如何影響床溫了,另外,在相同負荷下影響床溫的重要因素還有床壓和床料粒度。相同負

荷下床壓越高床溫越低。床溫和床壓都會影響燃燒,床壓偏低煤進爐后由于加熱的物料少,下煤口的床溫

就會偏低,使著火推遲且床溫不均。所以要控制床壓合適,在負荷80?I35MW之間一般床壓相應在5?8kPa

之間變化,當然隨煤種的不同和煤粒度的不同床壓也應相應調整。床壓的調整己床溫盡量控制在900?

920C,且各測點床溫均勻,下煤口床溫不偏低為宜。床壓調整?般通過控制排渣量來完成。全關排渣也無

法提高時可以適當加入床料。有時然用的煤發熱量太低且小石子較多時會出現密相區下部某個小區域床溫

逐漸下降,最后降到300?400℃。點相應油槍把它燒起來以后過一段時間又降。這時可調整相應的床上油

槍冷卻風量,加大床料的橫向擾動,加強密相區的橫向換熱,使床溫均勻。當煤的發熱量比設計值高很多

時,會出現旋風分離器燃燒份額增多,出口煙溫高。這時,我們加大一次風量會有一點效果。

床料的粒度對床溫的影響也很大。床料過粗,密相區高度降低,循環物料減少,換熱減少,床溫就會升

高。當床料過細,循環物料增多,床溫降低。所以必須控制床料粒度合適。在升爐過程中最明顯,由于長

時間沒排底渣,床料粗大化,常常出現床溫過高而帶不上負荷的事,運行兩天后就自然會好了,這也與加

入床料的粒度、密度有關。運行中可以通過置換床料來控制床料粒度。

4、SO2排放量的控制一般都是通過自動和手動控制石灰石的給料速率,即增減鈣硫摩爾比。但影響循環流

化床鍋爐脫硫效率還有床溫,石灰石粒度等。改變粒度合格的石灰石量,可控制SO2的排放量,在一定范

圍內,隨石灰石給料量的增加,SO2的排放量明顯降低。床溫在850~890C,脫硫劑的脫硫效果最佳,這一

溫度也正是鍋爐正常運行的床溫范圍。所以鍋爐運行時的床溫控制也是對SO?排放量的控制.石灰石在爐

內的停留時間決定了石灰石的利用率,在鍋爐運行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石灰石在爐內的停留時間取決于石

灰石的粒徑大小,所以選擇合適的石灰石粒徑是至關重要的。粒徑在l()0~500mm范圍內的石灰石在爐內停

留時間最長,大于或小于這個粒徑范圍都將縮短其在爐內的停留時間。另外,合適粒度的石灰石分解形成

的CaO和硫酸鹽化形成的CaSOa都是極好的床料。石灰石的結構特征也影響脫硫效果。

鍋爐回料閥返料不穩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我廠是HG2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采用U型密封閥,投運一年多以來,

多次出現由于回料閥返料不穩,造成床壓滿表,使得一次風量小于最低

流化風量或爐膛負壓超三值而發生MFT,被迫停爐的事故。通過對歷

次事故數據的分析,我發現回料閥返料不穩多發生在下列幾種運行工況

下:

1.

低負荷運行一段時間之后,即蒸發量小于140?160T/H連續運行時間超

過4?6個小時。

2.

密相區下部床壓長時間低于3KPa運行。由于低床壓運行即使返料不穩

也基本不會造成壓床,所以這一點容易被人們忽略。

3.

一二次風配比嚴重失調,主要是一次風量明顯大于正常所需風量時。

4.

一次風,二次風,返料風和松動風進行大幅度的調整以后。

5.

