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試題選擇題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在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帶上她的眼睛》中,人類乘坐地航飛船“落日6號”去地下探險,在下潛到2500km時出現意外事故。完成下面小題。1.此時,他們已經到達了地球哪一個圈層() A.地殼 B.巖石圈 C.下地幔 D.地核2.若此時距地表20km處發生地震,地震波向他們傳播而來時() A.橫波加速 B.橫波消失 C.縱波減速 D.縱波消失【答案】1.C2.A【解析】【1題詳析】地球內部圈層由外向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地殼較厚,平均約39-41千米;巖石圈是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厚度約為60-120千米;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深度約為33-900千米,下地幔深度約為900-2900千米;地核深度約為2900千米以下?!奥淙?號”下潛到2500km時,已經到達下地幔圈層,C正確,排除ABD。故選C?!?題詳析】當“落日6號”處于2500km的下地幔位置時,距地表20km處發生地震,地震波向下傳播,在到達2900米的古登堡界面之前,橫波和縱波的速度都會增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預示著我國離載人登月計劃又近了一步。下圖為嫦娥六號在環月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照片。完成下面小題。3.拍攝的照片中太空背景為黑色,主要是因為缺少() A.大氣吸收作用 B.大氣散射作用 C.大氣反射作用 D.大氣保溫作用4.從下弦月到新月的變化過程中,若在月球上觀察地球,看到的是() A.地球亮面增加 B.地球亮面減少 C.地球亮面不變 D.無法判斷【答案】3.B4.A【解析】【3題詳析】聯系已學可知,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那是因為有大氣層的原因,光在大氣層中會形成散射和折射。而太空中沒有氣體,是真空的,沒有光的散射進入眼睛,所以看起來是黑的,B正確;與大氣吸收作用、大氣反射作用和大氣保溫作用無關,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聯系已學可知,月球和地球都不會發光,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在地球上觀看月球,從下弦月到新月的變化過程中,月球逐漸運行至太陽和地球之間,月球的亮面逐漸減小,那么在月球上觀看地球,地球逐漸運行至太陽、月球連線的延長線上(相當于農歷十五月球的位置),地球亮面增加,A正確。BCD錯誤。故選A。北京時間2024年08月17日凌晨,太陽大氣層發生劇烈變化,受其影響太平洋東部地區短波通信發生中斷,持續近1個小時,但對我國影響相對較小。下圖為太陽大氣層的溫度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關于①②③層表述正確的是() A.①層比②③層亮度大 B.③層比①②層溫度高 C.②層會向外噴射火紅色氣柱 D.①層會出現一些明亮的斑點6.本次太陽活動對我國影響相對較小,原因是我國() A.位于夜間 B.預警較早 C.短波通信水平高,抗干擾強 D.夏季降水多云層厚,阻擋強【答案】5.C6.A【解析】【5題詳析】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讀圖可知,太陽大氣由內向外依次為③光球層、②色球層、①日冕層。③光球層亮度最大,A錯誤;讀圖可知,①日冕層溫度最高,B錯誤;②色球層會向外噴射火紅色氣柱,即日珥,C正確;①層日冕層會向外拋射高速帶電粒子流(太陽風),②層出現一些明亮的斑點(耀斑),D錯誤。故選C?!?題詳析】北京時間2024年08月17日凌晨,我國處于夜間,此時大部分短波通信設備使用頻率低,且背對太陽,受太陽活動影響相對較小,A正確;預警早并非本次對我國影響小的直接原因,B錯誤;我國通信技術還沒有發達到可以降低太陽活動對電磁波干擾的程度,太陽活動跟陰雨天氣無關,CD錯誤。故選A。古生物學者近期在西北地區的青海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三地發現了距今約1.7億年前的植物化石群,研究發現該化石是擁有“花”和“果”的一類喬木,因而被學者命名為美麗青甘寧果序。下他為部分地質年代圖。完成下面小題。7.