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領軍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必刷好題專題25氨氣含解析_第1頁
2024年領軍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必刷好題專題25氨氣含解析_第2頁
2024年領軍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必刷好題專題25氨氣含解析_第3頁
2024年領軍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必刷好題專題25氨氣含解析_第4頁
2024年領軍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必刷好題專題25氨氣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3專題25氨氣1.(2024江蘇)下列有關化學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A.Fe在稀硝酸中發生鈍化 B.MnO2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l2C.SO2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NH4)2SO3 D.室溫下Na與空氣中O2反應制取Na2O2【答案】C【解析】A.常溫下,Fe在與濃硝酸發生鈍化反應,故A錯誤;B.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取氯氣,故B錯誤;C.二氧化硫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硫酸銨,故C正確;D.常溫下,Na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a2O;加熱條件下,鈉與氧氣反應生成Na2O2,故D錯誤。2.(2024江蘇)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A.FeFeCl2Fe(OH)2B.SSO3H2SO4C.CaCO3CaOCaSiO3D.NH3NOHNO3【答案】C【解析】A.鐵與氯氣反應只能生成氯化鐵,A錯誤;B.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只能生成二氧化硫,B錯誤;C.兩步均能實現,C正確;D.NO不與H2O反應,D錯誤。鎖定考點基礎練習1.(北京市東城區2025屆高三一摸)下列物質的應用中,利用了該物質氧化性的是A.氨——作制冷劑 B.漂粉精——作游泳池消毒劑C.甘油——作護膚保濕劑 D.明礬——我國古時用于除銅銹【答案】B【解析】A.氨作制冷劑利用了易液化的性質,沒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故A不選;B.漂粉精中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作氧化劑,故選B;C.甘油作護膚保濕劑,利用吸水性,沒有元素的化合價改變,故C不選;D.銅銹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明礬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用于除銅銹,沒有元素的化合價改變,故D不選。2.(上海市松江區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其次學期等級考試)試驗室制氨氣的試劑及裝置正確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稀氨水與濃氫氧化鈉溶液混合,由于一水合氨的濃度較小,則其不易分解產生氨氣,不宜用于制備氨氣,故A錯誤;B.加入氯化銨分解生成的氨氣和氯化氫在試管口部位又化合生成氯化銨,不能放出氨氣,故B錯誤;C.加熱固體制備氣體的試管口應當略向下傾斜,故C錯誤;D.生石灰能夠與濃氨水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熱量,促進NH3·H2ONH3+H2O平衡正向移動,放出氨氣,故D正確。3.(北京市東城區2025屆高三一摸)如圖是制備和收集氣體的試驗裝置,該裝置可用于A.濃硫酸與銅反應制取SO2B.濃氨水與生石灰反應制取NH3C.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取Cl2D.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制取O2【答案】D【解析】A.濃硫酸與銅反應制取SO2,SO2溶于水不行用排水法收集,故A錯誤;B.濃氨水與生石灰反應制取的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氨氣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錯誤;C.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備氯氣,圖中沒有加熱裝置,故C錯誤;D.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制取O2,不須要加熱,制取的O2又不易溶于水,故D正確。4.(上海市寶山區2024-2025學年高三其次學期其次次模擬)以下各種尾氣汲取裝置中,不適合于汲取氨氣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氨氣極易溶于水,汲取尾氣時要防止倒吸;A、作平安瓶,適合汲取尾氣氨氣,故A不符合題意;B、倒置漏斗,能夠防止倒吸,故B不符合題意;C、干燥管可以防止倒吸,故C不符合題意;D、導管干脆插入液面以下,不能防止倒吸,故D符合題意。5.(河北省衡水中學2025屆高三統一聯合考試)資料顯示:肯定條件下NH3能還原CuO。為了證明資料的真實性,利用下列裝置(含藥品)進行試驗,其中錯誤的是A.制取氨氣 B.還原氧化銅C.干燥氨氣 D.汲取尾氣【答案】A【解析】A、氯化銨分解生成氮和氯化氫,在試管口旁邊氨和氯化氨相遇又生成了白色固體氯化銨,故不能用于制備氨,選項A錯誤;B、可以在硬質玻璃管中進行氨還原氧化銅的反應,選項B正確;C、堿石灰可以干燥氨,選項C正確;D、氨極易溶于稀硫酸,該裝置汲取尾氣中的氨可以防止倒吸,選項D正確。