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十四物質的檢驗
【知識講解】
物質檢驗的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①觀察法:②嗅試法;③加熱法;④水溶法;⑤焰色反
應法等。
常用的化學方法有:①加熱法;②點燃法;③指示劑法;④顯色法(如無水硫酸銅遇水顯藍色);
⑤互滴法;⑥不同試劑兩兩混合法(又稱:簡明列表法)等。常見物質檢驗的方法如下
1.陽離子的檢驗:
離子檢驗試劑實驗現象離子方程式
H+石蕊試液溶液變紅
Na+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
①先生成白色沉淀,很
2+
@Fe+2OH=Fe(OH)24z
快變為灰綠色,最后變
溶液。+
①NaOH4Fe(OH)2+2H202=
為紅褐色
2+
Fe②KSCN溶液、氟水4Fe(OH)3
②加KSCN溶液不變
2+3+
③K3【Fe(CNR溶液@2Fe+CI2=2Fe+2Cr
色,加氯水后便紅色
Fe3^+SCN-=[Fe(SCN)]2+
③生成藍色沉淀
①出現紅褐色沉
①F1++3OH=Fe(OH)3xlz
①NaOH溶液
Fe3+淀②Fe3++SCN"=[Fe(SCN)]
②KSCN溶液
②溶液呈血紅色2+
2+2+
CuNaOH溶液藍色沉淀CU+2OH-=CU(OH)24/
與NaOH溶液混合加熱,產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
+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個+出
NH4NH4+OH~=NH30
氣體,試紙變藍
的氣體
Mg2++20H—=
Mg2+加過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Mg(OH)24z
生成的白色沉淀,繼續
3+
AI+3OH-=AI(OH)34-
AP+NaOH溶液,氨水加NaOH溶液,沉淀溶
-
AI(OH)3+OH=AIO2+2H2O
解;繼續加氨水沉淀不
溶解
2.陰離子的檢驗:
離子檢驗試劑實驗現象離子方程式
①酚獻試液①呈紅色
OhT
②石蕊試液②呈藍色
crAgNO3,稀HNO3白色沉淀Ag+CI=AgClsk
Br-AgNO3,稀HNO3淡黃色沉淀Ag+B「-=AgBrJ
-
IAgNO3,稀HNO3黃色沉淀Ag+「=AglJ
加HCI無沉淀,再加Bad有白色
22-:
so/-HQBaCb溶液Ba'+SO4=BaSO4sk
沉淀
稀硫酸,品紅溶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使品
2-SO??-+2H+=SO2個+H0
so32
液紅溶液退色
CO32-+2H+=CC>2個+”。
2-
CO3HCI,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
CO2+Ca(OH)2=CaCO3+2H2O
3.常見氣體的檢驗
⑴H2:灼熱的CU。和CUSC>4,黑色的CuO變紅,白色CuSC>4粉末變藍色。
⑵。2: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⑶CO:灼熱的CuO和澄清石灰水,黑色的CuO變紅,石灰水變渾濁。
(4)C02:氣體通入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⑸Cl2: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
(6)HCI:通入硝酸銀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
⑺S02:品紅溶液,品紅溶液紅色退去,再加熱。又出現紅色。
(8)NH3: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⑼NO:打開瓶口與空氣接觸,立即變為紅棕色氣體。
4.有機物的檢驗
⑴碳碳雙鍵或三鍵:加少量濱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⑵甲苯:取兩份甲苯,一份滴入濱水,振蕩后上層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溶液,振蕩,
紫色褪去。
⑶鹵代烷:與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熱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的為氯代烷,淡黃色沉淀的為澳代烷,黃色沉淀的為碘代烷。
(4)乙醇:將螺旋狀銅絲加熱至表面有黑色CuO生成,迅速插入待測溶液,反復多次,可見銅絲
被還原成光亮的紅色,并由刺激性氣味產生。。
⑸苯酚:滴加過量的濃浪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b溶液,溶液呈紫色。
(6)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產生銀鏡;或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有紅色沉淀生成。
⑺乙酸:使石蕊試液變紅;或加入NazCS或NaHCO3溶液有氣泡;或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溶
解得藍色溶液。
⑻乙酸乙酯:加入滴加酚醐的NaOH溶液加熱,紅色變淺或消失。
⑼淀粉:滴加碘水,呈藍色。
(10)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或加入濃硝酸微熱,出現黃色。
【典例剖析】
典例1(2017江蘇)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實驗結論
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濃浪水、振蕩,無白色沉淀苯酚濃度小
向久置的Na2s。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k溶液,出現白