該植被生長時期西北地區的氣候特征可能是() A.溫暖濕潤 B.寒冷濕潤 C.溫暖干燥 D.寒冷干燥8.該植被出現時期() A.聯合古陸最終解體 B.被子植物繁盛 C.鐵和鎳重要形成期 D.鳥類開始出現【答案】7.A8.D【解析】【7題詳析】由材料可知,已知發現了距今約1.7億年前的植物化石群,該化石是擁有“花”和“果”的喬木。喬木一般需要較為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才能生長良好,故推測該植被生長時期西北地區的氣候特征可能是溫暖濕潤,A正確;干燥或者寒冷的氣候不適合喬木的生長,排除BCD。故選A。【8題詳析】讀圖結合材料可知,該遠古植物化石距今1.7億年,處于中生代的侏羅紀。這一時期,鳥類開始出現,D正確;聯合古陸在三疊紀晚期最終解體,各大陸向現在的位置漂移,A錯誤;裸子植物極度興盛,B錯誤;前寒武紀是鐵和鎳重要形成期,C錯誤。故選D。下圖為我國青海湖示意圖,冬春季多大風,在其東岸有大量的沙丘分布,在西岸布哈河入湖處形成湖口三角洲。完成下面小題。9.與圖中沙丘成因相似的是() A.喀斯特地貌 B.丹霞地貌 C.雅丹地貌 D.黃土地貌10.圖中a與b,c與d表層沙粒粒徑的大小比較結果為() A.a>b,c>d B.a<b,c<d C.a>b,c<d D.a<b,c>d【答案】9.D10.A【解析】【9題詳析】聯系已學可知,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丹霞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雅丹地貌主要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黃土地貌和沙丘都主要由風力沉積作用形成,D正確,ABC錯誤。故選D。【10題詳析】讀圖,a與b位于青海湖東岸的沙漠,由材料可知,當地冬春多大風,沙漠的沙源主要來自枯水期出露的湖灘,盛行風由西向東搬運泥沙,隨著風力減弱,顆粒大的沙粒在a處先沉積,顆粒小的沙粒在更遠處的b處沉積,故沙粒粒徑a>b。c與d位于布哈河入湖處,河流由西向東流,隨著流速減緩及湖水的頂托作用,粒徑大的先在c處沉積,粒徑小的后在d處沉積,故沙粒粒徑c>d。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下圖為我國某城市水循環示意圖,①②③④代表水循環部分路徑。完成下面小題。11.關于①②③④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并無明顯季節之分 B.②影響地表形態塑造 C.③與地形坡度角無關 D.④降水較少時量更大12.當該城市植被覆蓋率下降時() A.①減少 B.②增加 C.③減少 D.④增加【答案】11.D12.C【解析】【11題詳析】讀圖可知,①由海洋指向地表,表示水汽輸送,夏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冬季風由陸地吹向海洋,故①有明顯的季節之分,A錯誤;②由地表指向大氣中的水汽,表示蒸發,不能塑造地表形態,地表徑流會影響地表形態的塑造,B錯誤;③由地表指向地下徑流,表示下滲,與地形坡度有關,一般來說,坡度緩有利于下滲,坡度陡不利于下滲,C錯誤;④由地下徑流指向河流,表示地下徑流對河流的補給,降水較少時,河流水位低,地下徑流補給河流量更大,D正確。故選D?!?2題詳析】當該城市植被覆蓋率下降時,不會影響到海洋水汽輸送到陸地,①不變,A錯誤;植被減少,蒸騰減少,②減少,B錯誤;不利于下滲,③減少,C正確;地下水位下降,④地下水對河流的補給減少,D錯誤。故選C。有人把世界大洋環流分布抽象成“8/0”模型,下圖中X、Y為該模型中的洋流,m為緯線。完成下面小題。13.關于圖中洋流,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X為寒流 B.Y為暖流 C.位于大洋西岸 D.交匯形成漁場14.若該海域位于北大西洋,則X洋流所屬環流和對沿岸的影響為() A.副熱帶環流-加速航行 B.副極地環流-海霧增多 C.副熱帶環流-降溫減濕 D.副極地環流-增溫增濕【答案】13.A14.B【解析】【13題詳析】根據表層洋流分布模型可知,圖中兩支洋流可能是北半球中低緯大陸東岸(大洋西岸)的暖流Y和北半球中高緯大陸東岸(大洋西岸)的寒流X;也可能是北半球中低緯大陸西岸(大洋東岸)的寒流X和南半球中低緯大陸西岸(大洋東岸)的寒流Y,A正確,BC錯誤;北半球中低緯大陸東岸(大洋西岸)的暖流Y和北半球中高緯大陸東岸(大洋西岸)的寒流X交匯可能形成漁場,半球中低緯大陸西岸(大洋東岸)的寒流X和南半球中低緯大陸西岸(大洋東岸)的寒流Y交匯不能形成漁場,D錯誤。故選A?!?4題詳析】若該海域位于北大西洋,則X洋流屬于北半球中高緯的副極地環流,其性質為寒流,對沿岸降溫減濕,使沿岸海霧增多,B正確,ACD錯誤。故選B。