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弘揚傳統美德路徑_第1頁
探尋弘揚傳統美德路徑_第2頁
探尋弘揚傳統美德路徑_第3頁
探尋弘揚傳統美德路徑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教材內容和《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努力尋找發掘傳統文化的營養,嘗試融合教學實踐,既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又加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建立文化自信。因此,科學課堂應通過聚焦、探索、研討和拓展四個板塊,探尋可操作的路徑,大力弘揚傳統美德。〔關鍵詞〕"小學科學;弘揚傳統美德;路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作為一名科學學科的教師,我們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也同樣有責任有義務在課堂上弘揚傳統美德,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自信。在課堂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教材內容和《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努力尋找發掘傳統文化的營養,嘗試融合教學實踐,既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也加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建立文化自信。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的科學課堂主要包括聚焦、探索、研討和拓展四個板塊。筆者探索了可操作的路徑,以有效地讓學生得到傳統美德的熏陶,產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一、聚焦——以故事激發學習興趣(一)運用字理激趣在講授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巖石、沙和黏土》一課時,我選擇用“巖石、沙、土”四個漢字的字理激趣導入新課。比如:“沙”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水邊有沙粒的樣子,這樣很好地表示出沙和水邊的關聯;“巖石”二字的字理就是山上的石頭,與教材中要求說出巖石的發現地密切相關;“土”的字理就是小土包旁邊有些散落的土。這樣的教學設計,一方面,學生可以從中發現漢字的美,感悟我們祖先的智慧;另一方面,這節課要求學生說出這幾種物質的發現地,字理本身就彰顯出這幾種物質的發現地和特征的信息,給予學生更多思考與收獲。在教學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讓小車運動起來》一課時,我讓學生先看一看“車”這個字的字形演變。學生很容易發現,車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之后,學生就可以更好地感受不同類型的車有什么特點,它們是怎樣運動起來的。“車”這個字的字形演變,與車千百年來類型的變化相得益彰,學生很快發現車有輪子,我追問,有輪子就能自己動起來嗎?引出探索的教學板塊:“讓小車運動起來”。下課前,我再次追問,沒有輪子的小車能運動嗎?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為接下來的《運動與摩擦力》一課氣墊船、磁懸浮列車的教學做好鋪墊。在教學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觀察云》一課時,我出示“云”的字理圖片,甲骨文的云字由表示天的兩橫和表示云舒卷的彎曲部分組成,十分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云的特點。學生猜測出這個字,再啟發學生思考云有哪些舒卷的樣子,然后讓學生自己畫一朵云,自然而然地開啟了對云的不同種類如積云、層云、卷云的學習。(二)運用古詩激趣在教學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一課時,我引用“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這一句詩,啟發學生自然會意水土流失對土地的影響。在教學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月相變化的規律》一課時,我引用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還可以引用“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學生從古詩的意境中進一步明白了月相變化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以及月相變化是有規律的。在教學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讓弦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一課時,我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樣的詩句,啟發學生感悟弦的粗細、長短對發出的聲音的影響。在教學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觀測風》一課時,我引入“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如此形象的詩句,很好地表達出作者的觀察結果,也帶動學生去尋找證據,證明風的存在。這些詩句,不僅可以聚焦科學知識點,還可以穿插在其他教學環節中,讓科學課充滿詩情畫意。(三)巧講故事激趣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作為教師,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學科故事,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在試教時,我選擇用小蘇打的發明人索爾維在20世紀初組織召開的索爾維會議聚焦導入。第五屆索爾維會議有29名科學家參加,其中17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我剪輯出一個一分鐘的視頻播放給學生,但是效果平平。這時,教研員老師為我指點迷津,他強調:課堂聚焦要快,更要準,還應該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經過調整,我由食鹽聚焦導入,簡單講述中國的夙沙氏煮海為鹽的故事,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又巧妙地引出食鹽這種物質,自然而然地引出溶解現象及后續的相關實驗。