B部分Na2s。3被氧化
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鹽酸,部分沉淀溶解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加熱;再加入銀
C蔗糖未水解
氨溶液;未出現銀鏡
D向某黃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藍色溶液中含Br2
【答案】B
【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濃澳水,生成的三漠苯酚可以溶解在過量的苯酚溶液中,所
以無白色沉淀,A錯誤;B.沉淀部分溶解,說明還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鋼,溶
解的是亞硫酸鋼,所以亞硫酸鈉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確;C.銀鏡反應是在堿性條件下發生的,
本實驗中沒有加入堿中和做催化劑的稀硫酸,所以無法發生銀鏡反應,從而無法證明蔗糖是否水
解,C錯誤;D.溶液變藍,說明有碘生成或本來就有碘分子。能把碘離子氧化為碘的黃色溶液除
了可能是溪水外,還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劑(如Fe3+)的溶液;當然黃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
所以D錯誤。答案選B。
典例2(2018屆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段考)下列有關物質的實驗操作、現象
及結論描述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及現象結論
用伯絲蘸取某待測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火焰待測試液中一定含有鉀元素,可能含
A
呈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鈉元素
向某無色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氣體,有白色沉
2
B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
淀產生
C向品紅溶液中通入某氣體后,溶液褪色該氣體一定是so2
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k溶液,產生白色沉淀,Fe(OHb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
D
繼續滴加FeCb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度
【答案】A
【解析】A.火焰呈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說明待測試液中一定含有鉀元素,由于藍色鉆玻璃
濾去黃色光,所以可能含鈉元素,故A正確;B.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氫氧化鋁等,該溶液中可
能含有SKV,AIO-,故B錯誤;C.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可以是臭氧、氯氣、二氧化硫等,故
C錯誤;D.繼續滴加FeCb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說明c3(OH)c(Fe3+)>Ksp[Fe(OH)3],不能說明Fe(OH)3
的溶解度小于Mg(0H)2的溶解度,故D錯誤。故選A。
【對點練習】
1.(2018屆遼寧省瓦房店市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下列實驗操作或對實驗事實的敘述
正確的是
①用稀鹽酸洗滌盛放過石灰水的試劑瓶;
②配制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酸時,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濃硝酸中,并不斷攪拌;
③有六種分別含Na*、Mg2\Al3\Fe2\Fe3\NHj陽離子的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鑒別;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過銀鏡反應實驗的試管;
⑤如果皮膚上不慎沾有苯酚,應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沖洗;
⑥用瓷坨煙高溫熔融Fe(CrC)2)2和Na2c⑦的固體混合物;
⑦向沸騰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b飽和溶液,以制備Fe(OH)3膠體;
⑧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濃溶液并加熱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原溶液中含
NHJ
A.①⑤⑦B.③④⑦⑧C.①②④⑧D.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①盛放過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上有反應生成的碳酸鈣固體,鹽酸能與碳酸鈣反應生成氯
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用稀鹽酸洗滌盛放過石灰水的試劑瓶正確;②配制濃硫酸和濃硝酸的
混合酸時,因為濃硫酸的密度較大,且遇到水放出大量的熱,所以通常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
到濃硝酸中,并不斷攪拌,正確;③有六種分別含Na*、Mg?*、Al3\Fe2\Fe3\NH4+陽離子的溶
