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八中學2025屆高三4月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市八中學2025屆高三4月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市八中學2025屆高三4月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市八中學2025屆高三4月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市八中學2025屆高三4月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市八中學2025屆高三4月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基因I和基因Ⅱ在某動物染色體DNA上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決定動物的同一性狀B.基因I的表達產物可能影響基因II的表達C.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在多種細胞中都表達D.基因I和基因Ⅱ在轉錄時不存在A和T配對2.下圖為生物體內三種有機分子的結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原核生物藍藻中雖無葉綠體但含有機分子①B.②的部分區域含有氫鍵,②中氨基酸結合位點在端C.①最可能存在于葉肉細胞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D.②和③的分子組成上都含有核糖和含氮堿基3.絕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下列關于這類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需要核酸作為合成時的模板 B.保存時需要低溫和適宜的pHC.在高溫時其結構會變得松散 D.向該類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食鹽會使酶失活4.下列是有關著名科學家通過研究取得重要理論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A.虎克(R.Hooke)在顯微鏡下觀察木栓組織發現蜂窩狀“細胞”,建立了細胞學說B.坎農(W.B.Cannon)通過研究細胞內基因表達的過程,提出了內環境穩態概念C.摩爾根(T.H.Morgan)對雄果蠅白眼性狀的遺傳分析,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D.韋爾穆特(I.Wilmut)等在體外條件下將羊體細胞培養成了成熟個體,證明了哺乳動物體細胞具有全能性5.下列關于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噬菌體和HIV入侵宿主細胞的方式相同,遺傳物質進入,外殼留在外面B.HIV主要攻擊人體的輔助性T細胞,進而導致特異性免疫癱瘓,因此患者體內無法產生抗體C.艾滋病可以通過母嬰進行遺傳,所以要實施剖腹產和人工哺乳D.HIV外層脂類膜上的蛋白質由HIV的遺傳物質控制的6.在適宜溫度和大氣CO2濃度條件下,測得甲、乙兩種植物的光補償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時的光照強度)分別為E1和E2,且E1小于E2;甲、乙兩種植物的光飽和點(達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強度)分別為E3和E4,且E3小于E4。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持續保持光照強度為E1,則乙種植物能正常生長,甲種植物停止生長B.若持續保持光照強度為E2,則甲種植物能正常生長,乙種植物停止生長C.光照強度低于E3時,限制甲種植物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是CO2濃度D.光照強度高于E4時,限制乙種植物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是光照強度7.高爾基體可將蛋白前體水解為活性物質,如將1分子胰島素原水解為1分子胰島素和1分子C肽(后者不易降解),然后將這些產物分類、包裝、分泌到細胞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可通過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高爾基體的亞顯微結構B.人體不同細胞中高爾基體的數目和發達程度取決于遺傳物質的差異C.高爾基體可合成蛋白酶參與胰島素原的水解D.通過檢測C肽含量可推測糖尿病人胰島B細胞的受損情況8.(10分)立體種植、桑基魚塘等生態農業與傳統種植農業相比,有很好的生態和經濟效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桑基魚塘中蠶糞養魚使廢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B.立體種植屬于農業生態工程的輪種技術C.生態農業系統中食物鏈和營養級越多,經濟效益就越好D.農戶投入桑基魚塘的人工屬于該系統的實際消費二、非選擇題9.(10分)微生物產生的脲酶能特異性分解尿素,在農業、食品工業和污水處理中用途廣泛。例如釀酒廠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類飲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類飲品的品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土壤中篩選產脲酶菌時,所配制的固體培養基從功能上分析,該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__培養基。(2)分離和純化產脲酶菌,向培養基中加入酚紅,可根據____________的比值大小,初步篩選出高效產脲酶菌。(3)對同一濃度的脲酶生產菌稀釋液,分別用顯微鏡直接計數法計數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若不存在實驗誤操作,則前者的數量____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小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固定脲酶時,常用交聯殼聚糖和脲酶中的氨基反應成鍵進行固定,此方法稱為____________。固定產脲酶菌時,將海藻酸鈉和產脲酶菌的混合液注入CaCl2溶液后,若形成的凝膠珠偏大,且具有拖尾現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膠珠偏大將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酶的作用效率下降。10.(14分)為探究寡霉素和NaHSO3,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學家針對某種水稻進行下列有關實驗,水稻分組后分別噴施蒸餾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再分組進行干旱脅迫和非脅迫處理(脅迫指對植物生長和發育不利的環境因素),測得未脅迫和脅迫8h時的光合速率如圖甲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圖乙b為ATP合成酶的作用示意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本實驗中噴施蒸餾水組的作用是_________。實驗中測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標是_________。由圖甲可知:噴施寡霉素和NaHSO3,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響是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且_________能減緩干旱脅迫處理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2)若圖乙為寡霉素作用于葉綠體的部位,則其上產生的產物還有_________;若圖乙為寡霉素作用于線粒體的部位,則該膜代表的是_________。(3)科學家還研究發現,水稻葉肉細胞中的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的比率(黃-綠比)與其P(光合作用)/R(細胞呼吸)值呈現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如圖丙所示。在缺鎂的土壤中,水稻葉肉細胞的P/R值和黃-綠比的關系應位于圖中_________點(用下圖中的字母表示),理由是_________。11.(14分)下表是某山區在農田退耕后,第1.10及20年的群落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類型1年群落10年群落20年群落優勢種物種數優勢種物種數優勢種物種數草本青蒿262418灌木9馬桑1613喬木111松樹23(1)20年間,發生在退耕農田上的群落演替經歷了__________三個階段。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群落演替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0年間,該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用樣方法調查優勢種的種群密度時,為減小調查誤差,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3)20年間,退耕農田上的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層現象越來越明顯,這種變化提高了__________。(4)我國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系統退化問題。請從生態功能的角度分析,退耕還林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請回答下列有關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問題:(1)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結構是____________。(2)神經細胞具有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的作用。在神經纖維上,由于____________的跨膜運輸導致動作電位的產生;產生的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_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傳導,在神經元之間以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傳遞。(3)神經細胞還具有分泌功能:①下丘腦的神經細胞能分泌_____________,實現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②下丘腦的某些神經細胞能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達到一定濃度時也能作用于該器官,這體現了兩種激素之間具有_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協同”)作用。③下丘腦的另一些神經細胞能夠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促進_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