煤質發生變化時。

對以上的現象進行總結,不難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1.低負荷和低床壓都會使得參與外循環的物料減少。一次風量太大,雖

然可以使分離器的效率提高,但由于煙氣流速的增加,煙氣的夾帶和揚

析加劇,煙氣所帶走的灰分也會增加,同樣會使得參與外循環的物料減

少,料腿料位下降。

2.低負荷對應的是低風量,風量的減少使得分離器入口煙氣流速降低,

分離器的效率與煙氣流速呈非線性正比關系,這樣也會使得參與外循環

物料的減少,使得料腿料位下降。

3.煤的粒徑變大,灰分降低,砰石含量增大,同樣會使得參與外循環的

物料減少。

由于料腿料位的下降,當運行工況發生變化,如:爐膛負壓,床壓,風

量,給煤量等有耦合關系的參數發生波動時,有可能會使得回料閥下降

段壓力小于上升段壓力,出現返料中斷的情況。也可能出現料腿吹空,

返料風反串,封住分離器分離下來的循環灰,使得循環灰在分離器下部

喇叭口堆積。循環灰一旦堆積到一定程度,由于自重,振動,負壓波動

等原因突然大量進入料腿,造成返料量激增,床壓快速增高的現象。這

兩個原因也是我廠鍋爐在返料不穩時返料風和松動風大幅波動的原因

所在。從我廠鍋爐低負荷返料不穩時,出現過兩次從料腿4米處的人孔

處向外噴灰的問題也可以證明有返料風反串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從

運行的角度考慮,應注意以下幾點:

1.負荷變動時盡量避免大增大減,使各參數平穩的進行變化。正常運行

時風量不要頻繁的進行大幅度調整。

2.建議在鍋爐啟動前安排進行最小返料風和松動風試驗,以便在低負荷

工況時對返料風和松動風的風量和風壓進行調整,防止發生循環灰在分

離器下部喇叭口堆積的情況。我個人認為低負荷時應適當降低返料風和

松動風風壓和風量,但松動風風門的開度始終要大于返料風門風門的開

度。

3.低負荷時床壓不要降得太低,蒸發量低于160T/H時可以不考慮氧量

增大問題,二次風量不再同步調整,避免分離器入口煙速降低太多,影

響分離器效率,這樣可以保證爐內的循環物料不至于太少。

4.煤質發生變化時,運行應密切監視爐膛差壓(密相區上部床壓與爐膛

出口壓力的差值),一般保持爐膛差壓在0.8?1.2KPa,從而保證分離

器進灰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工況下。

循環流化床的變工況過程實質上就是一種吸放熱量和內外物料循環從

一種平衡狀態過度到另一種平衡狀態的過程,也許需要數小時的調整才

能使外循環物料平衡穩定,在調整時不能急噪要循序漸進,及時調整但

也不要頻繁調整。

以上所談僅僅是從運行角度出發進行討論,不包括因設備安裝,檢修,

返料閥故障等原因造成的返料不穩,也只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還不很

成熟,希望領導多提寶貴意見。(數據以我廠#1爐為主要參考)

三、返料系統運行工況分析

由爐膛出口的高溫煙氣,經過高溫旋風分離器的分離捕捉,返料灰由返料立管進入返料裝置,在返料風

的流化和輸送下,返回爐膛再次燃燒。根據運行數據分析,返料裝置內的返料溫度明顯高于爐膛出口溫度甚

至高于床溫,因此,返料在返料裝置內還發生一定程度的二次燃燒,這個特點,也是運行調整不當造成返料

結焦堵塞的主要原因。

四、返料結焦的現象

1.返料溫度急劇上升;

2.鍋爐負荷急劇下降;

3.床溫猛漲,煙氣含氧量明顯高于正常運行值;

4.爐室差壓、返料風量突然下降;

5.從返料觀察孔看不到返料流動。

五、返料結焦堵塞的類型

在我廠3#鍋爐運行初期,返料系統運行極不穩定,結焦堵塞事故頻繁,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1.超溫漸進式:返料運行調節不當,返料溫度或局部返料溫度長期高于設計值,當局部返料溫度超過灰熔

