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課題:科目:班級:課時:計劃1課時教師:單位:一、課程基本信息1.課程名稱: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教學年級和班級:九年級(1)班
3.授課時間:2023年3月20日星期一第2節課
4.教學時數:1課時二、核心素養目標分析三、教學難點與重點1.教學重點,
①理解并掌握實驗室中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包括反應原理、實驗裝置的選擇和操作步驟。
②能夠準確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如氣體產生、氣泡產生速度等,并據此分析反應過程。
③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如密度、溶解性、與水反應等。
2.教學難點,
①理解二氧化碳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原理,并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預測反應產物。
②正確選擇和組裝實驗裝置,確保實驗安全和順利進行。
③分析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誤差和異常現象,并能提出合理的解釋和改進措施。
④在實驗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如控制實驗條件、觀察記錄、數據分析等。
⑤引導學生將實驗結果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加深對化學反應原理的理解。四、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方法:
1.實驗法:通過實際操作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2.討論法:組織學生針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討論,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
3.講授法:結合多媒體課件,系統講解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取方法,為學生提供理論知識基礎。
教學手段:
1.多媒體課件:展示實驗步驟、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理論知識,提高教學信息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2.實驗操作視頻:播放規范的實驗操作視頻,指導學生正確進行實驗。
3.實驗數據收集工具:使用數字化工具收集實驗數據,方便學生分析和討論。五、教學實施過程1.課前自主探索
教師活動:
發布預習任務:在課程開始前一周,教師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發布預習任務,包括PPT、實驗步驟視頻和相關理論知識文檔,要求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質和制取原理。
設計預習問題:教師設計如“為什么選擇稀鹽酸與大理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化學反應的選擇依據。
監控預習進度:通過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和學生提交的預習筆記,教師監控學生的預習進度和質量。
學生活動:
自主閱讀預習資料:學生在課前自主閱讀相關資料,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反應原理。
思考預習問題:學生針對預習問題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
提交預習成果:學生將預習筆記和思考問題通過平臺提交,為課堂討論做準備。
方法/手段/資源:
自主學習法: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在線平臺收集學生的預習成果,提高教學效率。
2.課中強化技能
教師活動:
導入新課:通過展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的數據圖表,引出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激發學生的興趣。
講解知識點:教師詳細講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以及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組織課堂活動:教師設計實驗演示,讓學生觀察二氧化碳的制取過程,并分組進行實驗操作。
解答疑問: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學生活動:
聽講并思考:學生認真聽講,結合實驗現象思考二氧化碳的性質。
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在實驗中積極參與,觀察并記錄實驗數據。
提問與討論:學生在實驗后提出問題,與同學和老師進行討論。
方法/手段/資源:
講授法:教師通過講解,幫助學生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
實驗活動法:通過實驗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合作學習法: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3.課后拓展應用
教師活動:
布置作業:教師布置設計二氧化碳收集應用的作業,如設計一個簡單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提供拓展資源:教師推薦相關的科普文章和視頻,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其他應用。
反饋作業情況: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并提供個性化的反饋。
學生活動:
完成作業:學生根據作業要求設計并制作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拓展學習:學生利用拓展資源進一步學習二氧化碳的環保應用。
反思總結:學生對自己的實驗設計和結果進行反思,總結實驗中的問題和改進點。
方法/手段/資源:
自主學習法:通過完成作業和拓展學習,鞏固所學知識。
反思總結法:通過反思總結,提升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六、教學資源拓展1.拓展資源: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介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如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等,以及化學性質,如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能與堿反應生成碳酸鹽等。
-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除了實驗室常用的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外,還可以拓展其他制取方法,如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石灰石煅燒等。
-二氧化碳的工業應用:介紹二氧化碳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如作為化工原料、制冷劑、發泡劑等。
-二氧化碳的環保意義:討論二氧化碳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如作為溫室氣體之一,了解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安全知識:介紹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如正確處理實驗廢棄物、防止酸液濺射等。
2.拓展建議:
-閱讀相關書籍:《化學與生活》、《環境科學概論》等,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中的作用。
-觀看科普視頻:通過網絡搜索或教育平臺觀看關于二氧化碳的科普視頻,如《二氧化碳的秘密》、《氣候變化與人類》等。
-參加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化工廠、環保設施等,實地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應用。
-開展實驗探究:設計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與水反應的速率等,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
-參與討論交流:組織學生就二氧化碳的環境影響、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完成課后作業:布置設計二氧化碳吸收裝置的作業,如利用家庭用品制作簡易的二氧化碳吸收器。
-拓展延伸學習: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二氧化碳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如食品工業、醫療領域等。
-課堂延伸活動:
-學生分組進行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如檢測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等。
-學生制作二氧化碳的簡易模型,展示其在不同環境下的存在形式。
-學生編寫二氧化碳相關的科普文章或劇本,提高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
-課后拓展活動:
-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有關二氧化碳的圖片和視頻,制作成主題展板或視頻。
