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聯誼校期中考試高一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一至六單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古代印度早期佛教僧團內部以受戒時間長短的修行資歷為序,而非出身地位;佛教經典認為.“若僅憑出身便可純潔,則狗與蛇亦能成圣者?”由此可推知,早期佛教A.宣揚“忍耐順從”B.沿襲婆羅門教教義C.沖擊了種姓制度D.適應了統治者需要2.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3世紀早期,受到從亞洲歸來的馬其頓士兵描述的影響,希臘學者迪西亞庫繪制了基于實測數據的世界地圖,認為亞洲面積大于歐洲,挑戰了荷馬時代的傳統觀念。這主要得益于A.絲綢之路的開通B.亞歷山大的遠征C.羅馬帝國的擴張D.希臘殖民的擴展3.閱讀下表“9~10世紀君士坦丁堡城的進出口商品種類”。這反映了進出口商品種類出口絲綢、布匹、金銀制品、雕刻的象牙、玻璃、瑪瑙杯子、雕鏤和琺瑯的花瓶、銀喪物、水果、醇美的酒和其他特制的奢侈品進口從亞洲和非洲:香料、香水、寶石、稀有金屬、檀香、麝香、樟腦、生絲、棉花、絲綢和精美的羊毛織品等從歐洲:谷物、咸魚、蠟、毛皮、皮革、鹽、蜂蜜、魚子醬、玻珀、鐵、鋼等A.拜占庭帝國的包容與國力的強盛B.奧斯曼人壟斷了傳統的歐亞商路C.拜占庭大都市商業呈國際化傾向D.羅馬帝國具有強大的國際影響力4.13世紀的日本法典《貞永式目》,摒棄了朝廷的律令體系,以武士社會的“道理”即實踐道德和先例為基礎立法,并確認守護(地方官)負責管轄“大犯三條”,即謀叛、殺人,以及“山賊、海賊、強盜”等重罪,原莊園領主不能管轄上述案件。這體現出當時日本A.中央集權國家初步形成B.天皇的權威有所提升C.幕府著力加強社會控制D.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5.在距今約4500年的尤卡坦半島奎羅遺址上,考古學家至少發現了三種玉米,這三種玉米均比現代的玉米粒小,但又與野生玉米有明顯差異。這說明當時A.瑪雅人發展了原始農業B.印加人的食物來源以采集為主C.印第安人注重糧食儲備D.阿茲特克人高超的作物栽培技術6.下表是16世紀的部分西方地圖學家的相關成果。對此理解正確的是人物概要德國人文主義者亞皮安繪制了一幅全球的心狀圖荷蘭地圖學家墨卡托繪制了用于航海直線定向的世界全圖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根據亞、墨二人的成就,繪出了兩張心狀投影的世界地圖A.西歐國家殖民霸權角逐激烈B.人文主義成為歐洲主流思潮C.中西地圖學的發展并駕齊驅D.探險事業推動全球觀念形成7.德國學者貢德·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中指出,18世紀以前,“從波士頓到哈瓦那,從塞維利亞到安特衛普,從摩爾曼斯克到亞歷山大港,從君士坦丁堡到科羅曼德爾,從澳門到廣州,從長崎到馬尼拉.商人們都使用西班牙比索或里亞爾(銀幣名稱)作為標準的交換媒介”。這一現象A.表明太平洋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B.有利于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C.反映出中西“絲銀貿易”利潤巨大D.滿足了工業革命的市場需求8.伏爾泰指出:“自公元1500年之后,在印度卡利卡特取得的胡椒,無一不是鮮血染紅的。”這一論述折射出A.資本主義發展的積極性B.物種交換的雙重影響C.早期殖民擴張的殘酷性D.商品全球交流的弊端9.在16世紀的德國,“對教皇及其政策的任何不滿,都被視為愛國的舉動”。因此,《九十五條論綱》發表后,在德意志各邦國引起強烈的反響,路德受到了許多貴族的庇護。這反映出,宗教改革A.摧毀了德意志天主教的勢力B.利于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形成C.使德意志地區迅速走向統一D.得到全體德意志民眾的認同10.在《論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鳩詳細論述了奴隸的來源、奴隸制產生的原因、奴隸制與國家政體的關系等問題;全面批判了種種維護奴隸制的觀點,深入剖析了奴隸制違反自然、違背人性、危害社會的性質。這反映出,孟德斯鳩A.反對君主專制B.追求人的平等和自由C.批判封建制度D.主張權力的分權制衡11.在《德意志帝國憲法》框架內,普魯士擁有絕對控制權,普魯士國王就是帝國的世襲皇帝,普魯士首相擔任帝國首相并主導聯邦會議。雖然帝國會議推行普選制,但是缺少責任內閣,無法對帝國發展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由此可推知,德意志帝國A.脫離了民主政治軌道B.聯邦結構具有相對穩定性C.未建立資本主義制度D.政治體制蘊含著專制色彩12.1783~1785年,蒸汽機開始在紡織廠使用。蒸汽驅動的紡織機對體力的要求較低,很多婦女和兒童進入勞工隊伍;1810年,英國大約每五名棉紡工人就有一名是13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這反映出A.工業發展導致婦女社會地位下降B.科技發展推動英國社會的發展進程C.生產力變革深刻影響勞動力結構D.英國婦女兒童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13.歐文為“新和諧公社”實驗做了總結:“我在這里嘗試了一條新的道路······就是說-準備以有利的方式進行自我管理······但事實證明這次嘗試是不成熟的,讓一群之前從未接受過為共同利益奮斗的教育的陌生人,像一個大家庭一樣聯合在一起,為時尚早。”