6.(江蘇省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下列試驗室制取、干燥、收集NH3并進行尾氣處理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試驗目的的是()A.制取NH3 B.干燥NH3C.收集NH3 D.處理尾氣【答案】D【解析】A、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共熱制取氨氣,但加熱固體物質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選項A錯誤;B、濃硫酸與氨氣反應,不能干燥氨氣,應運用堿石灰干燥氨氣,選項B錯誤;C、由于氨氣密度小于空氣,導氣管應短進長出才能收集到氣體,選項C錯誤;D、氨氣極易溶于水,易產生倒吸現象,用干燥管組合的裝置進行防倒吸,選項D正確。7.(江蘇省蘇錫常鎮四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Al2O3的熔點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NH3具有還原性,可用作制冷劑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紙漿的漂白D.鈉鉀合金的密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應堆的熱交換劑【答案】A【解析】A、氧化鋁熔點很高,所以可以做耐火材料,選項A正確;B、氨氣中的氮元素化合價是-3價,具有還原性,做制冷劑,是氨氣易液化的緣由,選項B錯誤;C.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紙漿是因為其具有漂白性,與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無關,選項C錯誤;D.在快中子反應堆中,不能運用水來傳遞堆芯中的熱量,因為它會減緩快中子的速度,鈉和鉀的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應堆作熱交換劑,選項D錯誤。8.(湖南省衡陽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聯考三模)化學是一門以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試驗裝置和方案能達到相應目的是()A.圖裝置,加熱蒸發碘水提取碘B.圖裝置,加熱分解制得無水MgC.圖裝置,驗證氨氣極易溶于水D.圖裝置,比較鎂、鋁的金屬性強弱【答案】C【解析】A項、蒸發碘水,水、碘均易揮發,應萃取分別,故A錯誤;B項、加熱促進水解,且生成鹽酸易揮發,應在HCl氣流中蒸發,故B錯誤;C項、擠壓膠頭滴管,氣球變大,可驗證氨氣極易溶于水,故C正確;D項、Al與NaOH反應,Al為負極,而金屬性Mg大于Al,圖中裝置不能比較金屬性,故D錯誤。9.(安徽省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下列有關試驗能達到相應試驗目的的是A.試驗①用于試驗室制備氯氣 B.試驗②用于制備干燥的氨氣C.試驗③用于石油分餾制備汽油 D.試驗④用于制備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A.試驗①的圖中利用MnO2和濃鹽酸反應制備氯氣,但是該反應須要加熱才發生,沒有加熱裝置,達不到試驗目的,A項錯誤;B.NH3的密度小于空氣,應當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試驗②達不到試驗目的,B項錯誤;C.裝置③為分餾裝置,不管是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還是冷凝管進水出水的方向都沒有錯誤,C項正確;D.右側試管中運用的是飽和NaOH溶液,酯在堿性環境下易水解,得不到產物,D項錯誤。10.(上海市崇明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等級考試二模)如圖所示,將大燒杯丙扣在甲乙兩個小燒杯(口向上)上。向兩個小燒杯中分別裝入如下表所列的試劑進行試驗。試驗現象與預料現象不同的是甲中試劑乙中試劑預料現象A濃鹽酸硝酸銀溶液乙中產生白色沉淀B濃氨水硫酸鐵溶液乙中產生紅褐色沉淀C濃鹽酸濃氨水丙中產生白色煙霧D氯化鋁溶液濃氨水并加入固體氫氧化鈉甲中先產生白色沉淀,后又沉淀消逝【答案】D【解析】A.甲燒杯中濃鹽酸揮發出HCl,HCl和乙燒杯中的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故A正確;B.甲燒杯中濃氨水揮發出NH3,NH3和乙燒杯中的硫酸鐵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故B正確;C.甲燒杯中濃鹽酸揮發出HCl,乙燒杯中濃氨水揮發出NH3,HCl和NH3反應生成氯化銨,丙中產生白色煙霧,故C正確;D.乙燒杯中濃氨水加入固體氫氧化鈉產生NH3,NH3和甲燒杯中的氯化鋁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白色沉淀,但氫氧化鋁不溶于氨水,故D錯誤。提升練習11.(江蘇省南京師范高校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5月模擬考試)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的是()A.NH3NO2HNO3 B.AlNaAlO2(aq)NaAlO2(s)C.FeFe2O3Fe D.AgNO3(aq)[Ag(NH3)2OH(aq)]Ag【答案】B【解析】A.NH3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是NO,無法干脆得到NO2,故A錯誤;B.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偏鋁酸鈉溶液為強堿弱酸鹽溶液,水解產物不揮發,蒸發會得到溶質偏鋁酸鈉,所以Al

NaAlO2(aq)