液,可以用NaOH溶液鑒別,現象分別為:無明顯現象、產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產生白色沉淀
后溶解、產生白色沉淀后變紅褐色、產生紅褐色沉淀、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故錯誤:④銀
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銀和一氧化氮和水,所以能用稀硝酸清洗做過銀鏡反應實驗的試管,故正確;
⑤氫氧化鈉對皮膚有腐蝕性,故錯誤;⑥瓷用煙含有二氧化硅,高溫下與碳酸鈉反應,故錯誤;
⑦制備氫氧化鐵膠體中向沸水中滴加FeCb飽和溶液,不是用氫氧化鈉溶液,故錯誤;⑧向某溶
液中加入NaOH濃溶液并加熱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為氨氣,則原溶液中含NH4
十,故正確。故選C。
2.(2018屆黑龍江省大慶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選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項
中和熱測定時用銅棒代替環形玻璃攪拌棒攪拌,測定反
A測定中和熱應
的最高溫度
B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將混合氣體通入足量酸性KMnCU溶液中
將溶于水配制成溶液
C配制980mL0,llmol/LCuSC>4溶液25.0gCuSO4-5H2O1L
取lmL20%蔗糖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熱后取
D檢驗蔗糖水解產物中的葡萄糖少
量溶液,加入幾滴新制Cu(0H)2懸濁液,加熱
【答案】C
【解析】A、銅是金屬,易吸熱,所以中和熱測定時用銅棒代替環形玻璃攪拌棒攪拌,測定反應
的最高溫度偏小,不能達到實驗目的,選項A錯誤;B.若將混有的少量乙烯的乙烷氣體中通入足
量酸性KMnO,溶液中,乙烯會被氧化產生CO2氣體,使其中混入了新的雜質,不能達到除雜的目
的,選項錯誤;、實驗室沒有規格的容量瓶,必須配制的物質
BC980mLIL,25.0gCuSO4-5H2O
的量是O.lmol,所配的溶液為O.lmol/L,選項C正確:D、檢驗蔗糖水解產物中的葡萄糖,應該
取1mL20%蔗糖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熱后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劑硫
酸,使溶液顯堿性,然后加入幾滴新制CU(OH)2,加熱煮沸,觀察是否產生磚紅色沉淀,選項D
錯誤。答案選C。
3.(2018屆安徽省蒙城縣第一中學、淮南第一中學等高三上學期"五校"聯考)下列實驗中,對應
的現象及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
實驗現象結論
項
A用伯絲蘸取少量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證明該溶液一定為鈉鹽溶液
用濃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產生的氣體直接Na2SiO3溶液變
BC元素的非金屬性大于Si元素
通入Na2SiC>3溶液中渾濁
用玻璃棒蘸取濃氨水點到紅色石蕊試紙
C試紙變藍色濃氨水呈堿性
上
該溶液中一定存在SO2',或者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I2溶4
D產生白色沉淀
液Ag,
【答案】C
【解析】A、焰色反應是元素的性質,氫氧化鈉溶液焰色反應火焰也呈黃色,選項A錯誤;B、濃
鹽酸揮發出的HCI氣體也可和NazSiOs溶液反應,不一定是CO?與NazSi。?溶液反應,選項B錯誤;
C、濃氨水電離生成氫氧根離子,溶液顯堿性,則用玻璃棒蘸取濃氨水點到紅色石蕊試紙上,試
紙變藍色,選項C正確;D、SC^.能被硝酸氧化為SC)43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BaCk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可能有S。4'、SO??.或者Ag+,選項D錯誤。答案選C。
4.(2018屆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月考四)已知:SC)32-+l2+H2O=SO42-+2「+2H+。某溶液中可能
22
含有Na\NH4\Fe\K\SO3\SO?,且所有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向該無色溶液中
滴加少量溟水,溶液仍呈無色。下列關于該溶液的判斷正確的是
A.肯定含有S032-B.可能含有SO4"C.肯定不含「D.肯定含有NHj
【答案】A
【解析】該無色溶液不含有淡綠色離子Fe2\A.向該無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濱水,溶液仍呈無色,
表明存在SO33故A正確;B.如果含有SQ3則不能滿足陰陽離子所帶電荷代數和為零,故B
2
錯誤;C.從上述反應可知還原性so3->r,少量溪水與S52.反應,檢測不出I,該溶液可能含有
I,故C錯誤;D,不能確定是否含有N&+,故D錯誤。故選A。
5.(2018屆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體高三12月聯考)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存在Na*、Mg2\
32
Fe\l\CO3\SO,”、C「中的幾種,某學生進行了下列實驗:①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
氯水,有無色無味氣體產生,溶液仍為無色,再將溶液分為2份;②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AgNQ
