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5套含解析(新高考Ⅰ卷專用)_第1頁
物理-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5套含解析(新高考Ⅰ卷專用)_第2頁
物理-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5套含解析(新高考Ⅰ卷專用)_第3頁
物理-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5套含解析(新高考Ⅰ卷專用)_第4頁
物理-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5套含解析(新高考Ⅰ卷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1(新高考通用)(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高考·新考法:新高考更高注重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物理問題,基于實際生活情境設計問題,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如三角函數關系、均值不等式等)解決實際設計過程中的難題;同時新高考也體現出知識的融合性,如變壓器與熱學的融合、光電效應與電磁感應的融合、機械振動與靜電場的融合等。高考·新情境:新高考物理試題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轉變,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達到這一目的,新高考物理試題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如運動員踢足球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借助新能源汽車測試利用機車啟動知識解決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從而調整數據。命題·大預測:本卷試題整體先易后難,較多試題基于實際生活情境設計問題,有效的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轉變,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本卷的第1、2、5、8、13題都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需要學生能識別生活實踐情境中所考查的知識原理,一旦識別試題可非常順利解決;第3、6題考查學生對理想模型建立條件的理解和解模的能力;第15題在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上綜合用能量解決傳送帶問題,在一輪復習過程中應注意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第14題將光電效應與電磁感應相結合,是本卷的一大創新亮點,再次提醒廣大教師、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模塊專題復習,應打破傳統的復習方式,分析和處理好各模塊知識間的銜接點,找到解決此類新考法的突破點。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得0分。)1.2024年8月,我國運動員獲得第33屆奧運會男子100m自由泳冠軍。比賽所用標準泳池的長度為50m,下列與該運動員實際運動過程最接近的位移—時間(x?t)圖像是()AD2.香煙中含有多種放射性物質,其中以釙(EQ\*jc3\*hps12\o\al(\s\up5(21),84)0PO)最為危險,是吸煙者罹患肺癌的原因之一。釙(EQ\*jc3\*hps12\o\al(\s\up5(21),84)0PO)可以放出α射線,衰變成穩定的鉛,半衰期為138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香煙燃燒時,由于高溫EQ\*jc3\*hps12\o\al(\s\up5(21),84)0PO的衰變將變快B.1000個EQ\*jc3\*hps12\o\al(\s\up5(21),84)0PO原子核經過276天,將有750個EQ\*jc3\*hps12\o\al(\s\up5(21),84)0PO原子核發生衰變C.衰變生成的鉛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124D.衰變產物的結合能之和比EQ\*jc3\*hps12\o\al(\s\up5(21),84)0PO的結合能小3.實際的變壓器存在鐵芯漏磁、原線圈與副線圈存在一定的電阻、鐵芯中的渦旋電流導致發熱等現實問題,所以原、副線圈的各個物理量的關系與理想變壓器的情況會有微小差別。設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n1:n2,感應電動勢分別為E1和E2,兩端的電壓為U1和U2,電流分別為I1和I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際的變壓器仍滿足E1:E2=n1:n2B.實際變壓器滿足C.實際的變壓器仍滿足U1:U2=n1:n2D.實際的變壓器一定不滿足I1:I2=n2:n14.手持軟繩的一端O點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簡諧運動,帶動繩上的其他質點振動,形成沿水平方向傳播的簡諧波,建立坐標軸如圖,M、N為繩上的兩點,t=0時O點由平衡位置出發開始振動,第1s末恰好完成5次全振動,t=1s時繩上ON間形成如圖所示的波形(N點之后的波形未畫出t=0.5s時,關于M、N點的描述正確的是()2/9A.M點在波峰,N點在波谷B.M點在波谷,N點在波峰C.M點沿y軸正方向運動D.N點沿y軸正方向運動5.“籃球夾背”是考驗兩人協作能力的游戲,兩人背對背、手挽手,背上夾著球,從起點跑到終點,在球不掉落的情況下,最先完成的即獲勝。如圖甲所示,兩位同學夾著籃球勻速前進,開始時兩位同學的背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其模型可簡化為圖乙,籃球夾在兩個平面之間。若忽略籃球受到的摩擦力和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左右兩位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減小,則籃球所受兩位同學的合力增大B.若僅左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左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增大C.若僅右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左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增大D.若僅左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右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減小6.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過程可簡化為:探測器在地球表面加速并經過一系列調整變軌,成為一顆沿地球公轉軌道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再在適當位置加速,經橢圓軌道(霍曼轉移軌道)到達火星。已知地球的公轉周期為T,P、N兩點分別為霍曼轉移軌道上的近日點與遠日點,可認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軌道平面內運動,火星軌道半徑約為地球軌道半徑的1.5倍。則()3/9A.火星的公轉周期為B.探測器在霍曼轉移軌道上的運行周期為TC.探測器在霍曼轉移軌道上P、N兩點線速度之比為4∶3D.探測器在霍曼轉移軌道上P、N兩點加速度之比為9∶47.如圖所示為某半導體氣相濺射沉積鍍膜法的原理圖,在真空室中,接電源正極的電容器上極板處放置待鍍膜的硅晶圓,接電源負極的下極板處放置鍍膜靶材。等離子體氬氣從左端進入真空室中的電場(可認為離子初速為零帶正電的氬離子(Ar+)在電場力作用下加速轟擊靶材,使得靶材原子濺射到上方硅晶圓襯底上,從而實現硅晶圓鍍膜。已知Ar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He的相對原子質量,不考慮離子間相互作用,則離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r+的電勢能增大B.若Ar+換為He+則獲得的動量變小C.若Ar+換為He+則獲得的動能變小D.等離子體中的負電荷從高電勢向低電勢運動8.為起到更好的隔音效果,陽臺窗戶使用雙層玻璃,雙層平行玻璃中間是氙氣,兩塊玻璃的厚度相同均為h。用一支激光筆,讓激光從窗戶一側與玻璃成60°角入射并記錄入射點A,同時記錄A點在對面玻璃外面的投影點A′,如圖所示。然后在窗戶另一側記錄激光出射點的位置B。測量A′B的距離為d。已知玻璃對該激光的折射率為1.5,可認為氙氣對該激光的折射率為1。