點后,造成返料局部結焦,并以此為核心向周圍漫延,最終整個返料系統結焦。這種方式是漸進式的,從返

料出現異常到全面結焦,通常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運行人員不易及時發現。

2.超溫突發式:返料溫度瞬間急劇上升,超過灰熔點造成返料結焦,這種方式在幾分鐘內瞬間發生,運行

人員對返料溫度失去控制。

3.異物堵塞式:返料系統內耐火材料脫落,堵塞返料裝置,造成返料流動不暢,返料結焦。

六、返料系統結焦堵塞的解決措施

在返料系統中,返料回送裝置可等效為圖2的流動密封U型閥模型,它由一個帶溢流管的鼓泡流化床和

返料立管組成,二者之間有一個隔板,采用空氣流化。U型閥中壓力略高于爐膛,從而可以防止爐膛內空氣

流入立管。返料在返料立管內形成h高的返料層,其高度根據負荷及返料量自行調節,從而使其產生的壓頭

與通過返料U型閥的壓降及驅動固體顆粒流過所需的壓頭平衡。

止匕外,返料還與返料風反應,發生一定程度的二次燃燒,這也是返料床溫度高于爐膛出口溫度的原因。

要防止返料超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返料溫度S950C,最高不超過1000℃o

2.防止返料床流化狀態破壞,造成返料局部超溫引起漸進式結焦

在實際運行中,維持爐膛內料層高度和控制合適的返料風量是保持返料床良好流化的主要手段。爐膛內

料層高度過高對于返料流動阻力增大,返料流動不暢容易堵塞;返料風量應隨著鍋爐負荷及返料量動態調節,

過小和過大對返料運行都是不利的:返料風過小達不到返料床流化風量,返料無法流動;返料風過大,返料

床容易形成溝流,并且返料風反串上立管,也容易破壞返料回送裝置的正常運行,造成立管結焦。我廠在3

#爐運行初期,由于擔心返料超溫,返料風量大大高于鍋爐廠設計值,結果未能有效防止返料結焦,后來我

們控制返料風量保持在鍋爐設計范圍,返料結焦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另外鍋爐長期超負荷運行造成返料量過

大也是返料結焦的一個原因。

3.控制返料中可燃物比例,防止返料二次燃燒過于劇烈,是防止返料結焦的關鍵

返料中可燃物含量,是由爐膛內的燃燒狀況確定的,返料中可燃物含量過高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引起:

A.風煤配比不當、爐膛內料層高度過低,使爐膛內燃燒不充分,大量含碳飛灰由煙氣帶出,經返料系統

收集后,在返料床內燃燒超溫引起返料結焦。通常這種方式是漸進式的,不易被運行人員及時發現。

B.點火時床溫上漲失控,為抑制床溫上漲,加大鍋爐風量速度過快

在鍋爐點火啟動階段,特別是點火后期,由于運行操作不當,床溫上漲過快失去控制,運行人員往往大

幅度加大一次風甚至啟動二次風機降溫,造成返料瞬間超溫結焦堵塞。這是由于在鍋爐啟動階段,床溫水平

較低,燃燒不充分,如果急劇加大風量,勢必造成返料量急劇增加,大量未完全燃燒的飛灰進入返料裝置,

返料劇烈燃燒造成超溫結焦。對于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辦法是保持一次風量基本不變或小幅增加,立即放部

分底料壓制床溫上漲,如果無效直接壓火,因為即使爐膛結焦,處理起來也比返料結焦容易得多。

C.鍋爐斷煤熄火后,為了挽救床溫,運行人員處理不當,向爐膛內加煤過多。由于鍋爐熄火后,入爐煤

在鍋爐內不能燃燒,大量煤粉被飛灰帶出,引起返料瞬間超溫結焦。在處理這類結焦事故時,從返料灰變黑

就可以得到印證。后來我們規定在鍋爐床溫低于650c時停止給煤,投入油槍助燃,使返料結焦得到有效控制。

4.防止返料裝置耐火材料脫落堵塞返料裝置

返料裝置中耐火材料脫落,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引起:(A)耐火材料質量差;(B)返料裝置建成后保養

