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WS 0006-2022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方法_第1頁
T-CAWS 0006-2022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方法_第2頁
T-CAWS 0006-2022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方法_第3頁
T-CAWS 0006-2022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方法_第4頁
T-CAWS 0006-2022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200

C67

團體標準

T/CAWS0006—2022

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方法

Theriskratingmethodofdustexplosioninproductionorbusiness

operationentity

2022-11-15發布2022-11-15實施

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發布

T/CAWS0006—2022

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方法

1范圍

本文件描述了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風險等級評定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工礦商貿、化工、制藥等行業對粉塵爆炸風險的評估。

本文件不適用于煤礦井下、煙花爆竹、火炸藥和強氧化劑的粉塵場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15577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工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

3術語和定義

GB15577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可燃性粉塵combustibledust

在大氣條件下能與氣態氧化劑(主要是空氣)發生劇烈氧化反應的粉塵、纖維或飛絮。

[來源:GB15577-2018,3.1]

3.2

粉塵爆炸dustexplosion

粉塵顆粒懸浮在空氣中快速燃燒導致火焰傳播,在相對密閉的空間發生壓力上升的現象。

3.3

風險risk

發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事件后果嚴重度的組合。

3.4

風險等級評定riskratings

根據對特定危害事件的風險評估的結果,與風險分級標準比較,將風險分成不同等級的過程。

4評定方法

4.1生產經營單位評定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風險等級應根據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

嚴重度,同時考慮安全管理水平,針對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整體風險進行等級評定。

1

T/CAWS0006—2022

4.2生產經營單位內存在多個涉及粉塵爆炸危險的作業場所,應分別對每個場所進行風險評估,計算其

風險值。多個作業場所風險值相加構成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整體風險值。

4.3生產經營單位單個作業場所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風險值按式(1)計算。

R=P×S×A(1)

式中:

R?生產經營單位作業場所風險值;

P?可能性指標賦值;

S?嚴重度指標賦值;

A?管理修正項賦值。

5評定指標

5.1可能性指標及賦值方法

5.1.1可能性指標包括除塵系統型式、涉粉工藝和粉塵種類,可能性指標賦值按式(2)計算。

p=p1×(p2+p3)(2)

式中:

P?可能性指標賦值;

p1?除塵系統型式分值;

p2?涉粉工藝分值;

p3?粉塵種類分值。

5.1.2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作業場所采用的除塵系統型式,按表1確定p1。如在同一作業場所內除塵系

統型式既有干式除塵又有濕法除塵,按干式除塵取值。

表1除塵系統型式分值(p1)

除塵系統型式分值

干式除塵3

濕法除塵1

5.1.3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作業場所涉及粉塵的具體工藝環節,按表2確定p2。如作業場所包含多項涉

粉工藝,按不超過三項工藝的按最高分值取值;考慮工藝復雜性帶來的風險,超過3項工藝,則按最高5

分取值。

2

T/CAWS0006—2022

表2涉粉工藝分值(p2)

涉粉工藝分值

拋光打磨5

儲存(筒倉、料倉)、

輸送(氣力輸送、埋刮板輸送、帶式輸送、斗式提升)、

粉碎(破碎、研磨、球磨)、

篩分、

風選、

熔融霧化、

熔融造粒、

混合與攪拌、

3

壓片、

干燥(氣流干燥、流化床干燥、噴霧干燥、旋轉干燥)、

鉆孔、

鋸切、

拋丸、

噴砂、

粉末噴涂、

紡織(開清棉、打包、下腳回收)

銑屑、

切削、1

其它

5.1.4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作業場所涉及可燃性粉塵的種類,按表3確定p3。如作業場所涉及多種可燃性

粉塵,按危險性級別最高的粉塵種類定值。

對可能發生粉塵爆炸但未列入表3的粉塵種類,應依據GB/T16426測定粉塵的最大爆炸指數Kmax,

當Kmax<20.0MPa·m/s時,P3取值為1;當20.0≤Kmax≤30.0MPa·m/s時,P3取值為3;當Kmax>30.0MPa·m/s

時,P3取值為5。

表3粉塵種類分值(p3)