該激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不考慮多次反射,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4/9A.激光在氙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玻璃中的慢B.雙層玻璃中間氙氣的厚度為C.激光從A到B在玻璃中的傳播時間為D.激光從A到B的傳播時間為9.如圖甲,F、G、H為正三角形CDE各邊中點,三角形FGH區域內存在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1,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一帶電粒子從C點以大小為v的速度沿CG方向進入正三角形區域,運動時間t1后沿上CED的角平分線方向從E點離開。改變勻強磁場所在的區域,如圖乙所示,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2,方向垂直紙面向里,該帶電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從C點射入正三角形區域,運動時間t2后,仍能沿上CED的角平分線方向從E點離開。已知正三角形CDE的邊長為a,粒子質量為m、電荷量大小為q,粒子重力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10.如圖所示,一根長為L的輕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小球A和B。輕桿可繞距A球為處的軸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初始時桿處于豎直位置,小球B恰好與水平光滑地面接觸。在桿的左側緊貼著B球有邊長為的立方體滑塊C,A、B、C的質量均為m。現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A球上,使之繞固定的O軸順時針轉動,直到B轉動到C的右上角分離。設在此過程中C滑塊一直緊貼地面,不計一切摩擦。關于此過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力F的功率逐漸減少B.分離之前滑塊C的動能始終小于球A的動能C.力F做的功大于滑塊C的動能增量與球A、B重力勢能增量之和D.滑塊C的最大速度為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54分。其中第13題~15題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時,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116分)某同學用圖(a)所示裝置研究滑塊在水平傳送帶上的運動。實驗前,該同學已先測出滑塊和位移傳感器(發射器)的總質量為M=0.4kg。實驗中,該同學讓傳送帶保持恒定的速度,將滑塊由靜止輕放在傳送帶上O處并將此時刻作為計時起點,用位移傳感器測出了各時刻t滑塊相對于O的位移x,利用測得的多組數據在圖(b)所示的x-t坐標中描出了14個點。(所有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根據描出的點作出滑塊運動的x-t圖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滑塊在傳送帶上先做的是直線運動;②傳送帶的速度大小為m/s;③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2)若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則利用實驗數據可求得:①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②在0.10s~0.60s末這段時間內,滑塊與傳送帶間因摩擦產生的熱量為Q=J。129分)某位同學家里裝修,購買了5盤鋁線,每盤標注長為100m、橫截面積為2mm2,該同學為了檢測鋁線的橫截面積和長度是否與標注一樣,準備了如下器材:滑動變阻器R;電阻箱R1和R2(最大阻值均為999.9Ω)定值電阻R3(R3=10Ω)靈敏電流表G;電池組E(電動勢約9V開關S和S0,導線若干。該同學的檢測過程如下:(1)通過資料查詢到鋁的電阻率為2.9×10—8Ω·m;(2)選擇鋁線不同位置剝去絕緣皮后,使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鋁線直徑。某次測量讀數如圖1所示,則鋁線的直徑為mm;(3)將5盤鋁線串聯,按圖2所示連接電路,Rx表示鋁線的總電阻;(4)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到(填“左”或“右”)端;(5)閉合開關S及S0,調節電阻箱R1和R2,當R1和R2的阻值分別為7.8Ω和5.7Ω時,電流表的示數恰好為零,Rx值的表達式為(用R1、R2、R3表示用該同學按測得的鋁線直徑計算,發現鋁線粗細符合其標注規格。按標注規格2mm2計算,每盤鋁線實際長度為m(保留一位小數)。1310分)2024年7月27日巴黎奧運會上,兩名00后小將黃雨婷、盛李豪獲得射擊混合團體10米氣步槍金牌,為中國隊奪得首金!比賽用的氣步槍是利用壓縮空氣推動彈丸的槍械,它的原理可簡化如下圖:將高壓空氣儲存在氣罐A中,撞擊錘向前頂開氣閥門K,壓縮氣體經細小通道進入槍膛B中,A、B中氣體立即達到平衡且不向外界漏氣,從而給彈丸強大作用力將其發射出去。已知槍膛B內為常壓氣體,壓強為p0,體積為V0,氣罐A儲存的氣體初始壓強為ap0,體積為bV0,細小通道體積可忽略不計,不考慮溫度7/9的變化。求:(1)初始儲存在氣罐A中的氣體,做等溫變化在壓強為p0時所對應的體積;(2)氣閥門K打開瞬間槍膛B中的壓強。1415分)如圖,兩根相距L的無限長的平導軌間區域存在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將導軌與阻值為R的電阻、開關S、真空器件P用導線連接,P側面開有可開閉的通光窗N,其余部分不透光;P內有陰極K和陽極A,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W。斷開S,質量為m的的導體棒ab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沿導軌由靜止下滑,下滑過程中始終保持水平,除R外,其余電阻均不計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電子電荷量為e,普朗克常數為h。(1)求ab開始下滑瞬間的加速度大小;(2)求ab速度能達到的最大值;(3)關閉N,閉合S,ab重新達到勻速運動狀態后打開N,用單色光照射K,若ab保持運動狀態不變,求單色光的最大頻率。1518分)如圖所示,傳送帶始終以v=2ms的速度水平傳動,將質量m=0.1kg的彈性小滑塊(可視為質點)輕放到傳送帶A端,若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A、B間距離L=2.5m。傳送帶的右端B與豎直面內一半徑R=1m的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頂端平滑連接。C與水平面連接,且該水平面足夠長。該滑塊每次與水平面碰撞前、后,水平方向速度不變,豎直方向速度反向,且大小保持不變。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該滑塊在B處無動能損失,不考慮滑塊的滾動,不計空氣阻力。求:(1)該滑塊從A運動到B的時間;(2)該滑塊運動到四分之一圓弧頂端時對軌道的壓力;(3)該滑塊第一次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C處的距離和第6次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C處的距離。(=7.68)9/9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1(新高考通用)(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高考·新考法:新高考更高注重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物理問題,基于實際生活情境設計問題,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如三角函數關系、均值不等式等)解決實際設計過程中的難題;同時新高考也體現出知識的融合性,如變壓器與熱學的融合、光電效應與電磁感應的融合、機械振動與靜電場的融合等。高考·新情境:新高考物理試題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轉變,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達到這一目的,新高考物理試題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如運動員踢足球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借助新能源汽車測試利用機車啟動知識解決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從而調整數據。