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重慶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重慶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重慶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重慶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重慶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2024屆重慶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耕地零租金流轉已經成為我國山區耕地普遍存在的現象。零租金流轉制約了耕地流轉市場健康發展,造成了耕地資源錯配,威脅了國家糧食安全。目前我國零租金耕地流轉區域分布差異較大。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山區耕地出現零租金流轉現象較多,主要是因為山區耕地()A.遠離城市 B.質量較差 C.完整連片 D.水源不足2.我國山區大量耕地流轉出現零租金現象可能會導致()①土地資源閑置②糧食產量減少③農業技術提升④資源配置合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B2.A【解析】【1題詳析】山區地形起伏較大,耕地破碎,分散,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較差,耕地質量較差,生產力較低,耕作難度大,所以出現很多棄耕和零租金流轉的現象,B正確。遠離城市的耕地也可能集中連片,質量較高,不是出現零租金流轉的原因,A錯誤。完整連片的耕地,適宜發展耕作業,流轉租金較高,C錯誤。部分山區氣候濕潤,不一定存在水源不足的問題,D錯誤,故選B。【2題詳析】大量耕地的零租金流轉說明該地區愿意農耕的人較少,也反映土地面積小,不適合機械化作業,這樣零碎的土地出現棄耕現象,造成土地閑置,糧食產量降低,①②正確。農業技術提升主要是科研投入、科研人才等因素影響,與土地流轉無關,③錯誤。由材料可知,零租金流轉制約了耕地流轉市場健康發展,造成了耕地資源錯配,資源配置不合理,④錯誤,故選A。航線開通的數量和飛行的航班數量影響著航空運輸的聯系廣度,21世紀以來,我國航空軸心城市從東南部不斷向西延伸,中西部地區涌現出更多聯系廣度高的城市,如西安、重慶、成都等,它們的中轉廣度(指經過該城市連接其他城市的概率)排名也明顯提升。下圖示意航空網絡中的城市職能。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所示城市中,聯系廣度最高的城市是()A.① B.② C.③ D.④4.航空軸心城市不斷向西部地區延伸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航空技術 B.航線數量 C.機票價格 D.航旅需求5.21世紀以來,西安、成都等西部省會城市的中轉廣度排名明顯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客源吸引力強 B.域內航空支線增多 C.城市等級較高 D.與東中部聯系緊密【答案】3.A4.D5.B【解析】【3題詳析】據材料,聯系廣度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開通航線的城市數量,二是航班飛行的數量。也就是開通航線的城市數量多、飛行的航班數量多,該城市的聯系廣度就高。據此,讀圖可以看出,城市①③④都與另外三個城市開通了航線,但是城市①的航班數量最多,達到14個航班,因此聯系廣度最高,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4題詳析】航空軸心城市是指在航空運輸網絡中處于中心節點的城市,具體表現為連接的城市數量多、飛行航班數量多。