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2、細胞中表達的基因形象地分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細胞中表達,是維持細胞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組織細胞中表達。【詳解】基因I和基因Ⅱ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所以不是等位基因。但生物的一個性狀可能由多個基因決定,因此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決定動物的同一性狀,A正確;基因和基因、基因和基因產物、基因和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因此基因I的表達產物可能影響基因II的表達,B正確;若基因I和基因Ⅱ是管家基因,在所有細胞中都表達,C正確;轉錄時,堿基互補配對為A-U、T-A、C-G、G-C,因此基因I和基因Ⅱ在轉錄時存在A和T配對,D錯誤。故選D。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確基因、染色體和性狀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B【解析】

分析題圖:①分子中含有N、Mg元素,是葉綠素分子。②具有明顯的三葉草結構,是tRNA,能運輸氨基酸;③是ATP分子,含有2個高能磷酸鍵,是生物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質。【詳解】A、①為葉綠素分子,原核生物藍藻中雖無葉綠體但含葉綠素和藻藍素,A正確;B、②的部分區域含有氫鍵,②中氨基酸結合位點在tRNA的長臂端,即-OH端,B錯誤;C、①為葉綠素,存在于葉肉細胞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C正確;D、②為tRNA,含有核糖和四種含氮堿基。③為ATP,其中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D正確。故選B。3、D【解析】

絕大多數的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少部分酶的本質為RNA。酶的合成都需要經過轉錄過程,轉錄需要DNA為模板,合成相應的mRNA。當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的時候會失去活性,一般高溫、強酸、強堿等環境會使酶變性失活。【詳解】A、蛋白質的合成需要mRNA作為直接模板,mRNA的合成需要DNA作為模板,A正確;B、酶在低溫和適宜pH下保存,既不會被微生物分解,又不會破壞空間結構,B正確;C、酶在高溫時空間結構被破壞,結構會變得松散,C正確;D、食鹽可以使溶液中蛋白質沉淀,即發生鹽析,但不會使蛋白質變性失活,D錯誤;故選D。4、C【解析】