牛軛湖是彎曲河流發生截彎取直后形成。下圖為長江下游某河段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截彎取直后的河段() A.流速加快 B.落差減小 C.流量增加 D.淤積增加16.圖中江心洲面積最大的季節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15.A16.D【解析】【15題詳析】截彎取直后的河段由于水流路徑變直,繼而水流通道變短,落差相對固定,因此流速會加快。而流速加快有助于減少河道淤積,并不直接導致流量的變化,A正確,BCD錯誤。故選A?!?6題詳析】冬季長江水量較少,江心洲的部分淹沒面積減少,露出的面積最大,因此江心洲在冬季面積最大,其他季節水流較冬季多,江心洲被淹沒得多,漏出的面積少,D正確,ABC錯誤。故選D。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下圖為我國某兩種災害主要移動路徑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7.關于甲乙災害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在春夏季節頻發 B.甲對我國影響的范圍比乙大 C.乙在冬季危害最大 D.乙可減少病蟲害對農業影響18.甲乙共同的天氣特征是() A.沙塵暴 B.大風 C.暴雨 D.強烈降溫【答案】17.D18.B【解析】【17題詳析】讀圖可知,甲為臺風,乙為寒潮。臺風在多發生在夏秋季節,A錯誤;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會受到寒潮影響,臺風主要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因此寒潮對我國影響的范圍更大,B錯誤;寒潮一般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初春,寒潮帶來的低溫、大風和降雪等天氣條件,對農業、交通、電力供應等方面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秋末和初春對農作物危害更大,C錯誤;寒潮帶來的低溫可以殺死或抑制部分病蟲害,從而減少其對農作物的危害,D正確。故選D【18題詳析】甲為臺風,乙為寒潮。臺風是夏秋季節形成于熱帶海洋上的熱帶氣旋,天氣特點是狂風、暴雨、風暴潮;寒潮是快行冷鋒天氣,過境時降溫迅速、伴隨著大風、雨雪天氣。故兩種災害性天氣的共同點是大風,B正確;沙塵暴和強烈降溫是寒潮天氣特點,暴雨是臺風天氣特點,ACD錯誤。故選B。下圖為世界某區域陸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關于①②③④植被,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物種多樣性豐富度相似 B.③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熱量 C.③地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多 D.④地植被根系發達葉片較大20.①植被的主根較短,樹冠呈塔型,該特征形成原因是() A.土壤貧瘠,蒸發強烈 B.植株高大,風力強勁 C.凍土廣布,積雪量大 D.土層較薄,氣候寒冷【答案】19.C20.C【解析】【19題詳析】讀圖,由經緯度可知該地在亞歐大陸內部,由北往南結合圖例可知,①為亞寒帶針葉林,②為溫帶落葉闊葉林,①地處亞寒帶、熱量不足,物種單一,②地處溫帶、物種更豐富,A錯誤;③為溫帶草原、④為溫帶荒漠,越往內陸降水越少,③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錯誤;③為溫帶草原,草本植物的凋落物多,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多,C正確;④為溫帶荒漠,由于氣候干旱,根系發達,葉片退化成針或刺,D錯誤。故選C?!?0題詳析】①植被為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緯度,由于緯度高,氣候嚴寒,冬季降雪量大,塔形樹冠表面坡度大,利于積雪滑落,積雪量大,凍土廣布,土壤水分條件好,主根不易生長,C正確;氣溫低,蒸發微弱,植被茂密,風力不大,AB錯誤;氣候寒冷,土層較薄,只能解釋主根較短,無法說明塔型樹冠,D錯誤。故選C。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兩個且選對得3分,每小題選一個且選對得2分,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下圖為浙江某一地區的土壤剖面分層圖,其中臺地長有草甸植被,山地長有闊葉樹種,沼澤處長有濕生草甸植被。