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BaCk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原溶液中一定大
量存在的離子組是
222
A.Na\Fe3+、SO4-B.CO3\C「、SO4-
222
C.Mg2*、「、SO4'D.Na\SO4\CO3'
【答案】D
【解析】溶液無色則不含Fe'*,①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氯水,有無色無味氣體產生,
溶液仍為無色,則溶液中一定含有CO3?一而一定不含「,含CO3?一則不含Mg?卡;再將溶液分為2份;
②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白色沉淀為氯化銀,但由于步驟①中加
入氯水,故不能證明原溶液中是不含有C「;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BaC%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證明原溶液中含有S5';由于溶液呈電中性,故一定含有陽離子,即一定含有Na+;綜上,原溶
2
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離子是:Na\CO3\SO?,答案選D。
6.(2018屆江西省臨川第二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月考)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①某固體焰色反應呈黃色,則一定存在鈉鹽;
②蔗糖、硫酸鋼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③淀粉與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
④既有單質參加,又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⑤糖類、油脂、蛋白質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⑥澳單質只存在于海洋中,因此澳被稱為"海洋元素"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某固體焰色反應呈黃色,說明該固體中存在鈉元素,但不一定是鈉鹽,錯誤;②蔗糖、
硫酸專貝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正確;③淀粉與纖維素的分子式中聚合度
不同,故不互為同分異構體,錯誤;④既有單質參加,又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
應,如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正確;⑤多糖、油脂、蛋白質都能發生水解反應,而單糖不能發
生水解反應,錯誤;⑥澳元素在海洋中以澳離子形式存在,錯誤。答案選D。
7.(2018屆江西省臨川第二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月考)現有NaNC>3和HCI的混合溶液400mL,
向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過量的Fe粉,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假設反應中HNO3只被還原
成NO
A.硝酸鈉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5mol/L
B.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為33.6L
C.整個反應過程中每步轉移的電子之和為4moi
D.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濾液蒸發結晶所得固體為NaCI和FeCI2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由圖分析可知,當加入鐵的物質的量為Imol后,溶液中才生成亞鐵離子,說明加入Imol
鐵之前,發生如下反應:+-3+個則
Fe+4H+NO3==Fe+NO+2H2O,
-則正確;因+的氧化性
n(Fe)=n(NO3)=n(NaNO3)=n(NO)=lmol,c(NaNO3)=lmolXD.4L=2.5mol/L,AFe,
大于H+,則繼續加入鐵時發生:2Fe3++Fe=3Fe2+,由圖可知,這段反應消耗0.5mol鐵,然后是0.5mol
鐵再與氫離子反應生成氫氣,則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
n(H2)=n(Fe)=0.5mol,
為1.5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33.6L,故B錯誤;整個反應過程分三步進行,每步轉移電子
分別是3mol、0.5molx2>0.5molx2,共5moi電子,故C錯誤;濾液中溶質為NaCI和FeC^,蒸發
結晶過程中,FeCk要被氧化、水解,最后所得固體為NaCI和Fe203的混合物,故D錯誤。
8.(2018屆山東省曲阜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將一定量的CO?氣體通入2L的NaOH溶液中,
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并將溶液加熱,產生的氣體與消耗的HC1物質的量關系如
圖所示(忽略氣體的溶解和HC1的揮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點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化學式為
A.0NaOH,Na2CO3
到點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
