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5年高考語文高頻考點解密29人物傳記含解析_第1頁
備戰2025年高考語文高頻考點解密29人物傳記含解析_第2頁
備戰2025年高考語文高頻考點解密29人物傳記含解析_第3頁
備戰2025年高考語文高頻考點解密29人物傳記含解析_第4頁
備戰2025年高考語文高頻考點解密29人物傳記含解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人物傳記2024年2024年2024年課標全國Ⅰ卷12(1)—(4),陳忠實,25分課標全國Ⅱ卷12(1)—(4),吳文俊,25分課標全國Ⅲ卷12(1)—(4),顧炎武,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回憶傅斯年先生二三事何兆武①五四運動時,傅斯年先生還是北京高校的學生,就表現了深厚的學養和卓越的領導、組織才能。當時他所主編的《新潮》雜志,是五四時期最有影響的刊物之一,它正式揭開了我國在思想和文化上由傳統大踏步而又不行逆轉地進入近代化的序幕,其歷史意義相當于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傅斯年”也天經地義地成為五四運動中一個極為洪亮的名字。②“五四”以后,傅斯年先生去德國留學,受到當時德國歷史學派的影響,以史料翔實、考訂精賅為其學術探討特色。回國后,傅斯年先生在北大任教,提出了“史學即史料學”的口號。這條路途曾受到不少人的非難。不過,傅先生的本意好像并不是歷史學止步于史料,而是主見歷史學探討應當由史料動身,也就是說,沒有史料就談不上歷史探討。這和他的老師、摯友胡適先生的“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是一脈相通的。他一系列的主要作品,如《性命古訓辨證》《夷夏東西說》等,奠定了他在史學界的聲譽和地位。中心探討院成立后,即由傅先生出任歷史語言探討所所長,歷史學與語言學合在一起,亦足見傅先生的學術路途受到德國歷史學派的深刻影響。③傅先生是我國史學家中第一個仔細地把心理分析引入史學探討的。歷史歸根結底是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歸根結底是受到心理這一環節的影響而產生的。一般的歷史學家看問題往往只停留在社會分析的層次上,而絕少論及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心靈深處,所以往往未達一間而功虧一簣。《資治通鑒》中寫到反叛的時候,往往會提到反叛者最終是由于“內不自安”而謀反。反叛有野心的一面,但也有反叛者內心受迫而扭曲的一面。這就觸及了當事者的內心或靈魂深處,而比單純地論述背景與客觀形勢要更深一層。④抗日斗爭后期,國內沖突日益突出,國民參政會遂組織了一個延安訪問團,團員似是六位參政員,傅斯年和黃炎培也在內。在延安,毛澤東與訪問團成員逐一談過話,他與傅先生在五四時期當屬舊識,也許也稱道了傅先生在五四時期的功績,而傅先生自稱:“我們當日不過是陳勝、吳廣而已。”⑤抗日斗爭結束后,北大校長蔣夢麟去重慶做官,校長由胡適繼任。因胡適當時在美國,未能速返,在胡適回國以前,校長由傅先生代理。是年十二月一日西南聯高校生因反對內戰實行集會,遭到國民黨當局鎮壓,打死四人,造成“一二·一”慘案,由此揭開了抗戰成功后學生運動的序幕。傅先生遂由重慶來昆明處理誤區警示1.不能系統駕馭文本的主要表達技巧。文本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等。有些考生在復習時沒有系統駕馭表達技巧,只知道一鱗半爪,于是在做題時就把自己能想到的表達技巧寫下來組織成答案,也不管正確與否。如上題,有些考生在答題時就將說明和爭論混為一談,或把倒敘與順敘弄混,導致作答錯誤。2.不能和原文很好比照。有些考生雖然能夠明確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但并不了解各個表達技巧的典型特征,在做題時不能很好地和原文進行比照,導致所寫的答案與文本寫作特點不相符。3.答題時不能運用術語。有些考生不能精確運用術語,答題不規范,以致丟分。如上題,有些考生只按自己的方式作答,不能很好地運用術語,從而使答案顯得不夠簡潔,不能直擊要點。技法點撥1.駕馭文本的主要表達技巧。①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說明、爭論、描寫、抒情。記敘是對人物的經驗、事務的發展改變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進行敘說和交代。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性質、特征、成因、功用等解說清晰。爭論是作者對某個爭論對象發表見解,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描寫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神態、動作或景物的狀態等描繪出來。抒情是干脆或間接地抒發內心的感情,具有主觀性、特性化和詩意化的特征。②表現手法包括襯托、虛實、抑揚等。襯托可以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突出作者的某種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題。虛實結合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更顯明地刻畫人物的性格或凸顯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題旨。