命題·大預測:本卷試題整體先易后難,較多試題基于實際生活情境設計問題,有效的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轉變,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本卷的第1、2、5、8、13題都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需要學生能識別生活實踐情境中所考查的知識原理,一旦識別試題可非常順利解決;第3、6題考查學生對理想模型建立條件的理解和解模的能力;第15題在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上綜合用能量解決傳送帶問題,在一輪復習過程中應注意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第14題將光電效應與電磁感應相結合,是本卷的一大創新亮點,再次提醒廣大教師、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模塊專題復習,應打破傳統的復習方式,分析和處理好各模塊知識間的銜接點,找到解決此類新考法的突破點。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得0分。)1.2024年8月,我國運動員獲得第33屆奧運會男子100m自由泳冠軍。比賽所用標準泳池的長度為50m,下列與該運動員實際運動過程最接近的位移—時間(x?t)圖像是()B.【答案】【答案】C【詳解】根據題意標準泳池的長度為50m,我國運動員獲得第33屆奧運會男子100m自由泳冠軍,可知運動員最后的位移為零,所以位移先增大后減小,離出發點最遠處位移為50m,只有C選項滿足。故選C。2.香煙中含有多種放射性物質,其中以釙(EQ\*jc3\*hps12\o\al(\s\up5(21),84)0PO)最為危險,是吸煙者罹患肺癌的原因之一。釙(EQ\*jc3\*hps12\o\al(\s\up5(21),84)0PO)可以放出α射線,衰變成穩定的鉛,半衰期為138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香煙燃燒時,由于高溫EQ\*jc3\*hps12\o\al(\s\up5(21),84)0PO的衰變將變快B.1000個EQ\*jc3\*hps12\o\al(\s\up5(21),84)0PO原子核經過276天,將有750個EQ\*jc3\*hps12\o\al(\s\up5(21),84)0PO原子核發生衰變C.衰變生成的鉛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124D.衰變產物的結合能之和比EQ\*jc3\*hps12\o\al(\s\up5(21),84)0PO的結合能小【答案】C【詳解】A.半衰期不受溫度影響,故A錯誤;B.半衰期為統計規律,對少量原子核不適用,不一定有750個EQ\*jc3\*hps12\o\al(\s\up5(21),84)0PO原子核發生衰變,故B錯誤;EQ\*jc3\*hps12\o\al(\s\up5(21),84)0PO發生衰變的核反應方程為84822210PO→206Pb+84822衰變生成的鉛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206-82=124故C正確;2/21DD.自發核反應放出能量,產物結合能之和比反應物結合能大,兩者之差就是釋放出核能的數值,故D錯故選C。3.實際的變壓器存在鐵芯漏磁、原線圈與副線圈存在一定的電阻、鐵芯中的渦旋電流導致發熱等現實問題,所以原、副線圈的各個物理量的關系與理想變壓器的情況會有微小差別。設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n1:n2,感應電動勢分別為E1和E2,兩端的電壓為U1和U2,電流分別為I1和I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際的變壓器仍滿足E1:E2=n1:n2B.實際變壓器滿足C.實際的變壓器仍滿足U1:U2=n1:n2D.實際的變壓器一定不滿足I1:I2=n2:n1【答案】D【詳解】AB.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11Δt由于漏磁,有1212>則有>E2故AB錯誤;CD.實際的變壓器存在鐵芯漏磁、原線圈與副線圈存在一定的電阻、鐵芯中的渦旋電流導致發熱等現實問題,所以不再滿足2I1:I2=n2:n1C錯誤,D正確。故選D。4.手持軟繩的一端O點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簡諧運動,帶動繩上的其他質點振動,形成沿水平方向傳播的簡3/21諧波,建立坐標軸如圖,M、N為繩上的兩點,t=0時O點由平衡位置出發開始振動,第1s末恰好完成5次全振動,t=1s時繩上ON間形成如圖所示的波形(N點之后的波形未畫出t=0.5s時,關于M、N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M點在波峰,N點在波谷B.M點在波谷,N點在波峰C.M點沿y軸正方向運動D.N點沿y軸正方向運動【答案】D【詳解】AB.第1s末恰好完成5次全振動,說明振動周期為0.2s故t=0.5s時,波形圖如圖虛線所示M、N點在均處于平衡位置,A、B項錯誤;CD.根據傳播方向與振動方向關系,可知M點沿y軸負方向運動,N點沿y軸正方向運動,C錯誤,D正確。故選D。5.“籃球夾背”是考驗兩人協作能力的游戲,兩人背對背、手挽手,背上夾著球,從起點跑到終點,在球不掉落的情況下,最先完成的即獲勝。如圖甲所示,兩位同學夾著籃球勻速前進,開始時兩位同學的背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其模型可簡化為圖乙,籃球夾在兩個平面之間。若忽略籃球受到的摩擦力和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4/21A.若左右兩位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減小,則籃球所受兩位同學的合力增大B.若僅左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左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增大C.若僅右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左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增大D.若僅左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右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減小【答案】D【詳解】A.由題意可知籃球處于平衡狀態,則對籃球受力分析可知籃球所受兩位同學的合力等于籃球的重力,故籃球所受兩位同學的合力不變,故A錯誤;B.若僅左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籃球受到兩位同學作用力的夾角減小,作出籃球受力的動態矢量三角形,如圖所示可知左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可能減小,可能不變,也可能增大,但是右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一定減小,故B錯誤,D正確;C.若僅右邊同學的背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則籃球受到兩位同學作用力的夾角減小,作出籃球受力的動態矢量三角形,如圖2所示5/21可知左邊同學對籃球的作用力減小,故C錯誤。故選D。6.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過程可簡化為:探測器在地球表面加速并經過一系列調整變軌,成為一顆沿地球公轉軌道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再在適當位置加速,經橢圓軌道(霍曼轉移軌道)到達火星。已知地球的公轉周期為T,P、N兩點分別為霍曼轉移軌道上的近日點與遠日點,可認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軌道平面內運動,火星軌道半徑約為地球軌道半徑的1.5倍。則()A.火星的公轉周期為B.探測器在霍曼轉移軌道上的運行周期為TC.探測器在霍曼轉移軌道上P、N兩點線速度之比為4∶3D.探測器在霍曼轉移軌道上P、N兩點加速度之比為9∶4【答案】【答案】D【詳解】A.設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半徑為r,則火星軌道半徑約為1.5r,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火星的公轉周期為地球公轉周期的倍,A錯誤;B.設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半徑為r,則火星軌道半徑約為1.5r,可知霍曼轉移軌道半長軸為,對地球和探測器,由開普勒第三定律可得6/21解得解得TB錯誤;C.根據開普勒第二定律vP.r=vN.1.5rP、N兩點線速度之比為3:2,C錯誤;D.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探測器在霍曼轉移軌道上P、N兩點加速度之比為9∶4,D正確。故選D。探7.如圖所示為某半導體氣相濺射沉積鍍膜法的原理圖,在真空室中,接電源正極的電容器上極板處放置待鍍膜的硅晶圓,接電源負極的下極板處放置鍍膜靶材。