完成下面小題。21.圖中關于各個土層表述正確的是() A.①能影響土壤顏色 B.②的厚度與氣溫有關 C.③處顏色往往較淺 D.④能為土壤提供養分22.土層①在甲處較厚,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A.地質 B.氣溫 C.水分 D.生物【答案】21.AD22.CD【解析】【21題詳析】讀圖結合已學可知,土壤剖面由上向下依次是①為腐殖質層,②為淋溶層,③為淀積層,④為母質層。①腐殖質層能影響土壤顏色,腐殖質含量越高,土壤的顏色就越深,A正確;②淋溶層的厚度主要受降水的影響,降水豐富,淋溶層的厚度大,B錯誤;③為淀積層,淀積層的顏色通常比較深,淋溶層由于溶解于水的礦物質隨水的下滲向下運移,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C錯誤;④為母質層,為土壤提供礦物養分,D正確。故選AD。【22題詳析】由上題分析可知,土層①為腐殖質層,該地為沼澤,濕生草甸植被豐富,能夠為①提供有機養分,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D正確;水分條件會影響土壤中物質的遷移、淋溶等,甲處水分充足,有利于有機質在①層積累,C正確;地質不是影響土壤的因素,小區域內的氣溫差異不大,不土層①在甲處較厚的原因,AB錯誤。故選CD。下圖為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F1、F2、F3表示形成風的三個作用力。完成下面小題。23.有關烏蘭巴托風向形成的幾個要素,說法正確的是() A.F1影響風的速度 B.F2影響風的方向 C.F3近地面比高空大 D.F3與風的方向垂直24.各地的天氣特征中() A.哈爾濱陰雨概率大 B.天津比合肥氣溫高 C.烏蘭巴托天氣晴好 D.合肥比天津風力大【答案】23.BC24.AC【解析】【23題詳析】根據所學可知,近地面影響風向的三個力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其中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由高壓指向低壓,并垂直于等壓線的切線方向,如F2所示;北半球運動的物體會受地轉偏向力右偏的影響,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上右偏一定角度,與F3摩擦力呈180°,F1與風向垂直并右偏是地轉偏向力。F1地轉偏向力只影響風向,不影響風速,A錯誤;F2水平氣壓梯度力既影響風速,也影響風向,B正確;近地面空氣密度大且地表阻力較大,F3摩擦力較大,上空空氣稀薄,F3摩擦力小,C正確;F3摩擦力與風向相反,D錯誤。故選BC?!?4題詳析】讀圖分析,哈爾濱此時受低壓中心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陰天天氣概率較大,A正確;天津和合肥之間有一個低壓槽,該低壓槽可能形成冷鋒,此時天津位于冷鋒鋒后,受冷氣團控制,氣溫較低,合肥位于冷鋒鋒前,受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B錯誤;烏蘭巴托此時位于高壓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好,C正確;天津等壓線比合肥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D錯誤。故選AC。根據2023年我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顯示,我國某一城市常住人口每年都在發生變化。下圖示意該地區2011-2023年常住人口增長情況。完成下面小題。25.關于該地區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口先增后減 B.人口先減后增 C.2015年人口數量最多 D.2023年人口數量最少26.該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的趨勢,會導致出現的現象有() A.養老負擔加重 B.環境承載力增大 C.經濟增速加快 D.產業結構變化【答案】25.AD26.AD【解析】【25題詳析】讀圖分析,該城市2019年前常住人口增長量一直為正值,可知常住人口數量一直增加,到2019年常住人口數量最多,C錯誤;2019年之后增長量變為負值,可知常住人口數量減少,直到2023年增長量變為0,人口數量最少,D正確;由以上分析可得出,該地區人口數量先增后減,A正確,B錯誤。