二、探索——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一)古老文明彰顯智慧陶器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早在7000多年前,人們就可以制作出水平很高的陶器了。因此,在學生接觸黏土這種實驗物質的時候,我為他們提供了很多陶器的圖片,并且通過視頻等資料,讓他們進一步了解黏土有黏性的特征,同時知道陶器的發展歷史,樹立文化自信。蠶桑是古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當四年級的學生學習養蠶的時候,我又及時帶領他們學習有關蠶和絲綢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以此塑造他們的良好品德,樹立文化自信。造紙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我在組織“科學實驗社團”活動時,帶領學生模擬造紙,體驗造紙術的了不起,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人類的貢獻,實踐中,讓他們為中華民族的智慧而自豪。印刷也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一項科學實驗。在學習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上冊《書的歷史》一課時,我帶領學生用絹帛做書,用竹簡做書,用紙做書,分別體驗三種物質做書的優缺點,進一步引導他們在發展科學素養的同時,培養其勤勞智慧、團結合作的傳統美德。(二)與時俱進大美中國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名科學教師,應時刻關注其發展變化,帶領學生關注天文,并且了解科技的新發展新進步。自從有了“天宮課堂”,我每次都會組織學生觀看,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的飛天夢永不失重!大國重器是中國人的驕傲。在講授《杠桿》一課時,教師可以從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講起,從桿秤到起重機,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從水火箭到大飛機,哪一個不值得學生學習和熱愛呢?科學的夢想需要點燃,科學的魅力需要體驗,從小學習科學家精神,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至關重要。三、研討——學思結合育美德在教學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我們來做“熱氣球”》一課時,學生往往會討論一個話題,即“能不能放孔明燈?”很多學生都覺得不能放,因為從安全的角度來看,放孔明燈有引發火災的危險,孩子更不能隨意玩火。這表明學生能自覺遵守公德,有較強的防火意識,這樣很好,但也不能不看到孔明燈在歷史上和重大節日中的一些意義和作用。因此,教師要辯證地看待問題,要引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引導學生既遵守公共秩序,又了解歷史。在教學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一天的食物》一課時,聯系學校的德育大班會的主題“不負食光,拒絕浪費”,作為一名課任教師,主動地參與了協同育人的實踐。每一名教師都負有思政教育的責任,要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此,在研討環節,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平時吃的東西少,面對一大盒營養午餐,該怎么吃才能更多地攝入營養呢?”學生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許多學生有挑食的習慣,一般是挑好吃的吃,不愛吃的就少吃或者不吃了,如果是在家里用餐,他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會教育他們不能挑食,而到了學校,班里的學生很多,教師難以每天檢查學生能否做到“光盤”,況且很多學生也確實不具備“光盤的食力”。我提出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他們有的說,每樣都吃點,平均分配自己可能有的“食力”;有的說,不能一直吃一個飯菜,要平均“發力”。聽著他們質樸的語言,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學生在科學的課堂也能受到傳統美德中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教育,我覺得自己的問題很有思考價值,也確實發揮了育人價值。四、拓展——樹立文化自信(一)詩詞科學需拓展在教學《巖石、沙和黏土》一課時,我在課堂的最后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蘇軾在《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寫道:“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為什么這條小徑是潔凈無泥的沙路呢?這道題有點難,建議學生課后搜集資料,了解當地的巖石和土壤的特征,會有更多的思考與收獲。在組織開展“千姿百態的云”這一跨學科主題式學習活動時,我設計了四個可供學生自由選擇的學習任務,分別是:看云識天氣、詩詞里的云、欣賞贊美云和美麗的云層。其中,“詩詞里的云”主要是拓展學習多位詩人帶有“云”的詩句,從中發現更多給云分類的方法,引導學生從詩句中推測詩人眼中看到的云可能是哪一種云。比如,“孤云獨去閑”最可能是卷云,“白云生處有人家”很可能是層云,等等。在四年級的語文課本里有一首《大林寺桃花》,我一直很喜歡這首詩,主要是因為這首詩里蘊藏著科學的奧秘。當然,歷史上沈括早就發現了大林寺桃花晚開的奧秘,正如他所說“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我在教學科學課時,也常常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啟發學生思考地勢高低對氣溫的影響、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等等。(二)文化遺產要傳承在講授《巖石、沙和黏土》一課時,我在課堂練習環節設計了如下兩道題目。第一題:我國人民制作陶器的歷史十分悠久,7000多年前古人制陶的技術就已經很高超了。制作陶器的物質主要是(C)。A""花崗巖"""B"""沙子"""C""黏土第二題:廣西的花山巖畫是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依舊鮮活生動,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繪畫的顏料含有赭紅色的(A)粉末。A"赤鐵礦""""B"""石膏""""C""石墨這兩道題目,我細心地配上圖片和相應的視頻,直觀地向學生呈現傳統文化遺產的壯觀與人民的智慧。它們都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鼓勵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