NaAlO2(s),能夠在給定條件下實現,故B正確;C.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不是生成氧化鐵,故C錯誤;D.硝酸銀溶液和一水合氨反應生成氫氧化銀沉淀,接著加入氨水沉淀溶解生成銀氨溶液,蔗糖為非還原性的糖,不能和銀氨溶液反應,物質間轉化不能實現,故D錯誤。12.(河北省示范性中學2025屆高三4月聯考)利用廢蝕刻液(含及)制備堿性蝕刻液[溶液]和的主要步驟:用氧化廢蝕刻刻液,制備氨氣,制備堿性蝕刻液[],固液分別,用鹽酸溶解沉淀并制備,下列試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試驗目的的是A.制備B.制備并得到C.分別溶液和D.將溶液蒸干制備【答案】D【解析】A.試驗室用Ca(OH)2和NH4Cl共熱制備氨氣,利用甲裝置能夠制備氨氣,能達到試驗目的,故A不符合題意;B.乙裝置制備堿性刻蝕液,然后Fe3+與NH3H2O反應生成Fe(OH)3沉淀,能達到試驗目的,故B不符合題意;C.丙裝置用過濾方法分別固液混合物,能達到試驗目的,故C不符合題意;D.由FeCl3溶液制備FeCl36H2O,應在HCl氣流中蒸發濃縮、冷卻結晶,所用儀器為蒸發皿,丁裝置不能達到試驗目的,故D符合題意。13.(北京市豐臺區2025屆高三5月二模)關于下列試驗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B.試驗1,由噴泉現象可知氨氣極易溶于水且溶解速率快C.試驗1,燒瓶溶液中的含氮微粒有:NH3、NH3·H2O和NH4+D.試驗2,加熱過程中溫度和c(NH3·H2O)對NH3·H2O電離平衡移動方向的影響一樣【答案】D【解析】A.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17,空氣平均相對分子質量29,依據密度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可知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故不選A;B.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一體積水可以溶解700體積氨氣,且溶解速率快,可以形成較大的壓強差,所以可以做噴泉試驗,故不選B;C.燒瓶溶液中存在NH3+H20NH3.H2ONH4++OH-,因此含氮微粒有:NH3、NH3·H2O和NH4+,故不選C;D.因為NH3·H2O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加熱過程中會讓NH3·H2O分解,c(NH3·H2O)減小使電離平衡逆向移動;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吸熱過程,上升溫度促進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由題中信息可知,加熱后溶液的紅色變淺,說明溫度和c(NH3·H2O)對NH3·H2O的電離平衡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故選D。14.(2025屆湘贛?十四校高三聯考第一次考試)向體積為2L、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mol/L的NH3·H2O、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緩緩地通入CO2至過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整個過程中通入的CO2(x軸)與生成沉淀(y軸)的關系如圖所示B.當沉淀達到最大值時,至少通入標準狀況下的CO2的體積為89.6LC.緩緩通入CO2與KAlO2反應時的離子方程式為:AlO2-+CO2+2H2O===Al(OH)3↓+HCO3-D.沉淀剛達到最大值時,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系為:c(K+)>c(CO32-)>c(OH-)>c(NH4+)>c(H+)【答案】D【解析】A項、整個過程中,依據堿性強弱依次可知,反應依次為Ba(OH)2、KAlO2、NH3·H2O,圖像與實際反應不符,故A錯誤;B項、當沉淀達到最大值時,2molBa(OH)2完全轉化為BaCO3沉淀,消耗2mol二氧化碳;2molKAlO2完全轉化為Al(OH)3,消耗1mol二氧化碳,故當沉淀達到最大值時通入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3mol,標準狀況下的CO2的體積為6.72L,故B錯誤;C項、緩緩通入CO2與KAlO2反應時,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碳酸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O2-+3H2O+CO2=2Al(OH)3↓+CO32-,故C錯誤;D項、沉淀剛達到最大值時,溶液中溶質K2CO3和NH3·H2O的物質的量比為1:2,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系為:c(K+)>c(CO32-)>c(OH-)>c(NH4+)>c(H+),故D正確。15.(遼寧省遼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其次次模擬考試)下列試驗方案的設計能夠達到試驗目的的是選項試驗目的試驗方案A證明HClO是弱酸用pH試紙測定NaClO溶液的pHB比較Mg(OH)2和Fe(OH)3的Ksp大小分別向2mL濃度均為0.1mol·L-1的MgCl2溶液和FeCl3溶液中滴加幾滴0.1mol·L-1的NaOH溶液,視察生成沉淀的顏色C驗證SO2的還原性將SO2氣體通入溴水中,視察溴水是否褪色D試驗室制備并檢驗NH3加熱裝有NH4Cl固體的大試管,用潮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視察試紙顏色改變【答案】C【解析】A、NaClO具有強氧化性,具有漂白性,無法讀出pH數值,不能達到試驗目的,故A不符合題意;B、Mg(OH)2和Fe(OH)3形式不同,因此比較兩種物質的Ksp時,應從須要一個沉淀轉化成另一個沉淀,因此分別在兩個試管里進行是不能達到試驗目的,故B不符合題意;C、SO2能與溴水發生SO2+Br2+2H2O=2HBr+H2SO4,SO2的化合價上升,被氧化,具有還原性,能達到試驗目的,故C符合題意;D、NH4Cl受熱分解成NH3和HCl,遇冷重新生成NH4Cl,因此試驗室制備NH3,不采納加熱NH4Cl,該試驗不能達到目的,故D不符合題意。