烘爐不良;(C)鍋爐啟停速度過快。

對于(A)、(C)兩種情況,這里不作討論,現就返料系統的養護和烘爐事項作一個簡要介紹:

對于循環流化床鍋爐而言,返料系統的烘爐往往是難點和死角,用常規的木材和油槍烘爐,由于返料量

少,返料系統達不到設計烘爐溫度。我們在4#鍋爐低溫烘爐階段向爐膛內定期人工加入煤灰,在中溫烘爐階

段向爐膛內定期人工加入煤粉,對于控制返料系統在中、低溫階段的溫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4#鍋爐

運行1年半以來,沒有發生大面積耐火材料脫落現象。

對于返料系統,定期檢查返料風帽,清理返料系統脫落的耐火材料等雜物,也是保證鍋爐穩定運行的一

項重要定期工作。

七、結束語

針對高溫分離返料系統運行調節不當容易發生結焦事故的情況,只要弄清了返料結焦的原因并采取相應

有效措施,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杜絕的。

鍋爐運行規程

2002-08-08發布

目錄

第一部分:系統運行規程5

I.鍋爐機組的簡要特征-7

1.1.簡介一7

1.2.簡要特征-7

2.附屬設備設計規范-9

2.1.輔機規范一9

2.2.保護裝置規范-12

2.3.廠用6000V及400V各段接鍋爐設備名稱:-12

3.設計燃料特性(靖遠紅會1、3、4礦混煤)-14

4.鍋爐簡述-14

4.1.爐膛水冷壁-15

4.2.汽包及內部設備-15

4.3.燃燒設備--16

4.4.過熱器及汽溫調節-16

4.5.省煤器一16

4.6.空氣預熱器-17

4.7.鍋爐范圍內管道一17

4.8.吹灰裝置一17

4.9.除渣系統一17

5.制粉系統簡述-18

6.鍋爐機組啟動-19

6.1.檢修后的驗收-19

6.2.主要輔機的試運行-19

6.3.基本試驗項目和方法-20

6.4.啟動前的檢查-24

6.5.啟動前的準備一27

6.6.點火及升壓操作--30

7.鍋爐運行中的控制與調整-34

7.1.運行調整的主要任務-34

7.2.主要控制參數及限額(表)-34

7.3.燃燒調整-34

7.4.汽包水位調整-35

7.5.蒸汽壓力調整一35

7.6.蒸汽溫度的調整-35

7.7.鍋爐排污-36

8.制粉系統的遠行-37

8.1.制粉系統啟動前的檢查-37

8.2.啟動操作-37

8.3.制粉系統運行調整-37

8.4.制粉系統的停止-39

8.5.螺旋輸粉機(絞龍)的啟、停及維護-39

8.6.主要輔機的運行-39

8.7.各轉機所加潤滑油附表-41

9.鍋爐機組的停止、運行-42

9.1.停爐前的準備-42

9.2.滑參數停爐-42

9.3.停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43

9.4.停爐后的冷卻-43

10.鍋爐的防腐-44

10.1.充壓防腐-44

10.2.干式防腐-45

第二部分:鍋爐事故處理規程47

1.總則一49

2.事故處理規程-49

2.1.事故及故障停爐-49

2.2.鍋爐減水-50

2.3.鍋爐滿水-50

2.4.水冷壁管爆破-51

2.5.省煤器管損壞-51

2.6.過熱器管損壞-52

2.7.汽水共騰-52

2.8.水面計損壞-53

2.9.鍋爐滅火-53

2.10.尾部煙道再燃燒-54

2.11.負荷突降-55

2.12.六千伏廠用電中斷-55

2.13.380伏廠用電中斷一56

2.14.儀表電源中斷-56

2.15.汽水管道水沖擊-57

2.16.吸風機跳閘-57

2.17.送風機跳閘-58

2.18.給粉機電源中斷-58

2.19.安全門誤動作-59

2.20.減溫器損壞-59

2.21.緊急停止制粉系統之規定-59

2.22.制粉系統爆炸-60

2.23.磨煤機入口堵煤-61

2.24.磨煤機滿煤一61

2.25.回粉管堵塞一62

2.26.旋風分離器堵塞-62

2.27,磨煤機油泵跳閘-63

2.28.排粉機跳閘-63

2.29.一次風壓回零一64