B.0aH++OH=d0CO3+H=HCO3-
C.通入CO2氣體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L
D.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5mol/L
【答案】C
【解析】A、Na2cO3跟鹽酸的反應是分步進行的:Na2CO3+HCI=NaHCO3+NaCI,
NaHCO3+HCI=NaCI+H2O+CC)2個,HCI與Na2cO3、NaHCO?都按1:1反應,由圖象可知生成二氧化
碳消耗的HCI的物質的量小于從反應到開始產生二氧化碳階段消耗的HCI,故溶液中溶質為NaOH、
Na2cO3,選項A正確;B、根據A分析可知,0到a點發生反應為: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
+2+
成水,氫離子與碳酸根反應生成碳酸氫根,發生的離子反應為:H+OH=H2O,CO3+H=HCO3-,
選項B正確;C、由圖可知,a點時開始生成氣體,故發生反應為:NaHCO3+HCI=NaCI+H2O+CO21',
至生成二氧化碳體積最大時;該階段消耗的HCI的物質的量為2m。1,由方程式可知產生二氧化碳
的物質的量為2mol,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等于開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故開始通
入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為2moix22.4L/mol=44.8L,選項C不正確;D、加入5moiNaCL生成二氧化碳
體積最大,此時溶液中溶質為NaCI,根據氯離子守恒有n(NaCI)=n(HCI),根據鈉離子守恒有
n(NaOH)=n(NaCI),故n(NaOH)=n(HCI)=5mL,所以c(NaOH)=^^-=2.5mol/L,選項
2L
D正確。答案選C。
9.(2018屆河南省高三高中畢業班階段性測試二)草酸晶體(H2c2。4-2出0)無色,熔點為101℃,
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某學生擬用下圖裝置做草酸晶體的分解實驗并驗證
部分產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A中的大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是因為加熱草酸晶體時會產生水
B.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水蒸氣、草酸)等,防止草酸進入裝置C中,干擾C02的檢驗
C.裝置C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D.本實驗能證明草酸晶體的分解產物有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項,草酸晶體的熔點101℃小于其分解溫度,裝置A中的大試管口應向上傾斜,錯誤;
B項,由于草酸晶體易升華,分解產物中混有草酸蒸氣,草酸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干擾分
解產物CO?的檢驗,檢驗CO?之前必須排除草酸的干擾,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水蒸氣、草酸
等,正確;C項,草酸分解生成CC)2、c。和出0,CO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裝置C中有氣泡冒
出,C0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正確:D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分解產物有C02,正確;答案
選Ao
10.(2018屆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下列實驗對應的現象及結論均正確的
是()
實驗現象結論
A在酒精燈上加熱鋁箔,鋁熔化,但熔化的鋁不滴落AI的熔點很高
B取久置的Na2。?粉末,向其中滴加過量的鹽酸后產生氣體Naz。?沒有變質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該溶液中一定含有
C
體2-
co3
原溶液中可能不含K
D用伯絲蘸取某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直接觀察,火焰顏色呈黃色
+
【答案】D
【解析】在酒精燈上加熱鋁箔,鋁熔化,但熔化的鋁不滴落,原因是表面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
膜氧化鋁,A錯誤;B、過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氧氣,不能說明過氧化鈉是否變質,B錯誤;C、
無色無味的氣體是CO2,溶液中也可能含有碳酸氫根離子,C錯誤;D、觀察鉀元素的焰色反應需
要透過藍色的鉆玻璃,所以火焰顏色呈黃色不能排除是否含有鉀元素,D正確,答案選D。
11.(2018屆天津市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四組物質,均可用一種試劑進行鑒別
的是()
①黑色固體:Fe。、Fe(粉)、Cu。、C②無色溶液:(NHJS。,、NH4CLNa2so4、NaCI
③無色溶液:Na2c。3、NaOH、NaCLNa2SiO3④無色液體:苯、四氯化碳、無水乙醇、己烯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④D.全部
【答案】D
【解析】①用稀鹽酸(稀硫酸),得到淺綠色溶液的是FeO,得到藍色溶液的是CuO,產生氣泡的
是Fe,不反應的是C,①正確;②用Ba(OH)2溶液并加熱,生成白色沉淀并聞到刺激性氣味的是
(NH4)2SO4,只聞到刺激性氣味的是NH4CL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so4,無明顯現象的是NaCI,