抑揚結合有先抑后揚和先揚后抑兩種,它可使文章有波瀾,突出寵愛、贊美或指責、諷刺的感情。③修辭手法包括比方、擬人、排比、反問等。比方可以化抽象為詳細,化平淡為生動。擬人可使事物更形象,使表意更豐富。排比可使內容集中,增加氣概。反問可以加強語氣,增加勸服力。2.結合文本內容規范答題。組織答案時只給出文體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合原文內容分析。如上題,只答出“敘議結合”不能得全分,還要舉例說明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這一技巧。3.傅斯年先生在史學上的貢獻有哪些?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概括。【答案】(1)他提出了“史學即史料學”的口號,主見歷史學探討應當由史料動身,沒有史料就談不上歷史探討。(2)他寫出了一系列作品,如《性命古訓辨證》《夷夏東西說》等,它們奠定了他在史學界的聲譽和地位。(3)他是我國史學家中第一個把心理分析引入史學探討的,比單純地論述背景與客觀形勢要更深一層。4.傅斯年先生是聞名學者,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請結合材料分析其人格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答案】示例(1)學養深厚,有很強的領導、組織才能,主編的《新潮》雜志影響深遠。(2)為人虛心,稱自己是陳勝、吳廣。(3)愛惜學生,視學生為子女。(4)有膽魄,猛烈抨擊孔、宋豪門,為臺大師生擔保。(5)保持名節,不愿從政,拒絕做國府委員。(6)維護學術自由,重視學術探討。【解析】本題是一道探究題,考查考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實力。所謂“人格魅力”其實就是指人物所具有的優秀品質。解答本題時,要先找到關于傅斯年先生的詳細事例,然后對這些事例加以分析,看體現了傅斯年先生的什么品質。據文本內容來看,主要寫了傅斯年先生主編《新潮》雜志,與毛澤東交談稱自己是陳勝、吳廣,寫文章抨擊孔祥熙、宋子文,“相關鏈接”中蔣介石想讓傅斯年先生做國府委員遭其拒絕,傅斯年先生維護學術自由等事例。學……&科網誤區警示1.脫離文本,要點不當。解答有關人物形象的探究題,肯定要結合文本中人物所做的事情。但有的考生脫離文本人物形象,將自己識記的人物形象特點,生硬地套在文本人物身上,概括出了原文中沒有的人物形象特征,造成要點不當。2.用詞不當,概括不準。有的考生用詞不當,不能很好地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征。如上題,有些考生將傅斯年先生拒絕蔣介石的行為概括為“講究斗爭策略”,很明顯就不恰當。3.生拉硬扯,人事不符。概括人物形象時,要留意將文本中的人及其所做的事相對應。假如將此事與彼特征拉在一起,導致兩者完全不能相配,就會丟分。如上題,有些考生在分析時,將傅斯年先生寫文章抨擊孔、宋豪門的事概括成了“保持名節”,就使得人與事不相搭配。4.要點不全,掛一漏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豐富的,其特征往往是多方面的,但有的考生在概括時,經常只給出其中的一兩點,而漏掉了其他特征,導致答題不全面。如上題,考生假如只寫出了“有很強的領導、組織才能”和“保持名節”兩點,就不能拿滿分。技法點撥人物形象由外在形象和內在特征兩部分組成。外在形象包括人物的外貌特點、身份、地位等,內在特征包括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質、實力等。解答探究人物形象類試題,考生可從以下方面切入:1.扣住事例,要點要全。概括人物形象要緊緊抓住事務,尤其是每個事務中的核心細微環節,如人物的詳細言行等。當然對文中細微環節不能孤立地分析,而應著眼全篇、前后觀照,結合整個作品的大背景和詳細的情境來分析,這樣才能精確把握人物形象,避開概括的要點不全面。2.字斟句酌,慎重用詞。概括人物形象時要字斟句酌,仔細推敲。一是要正確理解詞語的內涵與外延,留意近義詞的微小差別;二是要正確把握詞語的感情色調,留意作品中體現的對人物的褒貶看法。3.擇對要點,精確答題。分析時要參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其所處的環境,防止隨意拔高或貶損,要留意文本中描寫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作品中其他人物對該人物的評價性語句以及作者對該人物的評價性語句。如上題,傅斯年先生“維護學術自由”的形象特征就是從“相關鏈接”中的評價性語句概括得來的。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一代名士張伯駒張伯駒(1898—1982),河南項城人,“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7歲時被過繼給其伯父長蘆鹽運使張鎮芳。張鎮芳沿用舊式家塾教化,請來名師為張伯駒啟蒙。他從《三字經》《千家文》等學起,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歲時已讀了兩遍;294卷的《資治通鑒》可以從頭講到尾,如數家珍;唐詩宋詞,更是脫口而出。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學文化底蘊使這位翩翩公子能夠閑情逸致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棄世俗,全身心地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