故選AD?!?6題詳析】結合上題分析可知,近年來該地區常住人口數量呈減少的趨勢,說明該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低,并且人口大量遷出,這種現象會導致該地區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負擔加重,A正確;環境承載力主要受資源數量、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人口文化素質、消費水平等因素影響,常住人口數量減少對環境承載力不會產生直接影響,B錯誤;會制約經濟發展,C錯誤;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D正確。故選AD。熱量平衡原理認為,當一個物體收入的熱量與支出的熱量相等時,其溫度保持穩定;溫度較高的物體,對外輻射的熱量支出較大。下圖為地球表面熱量平衡示意圖,圖中數字示意單位時間內熱量輸送值的相對大小。完成下面小題。27.青藏地區地面吸收的大氣輻射弱于同緯度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原因() A.太陽輻射弱 B.地面輻射弱 C.大氣逆輻射弱 D.大氣反射弱28.根據圖文信息推測地面輻射的數值和熱量根本來源是() A.120 B.130 C.太陽輻射 D.大氣輻射【答案】27.BC28.AC【解析】【27題詳析】青藏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削弱(反射)弱,太陽輻射強,與地面吸收大氣輻射弱沒有直接關系,AD錯誤;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地面溫度低,地面輻射弱,大氣吸收地面輻射的能量少,由于空氣稀薄,補償給地面的大氣逆輻射弱,故地面吸收的大氣輻射弱,BC正確。故選BC。【28題詳析】地球表面熱量平衡,從圖中可知,地面熱量總收入=47(太陽輻射)+106(大氣輻射)=153,總支出:(地面輻射)+23(潛熱輸送)+10(湍流輸送)=153,由于總收入等于總支出,可計算出地面輻射=120,A對、B錯誤;聯系已學可知,地球表面熱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大氣輻射是地面輻射被大氣吸收后大氣再以輻射形式釋放的能量,不是根本來源,C對、D錯誤。故選AC。冬季我國海洋專家對東海中部沿30°N海域的海水進行了垂直采樣,并繪制了海水等深線分布圖,該季節我國東海西部存在一支沿岸流,順岸南下。完成下面小題。29.該季節,對于甲乙觀測點海水的性質,說法正確的是() A.甲表層海水水溫高于乙 B.乙表層與底部海水溫差比甲大 C.甲表層海水鹽度低于乙 D.乙處密度隨著深度增加而減少30.甲處漁業資源豐富,理由有()A.上升補償流,鹽類上泛B.寒暖流交匯,海水擾動C.潮汐漲落,海水交換快D.淺海大陸架,光照充足【答案】29.BC30.BD【解析】【29題詳析】讀圖可知,該地為北半球,沿岸流由高緯向低緯方向流、為寒流,甲處受沿岸寒流影響,表層水溫較低,乙處受日本暖流影響,表層水溫高于甲,由于海洋深處的水溫各地相差不大,故表層水溫更高的乙處、垂直方向上水溫差異較甲大,B正確、A錯誤;與乙相比,甲距離陸地近,受陸地入海徑流的影響,海水稀釋,表層海水鹽度低于乙,C正確;海水溫度隨著深度增加而遞減,海水密度則隨著深度增加而增大,D錯誤。故選BC?!?0題詳析】甲處位于我國東海海域,沒有形成上升補償流,A錯誤;該海域沿岸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海水發生擾動,將海底的營養鹽類帶到表層,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從而使漁業資源豐富,B正確;潮汐漲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并非甲處漁業資源豐富的獨特原因,C錯誤;從等深線看,甲處等深線數值較小,等深線稀疏,淺海大陸架寬廣,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光合作用,進而為魚類提供餌料,使漁業資源豐富,D正確。故選BD。非選擇題部分三、綜合題(共3題,總分30分)31.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疆地處內陸地區,當地人為了適應氣候條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鋪設厚的砂石,來種植農作物。砂田種植西瓜產量較高,品質較好。為合理利用水資源,人們還建造了坎兒井水利工程。材料二:科學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風地帶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現風速差異,風速差異引起氣壓差異,風速與氣壓呈負相關。