等離子體氬氣從左端進入真空室中的電場(可認為離子初速為零帶正電的氬離子(Ar+)在電場力作用下加速轟擊靶材,使得靶材原子濺射到上方硅晶圓襯底上,從而實現硅晶圓鍍膜。已知Ar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He的相對原子質量,不考慮離子間相互作用,則離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r+的電勢能增大B.若Ar+換為He+則獲得的動量變小C.若Ar+換為He+則獲得的動能變小D.等離子體中的負電荷從高電勢向低電勢運動【答案】【答案】B【詳解】A.電場力對Ar+做正功,Ar+的電勢能減小,故A錯誤;7/21BB.根據解得mv=2qUmAr+與He+兩粒子所帶電荷量相等,Ar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He的相對原子質量,可知,若將Ar+換為He+,則獲得的動量變小,故B正確;qU=Ek由于Ar+與He+兩粒子所帶電荷量相等,可知,若將Ar+換為He+,則獲得的動能不變,故C錯誤;D.等離子體中的負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將向上偏轉,可知,負電荷從低電勢向高電勢運動,故D錯誤。故選B。8.為起到更好的隔音效果,陽臺窗戶使用雙層玻璃,雙層平行玻璃中間是氙氣,兩塊玻璃的厚度相同均為h。用一支激光筆,讓激光從窗戶一側與玻璃成60°角入射并記錄入射點A,同時記錄A點在對面玻璃外面的投影點A′,如圖所示。然后在窗戶另一側記錄激光出射點的位置B。測量A′B的距離為d。已知玻璃對該激光的折射率為1.5,可認為氙氣對該激光的折射率為1。該激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不考慮多次反射,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激光在氙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玻璃中的慢B.雙層玻璃中間氙氣的厚度為2d-h2C.激光從A到B在玻璃中的傳播時間為9h4cD.激光從A到B的傳播時間為12d+3h4c【答案】【答案】BC【詳解】A.根據折射率公式8/21可知,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越慢,所以激光在氙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玻璃中的快,故A錯B.作出激光的傳播路線圖如圖所示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為θ,根據公式,有所以由幾何關系可得解得雙層玻璃中間氙氣的厚度為故B正確;C.激光在玻璃中傳播的路程所以激光在玻璃中的傳播時間故C正確;D.激光在氙氣中的傳播時間為9/21所以激光從所以激光從A到B的傳播時間為故D錯誤。故選BC。9.如圖甲,F、G、H為正三角形CDE各邊中點,三角形FGH區域內存在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1,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一帶電粒子從C點以大小為v的速度沿CG方向進入正三角形區域,運動時間t1后沿上CED的角平分線方向從E點離開。改變勻強磁場所在的區域,如圖乙所示,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2,方向垂直紙面向里,該帶電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從C點射入正三角形區域,運動時間t2后,仍能沿上CED的角平分線方向從E點離開。已知正三角形CDE的邊長為a,粒子質量為m、電荷量大小為q,粒子重力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答案】【答案】BC【詳解】AB.在圖甲所示磁場中,根據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有粒子運動軌跡如圖1所示根據幾何關系有根據幾何關系有aa解得解得BB粒子運動的時間粒子運動的時間故故A錯誤,B正確;CDCD.在圖乙所示磁場中,粒子運動軌跡如圖2所示根據幾何關系有2IKosin30 4r2 1r2 2則則根據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粒子運動的時間由此可知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10.如圖所示,一根長為L的輕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小球A和B。輕桿可繞距A球為處的軸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初始時桿處于豎直位置,小球B恰好與水平光滑地面接觸。在桿的左側緊貼著B球有邊長為的立方體滑塊C,A、B、C的質量均為m。現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A球上,使之繞固定的O軸順時針轉動,直到B轉動到C的右上角分離。設在此過程中C滑塊一直緊貼地面,不計一切摩擦。關于此過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力F的功率逐漸減少B.分離之前滑塊C的動能始終小于球A的動能C.力F做的功大于滑塊C的動能增量與球A、B重力勢能增量之和DD.滑塊C的最大速度為3FL-mgL【答案】CD【詳解】AC.用vA表示A球轉過α角時A球的速度大小,用vB表示A球轉過α角時B球的速度大小,v表示此時立方體的速度大小,則vBcosα=v由于A與B的角速度相同,且則則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力F做的功等于滑塊C的動能增量與球A,B機械能增量之和,則力F做的功大于滑塊C的動能增量與球A、B重力勢能增量之和,可得12mvF×EQ\*jc3\*hps21\o\al(\s\up7(1),3)Lsinα=EQ\*jc3\*hps21\o\al(\s\up7(1),2)mvEQ\*jc3\*hps13\o\al(\s\up5(2),A)-mgEQ\*jc3\*hps21\o\al(\s\up7(1),3)L-EQ\*jc3\*hps21\o\al(\s\up7(1),3)Lcosα),+EQ\*jc3\*hps21\o\al(\s\up7(1),2)mv+mgEQ\*jc3\*hps21\o\al(\s\up7(2),3)L-EQ\*jc3\*hps21\o\al(\s\up7(2),3)Lcosα),+12mv解得由幾何關系可知轉過的最大角度為α=60°則力F的功率為P=FvAcosα由數學知識可知,功率增加,故A錯誤,C正確;B.分離前C的動能為分離前A的動能為2mvAEkA2mvA2由數學知識可知角度轉動的范圍為0≤α≤60°則可知EkC≥EkA故B錯誤;D.當α=60°時,C速度最大為故D正確。故選CD。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54分。其中第13題~15題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時,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116分)某同學用圖(a)所示裝置研究滑塊在水平傳送帶上的運動。實驗前,該同學已先測出滑塊和位移傳感器(發射器)的總質量為M=0.4kg。實驗中,該同學讓傳送帶保持恒定的速度,將滑塊由靜止輕放在傳送帶上O處并將此時刻作為計時起點,用位移傳感器測出了各時刻t滑塊相對于O的位移x,利用測得的多組數據在圖(b)所示的x—t坐標中描出了14個點。(所有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根據描出的點作出滑塊運動的x—t圖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滑塊在傳送帶上先做的是直線運動;②傳送帶的速度大小為m/s;③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2)若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則利用實驗數據可求得:①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②在0.10s~0.60s末這段時間內,滑塊與傳送帶間因摩擦產生的熱量為Q=J。【答案】【答案】(1)2.0;(2)0.50,0.45【詳解】(1)由圖可知,0.40s后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即滑塊的速度等于傳送帶的速度,則有(2)①[1]滑塊在傳送帶上勻加速的運動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μmg=ma代入數據,解得②[2]由于傳送帶與滑塊之間有相對運動時才有熱量產生,所以0.10s末~0.60s末這段時間內,只有0.10s末~0.40s末這段時間有熱量產生,這段時間內傳送帶的位移為x傳=v傳t=0.6m0.1s末滑塊的速度為v1=at1=0.5m/s0.10s末~0.40s末這段時間滑塊的位移為則滑塊與傳送帶之間的相對位移為Δx=x傳x滑=0.225m則摩擦產生的熱量為Q=fΔx=0.45J129分)某位同學家里裝修,購買了5盤鋁線,每盤標注長為100m、橫截面積為2mm2,該同學為了檢測鋁線的橫截面積和長度是否與標注一樣,準備了如下器材:滑動變阻器R;電阻箱R1和R2(最大阻值均為999.9Ω)定值電阻R3(R3=10Ω)靈敏電流表G;電池組E(電動勢約9V開關S和S0,導線若干。