②正確,③用硫酸鋁,生成白色沉淀和無色氣體的是NazCQ,生成白色沉淀又溶解的是NaOH,
無現象的是NaCI,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SiO3,③正確;④用溟水,橙色在上層的為苯,在下
層的為四氯化碳,變成無色的為己烯,不分層的為無水乙醇,④正確;故答案選D。
12.(2018屆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都正
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溶液變為血紅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
A
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色將Fe氧化成Fe"
與能大
Ag*NH3H2O
B向AgNOs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溶液澄清
量共存
向裝有()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在管口觀察到
FeNO32
C分解成了
HNC)3NO2
稀H2s紅棕色氣體
向某溶液中滴加濃NaOH溶液,將濕
D試紙變藍該溶液中存在NHJ
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答案】D
【解析】A、稀硝酸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生成硝酸亞鐵,若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會變
紅,故A錯誤;B、AgNCh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生成銀氨溶液,溶液澄清,可知Ag+與NH3?HZ。
反應生成絡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向裝有Fe(N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稀可以
發生反應:2++3+故錯誤;、滴加濃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
Fe+H+NO3=Fe+NOt+H2O,CDNaOH
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藍,可知生成氣體為氨氣,則該溶液中存在NHj,故D正確。故選D。
13.(2018屆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C和Cu。在一定溫度下反應,產物有Cu、
。、。、將跟。混合,隔絕空氣加熱,將生成的氣體全部通過足量的
CU2CC02,2.00gC16.0gCu
澄清石灰水,反應一段時間后共收集到1.12L(標準狀況)氣體,生成沉淀的質量為5.00g。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后的固體混合物中單質Cu的質量為12.8g
B.反應后的固體混合物中含有碳
C.反應后的固體混合物總質量為14.4g
D.反應后的固體混合物中氧化物的物質的量為0.05mol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知,生成的
n(CO2)=n(CaCO3)=5.00gvl00g/mol=0.05mol,
n(CO)=1.12L^22.4L/mol=0.05mol,A.假設CuO完全被還原為Cu,根據Cu原子守恒,生成Cu的
質量=16g+80g/molx64g/mol=12.8g,由產物中CO2、CO中的O原子守恒可知失去氧的質量
=(0.05molx2+0.05mol)xl6g/mol=2.4g,故CuO反應后的總質量=16g-2.4g=13.6g,故反應后固體中
的質量小于故錯誤;生成的
Cu12.8g,AB.n(C02)=n(CaC03)=5.00g4-100g/mol=0.05mol,
n(CO)=1.12L4-22.4L/mol=0.05mol,根據C守恒可知,參加反應的C的質量
=(0.05mol+0.05mol)xl2g/mol=1.2g,故還有2g-l.2g=0.8g碳未參與反應,故B正確;C.反應后固
體總質量=16g+2g-0.05molx(44g/mol+28g/mol)=14.4g,故C正確;D.反應后
m(0)=13.6g-12.8g=0.8g,Cu?。、CuO均含有1個氧原子,根據氧原子守恒可知反應后的固體混合
物中氧化物的物質的量=0.8g+16g/mol=0.05mol,故D正確;故答案選A。
14.(2018屆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某溶液中含有的離子可能是《、Ba2\Al3\
222「中的幾種,現進行如下實驗:
Mg\AIO2\CO3\SiO3\C
①取少量溶液加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無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M?的鹽酸,發生的現象是開始產生沉淀并逐漸增多,
沉淀量基本不變后產生氣體,最后沉淀逐漸減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可得到沉淀0.435go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2產、2
A.Ba?*Mg\ASiO3\Cl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2
B.K\AI02\CO3\cr
C.該溶液中是否含有K+需做焰色反應(透過藍色鉆玻璃片)
D.可能含有a
【答案】B
【解析】①向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無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與氫氧化鈉生