本題比較簡單考查了學生對生物學史的了解情況,在生物學發展的歷史上有很多科學家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家熟悉的牛頓、施萊登、摩爾根等,在學習過程中要了解、知道這些著名科學家的重要貢獻,是解答類似問題的關鍵。【詳解】A、虎克只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木栓組織,發現“細胞”,細胞學說是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A錯誤;

B、坎農提出了內環境穩態的概念,但不是通過研究細胞內基因的表達提出的,細胞內基因的表達是眾多科學家研究的結果,B錯誤;

C、摩爾根對雄果蠅白眼性狀的遺傳分析,證明了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正確;

D、韋爾穆特在體外條件下將羊體細胞培養成了成熟個體,只能說明哺乳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不能說明哺乳動物體細胞具有全能性,D錯誤。

故選C。5、D【解析】

關于“艾滋病”,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后,與人體的T淋巴細胞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使免疫調節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最后使人無法抵抗其他細菌、病毒的入侵,讓人死亡。

(3)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詳解】A、噬菌體和HIV入侵宿主細胞的方式不相同,噬菌體只有遺傳物質進入,HIV注入的有RNA和逆轉錄酶,外殼均留在外面,A錯誤;B.HIV主要攻擊人體的輔助性T細胞,進而導致特異性免疫癱瘓,但有少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患者體內仍可以產生少量抗體,B錯誤;C、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可以通過母嬰進行傳播,所以要實施剖腹產和人工哺乳,C錯誤;D、HIV外層脂類膜中的蛋白質是HIV的RNA逆轉錄形成的DNA控制合成的,D正確。故選D。本題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要求考生識記艾滋病及其病毒的中文名稱,掌握艾滋病的繁殖途徑、致病原理及其傳播途徑,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6、B【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甲植物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低于乙植物,光照強度為E1時,甲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但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光照強度為E2時,甲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但乙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飽和點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為光照強度。【詳解】A、乙植物的光補償點為E2,且E1小于E2,當光照強度為E1時,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沒有有機物的積累,所以若持續保持光照強度為E1,則乙種植物不能正常生長,由于甲植物的光補償點為E1,此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沒有有機物的積累,所以若持續保持光照強度為E1,甲種植物也不能表現生長,A錯誤;B、光照強度為E2時,甲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大于0,乙植物的凈光合速率等于0,所以若持續保持光照強度為E2,則甲種植物能正常生長,乙種植物不能生長,B正確;C、E3是甲種植物的光飽和點,光照強度低于E3時,限制甲種植物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是光照強度,C錯誤;D、E4是乙種植物的光飽和點,超過光飽和點后,限制因素是光照強度之外的其它因素,由于實驗條件溫度適宜,所以光照強度高于E4時,限制乙種植物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是CO2濃度,D錯誤。故選B。7、D【解析】

高爾基體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有關,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過程中,高爾基體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并且形成囊泡,包裹分泌物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細胞外。【詳解】A、要觀察高爾基體的亞顯微結構需要使用電子顯微鏡,A錯誤;B、人體不同細胞都是由受精卵細胞分裂分化產生的,因此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相同,由于細胞分化使得不同細胞中高爾基體的數目和發達程度不同,B錯誤;C、蛋白酶的合成是在核糖體上完成的,C錯誤;D、根據題意可知,高爾基體可以將1分子胰島素原水解為1分子胰島素和1分子C肽,且C肽不易降解,而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人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因此通過檢測C肽含量可推測糖尿病人胰島B細胞的受損情況,D正確。故選D。8、D【解析】