受我國區域發展差異的影響,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航線和航班需求量大,在全國航空運輸網絡中,軸心城市也多位于東部地區。隨著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航空運輸需求增加,西部地區的航線和航班數量不斷增多,在全國航空運輸網絡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導致航空軸心城市不斷向西移動,D正確;從國家整體來看,航空技術一旦掌握,就不分區域,A錯誤;航線數量和機票價格是航旅需求的間接表現,其數量和價格高低取決于航旅需求的強弱,BC錯誤。故選D。【5題詳析】按照材料中關于中轉廣度的解釋,是指經過該城市連接其它城市的概率。照此釋義,西安、重慶、成都等的中轉廣度排名上升,主要是指與這些城市連接的航線數量增多,作為地區省級行政中心,則主要是指本省(市)區域內的航線(支線)數量增多,這些城市成為連接支線航班和干線航班的中轉城市,本省(市)區域內開設的支線航班數量越多,其中轉廣度越高,故B正確;客源吸引力強通常指對本地客源的吸引,主要針對航線的起點城市,不是中轉城市,A錯誤;城市等級主要指城市的行政等級,與航線數量和航班數量沒有直接關系,城市的中轉廣度主要取決于航旅需求,其背后是當地經濟的發達程度,C錯誤;這些城市與東中部聯系的航線最早開通,屬于干線航路,中轉廣度排名明顯提升的主要原因是航空支線增多,D錯誤。故選B。大興安嶺多年凍土區位于大興安嶺最北部,在穩定的東北積雪區中是雪深最深、積雪時長最長的區域,年均積雪深度9cm以上,年均積雪日數超過120天。下圖是1974—2020年大興安嶺北部多年凍土區積雪深度及日數年內分布統計。完成下面小題。6.11月一次年3月該地區積雪日數相對穩定,與此無關的因素是()A.氣溫較低 B.降雪日多 C.海拔較高 D.風力強勁7.研究表明,該地冬季平均積雪深度與平均地面一雪面溫差呈正相關,這表明積雪具有()A.反射作用 B.吸熱作用 C.散熱作用 D.保溫作用【答案】6.D7.D【解析】【6題詳析】大興安嶺多年凍土區在11月一次年3月期間氣溫均低于0℃,因此均為積雪日數,故積雪日數相對穩定,A不符合題意;從積雪深度可以看出,11月一次年2月期間積雪深度增加明顯,說明降雪增加,但由于氣溫總體保持低溫,雪的融化較少,B不符合題意;大興安嶺北部為山地,海拔較高,會使氣溫降低,C不符合題意;而風力強勁會吹走、吹化積雪,與積雪日數相對穩定無關,D符合題意。故選D。【7題詳析】題干中“積雪深度和地面一雪面溫差呈正相關”,意思是說積雪的“厚度”越大,地面一雪面溫差也越大,反之,越小。這說明積雪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D正確;雪本身有反射作用與積雪的“厚度”無關,A錯;雪可以吸熱而融化,則地面一雪面溫差會變小,B錯;下雪的時候凝雪才會散熱,C錯誤。故選D。南繁是指將夏季作物的育種材料,在當地秋季收獲后,冬季拿到我國南方亞熱帶或熱帶地區進行繁殖和選育的方法,利用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可以實現農作物的加代繁殖,借以培育作物的豐產性和廣泛的適應性等。元謀海拔898~2800多米,山地多,面積不大的“壩子”(山間盆地)也多,氣候從北熱帶到中溫帶共6個農業氣候熱量帶,冬繁品種主要有麥類(青稞)、蔬菜、油菜、紅花、花卉等,一年可繁育2~3代。目前元謀與海南的三亞、樂東等縣市已入選“南繁冬夏繁”國家級制種大縣名錄。圖為元謀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8.元謀眾多“壩子”能同時段承接百余種蟲媒傳粉的蔬菜品種冬繁而相互不受干擾,是因為這些“壩子”()A.空間隔離條件好 B.耕地面積較充足 C.土壤肥沃且深厚 D.光熱條件較豐富9.藏區的青稞在元謀進行加代擴繁的目的是()A.體驗不同環境的影響 B.檢驗兩地產量的差異 C.縮短種子的育種年限 D.與當地品種雜交育種10.元謀有利于黃瓜、番茄等需人工授粉持續時間較長的作物制種的氣候條件是()A.風力較大 B.少雨干燥 C.晝夜溫差大 D.