16.(江西省南昌市2025屆高三4月其次次模擬考試)氧化鋅主要用作催化劑、脫硫劑、發光劑和橡膠添加劑。一種以鋅焙砂(ZnO、ZnSiO3和少量As2O3、CuO、PbO雜質,其中As與N同主族)為原料制備氧化鋅的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循環運用的物質有____、____和______(填化學式)。(2)“浸出”時,鋅以Zn(NH3)42+進入濾液。①浸出率與溫度關系如圖l所示,請說明溫度超過55℃后浸出率顯著下降的緣由:___________②浸出率與n(NH3):n[(NH4)2SO4]關系如圖所示,6:4之后浸出率下降,說明____(填編號)的浸出主要依靠硫酸銨濃度的大小。A.ZnO和ZnSiO3B.ZnOC.ZnSiO3(3)“除砷”過程中生成Fe3(AsO4)2沉淀,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沉淀劑為FeSO4·H2O、(NH3)2S2O8,添加(NH4)2S2O8的目的是____。(4)“除重金屬”和“深度除重金屬”除去的重金屬是____(填名稱)。(5)“蒸氨”的產物主要是ZnSO4和NH3,寫出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答案】NH3·H2O或NH3(NH4)2SO4CO2溫度上升,氨氣揮發而濃度下降,浸出率下降C+2把砷氧化成AsO43-以便除去砷銅和鉛Zn(NH3)4SO4ZnSO4+4NH3↑【解析】(1)分析流程圖可知,循環利用的物質有:NH3·H2O、(NH4)2SO4、CO2,答案:NH3·H2O或NH3;(NH4)2SO4;CO2;(2)①在流程圖中,浸出時須要加入物質有NH3·H2O,溫度上升NH3·H2O易分解出氨氣,氨氣揮發而濃度下降,浸出率下降。答案:溫度上升,氨氣揮發而濃度下降,浸出率下降;②(NH4)2SO4是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SiO32-是弱酸根,溶液酸性強越簡單使ZnSiO3溶出Zn2+,所以n(NH3):n[(NH4)2SO4]在6:4之后浸出率下降,說明ZnSiO3的浸出主要依靠硫酸銨濃度的大小。答案:C。(3)As與N同主族,所以Fe3(AsO4)2中砷元素為+5價,則鐵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As2O3中砷元素為+3價,要生成Fe3(AsO4)2沉淀還須要把砷元素進行氧化,所以添加(NH4)2S2O8的目的是氧化砷元素。答案:+2;把砷氧化成AsO43-以便除去砷;(4)砷元素已經在前面除去,所以“除重金屬”和“深度除重金屬”除去的重金屬是銅和鉛。答案:銅和鉛;(5)除雜之后得到的溶液是Zn(NH3)4SO4溶液,那么“蒸氨”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NH3)4SO4ZnSO4+4NH3↑。答案:Zn(NH3)4SO4ZnSO4+4NH3↑。17.(遼寧省興城市2025屆高三第九次模擬考試)肼(N2H4)是一種重要的工業產品。資料表明,氨和次氯酸鈉溶液反應能生成肼,肼有極強的還原性。可用下圖裝置制取肼:(1)寫出肼的電子式__________,寫出肼與硫酸反應可能生成的鹽的化學式_______;(2)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3)試驗時,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一段時間后再向B的三口燒瓶中滴加NaClO溶液。滴加NaClO溶液時不能過快、過多的緣由___________;(4)從試驗平安性角度指出該試驗裝置中存在的缺陷_______。(5)精確量取20.00mL含肼溶液,加入硫酸和碳酸氫鈉,用0.1000mol/L的標準碘液進行滴定,滴定終點時,消耗V0mL(在此過程中N2H4→N2)。該試驗可選擇______做指示劑;該溶液中肼的濃度為______mol/L(用含V0的代數式表達,并化簡)?!敬鸢浮縉2H6SO4、(N2H5)2SO4、N2H6(HSO4)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防止NaClO氧化肼A、B間無防倒吸裝置,易使A裝置中玻璃管炸裂淀粉溶液V0/400【解析】(1)肼的分子式為N2H4,電子式為,肼可以看成氨氣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氨基取代,氨基顯堿性,肼可以看成二元堿,與硫酸反應可能生成的鹽有N2H6SO4、(N2H5)2SO4、N2H6(HSO4)2,故答案為:;N2H6SO4、(N2H5)2SO4、N2H6(HSO4)2;(2)依據圖示,裝置A是生成氨氣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試驗時,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一段時間后再向B的三口燒瓶中滴加NaClO溶液。肼有極強的還原性,而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因此滴加NaClO溶液時不能過快、過多,防止NaClO氧化肼,故答案為:防止NaClO氧化肼;(4)氨氣極易溶于水,該裝置很簡單發生倒吸,應當在A、B間增加防倒吸裝置,故答案為:A、B間無防倒吸裝置,易使A裝置中玻璃管炸裂;(5)運用標準碘液進行滴定,可以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當滴入最終一滴碘液,簡單變成藍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則表明達到了滴定終點;在此過程中N2H4→N2,I2→I-,依據得失電子守恒,有N2H4~2I2,消耗碘的物質的量=0.1000mol/L×V0mL,則20.00mL含肼溶液中含有肼的物質的量=×0.1000mol/L×V0mL,因此肼的濃度為=mol/L,故答案為:淀粉溶液;。18.(四川省攀枝花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統考)某學習小組在試驗室模擬工業制備硫氰化鉀(KSCN)。試驗裝置如圖:已知:①CS2不溶于水,比水重;NH3