由此可知,歐文A.放棄了社會主義探索B.意識到理論與社會現實脫節C.主張階級斗爭的理論D.指明了工人運動的前進方向14.馬克思說:“在資本方面表現為剩余價值的東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現為超過他作為工人的需要,即超過他維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的剩余勞動”。這也就是說,資本家獲得超出他投入生產過程的資本的剩余價值,來源于他無償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這一觀點A.揭露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B.論證了階級矛盾出現的原因C.譴責了壟斷資本主義的罪惡D.闡述了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15.右圖是19世紀80年代德國報紙《咔砰》刊載的漫畫,這幅漫畫將俾斯麥描繪成一只開屏的孔雀。羽毛上寫著“歐洲自由剛果會議”。這一會議的召開①保障了自由貿易原則的貫徹落實②協調了列強在非洲問題上的矛盾③加速了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④延緩了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6.20世紀初,提拉克提出“司瓦拉吉(自主)”和“司瓦德西(自產)”,并宜稱“司瓦拉吉是我們的天賦權利,我們一定要得到它”,“司瓦德西的真正受益者是你們,這個國家的工人”。提拉克的這些主張A.有利于印度民族獨立意識進一步增強B.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C.推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不斷深化D.旨在維護印度無產階級的利益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13分,第18題15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文化不是一株孤立地從種子里長出的植物,而是一個伴隨著實際需求和利益、在好奇心驅使下不斷學習的“過程”。愿意從“他者”、從奇異的和外來的事物中獲取養分,尤能促進文化發展······“希臘文化奇跡”不僅是獨特天賦所產生的結果,還在于希臘人靠近東方這一簡單的事實。-摘編自沃爾特·伯克特《東方化革命:古風時代早期近東對古希臘文化的影響》材料二16世紀入華傳教士利瑪竇等雖然已開始將儒家經典翻譯成拉丁文,但多為未刊手稿,流傳范圍小。17~18世紀,來華耶穌會士及其論爭對手多明我會、方濟各會等修會的來華傳教士及教廷特使等對儒學經典進行較為系統化的翻譯,并出版了《中國政治道德學說》《中國哲學家孔夫子》等,包涵《大學》《中庸》《論語》的拉丁譯本以及《孔子傳》等,并基于此產生了一系列歐洲語言的轉譯本。這些譯本的傳播激發了以伏爾泰為代表的歐洲思想家對儒家思想的興趣,他們盛贊儒家卓越的道德倫理觀及其無神論傾向,并撰書立說,進一步推廣了儒學理念。此外,這些域外中國學研究,也反過來對中國近現代的學術研究范式的變遷產生很大沖擊。-摘編自羅瑩《17~18世紀儒學西傳歐洲述略》(1)結合所學知識,試舉兩例史實論證材料一中““希臘文化奇跡'還在于希臘人靠近東方這一簡單的事實”的觀點。(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17~18世紀儒學西傳的原因,并分析其影響。(9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新大陸”發現后,傳統家庭手工業極速瓦解和分化,一種以資本雇傭勞動關系為基礎的新生產組織形式-工場手工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商業資本家在利潤的驅使下,為擺脫國內市場的束縛,不斷開辟國外大市場,于是,生產和消費開始在一個更廣闊的時空上得以分離。這種為滿足國外市場需求所從事的專業化生產活動的出現,標志著國際分工進入萌芽階段。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早期殖民主義者用超經濟手段在亞、非、拉等地開疆拓土、搜刮掠奪,通過驅趕奴隸勞動、開山采礦、創建種植園,建立起了農場主制度,正是這種特別的殖民制度使早期的國際分工體系即宗主國和殖民地之間的分工體系得以確立。—摘編自楊文武羅文寶《國際分工體系的演進動因及啟示》材料二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進行的產業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使人類從手工勞動時代正式進入大機器生產時代,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也由此建立,并確立了此時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大量的剩余產品越來越多地分散到遍布世界的各個殖民地國家,進一步加強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密切聯系,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分工由此形成。