該同學的檢測過程如下:(1)通過資料查詢到鋁的電阻率為2.9×10?8Ω·m;(2)選擇鋁線不同位置剝去絕緣皮后,使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鋁線直徑。某次測量讀數如圖1所示,則鋁線的直徑為mm;(3)將5盤鋁線串聯,按圖2所示連接電路,Rx表示鋁線的總電阻;(4)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到(填“左”或“右”)端;(5)閉合開關S及S0,調節電阻箱R1和R2,當R1和R2的阻值分別為7.8Ω和5.7Ω時,電流表的示數恰好為零,Rx值的表達式為(用R1、R2、R3表示用該同學按測得的鋁線直徑計算,發現鋁線粗細符合其標注規格。按標注規格2mm2計算,每盤鋁線實際長度為m(保留一位小數)。【答案】1.595(1.594~1.597)右【詳解】[1]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d=1.5mm+9.5×0.01mm=[2]為保證電路安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該調節到最大,故滑片滑到右端。[3]電流表示數為零時,表明達到了電橋平衡,此時有解得[4]根據電阻定律代入數據解得代入數據解得1310分)2024年7月27日巴黎奧運會上,兩名00后小將黃雨婷、盛李豪獲得射擊混合團體10米氣步槍金牌,為中國隊奪得首金!比賽用的氣步槍是利用壓縮空氣推動彈丸的槍械,它的原理可簡化如下圖:將高壓空氣儲存在氣罐A中,撞擊錘向前頂開氣閥門K,壓縮氣體經細小通道進入槍膛B中,A、B中氣體立即達到平衡且不向外界漏氣,從而給彈丸強大作用力將其發射出去。已知槍膛B內為常壓氣體,壓強為p0,體積為V0,氣罐A儲存的氣體初始壓強為ap0,體積為bV0,細小通道體積可忽略不計,不考慮溫度的變化。求:(1)初始儲存在氣罐A中的氣體,做等溫變化在壓強為p0時所對應的體積;(2)氣閥門K打開瞬間槍膛B中的壓強。【詳解】(【詳解】(1)氣體做等溫變化pAVA=p0V解得V=abV0(2)氣體做等溫變化,對A與B中氣體整體分析得pAVA+pBVB=p(VA+VB)解得1415分)如圖,兩根相距L的無限長的平導軌間區域存在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將導軌與阻值為R的電阻、開關S、真空器件P用導線連接,P側面開有可開閉的通光窗N,其余部分不透光;P內有陰極K和陽極A,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W。斷開S,質量為m的的導體棒ab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沿導軌由靜止下滑,下滑過程中始終保持水平,除R外,其余電阻均不計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電子電荷量為e,普朗克常數為h。(1)求ab開始下滑瞬間的加速度大小;(2)求ab速度能達到的最大值;(3)關閉N,閉合S,ab重新達到勻速運動狀態后打開N,用單色光照射K,若ab保持運動狀態不變,求單色光的最大頻率。【答案】(1)0.6g;(2)4hBL+4hBL+Wh【詳解】(1)金屬桿由靜止釋放瞬間,金屬桿還沒有切割磁感線,沒有感應電流,不受安培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a=0.6g(2)當金屬桿勻速運動時,速度最大,設為vm,由平衡條件得mgtanθ=BIL而金屬桿產生的感應電動勢E=BLvmcosθ感應電流為EI=R聯立解得EQ\*jc3\*hps21\o\al(\s\up3(g),2)EQ\*jc3\*hps21\o\al(\s\up3(R),2)(3)若ab保持運動狀態不變,可知P中不產生光電流,設單色光的最大頻率為v,根據光電效應方程可知eU=Ekm=hv-W解得1518分)如圖所示,傳送帶始終以v=2ms的速度水平傳動,將質量m=0.1kg的彈性小滑塊(可視為質點)輕放到傳送帶A端,若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A、B間距離L=2.5m。傳送帶的右端B與豎直面內一半徑R=1m的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頂端平滑連接。C與水平面連接,且該水平面足夠長。該滑塊每次與水平面碰撞前、后,水平方向速度不變,豎直方向速度反向,且大小保持不變。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該滑塊在B處無動能損失,不考慮滑塊的滾動,不計空氣阻力。求:(1)該滑塊從A運動到B的時間;(2)該滑塊運動到四分之一圓弧頂端時對軌道的壓力;(3)該滑塊第一次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C處的距離和第6次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C處的距離。(=7.68)【答案】【答案】(1)1.75s;(2)0.6N,方向豎直向下;(3)0.19904m,10.02944m【詳解】(1)滑塊在傳送帶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μmg=ma解得,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假設滑塊加速到最大速度還沒有到達B,則位移為所以假設成立,此后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勻速時間為加速的時間為所以,該滑塊從A運動到B的時間為((2)滑塊運動到四分之一圓弧頂端時,設圓弧對滑塊的支持力為N,則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解得解得NN=0.6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滑塊運動到四分之一圓弧頂端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等于圓弧對滑塊的支持力大小,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滑塊運動到四分之一圓弧頂端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等于圓弧對滑塊的支持力大小,即即FF壓=N=0.6N方向豎直向下;方向豎直向下;((3)設滑塊脫離圓弧時,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速度大小為v1,如圖所示則,此時重力垂直接觸面向下的分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根據動能定理根據動能定理聯立,解得聯立,解得則,此時滑塊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為則,此時滑塊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為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為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為此后,在豎直方向上,滑塊做豎直下拋運動,則此后,在豎直方向上,滑塊做豎直下拋運動,則其中其中20/21hh=Rsinθ=0.8m解得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為則滑塊第一次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C處的距離為第一次落地時,滑塊在豎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為則,從第一次落地到第六次落地,在空中運動時間為則,在水平方向的總位移為則,第六次落地到C點的距離為21/21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2(新高考通用)(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高考·新動向: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要求學生對各知識板塊的基本原理掌握透徹。如力學部分的牛頓第二定律應為整個力學板塊的基本原理,力學中動量和能量部分的基本都在于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等式兩邊同乘兩物體相互作用的時間即為動量定理,而分別對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應用動量定理兩式相加即可得出動量守恒定律)。高考·新考法:新高考物理試題更加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達到這一目的,新高考物理試題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如運動員踢足球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借助新能源汽車測試利用機車啟動知識解決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從而調整數據。