成沉淀的離子,即AF+和Mg?*;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的鹽酸,開始產生
沉淀并逐漸增多,沉淀量基本不變后產生氣體,最后沉淀逐漸減少至消失,,所以一定不存在2
SiO3",
滴加鹽酸產生和溶解的沉淀為氫氧化鋁,題中所給的離子中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的只有2
CO3\
則氣體為二氧化碳,說明原溶液中存在AI02■■和CO32-,所以一定不存在與CC^■■反應的Ba?,,再
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陽離子《;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
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可得到沉淀0.435g,則沉淀為AgCI,物質的量為:0.435g+143.5g/mol=
0.003mol,②中加入的氯離子的物質的量為:n(HCI)=0.2mol/Lx0.005L=0.001mol<n(AgCI),所
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0.02molCl?
232
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Mg\Al\SiO3\一定存在Cl,故A錯誤;B.
2
由分析可知:該溶液中一定含有K*、AIO2\CO3\CP,故B正確;C.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以判斷,
溶液中一定存在鉀離子,不需要通過焰色反應判斷鉀離子是否存在,故C錯誤;D.根據生成氯化
銀沉淀的物質的量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離子,故D錯誤;答案選B。
15.(2018屆山東省臨沂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實驗室測定氧化物X(Fe、O)的組成實驗如下: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樣品X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26.3%
B.溶液Y中c(Fe2+):c(Fe3+)=2:1
C.用酸性高錦酸鉀溶液檢驗溶液Z中是否含有Fe2+
D.根據步驟I、II可以判斷X的組成為Fe0.7sO
【答案】A
【解析】溶液Y消耗O.Olmol氯氣,這說明溶液中含有0.02mol亞鐵離子,因此X中相當于含有
氧化亞鐵的物質的量是0Q2mol,質量是0.02molx72g/mol=1.44g,則相當于含有氧化鐵的質量是
3.04g—1.44g=1.6g,物質的量是O.Olmol,即X可以看作是2FedFe2C>3,因此x=M=0.8,則A、
16
--------------------X100%?26.3%
樣品X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6+0,8x56,A正確;B、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溶液
Y中c(Fe2*):c(Fe3+)=l:1,B錯誤;C、Z溶液中含有氯離子,氯離子也能被高鎰酸鉀溶液氧化,
不能用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檢驗溶液Z中是否含有Fe”,應該用鐵窗化鉀,C錯誤;D、根據步驟I、
H可以判斷X的組成為Feo》。,D錯誤,答案選A。
16.(2018屆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段考)下列有關物質的實驗操作、現象及
結論描述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及現象結論
用柏絲蘸取某待測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火焰待測試液中一定含有鉀元素,可能含
A
呈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鈉元素
向某無色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C>2氣體,有白色沉
B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iCh2-
淀產生
c向品紅溶液中通入某氣體后,溶液褪色該氣體一定是so2
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溶液,產生白色沉淀,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
D
繼續滴加FeCb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度
【答案】A
【解析】A.火焰呈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說明待測試液中一定含有鉀元素,由于藍色鉆玻璃
濾去黃色光,所以可能含鈉元素,故A正確:B.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氫氧化鋁等,該溶液中可
能含有SiC^-、A1O-,故B錯誤;C.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可以是臭氧、氯氣、二氧化硫等,故
C錯誤;D.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繼續滴加FeCb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Mg(OH)2轉化為Fe(OH)3,說明Fe(OH)3的溶度積小于Mg(OH)2,故D錯誤。故選A?