到19世紀中期,歐洲各國、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相繼完成,并于19世紀60年代以電力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海底電纜、電燈、電氣化鐵路等電氣化設備被迅速應用于全世界,進一步拉近了全球各國之間的空間距離。石油化工、電力與汽車工業等要求大規模集中生產的行業特征,促進了壟斷組織的出現。壟斷經營下的企業生產在推動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同時,也催生了其向外擴張,進行跨國控制的野心,各資本主義國家試圖在經濟上瓜分世界,借此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摘編自胡丹婷徐志遠《國際貿易理論與務實》(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國際分工體系萌芽時期的主要特點。(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推動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國際分工體系演進的因素。(7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馬克思曾說:“北美的發展是在已經發達的歷史時代起步的······這些國家在開始發展的時候就擁有老的國家的最進步的個人,因而也就擁有與這些個人相適應的、在老的國家里還沒有能夠實行的最發達的交往形式。”1787年,美國制定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憲法。它宣布權力來自“人民”而不是“君主”,最高權力經由選舉產生而不是基于世襲制。這相較于同時期的歐洲無疑更具有時代先進性。但也需要注意,美國憲法宣稱的“人生而平等”,并非指經濟上、生理上、智力上和個人成就上的平等,而是在“道德層面”的平等。-摘編自魏南枝《寡頭政治化的美式民主》材料二憲法內容簡介《權利法案》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近來以國王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德意志帝國憲法》聯邦議會與帝國議會的召集、開會、延會、閉會之權屬于皇帝。聯邦議會的主席職務及其事務的領導權屬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國宰相。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督執行之權屬于皇帝(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世紀美國在政治制度上能夠比同時期歐洲更具時代先進性的原因,并指出美國民主政治的不足之處。(6分)(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二中兩部憲法的異同,并簡述_者差異形成的根源。(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英國國王亨利二世(1133~1189年)的生平時間大事1154年成為英格蘭國王,建立金雀花王朝,同時統治諾曼底、安茹、阿基坦等法國領地,成為法王的封臣,實際控制著超過法國王室兩倍的領土下令拆除未經許可建造的300多座域堡1159年推出“盾牌錢”,允許領主以繳納貨幣稅代替軍事服役,稅款用于雇傭職業軍隊1166年頒布《克拉靈登詔令》,要求王室巡回法官定期視察地方村鎮,直接受理刑事案件,將神職人員納入世俗法庭管轄,但遭到教會激烈反抗1170年與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的矛盾激化,四名騎士受亨利二世言辭刺激,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刺殺貝克特1176年頒布《北安普頓教令》,規定任何城堡或市鎮不得阻止郡守調查領主領地內的案件1180年委托法國鑄幣師設計“短十字銀幣”,幣面刻有“HENRICVSREX”(亨利國王),流通近70年1189年在法國希農去世,終年56歲-摘編自[英]威廉·斯塔布斯《金雀花王朝》英國國王亨利二世(1133~1189年)的生平是中世紀某些歷史場景的再現。從材料中提取歷史信息,運用所學世界史的知識,任選角度,自擬論題,加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聯誼校期中考試·高一歷史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早期佛教形成時,古印度盛行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強調出身,等級森嚴。佛教經典認為“若僅憑出身便可純潔,則狗與蛇亦能成圣者”,這表明佛教對傳統種姓制度中出身論的否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種姓制度,故選C項。材料未涉及“忍耐順從”,排除A項;婆羅門教的核心教義是種姓制度,材料體現出佛教反對婆羅門教義的傾向,排除B項;古代印度統治者是維護種姓制度的,“適應了”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2.B根據材料“受到從亞洲歸來的馬其頓士兵描述的影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3世紀早期,屬于亞歷山大遠征后的時代,亞歷山大遠征深入亞洲腹地,使希臘人更多地了解了亞洲,故選B項。