建立該人工生態系統的目的是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詳解】A、蠶糞養魚使廢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A錯誤;B、立體種植技術利用了動物的不同習性,沒有利用輪種技術,B錯誤;C、食物鏈長,各食物鏈中的生物數量難以達到一定規模,影響經濟效益,C錯誤;D、農戶投入桑基魚塘的人工屬于該系統的實際消費,D正確。故選D。二、非選擇題9、選擇紅斑與菌落的直徑多于前者產脲酶菌是分散的或活菌和死菌一起計數,后者存在多個產脲酶菌形成一個菌落的情況或只計數活菌化學結合法海藻酸鈉(和產脈酶菌的混合液)濃度過高酶和底物接觸的機會小【解析】

1、篩選和分離目的微生物常用選擇培養基,從土壤中篩選脲酶生產菌需要使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選擇培養基。2、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①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基倒入培養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②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皿表面,經培養后可形成單個菌落。【詳解】(1)產脲酶菌能產生脲酶,分解尿素,所配制的固體培養基應以尿素為唯一的氮源,該培養基屬于選擇培養基。(2)細菌合成的脲酶將尿素分解為氨,氨會使培養基中的堿性增強,pH升高,酚紅指示劑變紅,因此可以根據紅斑和菌落的直徑的比值大小,初步篩選出高效產脲酶菌。(3)使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微生物計數時,但兩個細胞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顯示的只有一個菌落,導致結果可能會偏小,而且血細胞計數板是將活菌和死菌一起計數,因此分別用血球計數板計數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若不存在實驗誤操作,則顯微鏡直接計數法的數量多于稀釋涂布平板法。(4)固定化酶活固定化細胞常用的方法有包埋法、化學結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用交聯殼聚糖和脲酶中的氨基反應成鍵進行固定的方法叫化學結合法。固定產脲酶菌時,將海藻酸鈉和產脲酶菌的混合液注入CaCl2溶液后,若海藻酸鈉(和產脈酶菌的混合液)濃度過高,則形成的凝膠珠偏大,且具有拖尾現象。若凝膠珠偏大,使得酶和底物接觸的機會小,使酶的作用效率下降。本題以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離為背景,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固定化酶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選擇培養基的功能、微生物的計數原理和方法,難度不大。10、對照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的CO2吸收量(每秒每平方米的CO2吸收量)相反NaHSO3氧氣、NADPH線粒體內膜b鎂是合成葉綠素的必需元素,缺鎂會引起葉綠素含量下降,從而使P/R值下降,黃-綠比升高(寫出鎂是合成葉綠素的必需元素就給分)【解析】

光反應與碳反應的反應式如表所示。光反應碳反應水的光解:H2O→H++O2+e-CO2的固定:CO2+RuBP→三碳酸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三碳酸的還原:三碳酸→三碳糖NADPH的合成:NADP++H++能量→NADPHRuBP的再生:三碳糖→RuBP能量轉化:光能→電能→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能量轉化: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詳解】(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寡霉素和NaHSO3,噴施蒸餾水組作為對照。從圖中可知,實驗中測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標是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的CO2吸收量(每秒每平方米的CO2,吸收量)。由圖甲可知:無論是脅迫下還是未脅迫下,與蒸餾水組相比,噴施寡霉素對水稻的光合作用起抑制作用,噴施NaHSO3對水稻的光合作用起促進作用,因此兩者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響是相反的。比較脅迫和未脅迫條件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可知,NaHSO3差值更小,說明NaHSO3能減緩干旱脅迫處理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2)若圖乙為寡霉素作用于葉綠體的部位,圖乙能產生ATP,為光反應階段,則其上產生的產物還有氧氣、NADPH。線粒體內膜參與電子傳遞鏈(需氧呼吸第三階段),若圖乙為寡霉素作用于線粒體的部位,則該膜代表的是線粒體內膜。(3)鎂是葉綠素的必需元素,缺鎂葉片偏黃,光合速率下降,所以應為b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兩大重要的代謝活動,凈光合作用是常見的考點也是難點,對于光合作用的考查,通常結合圖形、實驗來考察,要注意對圖形信息的處理能力的培養。11、草本、灌木、喬木群落中優勢種的取代增大隨機取樣、取平均值群落利用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解析】

1、據表格分析,群落演替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