命題·大預測:本卷試題整體先易后難,較多試題基于實際生活情境設計問題,有效的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轉變,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本卷的第1、2、3、7、9題都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需要學生能從生活情景中提取解題的關鍵信息,一旦提取解題的關鍵信息試題可解決一大半;第4、6題考查學生對模塊知識基本原理的認識(第4題考查學生對交變電流產生的基本原理——沒有磁場部分線圈不會切割;第6題考查電容器的串聯問題,本題來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需要學生對電容器的充放電原理理解透徹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的基本原理徹底搞明白,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對任一知識點或題型進行深入思考,同一題型出題人還有可能從哪些角度進行命題(結合原理進行分析)。如本卷第6題考查電容器的串聯,是不是也可引導學生如果兩電容器并聯情況又如何,再如第4題考查交變電流的產生原理,也可引導學生改變線圈的形狀或改變磁場的范圍(如磁場只存在于第二象限情況又如何)等等。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得0分。)1.如圖所示,某煙霧探測器中裝有少量放射性金屬镅241,其衰變方程為EQ\*jc3\*hps12\o\al(\s\up5(24),95)1Am→X+EQ\*jc3\*hps12\o\al(\s\up5(4),2)He,X為產生的新核,新核X的中子數為()A.143個B.144個C.145個D.146個2.如圖所示是空氣凈化器內部結構的簡化圖,其中的負極針組件產生電暈,釋放出大量電子,電子被空氣中的氧分子捕捉,從而生成空氣負離子,負離子能使空氣中煙塵、病菌等微粒帶電,進而使其吸附到集塵柵板上,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A.負極針組件產生電暈,利用了感應起電的原理B.負極針組件附近的電勢較低C.為了更有效率地吸附塵埃,集塵柵板應帶負電D.煙塵吸附到集塵柵板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3.標準體育運動場的環形跑道由內向外設計有第一至第八賽道,每條賽道寬度d=1.2m,其中兩端彎道設計為半圓弧形,八條賽道為同心半圓,第一賽道的內圓半徑r1=36.0m。校運會四百米徑賽的前段賽程中,運動員甲、乙分別在第一、第二賽道逆時針方向賽跑,二人剛好0~t1時間內經過彎道,t1~t2時間內經過直道,t2時刻繼續后段賽程,t1~t2時間內二人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分別如圖中實線所示。下列有關甲、乙的運動描述,正確的是()2/9(d)(d)B.t1~t2時間內,甲、乙的平均速度v甲<v乙C.t1~t2時間內任意相同時刻,甲、乙的速度v甲=v乙~t2時間內任意相同時刻,甲、乙的加速度a甲=a乙4.如圖所示,空間區域內存在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B=1T,OO9為磁場的右邊界。磁場內一匝數n=10的正方形閉合金屬導線框平行于紙面放置,線框邊長L=1m,其右邊與磁場邊界重合。t=0時刻線框從圖示位置開始逆時針(俯視)繞OO9以角速度①=10rad/s勻速轉動,此過程中感應電動勢E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3/95.如圖所示,一興趣小組提出了一個大膽假設:有一條隧道從A點到B點直穿地心,地球的半徑為R、質量為M,將一質量為m的物體從A點由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C點距地心距離為x,已知均勻球殼對放于其內部的質點的引力為零,引力常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在A點的加速度與在C點的加速度之比為x:RB.物體到達O點的動能為C.物體將做簡諧運動D.物體從A運動到B的時間為6.兩真空平行板電容器C1、C2初始帶電荷量均為零,其正對面積相同,板間距離d1:d2=1:2,將C1的B板用導線與C2的C板相連,再分別將C1的A板和C2的D板通過導線連接到一直流電源的正、負極上。則下圖電容器內的電場線的分布正確的是()B.D.7.如圖甲所示是某人下蹲彎曲膝蓋緩慢搬起重物的情景。甲乙該過程是身體肌肉、骨骼、關節等部位一系列相關動作的過程,現將其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模型。設腳掌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大小為FN,膝關節彎曲的角度為θ,該過程中大、小腿部的肌群對膝關節的作用力F的方向始終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關于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4/9A.人緩慢搬起重物的過程中,FN逐漸變小B.人緩慢搬起重物的過程中,F逐漸變大8.人造地球衛星失效后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案,即“火葬”與“冰凍”。對于較低軌道的失效衛星,備用發動機使其轉移到更低的軌道上,最終一頭扎入稠密大氣層,讓其“火葬”,與大氣摩擦燃燒殆盡;對于較高軌道的失效衛星,備用發動機可將其抬高到比地球同步軌道高300千米的“墳墓軌道”實施高軌道“冰凍”。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實施低軌道“火葬”時,備用發動機對衛星做負功B.實施高軌道“冰凍”時,備用發動機對衛星做負功C.衛星在“墳墓軌道”上運行的加速度小于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運行的加速度D.失效衛星進入“墳墓軌道”后速度變大9.如圖,實驗室研究一臺四沖程內燃機的工作情況.封閉噴油嘴,使活塞和汽缸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連桿緩慢推動活塞向上運動,運動到圖示位置時活塞對封閉氣體的推力為F。活塞由圖示位置緩慢向上運動的最大距離為L,環境溫度保持不變,汽缸壁的導熱性能良好,關于該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活塞向上運動到最大距離過程中對氣體做功為FLB.氣體放出的熱量等于活塞對氣體做的功C.單位時間內撞擊汽缸壁單位面積上的氣體分子數增加D.速率大的分子數占總分子數的比例增加10.如圖所示,長ab=18cm、寬bc=16cm的矩形區域中分布著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含邊界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1T,在矩形的中心О點有一正電荷粒子源,可在紙面內沿各個方向發射比荷k=2×108C/kg的粒子,不計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粒子在磁場中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最大速度為1.0×107m/sC.若粒子的速度為1.6×107m/s,其在磁場中運動的最短時間為×10-8sD.若粒子的速度為1.6×107m/s,其在磁場中運動的最長時間為×10-8s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54分。其中第13題~15題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時,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117分)如圖1為測定半圓形玻璃磚折射率實驗,在白紙上放好玻璃磚,在弧形一側插上兩枚大頭針P1和P2,并使P1和P2連線過半圓圓心O,再在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并插入兩枚大頭針P3和P4。在紙上標出的大頭針位置和半圓形玻璃磚如圖2所示。(1)請在圖2中畫出所需的光路,并在圖中標出測量折射率所需要測量的物理量;(2)請用所標的物理量表示玻璃的折射率:。(3)在實驗中畫好直徑界面時,不慎將半圓形玻璃磚繞O點逆時針轉動了一個小角度如圖3所示,而其他操作均正確,則玻璃折射率的測量值真實值(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9分)中學物理實驗室常見的電流表、電壓表都是由微安表改裝而成的。某實驗小組欲精準測出一個參數不清的微安表的量程和內阻,以便進行電表改裝。(1)該小組同學先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擋“×10”倍率粗測微安表的內阻,示數如圖甲所示,其粗測內阻為Ω。(2)用圖乙所示的電路測量微安表量程Ig和內阻Rg。