不溶于CS2;②三頸燒瓶內盛放有CS2、水和催化劑。試驗步驟如下:(1)制備NH4SCN溶液:CS2+3NH3NH4SCN+NH4HS(該反應比較緩慢)①試驗前,經檢驗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三頸燒瓶的下層CS2液體必需浸沒導氣管口,目的是_____。②試驗起先時打開K1,加熱裝置A、D,使A中產生的氣體緩緩通入D中,至CS2消逝。則: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2)制備KSCN溶液:熄滅A處的酒精燈,關閉K1,移開水浴,將裝置D接著加熱至105℃,當NH4HS完全分解后(NH4HS=H2S↑+3NH3↑),打開K2,再緩緩滴加入適量的KOH溶液,發生反應:NH4SCN+KOH=KSCN+NH3↑+H2O。小組探討后認為:試驗中滴加入相同濃度的K2CO3溶液比KOH溶液更好,理由是_____。(3)制備硫氰化鉀晶體:先濾去三頸燒瓶中的固體催化劑,再減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______,干燥,得到硫氰化鉀晶體。(4)測定晶體中KSCN的含量:稱取10.0g樣品配成1000mL溶液量取2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硝酸,再加入幾滴Fe(NO3)3溶液做指示劑,用0.1000mol/LAgNO3標準溶液滴定,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AgNO3標準溶液20.00mL。①滴定時發生的反應:SCN-+Ag+=AgSCN↓(白色)。則推斷達到終點時的方法是____。②晶體中KSCN的質量分數為____?!敬鸢浮渴狗磻锍浞纸佑|,防止發生倒吸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視察氣泡流速,以便限制加熱溫度K2CO3溶液堿性弱于KOH,且與NH4SCN反應產生更多氣體(或K2CO3+2NH4SCN2KSCN+2NH3↑+CO2↑+H2O),有利于溶液中殘留的H2S逸出過濾,洗滌滴入一滴AgNO3溶液時,紅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鐘內顏色不復原97.0%【解析】(1)①導氣管口在液面下,可以使反應物充分接觸,防止發生倒吸,故答案為:使反應物充分接觸,防止發生倒吸;②試驗室用氯化銨與氫氧化鈣來制備氨氣,其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裝置C是為了視察氣泡的速率、限制A裝置的加熱溫度,來限制氣體的產生速度。故答案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視察氣泡流速,以便限制加熱溫度(2)K2CO3溶液堿性弱于KOH,且與NH4SCN反應產生更多氣體(或K2CO3+2NH4SCN2KSCN+2NH3↑+CO2↑+H2O),有利于溶液中殘留的H2S逸出,故答案為:K2CO3溶液堿性弱于KOH,且與NH4SCN反應產生更多氣體(或K2CO3+2NH4SCN2KSCN+2NH3↑+CO2↑+H2O),有利于溶液中殘留的H2S逸出;(3)試驗室制備晶體的操作:減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故答案為:過濾,洗滌;(4)①Fe3+與SCN-發生絡合反應,顯紅色,因此當最終一滴AgNO3溶液滴入時,SCN-反應完,紅色褪去,并且半分鐘內顏色不復原;②樣品溶解后配成1000mL,只取了20.00mL溶液,相當于稀釋了50倍,且KSCN的物質的量為:n(KSCN)=n(AgNO3)=0.1000mol/L×20.00×10-3L=0.002mol,又KSCN的摩爾質量為:97g/mol,所以KSCN的質量為:m(KSCN)=×97g/mol×0.002mol=9.7g,故KSCN的質量分數為:,故答案為:滴入一滴AgNO3溶液時,紅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鐘內顏色不復原;97.0%。19.(四川省瀘州市2025屆高三其次次教學質量診斷性考試)氮化鋰(Li3N)是一種優良的貯氫材料,遇水猛烈水解,在空氣中加熱能猛烈燃燒,下圖裝置中ABCD用于制取干燥、純凈的N2,裝置E用于制取Li3N。已知:鋰的密度為0.534g/cm3,熔點180oC,沸點1340oC;鋰與氨反應生成LiNH2和H2,約500oC左右Li與N2反應生成Li3N?;卮鹣铝袉栴}:(1)連接好裝置起先試驗前必需進行的操作是___。(2)試驗完成后,A、C、E裝置中酒精燈撤去的依次依次是___,裝置F的儀器名稱是___。(3)裝置D(未畫出)所裝藥品是___,作用是干燥N2和___。(4)裝置E中石棉絨(透氣且性質穩定)包袱的Li的作用是___,后一個Li粒裝在鐵舟中而不是干脆放在反應管中的緣由是___。(5)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6)已知鐵舟中金屬鋰質量為7.0g,將E中鐵舟連同所裝固體在試驗前后進行稱重,所得數據如下表所示,則Li3N的產率約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采集時間試驗前試驗后試驗數據40.2g44.6g【答案】檢查裝置氣密性ECA干燥管濃硫酸或濃H2SO4汲取未反應完的NH3去除裝置中殘留的O2金屬鋰加熱會熔化,運用鐵舟防止熔化的鋰外流,金屬鋰可能與硬質玻璃管中的二氧化硅反應3CuO+2NH33Cu+N2+3H2O94.3【解析】依據題中供應的裝置完成制備氮化鋰的試驗,試驗室用氫氧化鈣和氯化銨混合加熱制備少量氨氣,產生的氨氣用堿石灰干燥,用氧化銅將氨氣氧化為氮氣,由于氮化鋰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鋰和氨氣,所以生成的氮氣再經濃硫酸干燥后再與鋰反應,同時濃硫酸也可以汲取未反應的氨氣,這樣可以達到除去氮氣的雜質的目的,為防止空氣中的水份進入有氮化鋰的裝置,試驗裝置的最終要連一個干燥裝置。