-學生調查家庭、學校或社區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情況,提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議。
-學生參與社區環保活動,如植樹造林、垃圾分類等,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七、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總的來說,我覺得這節課還是蠻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我覺得可以改進。
首先,我覺得在導入環節,我選擇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氣候變化問題來引入課題,這樣的方式確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對于二氧化碳排放和氣候變化的話題都很感興趣,這讓我感到很高興。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些學生對于這些概念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所以在接下來的講解中,我可能需要更加細致地解釋一些關鍵的科學概念,比如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
其次,在實驗操作環節,我安排了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這個環節的設計初衷是希望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培養他們的實驗技能和團隊合作能力。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對于實驗步驟的理解不夠清晰,導致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這可能是因為我在講解實驗步驟時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吸收和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實驗步驟的詳細講解,并且可能需要設計一些輔助的教學工具,比如實驗操作視頻或者實驗步驟圖,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另外,我在課堂上也發現了一些學生對于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理解還不夠牢固。在講解這些知識點時,我可能需要更加生動形象地解釋,比如通過實驗現象的展示或者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同時,我也意識到,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僅僅依靠講解可能不夠,我需要設計一些互動環節,比如小組討論或者角色扮演,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在教學手段上,我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和實驗操作視頻,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確實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直觀性。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些學生對于多媒體的依賴性過強,可能會忽視對知識的深入思考。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平衡好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的使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最后,我覺得在課后拓展應用方面,我提供的資源還不夠豐富。有些學生對于課后拓展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提供的資源有限,可能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廣泛地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八、內容邏輯關系1.二氧化碳的制取
①反應原理:大理石(CaCO3)與稀鹽酸(HCl)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O2)。
②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實驗裝置:固液常溫型反應裝置,包括錐形瓶、導管、集氣瓶等。
2.二氧化碳的性質
①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②化學性質: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H2CO3),能與堿反應生成碳酸鹽。
③實驗現象: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3.二氧化碳的實驗操作
①實驗步驟:檢查裝置氣密性,裝入大理石和稀鹽酸,收集氣體。
②操作要點:控制反應速度,避免氣體逸出過多。
③安全注意事項:防止酸液濺射,妥善處理實驗廢棄物。
4.二氧化碳的應用
①工業應用:化工原料、制冷劑、發泡劑等。
②環保意義:了解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提高環保意識。
③實際案例:分析二氧化碳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典型例題講解1.例題: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已知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鈣和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CaCO3+2HCl→CaCl2+CO2↑+H2O
2.例題:某同學在實驗室中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到100mL二氧化碳氣體。若大理石的質量為10g,求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答案:首先,根據化學方程式,1molCaCO3生成1molCO2。CaCO3的摩爾質量為100g/mol,CO2的摩爾質量為44g/mol。因此,10g大理石中含有的CaCO3的物質的量為10g/100g/mol=0.1mol。根據化學方程式,0.1molCaCO3可以生成0.1molCO2。所以,生成的CO2的質量為0.1mol×44g/mol=4.4g。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4.4g/10g)×100%=44%。
3.例題:在實驗室中,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若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求制取1L二氧化碳氣體(標準狀況)需要大理石的質量。
答案:首先,根據化學方程式,1molCaCO3生成1molCO2。1L二氧化碳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物質的量為1L/22.4L/mol=0.0446mol。CaCO3的摩爾質量為100g/mol,所以制取0.0446molCO2需要的大理石質量為0.0446mol×100g/mol=4.46g。由于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所以需要的大理石總質量為4.46g/0.8=5.575g。
4.例題: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到150mL二氧化碳氣體。若稀鹽酸的濃度為10%,求參與反應的稀鹽酸的體積。
答案:首先,根據化學方程式,1molCaCO3生成1molCO2。150mL二氧化碳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50mL/22.4L/mol=0.0067mol。根據化學方程式,0.0067molCO2需要0.0067molHCl。HCl的摩爾質量為36.5g/mol,所以需要的HCl質量為0.0067mol×36.5g/mol=0.24355g。稀鹽酸的濃度為10%,即每100mL溶液中含有10gHCl。所以,參與反應的稀鹽酸體積為0.24355g/(10g/100mL)=2.4355mL。
5.例題:在實驗室中,用大理石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窟檐施工方案
- 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與使用
- HBT系列電機混凝土輸送泵產品介紹
- 《下肢靜脈曲張疾病解析》課件
- 從業人員素質培訓課件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的重要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村私人住宅買賣購房合同
- 模具設計師備考過程中的自我評估與調整試題及答案
- 大數據數據挖掘案例重點基礎知識點
- 農作物種子質量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4屆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八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2023年山東省專升本考試高等數學Ⅲ試題和答案
- 頸椎病預防保健操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鄉小學二年級下冊家鄉教案
- 兒童長期臥床的護理
- 投標書細節美化教程
- 合同終止與變更條款
- 傳承紅色基因-匯聚強軍力量課件-高中主題班會
- 油茶的加工廠可行性方案
- 《傳播學教程》教案x
- 《小兒支氣管肺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