E為電源,R0為滑動變阻器,已知R0的阻值遠大于Rg,R為電阻箱。實驗步驟如下:A.閉合S1,斷開S2,調節R0,使微安表示數等于其量程Ig;B.保持S1閉合,閉合S2,保持R0不變,調節R,使微安表示數等于I,然后讀出R的值;C.重復步驟B,得到多組R與I的值,繪出圖像,如圖丙所示。完成下列填空:①閉合S1之前,應使R0的滑片移至(填“a”或“b”)端。②由圖丙可得微安表量程Ig為μA,微安表內阻Rg為Ω。③用此方法測出的微安表的內阻Rg真實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9分)如圖所示為某科研小組設計的靜電分選裝置原理示意圖。兩個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間距為2a,板長為a,兩板間形成勻強電場。傳送帶漏斗的出口在兩板中點處,且與兩金屬板等高,帶有異種電荷的磷酸鹽和石英顆粒混合在一起,從漏斗出口由靜止下落,所有顆粒所帶電荷量與其質量之比均為k。不計顆粒間的相互作用力及空氣阻力,電場僅限于平行金屬板之間。重力加速度取g。要使各顆粒剛好經金屬板下邊緣落入分選容器中。求:(1)金屬板間的電壓;(2)顆粒離開電場區域時的速度大小。7/91415分)某水平安裝的“智能緩沖器”的結構如圖所示,其核心部件是形成如圖所示N極和S極的柱狀電磁鐵,該電磁鐵產生的磁場(視為勻強磁場)分布在長度為d(未知)的整個側面區域,磁場方向垂直于N極側面指向左右兩側,N極上下空間無磁場,該電磁鐵由智能調節器(圖中未畫出)自動調節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與N極完美重合固連的柱狀長桿其橫截面是邊長為L的正方形,涂有絕緣漆及潤滑油的正方形金屬框(邊長略大于L)質量為m、電阻為R。金屬框套在長桿上以任意初速度沿著桿向磁場運動,進入磁場前智能調節器根據框的初速度大小調定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讓框進入磁場后都能在磁場末端恰好減速到零。某次測試,框的初速度為v0,智能調節器調定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0,不計一切摩擦。求:(1)該次測試,框在磁場中減速到零的過程中,框上感應電流所產生的焦耳熱;(2)該次測試,框剛進入磁場時受到的安培力大小;(3)若某次測試,框的初速度為2v0,則磁感應強度大小應調定為多少?1518分)如圖所示,在足夠長的水平桌面上有n個質量均為m、可視為質點的滑塊,間距均為L且在同一條直線上,第n個滑塊與桌面左端的距離也為L。在桌面右側上方距桌面高度l處的O點固定著一根長為l的細線,細線另一端系一個質量為m’=0.5m、可視為質點的小球,小球自然下垂時位于Q點,恰好與最右側的滑塊接觸,在OQ中點D固定一個鐵釘。現將小球從P點(細線伸直且與水平方向成θ=30。角)由靜止釋放,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細線接觸鐵釘彈力恰好達到最大值而崩斷,小球與滑塊1發生彈性碰撞。滑塊1沿桌面向左運動依次與各個滑塊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過程時間極短可忽略。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1)求細線能承受的最大彈力;(2)求小球與滑塊1碰撞后瞬間滑塊1的速度大小;(3)若桌面光滑,求小球與滑塊1碰撞瞬間到恰與第5個滑塊發生碰撞所用的時間;(4)若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經一系列碰撞后,第n個滑塊恰好滑到桌邊而沒有掉下去,求在整個過程中因碰撞而損失的機械能及滑塊之間的第i次(i≤n-1)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與碰撞前的動能的比值。9/9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2(新高考通用)(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高考·新動向: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要求學生對各知識板塊的基本原理掌握透徹。如力學部分的牛頓第二定律應為整個力學板塊的基本原理,力學中動量和能量部分的基本都在于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等式兩邊同乘兩物體相互作用的時間即為動量定理,而分別對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應用動量定理兩式相加即可得出動量守恒定律)。高考·新考法:新高考物理試題更加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達到這一目的,新高考物理試題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如運動員踢足球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借助新能源汽車測試利用機車啟動知識解決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從而調整數據。命題·大預測:本卷試題整體先易后難,較多試題基于實際生活情境設計問題,有效的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轉變,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本卷的第1、2、3、7、9題都基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設置物理問題,需要學生能從生活情景中提取解題的關鍵信息,一旦提取解題的關鍵信息試題可解決一大半;第4、6題考查學生對模塊知識基本原理的認識(第4題考查學生對交變電流產生的基本原理——沒有磁場部分線圈不會切割;第6題考查電容器的串聯問題,本題來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需要學生對電容器的充放電原理理解透徹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的基本原理徹底搞明白,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對任一知識點或題型進行深入思考,同一題型出題人還有可能從哪些角度進行命題(結合原理進行分析)。如本卷第6題考查電容器的串聯,是不是也可引導學生如果兩電容器并聯情況又如何,再如第4題考查交變電流的產生原理,也可引導學生改變線圈的形狀或改變磁場的范圍(如磁場只存在于第二象限情況又如何)等等。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得0分。)1.如圖所示,某煙霧探測器中裝有少量放射性金屬镅241,其衰變方程為EQ\*jc3\*hps12\o\al(\s\up5(24),95)1Am→X+EQ\*jc3\*hps12\o\al(\s\up5(4),2)He,X為產生的新核,新核X的中子數為()A.143個B.144個C.145個D.146個【答案】【答案】B【詳解】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核反應方程為EQ\*jc3\*hps12\o\al(\s\up5(24),95)1Am→EQ\*jc3\*hps12\o\al(\s\up5(23),93)7Np+EQ\*jc3\*hps12\o\al(\s\up5(4),2)He新核X的中子數n=237-93=144故選B。2.如圖所示是空氣凈化器內部結構的簡化圖,其中的負極針組件產生電暈,釋放出大量電子,電子被空氣中的氧分子捕捉,從而生成空氣負離子,負離子能使空氣中煙塵、病菌等微粒帶電,進而使其吸附到集塵柵板上,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A.負極針組件產生電暈,利用了感應起電的原理B.負極針組件附近的電勢較低C.為了更有效率地吸附塵埃,集塵柵板應帶負電D.煙塵吸附到集塵柵板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答案】【答案】B2/20【詳解】【詳解】A.負極針組件產生電暈,利用了尖端放電的原理,故A錯誤;B.電場線由正極指向負極,負極針組件附近的電勢較低,故B正確;C.負離子能使空氣中煙塵、病菌等微粒帶電,為了更有效率地吸附塵埃,集塵柵板應帶正電,故C錯誤;D.帶電煙塵向集塵柵板靠近的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則電勢能減小,故D錯誤。故選B。3.標準體育運動場的環形跑道由內向外設計有第一至第八賽道,每條賽道寬度d=1.2m,其中兩端彎道設計為半圓弧形,八條賽道為同心半圓,第一賽道的內圓半徑r1=36.0m。校運會四百米徑賽的前段賽程中,運動員甲、乙分別在第一、第二賽道逆時針方向賽跑,二人剛好0~t1時間內經過彎道,t1~t2時間內經過直道,t2時刻繼續后段賽程,t1~t2時間內二人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分別如圖中實線所示。下列有關甲、乙的運動描述,正確的是()(d)(d)B.t1~t2時間內,甲、乙的平均速度v甲<v乙C.t1~t2時間內任意相同時刻,甲、乙的速度v甲=v乙~t2時間內任意相同時刻,甲、乙的加速度a甲=a乙【答案】【答案】B【詳解】A.