(1)依據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試驗中有氣體通過,試驗前首先要檢查裝置氣密性。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2)試驗完成后,E中生成的Li3N要在氮氣流中冷卻,所以裝置中酒精燈撤去的依次依次是ECA,裝置F的儀器名稱是干燥管。故答案為:ECA;干燥管;(3)由于氮化鋰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鋰和氨氣,所以生成的氮氣再經濃硫酸干燥后再與鋰反應,同時濃硫酸也可以汲取未反應的氨氣,這樣可以達到除去氨氣的雜質的目的,所以裝置D所裝藥品是濃硫酸,作用是干燥N2和汲取未反應完的NH3,故答案為:濃硫酸;汲取未反應完的NH3;(4)依據Li的性質及試驗的要求,裝置E中石棉絨包袱的Li的作用是去除裝置中殘留的O2。后一個Li粒裝在鐵舟中而不是干脆放在反應管中的緣由是金屬鋰加熱會熔化,運用鐵舟防止熔化的鋰外流,金屬鋰可能與硬質玻璃管中的二氧化硅反應。故答案為:去除裝置中殘留的O2;金屬鋰加熱會熔化,運用鐵舟防止熔化的鋰外流,金屬鋰可能與硬質玻璃管中的二氧化硅反應;(5)裝置C中用氨氣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銅和氮氣及水,反應的方程式為3CuO+2NH33Cu+N2+3H2O,故答案為:3CuO+2NH33Cu+N2+3H2O;(6)由試驗數據可知,金屬鋰質量為7.0g,依據方程式:N2+6Li2Li3N,7.0gLi理論上制備Li3N的質量為35=11.67g;反應后固體增重為增加的氮元素的質量,則實際生成Li3N的質量為(44.6g-40.2g)×=11.0g,則Li3N的產率約為100%=94.3%,故答案為:94.3%。20.(河南省安陽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下學期二??荚嚕┌被?LiNH2)是一種白色有光澤的結晶或粉末,熔點是390℃,沸點是430℃,溶于冷水,遇熱水則猛烈水解。在380~400℃時鋰與氨氣干脆反應可制得LiNH2,下面是試驗室制備LiNH2時可能用到的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僅從試劑性質角度分析,下列各組試劑不宜用于試驗室制備NH3的是___________(填宇母)。A.濃氨水、CaOB.NH4Cl固體、Ca(OH)2固體C.濃氨水D.NH4NO3固體、NaOH固體(2)用(1)中合適的試劑制取的NH3按氣流方向自左向右,則圖中裝置的連接依次為___________(填接口處宇母),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裝置C中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盛裝的試劑是___________。試驗起先后,向X中通入NH3與加熱儀器X的先后依次為___________。(4)試驗室還可用濃氨水與固體NaOH混合制備氨氣,但多次試驗表明,此方法收集到的NH3量總是比理論值低很多,其最可能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氨基鋰能與熱水反應生成LiOH與一種氣體,請推想該氣體的成分并用試驗驗證你的結論:________?!敬鸢浮緿e→f→c→d→h→g→a盛放濃硫酸,用于汲取氨氣,及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中干燥管堿石灰先通氨氣再加熱因氨氣屬于易溶于水的氣體,故它在溶液中生成時,溶液中會溶解有相當多的氨氣,故從而導致進入B中的氨氣量比理論值小很多該氣體為氨氣,取少量試樣放入試管中并加入適量熱水,再將潮濕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試紙變藍【解析】(1)因NH4NO3受熱或撞擊易發生爆炸,故不易用NH4NO3固體、NaOH固體制備NH3,故答案為:D;(2)因LiNH2能與水反應,故進入B中的氨氣應當是干燥的,又因為氨氣無法在B中消耗完且空氣中水蒸氣也可以逆向進入B,又氨氣溶解時可能會產生倒吸現象,故相應的連接依次為e→f→c→d→h→g→a;裝置A中盛放濃硫酸,用于汲取氨氣,及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中;故答案為:e→f→c→d→h→g→a;盛放濃硫酸,用于汲取氨氣,及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中;(3)裝置C用于干燥氨氣,可以運用堿性干燥劑;由于Li能與空氣中氧氣反應,故要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氨氣,排盡裝置內的空氣,故答案為:干燥管;堿石灰;先通氨氣再加熱;(4)因氨氣屬于易溶于水的氣體,故它在溶液中生成時,溶液中會溶解有相當多的氨氣,從而導致進入B中的氨氣量比理論值小很多,故答案為:因氨氣屬于易溶于水的氣體,故它在溶液中生成時,溶液中會溶解有相當多的氨氣,從而導致進入B中的氨氣量比理論值小很多;(5)由LiNH2+H2O=LiOH+NH3推想,氣體產物是氨氣,可用紅色石蕊試紙檢測該氣體,故答案為:該氣體為氨氣,取少量試樣放入試管中并加入適量熱水,再將潮濕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試紙變藍。21.(陜西省寶雞市寶雞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氨基鈉(NaNH2)是制取靛青染料、肼和氰化鈉等工業品的原料,可將氨通過250-360℃金屬鈉制得。氨基鈉在空氣中易氧化、易燃,與水猛烈反應,露置空氣中易汲取水分和二氧化碳。某化學試驗小組擬采納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備氨基鈉,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上面各裝置組裝為制取氨基鈉裝置時,按氣體流向合理的連接依次為___________(選填編號)。Ⅰ.a-b-c-f-g-d-e-h-iⅡ.a-d-e-f-g-h-i-b-cⅢ.a-h-i-f-g-d-e-b-cⅣ.a-h-i-b-c-f-g-d-e(2)儀器組裝完成后下一步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裝置中加入試劑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述A中產生氨氣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a.