熱量帶豐富【答案】8.A9.C10.B【解析】【8題詳析】據材料和相關地理知識可知,種子生產需要利用地形、地物,如山坡、樹林、高稈作物作障礙物,阻擋非本品種的花粉傳播,而元謀地形復雜,面積不大的“壩子”(山間盆地)也多,空間隔離條件好,A正確;耕地面積較充足、土壤肥沃且深厚、光熱條件較豐富均不能起到蔬菜品種冬繁而相互不受干擾的作用,BCD錯誤。故選A。【9題詳析】在作物育種工作中,利用各地自然氣候差異較大的條件進行一年多代繁育,其目的在于異地繁殖加代,加快育種過程。而藏區的青稞屬于高海拔的作物,而元謀氣候垂直分布明顯,干熱河谷壩區面積大,光熱足,罕霜雪,這樣一年可繁育2-3代,加速育種過程,縮短育種年限,且能鑒定育種材料的抗病性及對濕、光的反應等,提高競爭力,C正確;不是為了體驗不同環境的影響和檢驗兩地產量的差異,同時也不是品種雜交,ABD錯誤。故選C。【10題詳析】元謀干熱河谷壩區面積大,干燥少雨,光熱足,罕霜雪,年平均氣溫22.6℃,年日照時數長,年降雨量445.6毫米。而低溫、降水、風力大等不良天氣會直接影響人工授粉的效果,因此元謀有利于黃瓜、番茄等需人工授粉持續時間較長的作物制種的氣候條件是少雨干燥,B正確,A錯誤;晝夜溫差大可能導致夜間溫度過低,影響人工授粉的效果,C錯誤;黃瓜、番茄等需要在一定的水熱條件下生產,熱量帶豐富不是其有利的氣候條件,D錯誤。故選B。海洋層化是指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等特性隨深度分布的層次結構,對海洋的垂向熱量交換和海水垂向運動等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下圖為長江口水域31°N斷面夏季水溫的垂直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1.圖中①處的水溫為()A.21℃ B.23℃ C.25℃ D.27℃12.導致圖中②處的水溫變化的因素是()A.臺灣暖流 B.太陽輻射 C.冷海水上泛 D.東南季風13.圖中水溫的層化現象會導致()A.水體的垂直運動加劇 B.③處溶解氧濃度降低 C.入海淡水的分布改變 D.④處風浪的強度加大【答案】11.D12.A13.B【解析】【11題詳析】根據海水水溫的垂直分布規律可知,該圖的等溫距為0.5℃,據等溫線分布可推知①處的水溫為27℃,D對,ABC錯。故選D。【12題詳析】據等溫線分布可推知,②處的水溫大于27.5℃,而④附近的水溫只有24.5~25℃,表層出現近岸水溫高(夏季陸地溫度高),遠海水溫高,而之間海洋水溫較低的現象,只可能是遠海處受臺灣暖流影響所致,A對。而太陽輻射應當是海面水溫都高才對,B錯;東南季風主要起攪拌作用,對海水水溫影響較小且應是均勻分布,D錯;冷海水上泛會導致水溫降低,C錯。故選A。【13題詳析】水溫的層化現象主要是表層水和淺層水因日照較多或其他原因溫度較高,而底層水溫度相對較低,造成的水溫的分層現象,溫度豎向梯度大的水層稱“溫躍層”。“溫躍層”會阻礙水體的垂直運動,A錯;同時水溫的層化現象會抑制海洋垂向溶解氧輸送,導致海洋內部的氧含量進一步減少,B對。水溫的層化現象不會影響海面的風浪強度和入海淡水的分布,CD錯。故選B。“博士茶”是一種獨特飲品,只生長在賽德博格地區(高原,年降水量380~650mm,土壤呈酸性)。20世紀90年代末,政府認定“博士茶”為有機飲品,開始派專人規劃“博士茶”種植基地,當地種植戶簽署了“‘博士茶’和生物多樣性倡議”,該倡議要求當地在發展產業的同時遵循維護生物多樣性原則,比如農戶不得任意擴大“博士茶”種植用地,有變更種植地需求的必須申報,同時退讓相同面積的土地列入生物保護區范圍等。圖左示意南非“博士茶”種植范圍(圖中方格陰影區),圖右為“博士茶”種植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4.南非政府將“博士茶”認定為有機飲品,對該產業發展的直接影響是()A.增加經濟價值 B.擴大市場范圍 C.樹立品牌效應 D.壯大就業隊伍15.當地簽署“‘博士茶’和生物多樣性倡議”,體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處理的關系是()A.