根據題意,結合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圖可知,甲的位移約為s=2r1+d≈73.2m,故A錯誤;B.t1~t2時間內,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小,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小,故B正確;C.t1~t2時間內任意相同時刻,v甲>v乙,故C錯誤;~t2時間內任意相同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增大得慢,甲、乙的加速度不相等,a甲>a乙,故D錯誤。3/20故選故選B。4.如圖所示,空間區域內存在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B=1T,OO’為磁場的右邊界。磁場內一匝數n=10的正方形閉合金屬導線框平行于紙面放置,線框邊長L=1m,其右邊與磁場邊界重合。t=0時刻線框從圖示位置開始逆時針(俯視)繞OO’以角速度①=10rad/s勻速轉動,此過程中感應電動勢E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答案】B【答案】B【詳解】線圈產生的電動勢最大值為線圈轉動的周期為在內,線圈產生的電動勢為在內,線圈處于磁場外部,產生的電動勢一直為內,線圈產生的電動勢為4/20故選B。5.如圖所示,一興趣小組提出了一個大膽假設:有一條隧道從A點到B點直穿地心,地球的半徑為R、質量為M,將一質量為m的物體從A點由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C點距地心距離為x,已知均勻球殼對放于其內部的質點的引力為零,引力常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在A點的加速度與在C點的加速度之比為x:RB.物體到達O點的動能為C.物體將做簡諧運動D.物體從A運動到B的時間為【答案】【答案】C【詳解】A.由題意可知,在距地心x處,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可知,從A到O加速度隨位移均勻減小,物體在A、C兩點的加速度之比為R:x,故A錯誤;B.根據前面分析可知引力隨下降的位移線性變化,故根據動能定理,從A到O有故B錯誤;C.從A到B引力大小滿足F=kx方向始終指向O,所受引力與位移方向相反,故物體將在A、B之間做簡諧運動,故C正確;D.物體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為5/20可知,物體從可知,物體從A運動到B的時間為故D錯誤。故選C。6.兩真空平行板電容器C1、C2初始帶電荷量均為零,其正對面積相同,板間距離d1:d2=1:2,將C1的B 板用導線與C2的C板相連,再分別將C1的A板和C2的D板通過導線連接到一直流電源的正、負極上。則下圖電容器內的電場線的分布正確的是()B.【答案】A【詳解】電容器C1、C2串聯并充電后,由于C1的B板與電容器C2的C板的總電荷量為零,所以C1的B板所帶的負電荷與C2的C板正電荷的電荷量相等,所以兩電容器的帶電荷量相等。根據εSr4rCQC=U可得可得,兩電容器內電場相同,電場線密度和方向均相同。故選A。7.如圖甲所示是某人下蹲彎曲膝蓋緩慢搬起重物的情景。甲乙該過程是身體肌肉、骨骼、關節等部位一系6/20列相關動作的過程,現將其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模型。設腳掌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大小為FN,膝關節彎曲的角度為θ,該過程中大、小腿部的肌群對膝關節的作用力F的方向始終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關于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緩慢搬起重物的過程中,FN逐漸變小B.人緩慢搬起重物的過程中,F逐漸變大【答案】【答案】D【詳解】A.人緩慢搬起重物的過程中,腳掌受到豎直向上的彈力與人和重物的總重力平衡,大小不變,故A錯誤;B.設大腿骨、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小為F1,則他們之間的夾角為θ,F即為他們合力,則有腳掌所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約為聯立可得人緩慢搬起重物的過程中,膝蓋彎曲的角度θ變大,F逐漸變小,故B錯誤;7/20故故C錯誤,D正確。故選D。8.人造地球衛星失效后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案,即“火葬”與“冰凍”。對于較低軌道的失效衛星,備用發動機使其轉移到更低的軌道上,最終一頭扎入稠密大氣層,讓其“火葬”,與大氣摩擦燃燒殆盡;對于較高軌道的失效衛星,備用發動機可將其抬高到比地球同步軌道高300千米的“墳墓軌道”實施高軌道“冰凍”。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實施低軌道“火葬”時,備用發動機對衛星做負功B.實施高軌道“冰凍”時,備用發動機對衛星做負功C.衛星在“墳墓軌道”上運行的加速度小于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運行的加速度D.失效衛星進入“墳墓軌道”后速度變大【答案】【答案】AC【詳解】A.實施低軌道“火葬”時,備用發動機對衛星做負功,使衛星的速度減小,從而做向心運動,降低軌道進入大氣層“火葬”,選項A正確;B.實施高軌道“冰凍”時,備用發動機對衛星做正功,使衛星的速度增加,從而做離心運動,升高軌道進入“墳墓軌道”實施高軌道“冰凍”,選項B錯誤;可知,衛星在“墳墓軌道”上運行的軌道半徑大于同步衛星的軌道半徑,可知其加速度小于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運行的加速度,選項C正確;D.失效衛星進入“墳墓軌道”后軌道半徑變大,根據可知,速度變小,選項D錯誤。故選AC。9.如圖,實驗室研究一臺四沖程內燃機的工作情況.封閉噴油嘴,使活塞和汽缸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可8/20視為理想氣體連桿緩慢推動活塞向上運動,運動到圖示位置時活塞對封閉氣體的推力為F。活塞由圖示位置緩慢向上運動的最大距離為L,環境溫度保持不變,汽缸壁的導熱性能良好,關于該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活塞向上運動到最大距離過程中對氣體做功為FLB.氣體放出的熱量等于活塞對氣體做的功C.單位時間內撞擊汽缸壁單位面積上的氣體分子數增加D.速率大的分子數占總分子數的比例增加【答案】【答案】BC【詳解】A.活塞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理想氣體體積減小,活塞緩慢運動,理想氣體溫度與周圍溫度一致,保持不變,根據,可知壓強增大,活塞緩慢向上運動,活塞對封閉氣體的作用力逐漸增大,所以活塞對氣體做功大于FL,故A錯誤;B.氣體溫度不變,所以氣體內能不變,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向外界放出的熱量等于活塞對氣體做的功,故B正確;C.氣體壓強增大,溫度不變,根據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單位時間撞擊汽缸壁單位面積的氣體分子數增加,D.溫度不變,速率大的分子數占總分子數的比例不變,故D錯誤。故選BC。10.如圖所示,長ab=18cm、寬bc=16cm的矩形區域中分布著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含邊界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1T,在矩形的中心О點有一正電荷粒子源,可在紙面內沿各個方向發射比荷k=2×108C/kg的粒子,不計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9/20A.粒子在磁場中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最大速度為1.0×107m/sC.若粒子的速度為1.6×107m/s,其在磁場中運動的最短時間為×10-8sD.若粒子的速度為1.6×107m/s,其在磁場中運動的最長時間為×10-8s【答案】ABC【詳解】A.粒子能在磁場中做完整圓周運動,速度最大時對應的運動軌跡與矩形兩邊界相切,如圖所示根據幾何關系有解得洛倫茲力提供粒子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7m/s故A正確;B.如圖所示,當軌跡圓弧與dc邊相切于c點時,對應能從c點射出的最小速度;當軌跡圓弧與bc邊相切于于b點時,對應能從b點射出的最小速度根據幾何關系有2222 Obab22=r22=r =rOc解得解得rr速度之比為速度之比為 v2r29故故B正確;CC.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最短時,則其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對應的弦最短,如圖所示粒子的速度為1.6×107m/s時,粒子運動半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