根據材料可知,迪西亞庫世界地圖的繪制受到跟隨亞歷山大遠征的馬其頓士兵的影響,而非絲綢之路,排除A項;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3世紀早期不屬于羅馬帝國時代,排除C項;希臘殖民主要在地中海沿岸,不能體現出亞洲情況的深入了解,排除D項。3.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9~10世紀君士坦丁堡城屬于拜占庭帝國的都城,該都城中進出口商品種類多,而且進口產品來自三大洲,體現出拜占庭都市商業出現國際化傾向,故選C項。9~10世紀拜占庭帝國國力已經衰弱,排除A項;15~16世紀,奧斯曼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排除B項;材料中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這一時期羅馬帝國已經解體,排除D項。4.C材料是幕府通過立法強化對地方控制的史實,體現出鐮倉幕府“武家政權鞏固”,故選C項。日本在大化改新時期就已經形成中央集權國家,排除A項;材料明確指出《貞永式目》“摒棄了朝廷的律令體系”,莊園領主的部分司法權被剝奪,因此《貞永式目》的頒布進一步削弱了朝廷的權威,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對外政策,且13世紀日本尚未進入鎖國時期(日本17世紀才實行鎖國政策),排除D項。5.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尤卡坦半島是瑪雅人的聚居區,“這三種玉米均比現代的玉米粒小,但又與野生玉米有明顯差異”可知,這是初級栽培玉米,體現出瑪雅人的原始農業逐步形成,故選A項。“尤卡坦半島奎羅遺址”是瑪雅人的聚居區,不是印加人、阿茲特克人的生活區,排除B、D兩項;僅從材料看不出印第安人的糧食儲備情況,排除C項。6.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還處于新航路的探索階段,全球航路逐步形成,三位地圖學家繪制的都是世界地圖、全球地圖,這體現出探險事業推動全球認識的深化,故選D項。16世紀主要的殖民強國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德國、荷蘭、意大利并不是殖民國家或殖民強國,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人文主義成為歐洲主流思潮,排除B項;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根據亞、墨二人的成就,繪出了兩張心狀投影的世界地圖,不足以說明中西地圖學的發展并駕齊驅,排除C項。7.B根據材料“從波士頓到······商人們都使用西班牙比索或里亞爾(銀幣名稱)作為標準的交換媒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現象表明當時商品經濟的全球性流通,這有利于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故選B項。當時的世界貿易中心還是在歐洲,排除A項;材料不僅僅涉及了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還有其他貿易,且材料體現不出“絲銀貿易”的利潤情況,排除C項;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排除D項。8.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胡椒貿易以其豐厚的利潤,成為英國早期殖民擴張的結果。“在印度卡利卡特取得的胡椒,無一不是鮮血染紅的”,強調早期殖民擴張給被殖民地區帶來巨大災難,折射出早期殖民擴張的野蠻和殘酷,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消極影響,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胡椒貿易,并不是物種交換,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早期殖民擴張,并不是商品的全球交流,排除D項。9.B根據材料可知,反教廷被視為愛國,而《九十五條論綱》就是反教廷的,因此受到了許多德意志貴族的歡迎,這有利于推動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形成,故選B項。宗教改革后,德國仍存在天主教,當然還有路德新教,因此“摧毀”說法錯誤,排除A項;當時德意志地區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分裂,并沒有統一,排除C項;“全體”范圍的過大,排除D項。10.B根據材料“孟德斯鳩······全面批判了種種維護奴隸制的觀點,深入剖析了奴隸制違反自然、違背人性、危害社會的性質”可知,孟德斯鳩追求人的平等和自由,故選B項。材料并沒有涉及“君主專制”,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奴隸制度,并沒有表明對封建制度的批判,排除C項;“分權制衡”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D項。11.D根據材料“普魯士擁有絕對控制權······普魯士首相擔任帝國首相并主導聯邦會議。雖然帝國會議推行普選制,但是缺少責任內閣,無法對帝國發展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可知,德意志帝國憲法確立的是聯邦主義和普魯士至上相統一、形式民主和反議會體制相統一的政治體制,具有明顯的專制色彩,故選D項。