農產品的質量與規模 B.農作物的品種與氣候 C.農戶數量與土地面積 D.農業技術與土壤墑情【答案】14.C15.A【解析】【14題詳析】南非政府將“博士茶”認定為有機飲品,相當于用政府的權威性為該產品質量擔保,能夠樹立良好的品牌效應,對該產業發展能起到直接的促進作用,C正確。增加經濟價值、擴大市場范圍、壯大就業隊伍等效益都是該品牌帶來的間接效益,不是直接影響,ABD錯。故選C。【15題詳析】根據材料中簽署“‘博士茶’和生物多樣性倡議”的要求,其中關鍵之處如“退讓相同面積的土地列入生物保護區范圍等”,意味著只有保持適度規模,在確保環境質量較好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好的產品質量,這是在強調農產品質量與規模之間的關系,A正確。沒有體現出農作物的品種與氣候、農戶數量與土地面積、農業技術與土壤墑情的關系,BCD錯。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和順古鎮位于云南騰沖市境內,地處火山環繞的盆地中。黑龍山火山形成于距今35萬年前,馬鞍山是大約7000年前噴發的火山,地表大部分覆蓋著玄武巖(多氣孔),其熔巖流曾經淤堵大盈江,形成古堰塞湖,該地年降水量900mm以上,地表水貧乏。古鎮所在地山泉水充盈,600年前人們就在這片平緩火山臺地上建造村寨,休養生息。圖左是和順古鎮及周邊地形簡圖,圖右是古鎮所在地地質剖面圖。(1)說出圖中今農耕區土壤(火山泥土)的形成過程。(2)古鎮山泉水分布與古鎮地下的地層、構造條件密切相關,據材料分析和順古鎮山泉水豐富的原因。【答案】(1)過程:距今7000年前,和順古鎮西側的馬鞍山火山爆發,熔巖流形成的山體堵塞大盈江,在和順古鎮前形成堰塞湖盆;古火山經風化、侵蝕,巖石碎屑被流水搬運,沉積在大盈江堰塞湖盆中,之后湖水外泄,留下平整肥沃的火山泥土。(2)原因:古鎮所在地巖層凹陷為盆地狀,地表覆蓋的玄武巖多氣孔,有利于降水大量下滲匯集;其下層花崗巖質地堅硬,透水性差,受其阻隔,玄武巖孔隙中儲存大量地下水:地下水沿巖層裂隙源源不斷溢出,古鎮成為泉水的匯集區和出露點。【解析】【小問1詳析】過程:由材料可知,黑龍山火山形成于距今35萬年前,距今7000年前,和順古鎮西側的馬鞍山火山爆發,火山噴發的巖漿流形成的山體堵塞大盈江,在和順古鎮前形成堰塞湖盆;古火山經風化、流水侵蝕等外力作用,巖石碎屑被流水搬運,在地勢低洼的大盈江堰塞湖盆處沉積,日積月累,湖水外泄,湖底的沉積物出露,留下平整肥沃的火山泥土。【小問2詳析】原因:古鎮所在地巖層凹陷為盆地狀,且地表覆蓋的玄武巖多氣孔,地勢低洼有利于降水大量下滲匯集;其下層花崗巖質地堅硬,透水性差,受其阻隔,玄武巖孔隙將大量的地下水儲存,且盆地將其變為承壓水:地下水遇到斷層后,沿斷層裂隙源源不斷溢出,使得古鎮成為泉水的匯集區和出露點。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大洋洲多地震島國。布圖卡學園是深圳市政府在莫爾茲比港無償援建的一所學校,2017年8月開工,2018年8月建成。學園采用了鋼結構裝配式修建——建筑構件和配件先在工廠制作完成,然后將建筑構件運到施工現場進行裝配。這所“友誼之校”的建筑設計融入了中國庭院式建筑布局和巴新傳統建筑元素。圖左示意巴布亞新幾內亞位置及莫爾茲比港氣候,圖右示意布圖卡學園建筑布局和巴新傳統建筑。(1)分析在布圖卡學園修建期間,當地氣候給施工人員身體及施工進度帶來的困難。(2)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說明布圖卡學園采用鋼結構裝配式修建的優點。(3)據材料指出布圖卡學園的建筑設計分別體現了兩國哪些傳統建筑風格。【答案】(1)困難:施工前期(2017年8-11月)和后期(2018年6-8月),降雨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烈,灼傷施工人員皮膚(重復曬傷);施工中期(2017年12月-2018年5月),進入雨季,室外工地常積水,加大施工難度,影響施工進度。