粉塵種類分值

鎂粉、鋁粉、鋁鐵合金粉、鈣鋁合金粉、硅粉5

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麥淀粉、果糖粉、果膠酶粉、木粉、紙漿粉5

聚酯纖維、甲基纖維、樹脂粉、褐煤粉塵、硫磺、過氧化物、染料、靜電粉末

5

涂料、調色劑、萘、弱防腐劑、硬脂酸鉛

鋅粉、鈦粉、鎂合金粉、硅鐵合金粉3

土豆淀粉、小麥粉、大豆粉、大米粉、奶粉、乳糖粉、飼料、魚骨粉、血粉3

亞麻、棉花、橡膠粉、褐煤/無煙煤(80:20)粉塵、硬脂酸鈣、乳化劑3

煙葉粉塵,其他粉塵1

5.2嚴重度指標及賦值方法

5.2.1嚴重度指標包括涉粉最大同時作業人數、每班最大產塵量和影響距離,嚴重度指標賦值按式(3)

計算。

S=S1+S2+S3(3)

式中:

3

T/CAWS0006—2022

S?嚴重度指標賦值;

S1?涉粉最大同時作業人數分值;

S2?每班最大產塵量分值;

S3?影響距離分值。

5.2.2可能受到粉塵爆炸傷害的主要區域包括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作業場所、除塵管道通過的建構筑物、

與爆炸危險場所毗鄰且未設置隔離設施的工作區域。生產經營單位統計單個作業場所內可能受到粉塵爆

炸傷害的最大同時作業人數時,應包括以上區域,按表4確定S1。

表4涉粉最大同時作業人數分值(S1)

涉粉最大同時作業人數分值

無人作業0

1至2人1

3至9人5

10至29人10

30人及以上15

5.2.3單個作業場所內的每班最大產塵量應根據作業場所內一個班次所有除塵器收集到的最大粉塵量,

按表5確定S2。

表5每班最大產塵量分值(S2)

每班最大產塵量分值

小于5kg1

5kg至10kg2

10kg及以上4

5.2.4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涉粉作業場所與最近的人員密集場所之間距離,按表6確定S3。

表6影響距離分值(S3)

影響距離分值

涉粉作業場所與人員密集場所距離不足50m1

涉粉作業場所與人員密集場所距離不小于50m0

注:人員密集場所,是指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民用機場

航站樓、體育場館、會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和

集體宿舍,養老院,福利院,托兒所,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

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和員工集體宿舍,旅游、宗教活動場所等

5.3管理修正項指標及賦值方法

5.3.1管理修正項指標包括安全標準化水平、事故歷史和現場粉塵清理情況,管理修正項指標賦值按式

(4)計算。

A=A1+A2+A3(4)

式中:

A?管理修正項賦值;

4

T/CAWS0006—2022

A1?安全標準化水平分值;

A2?事故歷史分值;

A3?現場粉塵清理情況分值。

5.3.2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標準化開展情況,按表7確定A1。

表7安全標準化水平分值(A1)

安全標準化水平分值

達到一級標準化0.9

達到二級標準化1.0

達到三級標準化1.05

未開展標準化工作1.1

5.3.3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在過去三年內的事故歷史情況,按表8確定A2。事故類型包括各類事故,非單

指粉塵爆炸事故。

表8事故歷史分值(A2)

事故歷史分值

過往三年內發生過死亡、重傷、職業病危害、重大財產損失事故0.1

過往三年內發生過三次及以上輕傷、一般財產損失事故0.05

過往三年內未發生過以上各類事故0

注:1)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第493號令)中有關規定,確定“重大財

產損失事故”指的是造成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一般財產損失事故”指的

是造成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職業病危害事故”是指存在于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由于某種意外原因,發生失控、防

護失效或高濃(強)度接觸等對勞動者造成突發的職業損傷。如毒氣泄漏引起急性中毒等。

3)“重傷事故”、“輕傷事故”的判定標準參見GB/T6441-1986。

5.3.4根據評估時生產經營單位現場的粉塵清理情況,按表9確定A3。粉塵清掃范圍包括所有可能積塵

的區域,應對粉塵生產作業現場(包括除塵系統管道內部)所有部位進行及時全面規范清理,不留死角,

包括清除墻面、地面、橫梁、天花板吊頂,設備、管道、皮帶運輸機的水平表面、支腿、管箍,以及其

他不易清掃的隱蔽面上的粉塵。

表9現場粉塵清理情況分值(A3)

現場粉塵清理情況分值

優0

良0.1

中0.4

6分級標準

6.1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風險等級分為四級,風險由低至高劃分為

低風險、一般風險、較大風險和重大風險。

5

T/CAWS0006—2022

6.2依據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整體風險值評定風險等級,評定準則參見表10。整體風險值R總由多個

作業場所風險值相加構成,按式(5)計算。

N

R總=∑n=1Rn(5)

式中:

R總?總體風險值;

Rn?第n個場所的風險值;

N?所有場所個數。

表10生產經營單位粉塵爆炸風險等級評定準則

風險等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