A、C兩項都與史實不符,均排除;“聯邦結構具有相對穩定性”并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項。12.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蒸汽機運用于紡織業后,降低了體力要求,生產力得到提高,大量的婦女和兒童進入勞工隊伍,影響了勞動力結構,故選C項。材料未涉及工業革命對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且工業革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婦女社會地位的上升,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英國社會的發展進程”和“英國婦女兒童的生存環境”,排除B、D兩項。13.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24年,歐文建設了一個名為“新和諧公社”的社會組織,進行共產主義“勞動公社”的實驗。公社里面有工廠、農場和學校,每個人都參加勞動、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但是,“新和諧公社”脫離社會現實,最終內部矛盾激化,4年后失敗。根據材料中“讓一群之前從未接受過為共同利益奮斗的教育的陌生人,像一個大家庭一樣聯合在一起,為時尚早”說明歐文已經意識到其“新和諧公社”實驗理論與社會現實脫節,故選B項。“放棄了社會主義探索”“階級斗爭”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A、C兩項;馬克思主義為工人運動指明了前進方向,排除D項。14.A根據材料“資本家獲得超出他投入生產過程的資本的剩余價值,來源于他無償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主義的剩余價值理論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故選A項。“階級矛盾出現的原因”“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D兩項;材料中沒有涉及壟斷資本主義,排除C項。15.C根據材料“19世紀80年代”“這幅漫畫將俾斯麥描繪成一只開屏的孔雀”“歐洲自由剛果會議”可知,這一會議指的是1884年召開的柏林會議,該會議協調了歐洲列強在瓜分非洲問題上的矛盾,推動了其對非洲的殖民擴張,也加速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②③正確,故選C項。1884年柏林會議的議題是西方列強對非洲進行殖民瓜分,與自由貿易無關,①有誤;資本主義殖民擴張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需要更廣闊的市場和原料產地,“延緩”的說法不符合史實,④錯誤,排除A、B、D三項。16.A根據材料可知,提拉克強調印度要實現政治自主和經濟自主,并將這一理念向廣大勞動者宣傳,這有利于激發勞動者的民族獨立意識的進一步增強,故選A項。材料未涉及反封建的內容,排除B項;非暴力不合作是甘地提出的,排除C項;提拉克代表的是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排除D項。17.(1)史實:西亞冶鐵技術傳入希臘,促進希臘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10數據比較器電子課件教學版
- 工作中的心理健康與情緒調理考核試卷
- 名字的來歷初三語文作文
- 砼構件預制件的施工現場臨時設施設計考核試卷
- 箱包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規劃考核試卷
- 中藥批發商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探索與實踐考核試卷
- 心力衰竭護理查房 3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日積月累
- 塔里木大學《新媒體與體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漢代刻石書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山東交通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
- 北京市豐臺區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電信運營商客戶流失管理手冊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老年患者營養護理
- 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與風險管理-全面剖析
- 電纜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2025屆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東北三省三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合模擬考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物理中考模擬練習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中考一模地理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