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回收處理流程、分類、物品消毒及個人防護_第1頁
醫療廢物回收處理流程、分類、物品消毒及個人防護_第2頁
醫療廢物回收處理流程、分類、物品消毒及個人防護_第3頁
醫療廢物回收處理流程、分類、物品消毒及個人防護_第4頁
醫療廢物回收處理流程、分類、物品消毒及個人防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療廢物回收處理步驟、分類、物品消毒及個人防護醫療廢物回收、處理步驟科室按醫療廢物分類要求分類放置醫療廢物并做好登記、管理→醫療廢物回收專職人員(培訓合格人員)在更衣室穿好防護服、戴皮圍裙、口罩和處理廢物工人專用皮手套,必需時穿長筒防滲膠靴,戴護目鏡后→按醫療廢物回收專用路線,用專用推車或其它用具去各科搜集醫療廢物→檢驗醫療廢物包裝是否完整→符合要求后稱重并做好統計(日期、科別、物品名稱、千克、分類等),雙方署名→將醫療廢物按原路線妥善運至暫存處→專職人員定時將醫療廢物移交給市醫療廢物回收中心,并做好統計,雙方署名。要求通常性醫療廢物統計物品名稱和千克,血站報廢血液統計名稱、袋數和千克。醫療廢物分類依據性質醫療廢棄物分: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品性廢物、化學性廢物。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衛生部聯合下達《相關公布〈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要求〉通知》環衛[]188號文件實施。要求①包裝袋不得使用聚氧乙烯(PVC)塑料為制造原料。②聚乙烯(PE)包裝袋正常使用時不得滲漏、破袋、穿孔;③最大面積為0.1m3,大小和形狀適中,便于搬運和配合周轉箱(桶)盛裝。④假如使用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與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LLDPE+LDPE)為原料,其最小公稱厚度應為150um;假如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MDPE、HDPE),其最小公稱厚度應為80um。⑤包裝袋顏色為黃色,并有盛裝醫療廢物類型文字說明,如盛裝感染性廢物,應在包裝袋上加注“感染性廢物”字樣;⑥包裝袋上應印制確定醫療廢物警示標識;醫療廢物包裝容器標準/警示標識要求⑴實施分類包裝,共三類①包裝袋:污染敷料等不損傷包裝物;②利器搜集盒:易損傷包裝物利器、污染血制品、重金屬廢物、血尿標本等;③周轉箱:運輸包裝好醫療廢物;包裝物要求:黃色;有統一標識;無污染無破損(3)符合裝量要求。四、醫療廢物搜集及暫存地要求(一)醫療衛生機構應該依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二)醫療衛生機構應該根據以下要求,立刻分類搜集醫療廢物:1、依據醫療廢物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要求》包裝物或者容器內;2、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該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驗,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點;3、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品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搜集。少許藥物性廢物能夠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該在標簽上注明;4、廢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廢物管理,依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相關要求、標準實施;5、化學性廢物中批量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該交由專門機構處理;6、批量含有汞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該交由專門機構處理;7、醫療廢物中病原體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留液等高危險廢物,應該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搜集處理;8、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含有傳染性排泄物,應該根據國家要求嚴格消毒,達成國家要求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9、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醫療廢物應該使用雙層包裝物,并立刻密封;10、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三)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產生地點應該有醫療廢物分類搜集方法示意圖或者文字說明。(四)盛裝醫療廢物達成包裝物或者容器3/4時,應該使用有效封口方法(雙扎口),使包裝物或者容器封口緊實、嚴密。(五)包裝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該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六)盛裝醫療廢物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該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該系漢字標簽,漢字標簽內容應該包含: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尤其說明等。