17.(2018屆江西省贛州市四校協作體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SO?、
AP+、「、Mg2\Na+7種離子中的幾種.現取該溶液進行實驗,得到如下現象:①向溶液中滴加
足量氯水后,溶液變橙色,且有無色氣體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k溶液,無沉
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繼續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變藍色。據此可以推斷:該溶液中肯定不存
在的離子是()
A.Al"、Na+、SO;B.Mg?’、CO'、Br
C.A|3"、Mg2+、SO;D.AF+、Br,SO;
【答案】C
【解析】根據①的現象,推出原溶液中含有BL和CO32-,根據離子共存,推出A嚴、Mg?+不能
大量存在,溶液呈電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根據②中現象,無沉淀產生,說明原溶液中
不存在SO??一,根據③中現象,說明原溶液中不含「,一定存在的離子是Na+、B}、CO32,一定
不存在的離子是S(V,A嚴、「、Mg2+,故選項C正確。
23
18.(2018屆山東省曲阜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Al\Cl\
22
SO4\CO3\Al。?一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0.1mol/L,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氣體氣體
次□稀或酸一無明顯Ba(N。,),溶液比液YNa°H溶液注液口一沉淀C
上吧過出現縱過量
過量少垃
沉淀A沉淀B
22
A.原溶液中存在NHj、Fe\Cl\SO4-
濾液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2+2+
B.XNH4\Fe^nBa
C.無法確定沉淀C的成分
D.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AF*、Cl
【答案】A
【解析】加入過量稀硫酸無明顯變化,說明不含碳酸根離子,不含Ba?+,不含Al。。加入硝酸鋼
有氣體生成,因為前面已經加入了硫酸,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說明有亞鐵離
子存在且被氧化,沉淀為硫酸鋼;加入NaOH有氣體,說明存在錢根離子,生成的氣體為氨氣,
沉淀B為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通入CO?產生沉淀,說明存在AN,沉淀C為氫氧化鋁。因為存
在的離子濃度均為從電荷的角度出發,只能含有NHj、Fe?+、Cl\SC^一才能保證電荷
守恒,必然不能存在。故、原溶液中存在、22選項正確;、濾
K*AAF+NH4\Fe\Cl\SO4\AB
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NH/、Fe?+和AH選項B錯誤;C、沉淀C為氫氧化鋁,選項C錯誤;
D、原試液中含有A產、CI',選項D錯誤。答案選A。
19.(2018屆安徽省A10聯盟高三11月聯考)下列實驗操作、理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
操作現象結論
項
向某溶液中加人NaOH溶液,并將紅色石蕊
A試紙變藍原溶液中有NHJ
試紙置于溶液中
B向蘇打和小蘇打溶液中分別加入鹽酸均冒氣泡兩者均能與鹽酸反應
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該溶液中一定有F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廢氣收集施工方案
- 2024年《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主題班會課件
- 化學藥品原藥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專業營銷素材》課件
- 企業培訓之辦公區域安全隱患及管理規范
- 綜采智能化開采技術
- 2025年紡織原料采購合同范本
- 農作物種子繁育領域試題及答案
- 2025辦公樓裝修合同
- 關注關鍵農業植保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西安老城根Gpark策略課件0816
- 2024全國高考歷史真題之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 《圖書館管理系統》課件
- 《人民幣國際化》課件
-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
- 2023年高考真題-政治(福建卷) 含答案
- 幼兒園小班認識小動物課件
- 標本采集錯誤應急演練
- 體育概論(第二版)課件第五章體育手段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04S519小型排水構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