(2)優點:項目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降低惡劣環境下現場施工難度,施工速度快(縮短工期);減少建筑垃圾;質量可控,抗震性能好。(3)風格:學園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是合圍的中國庭院式建筑風格;同時融合了當地傳統建筑斜坡大屋頂、底層架空、坐南朝北的特點。【解析】【小問1詳析】由圖中氣候要素圖可知,主要困難有:施工前期(2017年8-11月)和后期(2018年6-8月),當地氣溫高,太陽高度角大,降雨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烈,灼傷施工人員皮膚,造成重復曬傷,影響健康;施工中期(2017年12月-2018年5月),進入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室外工地常積水,加大施工難度,影響施工進度,可能會造成工期延宕。【小問2詳析】優點包括項目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可以在別處先行建造完成,降低惡劣環境下現場施工難度,施工速度快。能有效縮短工期;因為生產的主要場所不是在當地,能減少建筑垃圾;當地生產條件有限,在我國工廠生產質量可控,當地地震多發,提高生產質量,抗震性能好。【小問3詳析】學園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是合圍的中國庭院式建筑風格,有中國文化的美學基礎;同時融合了當地傳統建筑斜坡大屋頂、底層架空、坐南朝北的特點,體現了當地降水較多、氣候濕熱、太陽直射強烈,遮光需求較大的地域環境特征。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山東半島作為中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自然環境上具備建設大型風力發電場的基礎條件,受季風和地理環境的綜合影響,盛行風向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有明顯的規律性。為打造海上風電產業集群,我國啟動了山東三大海上風電基地的建設,計劃到2025年,開工1200萬千瓦,建成800萬千瓦,目前一大批風電裝備制造企業集聚在風電基地附近的城市。圖為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近地面風能密度等值線圖。(1)簡述圖示地區風能資源的分布特點。(2)與陸上風電場相比,指出海上風電場建設的優勢。(3)簡析圖中半島北和半島南風電基地風向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的差異。(4)從交通運輸角度,說明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在風電基地附近集聚的原因。【答案】(1)特點:圖示地區海上風能資源大于陸地;半島北部風能資源較南部豐富;沿海地區風能較豐富但變率大;內陸山地風能資源較豐富。(2)優勢:海上風能儲量比陸地大;風速高且穩定,風電大型化,裝機容量大;靜風期少,風電效率更高;風電場不占耕地;距離海岸較遠,對居民的影響小。(3)日變化差異:白天陸地升溫快,海洋升溫慢,半島北風電基地吹偏北風,半島南風電基地吹偏南風;夜晚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半島北風電基地吹偏南風,半島南風電基地吹偏北風。季節變化差異:冬季受蒙古冷高壓控制,半島南、北風電基地均盛行偏北風(或西北風);夏季受大陸熱低壓控制,半島南、北風電基地均盛行偏南風(東南風)。(4)原因:風電裝備制造業產品具有重厚長大的特點,不適宜長距離運輸;處于海上風電基地附近,距海上風電基地近,運輸費用低,能夠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解析】【小問1詳析】根據圖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