2.30.有關高壓電機強合閘的規定-64

2.31.有關高壓電動機啟停操作注意事項-64

2.32.電動機的事故-65

2.33.電機兩相運行的危害及處理-65

第三部分:鍋爐輔機規程66

1.啟動鍋爐-69

1.1.鍋爐簡述--69

1.2.設備規范及特性-69

1.3.鍋爐啟動前的檢查與準備-70

1.4.點火與升壓操作-71

1.5.運行調整與維護-73

1.6.鍋爐的停運與保養:-75

1.7.事故處理-76

1.7.1.鍋爐事故處理原則-76

1.7.2.緊急停爐規定-76

1.7.3.鍋爐減水-76

1.7.4.鍋爐滿水-77

1.7.5.鍋爐滅火-77

1.7.6.汽水共騰一78

1.7.7.水位計爆破一78

1.7.8.負荷突降--78

1.7.9.水冷壁爆破一79

1.7.10.過熱器管損壞-79

1.7.11.煙道再燃燒-79

1.7.12.鍋爐房380伏廠用電中斷-80

2.除渣、除灰系統運行-81

2.1.系統概述一81

2.2.設備規范一81

2.3.除渣系統的運行-83

2.3.1.系統投運前的檢查及準備-83

2.3.2.系統投運與除渣操作-85

2.3.3.設備維護與檢查-85

2.3.4.系統停運操作--85

2.3.5.常見故障與處理一86

2.4.除灰系統的運行--88

2.4.1.系統投運前的檢查與準備-88

2.4.2.電場的投入操作及維護-89

2.4.3.卸灰操作(以一電場連續卸灰為基礎)-90

2.4.4.除灰系統停運操作-90

2.4.5.常見故障及處理-90

2.5.倉泵-93

2.5.1.設備簡介一93

2.5.2.設備規范一93

2.5.3.面板布置一93

2.5.4.運行操作--94

2.5.5.常見故障及處理一94

2.5.6.注意事項一95

3.噴霧增濕簡易脫硫系統-96

3.1.系統簡介一96

3.2.主要技術參數和設備規范-97

3.3.操作運行--97

3.4.系統的安全運行-99

3.5.常見故障及處理措施-99

3.6.系統(或局部)停運期間的注意事項-100

4.灰水閉路循環-100

4.1.設備規范一100

4.2.系統投運前的檢查與準備-101

4.3.灰水閉路循環投運時,系統各閥門所處的位置.101

4.4.投運操作步驟--101

4.5.停運操作步驟-101

4.6.注意事項--102

5.聲波清灰控制器--102

5.1.概述-102

5.2.聲波清灰控制器自動運行時的操作步驟-102

5.3.聲波清灰就地操作箱的手動操作-103

5.4.故障處理一103

6.空氣壓縮機遠行-104

6.1.設備簡介-104

6.2.#0、1空氣壓縮機運行--104

6.2.1.設備概述一104

6.2.2.設備規范及主要技術參數-105

6.2.3.操作規定一105

6.2.4.冷卻水(除鹽水)投入及操作注意事項-106

6.2.5.常見故障及處理-107

6.3.#2(#3)空氣壓縮機運行-108

6.3.1.設備概述一108

6.3.2.設備規范--108

6.3.3.空壓機的檢查、啟動、停止-109

6.3.4.常見故障與處理一110

7.燃油設備及遠行-112

7.1.設備、系統簡介-112

7.2.設備規范一113

7.3.重油卸油操作一114

7.4.供油操作一115

7.5.油罐壓油操作一116

7.6.濾過器吹掃操作一116

7.7.倒罐操作一116

7.8.倒泵操作一117

7.9.正常維護一117

7.10.供油系統全停及掃線操作-117

7.11.輕油供油操作-118

7.12.污油回收操收-118

第一部分:系統運行規程

目錄

1.鍋爐機組的簡要特征-7

1.1.簡介一7

1.2.簡要特征-7

2.附屬設備設計規范-9

2.1.輔機規范一9

2.2.保護裝置規范-12

2.3.廠用6000V及400V各段接鍋爐設備名稱12

3.設計燃料特性(靖遠紅會1、3、4礦混煤)-14

4.鍋爐簡述一14

4.1.爐膛水冷壁-15

4.2.汽包及內部設備一15

4.3.燃燒設備-16