濃氨水b.濃氨水與CaOc.NH4C1與Ca(OH)2(4)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條)。(5)裝置C中盛放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試驗操作步驟合理的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步驟序號填空)。①點燃D處酒精燈加熱②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使產生氣體并通入一段時間③充分反應后停止加熱④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步驟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為簡化制備裝置,甲同學提出可用裝有五氧化二磷的球形干燥管代替原裝置的末端兩個儀器,乙同學認為甲的方案不行行,乙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縄I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濃氨水中的水與CaO反應放熱,且生成Ca(OH)2使體系中OH-的濃度增大,促使氨水中的平衡向生成氨氣的方向移動一是汲取未反應完的氨氣防止污染環境;二是防止外界的氣體進入裝置影響制備試驗堿石灰(或CaO、NaOH固體等)②①③④利用生成的氨氣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干擾試驗空氣中的CO2和O2進入裝置D使產品不純或燃燒【解析】(1)制備氨基鈉的反應方程式為2Na+2NH32NaNH2+H2,裝置A是制備NH3的裝置,氨基鈉與水猛烈反應,因此須要除去氨氣中水蒸氣,氨氣須要通過裝置C,然后反應,NH3有毒,須要進行尾氣處理,裝置B為尾氣處理裝置,為防止倒吸,裝置E起平安瓶的作用,因此連接依次是a→d→e→f→g→h→i→b→c,故Ⅱ正確;(2)因為有氣體參加反應,因此儀器組裝完成后下一步操作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3)A裝置制備NH3,a、加熱濃氨水,產生NH3,題中缺少加熱裝置,故a不合理;b、CaO遇水放出大量的熱,使NH3·H2O分解為NH3,故b合理;c、加熱NH4Cl和Ca(OH)2固體得到NH3,運用的儀器為試管,故c不合理;利用b制備NH3的原理是濃氨水中的水與CaO反應放熱,且生成Ca(OH)2使體系中OH-的濃度增大,促使氨水中的平衡向生成氨氣的方向移動;(4)依據(1)的分析可知,裝置B的作用是汲取多余的氨氣防止污染環境,防止外界的氣體進入裝置影響制備試驗;(5)裝置C的作用是干燥NH3,盛放的試劑為堿石灰或CaO或NaOH等固體;(6)氮化鈉在空氣中易氧化,因此先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通入一段時間的NH3,解除裝置中空氣,然后點燃D處酒精燈,加熱,充分反應后,熄滅酒精燈,讓氮化鈉在氨氣中冷卻下來,再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步驟依次是②①③④;步驟②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NH3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干擾試驗;(7)濃硫酸的作用之一是防止外界氣體進入裝置影響制備試驗,五氧化二磷不能阻礙CO2和O2的進入D裝置,因此乙同學的理由空氣中的CO2和O2進入裝置D使產品不純或燃燒。22.(湖南省懷化市2025屆高三3月第一次模擬考試)已知巖腦砂的主要成分為NH4Cl,試驗室可通過過量氨氣和氯氣反應制NH4Cl。I.試驗室制NH4Cl(1)寫出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使氨氣和氯氣在D中充分混合并反應,上述裝置的連接依次為a→d→c_____、______←j←i←h←g←b;寫出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檢驗NH4Cl,除蒸餾水、稀HNO3、AgNO3溶液、紅色石蕊試紙外還須要的試劑為___________。Ⅱ:自然巖腦砂中NH4Cl,純度的測定(雜質不影響NH4Cl純度測定)已知:2NH4C1+3CuO3Cu+2HC1↑+N2↑+3H2O試驗步驟:①精確稱取1.19g巖腦砂。②將巖腦砂與足量氧化銅混合加熱(裝置如下)。(1)連接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先將K中裝入水,然后加熱G,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氣密性良好。(2)H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試驗結束后,復原至原溫,通過K測得氣體體積為224mL(換算為標準狀況),則自然巖腦砂中NH4C1的純度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4)某同學通過測I的增重來計算自然巖腦砂中NH4C1的質量分數,則所得NH4C1的純度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無影響”)【答案】ef氫氧化鈉濃溶液量氣管末端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量氣管內形成一段水柱汲取反應產生的水蒸氣,防止對HCl測定造成干擾89.9%偏低【解析】I.(1)裝置B中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加熱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制取氨氣的氣流依次為a→d→c,制取氯氣的氣流依次為b→g→h→i→j,考慮到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所以氨氣從e口進,氯氣從f口進,氨氣和氯氣會形成逆向流淌,更有利于二者充分混合,合理的連接依次為a→d→c→e、f←j←i←h←g←b。