材料三:圖1為新疆地區示意圖,圖2為新月形沙丘局部風速示意圖。(1)新疆的綠洲主要分布在____,農業灌溉易引起土地的____問題。(2)坎兒井所在地區水循環最活躍的季節是____季,其主要補給水源是____,坎兒井開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____。(3)ab之間的風向為____(a吹向b或b吹向a),判斷理由是____。(4)采用砂田耕作方式改善了西瓜種植的水熱條件,請說明其原理?!敬鸢浮浚?)盆地邊緣/山麓沖積扇鹽堿化(2)夏高山冰雪融水減少蒸發(3)a吹向ba位于背風坡坡底中心,風速小,氣壓高。(反之寫b也可以:b位于背風坡坡底一側邊緣,風速大,氣壓較低。言之有理即可)(4)砂石覆蓋,增大氣溫日較差,利于糖分積累;截留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滲;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窘馕觥俊拘?詳析】讀左圖可知,綠洲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山麓沖積扇。由于新疆氣候干旱,蒸發旺盛,不合理的灌溉(如大水漫灌)會使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發后,鹽分在地表積累,導致土壤鹽堿化?!拘?詳析】坎兒井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干旱地區,該地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坎兒井主要依靠高山上的冰雪在夏季融化補給,夏季氣溫高,高山冰雪融化量大,補給河流和地下水,使得水循環相對活躍。西北干旱地區蒸發強烈,暗渠將水在地下輸送,可以避免水分大量蒸發,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小問3詳析】由材料可知,“沙丘背風地帶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現風速差異,風速差異引起氣壓差異,風速與氣壓呈負相關”。讀右圖可知,等風速線位于背風坡一側,由于沙丘高度由兩翼向中心遞增,坡底中心風速小于兩翼,a位于背風坡坡底中心,風速小,氣壓高,b位于背風坡坡底一側邊緣,風速大,氣壓較低。水平方向上風由高壓吹向低壓,即由a吹向b?!拘?詳析】砂石層阻擋了土壤與大氣的直接接觸,減少了土壤的水分蒸發;砂石還能在降水時減少地表徑流,增加下滲,使更多的水分保留在土壤中;砂石比熱容小,在白天,升溫快,在夜間,降溫也快,從而增加了氣溫的日較差,有利于西瓜的生長和糖分積累。32.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沼澤廣布,下游河道寬、河床淺,涌潮強烈。材料二: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特點。材料三:圖1為南美洲局部縮略圖,圖2為亞馬孫河口示意圖,圖3巴西人口分布圖。(1)巴西人口分布不均,北部亞馬孫平原人口分布較____,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2)亞馬孫河河口常常形成壯觀的涌潮,與河口呈____形態有關。潮汐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每天潮汐可以發電____次。除了潮汐能外,該地還可以開發與海水運動相關的清潔能源有____。(3)圖中甲洋流按照性質屬于____。(4)請分析亞馬孫河河口三角洲面積較小的原因?!敬鸢浮浚?)少氣候(2)喇叭型4四波浪能(3)暖流(4)上游植被覆蓋度高,水土流失少,河流中含沙量低;沿途多沼澤,泥沙沉積多;涌潮、洋流將入海泥沙帶走?!窘馕觥俊拘?詳析】據圖可知,北部亞馬孫平原人口密度較小,說明人口分布較少;結合所學知識,北部的亞馬孫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高溫多雨,氣候濕熱,不適宜人類定居,所以人口稀少,故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拘?詳析】據材料可知,亞馬孫平原地勢平坦,為喇叭型河口,加之受東北信風的影響,風力和地形均加劇了潮勢;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一般每日漲潮兩次和落潮兩次,漲潮和落潮時均可以利用海水運動進行發電,因此一天之內能發電四次;除了潮汐能外,該地還可以開發與海水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