4.4.過熱器及汽溫調節-16

4.5.省煤器一16

4.6.空氣預熱器一17

4.7.鍋爐范圍內管道一17

4.8.吹灰裝置一17

4.9.除渣系統一17

5.制粉系統簡述-18

6.鍋爐機組啟動-19

6.1.檢修后的驗收-19

6.2.主要輔機的試運行-19

6.3.基本試驗項目和方法-20

6.4.啟動前的檢查-24

6.5.啟動前的準備一27

6.6.點火及升壓操作--30

7.鍋爐運行中的控制與調整-34

7.1.運行調整的主要任務-34

7.2.主要控制參數及限額(表)-34

7.3.燃燒調整-34

7.4.汽包水位調整-35

7.5.蒸汽壓力調整一35

7.6.蒸汽溫度的調整-35

7.7.鍋爐排污一36

8.制粉系統的遠行-37

8.1.制粉系統啟動前的檢查-37

8.2.啟動操作一37

8.3.制粉系統運行調整-37

8.4.制粉系統的停止-39

8.5.螺旋輸粉機(絞龍)的啟、停及維護-39

8.6.主要輔機的運行-39

8.7.各轉機所加潤滑油附表-41

9.鍋爐爐機組的停止、運行-42

9.1.停爐前的準備-42

9.2.滑參數停爐-42

9.3.停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43

9.4.停爐后的冷卻-43

10.鍋爐的防腐-44

10.1.充壓防腐-44

10.2.干式防腐-45

鍋爐機組的簡要特征

1.1.簡介

1.1.1.鍋爐型號:BG-410/9.8-M

1.1.2.制造廠家: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

1.1.3.制造日期:一九八七年

1.1.4.投產日期:#1爐1989年;*2爐1990年

1.2.簡要特征

1.2.1.主要設計參數

1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額定蒸發量t/h410

2過熱蒸汽壓力MPa9.81100kg/cm2

3汽包工作壓力MPa11.28115kg/cm~

4過熱蒸汽溫度℃540

5給水溫度℃21813.53MPa

6熱風溫度℃331

7排煙溫度℃141

8鍋爐效率%91.61

9燃料消耗量kg/s13.2347.63T/H

1.2.2.燃燒室

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容積m32545

2寬度m9.98

3深度m9.98

4容積熱負荷KW/m3124

5截面積熱負襦KW/m23155.2

6理論燃燒溫度℃2022

7爐膛出口溫度℃1096

8過剩空氣系數1.2

9假想切圓直徑mm600

1.2.3.重點標高

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低位運轉層m9

2高位運轉層m33

3汽包中心線m42.60

4鍋爐最高點m49.32

5爐膛頂棚管m39

1.2.4.鍋爐水容積

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水壓實驗時m3176.6

2正常運行時m3113

1.2.5.汽水煙風阻力

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過熱器MPa1.36

2省煤器MPa0.0813

3爐本體煙氣Pa1813

4爐本體空氣Pa3273.2

5一次風Pa660.52

6二次風Pa921.2

1.2.6.燃燒器設計特征(直流4組/臺爐)

-

1---------,一~;-------------------——

名稱風率(%)風速(m/s)風溫(C)每角噴口截面(m2)

一次風3030550.3713

二次風66483200.8910

1.2.7.油燃燒器(機械霧化8只/臺爐)

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i

1出力kg/H1000重油(90℃)