D中氨氣和氯氣反應生成氮氣和氯化銨,反應方程式是;(3)檢驗固體氯化銨中的銨根離子須要氫氧化鈉濃溶液和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氯離子須要蒸餾水、硝酸銀和稀硝酸,所以還須要的試劑為氫氧化鈉濃溶液。Ⅱ:(1)連接好儀器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將H和K中裝入蒸餾水,然后加熱G,量氣管末端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量氣管內形成一段水柱,則氣密性良好。(2)產生的氣體通過裝置H中的濃硫酸,能夠汲取混合氣體中的水蒸氣,防止對HCl測定造成干擾,減小試驗誤差。(3)K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氮氣,標準狀況下,224mL氮氣的物質的量是0.01mol,依據反應2NH4Cl+3CuO3Cu+2HCl↑+N2↑+3H2O可知,消耗氯化銨的量為0.02mol,質量為0.02mol×53.5g/mol=1.07g,則自然巖腦砂中NH4Cl的質量分數為1.07g/1.19g×100%=89.9%。(4)反應生成的氯化氫不能完全被I汲取,所以通過測I的增重來計算自然巖腦砂中NH4C1的質量分數,結果會偏低。23.(山東省菏澤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氮化鉻(CrN)是一種良好的耐磨材料,試驗室可用無水氯化鉻(CrCl3)與氨氣在高溫下反應制備,反應原理為CrCl3+NH3CrN+3HCl。無水氯化鈣對氨氣具有突出的吸附實力,其吸附過程中簡單膨脹、結塊。回答下列問題:(1)制備無水氯化鉻。氯化鉻有很強的吸水性,通常以氯化鉻晶體(CrCl3·6H2O)的形式存在。干脆加熱脫水往往得到Cr2O3,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氯化鉻晶體制備無水氯化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備氮化鉻。某試驗小組設計制備氮化鉻的裝置如下圖所示(夾持與加熱裝置省略):①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試驗起先時,要先打開裝置A中活塞,后加熱裝置C,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有同學認為該裝置有一個缺陷,該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氮化鉻的純度測定。制得的CrN中含有Cr2N雜質,取樣品14.38g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得固體殘渣(Cr2O3)的質量為16.72g,則樣品中CrN與Cr2N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4)工業上也可用Cr2O3與NH3在高溫下反應制備CrN。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提出一條能降低粗產品中氧含量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CrCl36H2OCr2O3+9H2O+6HCl↑在HCl的氣氛中加熱CaO+NH3H2O=Ca(OH)2+NH3↑用生成的氨氣解除裝置內的空氣堿石灰汲取剩余的氨氣,并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裝置C氯化鈣汲取氨氣后體積膨脹、結塊,導致氣流不暢通20:1Cr2O3+2NH32CrN+3H2O增大NH3的流量(濃度)(或其它合理答案)【解析】(1)氯化鉻晶體(CrCl3·6H2O)加熱后會發生水解,干脆加熱脫水得到Cr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rCl36H2OCr2O3+9H2O+6HCl↑;若以氯化鉻晶體制備無水氯化鉻,則要抑制其水解,要在HCl的氣氛中加熱;故答案為:2CrCl36H2OCr2O3+9H2O+6HCl↑;在HCl的氣氛中加熱;(2)①裝置A為用氧化鈣和濃氨水制取氨氣的裝置,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NH3H2O=Ca(OH)2+NH3↑;②由制取氮化鈣反應可知,裝置中不能有空氣,否則會影響試驗,所以試驗起先時,要先打開裝置A中活塞,后加熱裝置C,目的是用生成的氨氣解除裝置內的空氣;③制備時裝置中不能有水,所以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堿石灰,用來干燥氨氣;裝置D則是為了汲取剩余的氨氣,并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裝置C;④由制備原理可知,該試驗中氨氣易剩余,氯化鈣汲取氨氣后體積膨脹、結塊,導致氣流不暢通;故答案為:CaO+NH3H2O=Ca(OH)2+NH3↑;用生成的氨氣解除裝置內的空氣;堿石灰;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裝置C;沒有尾氣處理裝置;(3)設樣品中CrN與Cr2N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則由題給條件有:①66g/mol×x+118g/mol×y=14.38g,②x+2y=×2;聯立①②方程,解得x=0.2mol,y=0.01mol,則樣品中CrN與Cr2N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2mol:0.01mol=20:1;故答案為:20:1;(4)依據題給信息中的反應CrCl3+NH3CrN+3HCl,類比此反應,若用Cr2O3與NH3在高溫下反應制備CrN則生成氮化鉻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r2O3+2NH32CrN+3H2O;若要降低粗產品中氧含量則要Cr2O3盡可能發生反應轉化為氮化鉻,可以實行增大NH3的流量(濃度)的方法;故答案為:Cr2O3+2NH32CrN+3H2O;增大NH3的流量(濃度)(或其它合理答案)。醍醐灌頂1.氨分子的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