(七)醫療衛生機構應該建立醫療廢物臨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臨時貯存時間不得超出2天。(八)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醫療廢物臨時貯存設施、設備應該達成以下要求:(1)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和生活垃圾存放場所,方便醫療廢物運輸人員及運送工具、車輛出入;(2)有嚴密封閉方法,設專(兼)職人員管理,預防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3)有防鼠、防蚊蠅、防蟑螂安全方法;(4)預防滲漏和雨水沖刷;(5)易于清潔和消毒;(6)避免陽光直射;(7)設有顯著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嚴禁吸煙、飲食”警示標識。(九)臨時貯存病理性廢物,應該含有低溫貯存或者防腐條件。(十)醫療衛生機構應該將醫療廢物交由取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醫療廢物集中處理單位處理,依據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留轉移聯單,不得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單位或個人。(十一)醫療衛生機構應該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應該包含醫療廢物起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署名等項目。登記資料最少保留3年。(十二)醫療廢物轉交出去后,應該對臨時貯存地點、設施立刻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十三)嚴禁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轉讓、買賣醫療廢物。(十四)嚴禁在非搜集、非臨時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嚴禁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醫療廢物搜集專員負責分類搜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利器搜集盒;非利器包裝袋包裝物符合國家相關要求,統一標識搜集中發生泄漏立刻消毒清理破損包裝物按醫療廢物處理醫療廢物分類搜集設置三種顏色污物袋黑色袋生活垃圾黃色袋醫療垃圾,如裝感染性垃圾應在包裝上加注“感染性廢物”紅色袋放射性垃圾及烈性傳染性廢物設置常規搜集程序廢物袋要密扎口(雙層)全部容器和袋子應有標識(貼標簽)盛滿容器應立刻更換(放入包裝物或容器內感染性、病理性、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物品消毒1、桌、椅、凳、門把手、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鐘后常水擦凈。天天消毒一次。2、稱量稱每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鐘后常水擦凈。3、地面、墻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0.2—0.5%過氧乙酸噴灑地面。天天消毒一次。4、暫存地搜集、存放醫療廢物容器每用后,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由醫療廢物回收中心負責。5、空氣:①開窗通風換氣;②紫外線燈照射消毒1—2小時。天天一次。6、抹布、拖把消毒:更衣間、消毒間、醫療廢物存放間嚴格分區使用,不得混用。如地面被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污染時要先用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后30分鐘,再用拖把拖干,再用500mg/L有效氯浸泡拖把30分鐘后洗凈。7、防護衣、護目鏡、圍裙、長皮手套、長筒鞋、非一次性口罩用后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8、醫務人員手消毒:操作前后均應進行手清洗,若連續操作時,不得取下手套,搜集完后脫去手套,用抗菌液和流動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分鐘。洗手應采取六步洗手法。通常洗手要洗到腕關節上10cm。六、醫務人員防護(一)防護物品1、防護帽2、口罩、可呼吸面罩3、防護眼鏡4、工業圍裙5、工業用靴6、用于沉重擔務手套(處理廢物工人專用)7、定時健康體檢、接種疫苗、預防其受到健康損害(二)個人防護1、醫務人員必需遵守標準預防標準,嚴格消毒隔離方法。2、工作間應打開門窗對流通風,自然通風不良時則必需安裝足夠通風設施。3、醫務人員應嚴格遵守多種操作規程,落實各項消毒隔離方法。搜集操作活動前、后應用流運動水洗凈雙手,搜集時按防護用具穿戴次序穿工作服、防護皮裙、戴工作帽、口罩和長皮手套,口罩內面不得朝上掛于頸項上,搜集完成后脫去手套放入消毒桶內消毒,再按防護用具穿脫次序脫掉防護用具進行消毒處理,用流動水按六步洗手法洗凈雙手,必需時進行手消毒。下班前應洗凈雙手后方可脫去工作服、摘去工作帽和口罩,再次洗凈手后下班。4、搜集活動中有可能接觸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體液時,若有可能發生體液嘖濺量,應戴護目鏡。5、局部污染處理(1)完整皮膚污染: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皮膚,。(2)皮膚刺傷:應該在傷口旁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再用75%酒精或0.5%碘伏進行消毒,嚴禁進行傷口局部用力擠壓。(3)暴露粘膜污染,用生理鹽水或清水反復沖洗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