2壓力MPa2.45

1.2.8.各種工質、介質溫度

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爐膛出口煙氣℃1093

2屏過出口煙氣℃966.3

3高過出口煙氣℃759.1

4低過后煙氣℃566.5

5轉向室出口煙氣℃555.8

6省上級出口煙氣℃420.2

7省下級出口煙氣294.5

8空預器上級出口煙氣℃343

9空預器下級出口煙氣℃141.2排煙溫度

10屏過入口蒸汽℃375.3

11屏過出口蒸汽℃455.8

12高過入口蒸汽℃487.6

13高過出口蒸汽℃540

14低過入口蒸汽℃332.1

15低過出口蒸汽℃392.4

16省上級入口水℃232.9

17省上級出口水℃273.7

18省下級入口水℃218給水溫度

19省下級出口水℃233

20空預器上級出口風℃330.7熱風溫度

21空預器下級出口風℃230.7

22空預器下級一段出口風℃85溫風溫度

23空預器下級入口風30室溫

1.2.9.鍋爐汽包(單段蒸發)

內徑壁厚筒長全長材料正常水位線

mmmmmmmm

160010013.41519Mn5中心線以下150

1.2.10.省煤器

序號名稱單位面積規格管材

1上級省煤器m2(mm)135732X4CT20

2下級省煤器(mm)194332X4CT20

1.2.11.膜式水冷壁

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

1總輻射受熱面m21286.6

2輻射傳熱量KJ/kg13096.31

3管徑1壁厚mm60X5鰭片管

4節距80

5材料CT20

6總數量根496124/側

1.2.12.下降管

序號名稱單位數量規格

1集中下降管根(mm)6377X25

2分配集箱根(mm)6426X50

3集箱分配管根(mm)48133X10

4材料CT20(st45.8)

1.2.13.過熱器

序號名稱單位面積規格管材

1頂棚過熱器m2(mm)45.751X5.5CT20

2包墻管過熱器m~(mm)125.2451X5.5CT20

3屏式過熱器m2(mm)76442X512CrlMoV

4高溫過熱器m2(mm)158942X512CrlMoV

5低溫過熱器m~(mm)172742X5CT20

備注:屏式過熱器外四圈的管材為12Cr2MoWVB

1.2.14.減溫器:噴水混合式

1----------------------------------------------------------------------------------------

序號名稱單位數值規格管材

1一級減溫聯箱個(mm)1X2273X25CT20

2二級減溫聯箱個(mm)1X2426X5012CrlMoV

3一級減溫幅度r17.12

4二級減溫幅度℃17.96

5一級減溫水量t/h25

6二級減溫水量t/h12

序號名稱單位數值備注

1管徑mm40X1.5

2

2上級受熱面積m6415.6

3下級受熱面積m215715

4上級出口風溫℃330.7

5上級入口風溫℃230.7

6下級出口風溫℃230.6

7下級入口風溫℃30

1.2.15.空氣預熱器:管式

2.附屬設備設計規范

2.1.輔機規范

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型

Y4-73N228F

(2)臺右旋

臺/爐2

數45°/135°

(3)風

m3/h474300

(1)風

Pa4120

(5)轉

r/min730

(6)制

吸沈陽鼓風機廠

造廠家

風電動機

(1)型

Y800-8/1180

(2)電

V6000

(3)電

A95

(4)功

kw800

(5)轉

r/min740

(6)制

蘭州電機廠

造廠家

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型

Y4-73Ne28F

(2)臺右旋

送臺/爐2

數45°/135°

風(3)風

機m3/h302400

(4)風

Pa6076

(5)轉r/min960

(6)制

沈陽鼓風機廠

造廠家

電動機

(1)型

JSQ1512-6型

⑵電

V6000

(3)電

A89

(4)功

kw780

(5)轉

r/min990

⑺制

蘭州電機廠

造廠家

項目單位數值備注

1

(1)型

M5—36—11—NQ18D

⑵臺

臺/爐2左、右旋90°

(3)風

m3/h71985

(4)風

Pa10437

(5)轉

r/min960

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