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老子》五章學科語文學段:高中年級二年級教材書名:中國文化經典研讀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11月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1.理解《老子》節選各章的思想內容,理解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讀《老子》節選各章,積累主要的文言知識和文言現象。
本節課的【難點】讀懂《老子》節選各章,掌握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辯證法思想,“道”、“有”與“無”、“師法自然”、“無為而治”等的深刻內涵,要做深入研討。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環節主要教學活動設置意圖一、導入《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之久,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由《史記》導入老子及《道德經》二、其人其書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漢族。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博學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位于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終。《道德經》是在國外擁有最多的譯者和讀者的書。《道德經》是解釋道家哲學的主要經文。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初步介紹作家作品三、預習檢查1、讀音音聲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國之垢(gòu)雖有舟輿(yú)2、重點字詞①道(自然規律,自然法則)可道(演說,說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變的,為兩個詞)道(自然規律,自然法則)。②名(名詞、名稱、稱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詞、名稱、稱呼等)。③此三者,以為文不足(以為:應為“以(之)為”的省略,“把(它)作為”之意)④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即使,表假設關系)。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四個詞都是使動用法)。3、《老子》節選文本中的成語與格言①成語:有無相生前后相隨絕圣棄智見素抱樸以柔克剛小國寡民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檢查預習,落實重點字詞的讀音、字義。四、課文解析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道,(如果)能夠說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來,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們用“無”來命名田地萬物的開始,用“有”來命名萬物的起源(母)。所以從永恒的“無”中,可以觀察宇宙的微妙之處;從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萬物的極限。這兩者是同一個來源,卻各有不同的名稱,它們都可以說是玄妙的道理。極遠啊,又極深,他是一切微妙的總門。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就無所謂丑了;都知道怎樣才算善,這就無所謂惡了。所以,有無由互相對立而產生,難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長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高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后左右互相對立而出現。因此,“圣人”用“無為”去處事,用不言去教導,任憑萬物生長變化,而不開創它。生養了萬物,而不據調為己有。推動了萬物,而不自以為盡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為己有)。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十九章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直,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譯文:拋棄了聰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拋棄了“仁”和“義”,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拋棄了巧和利,盜賊才能消滅。以上三條作為文治法度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的認識有所從屬:表現單純、持守樸素,降低欲望,拋棄學問,沒有憂愁。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正言若反。譯文: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超過它的,因為沒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勝強,柔之所以能勝強,天下沒有人不懂,就是沒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說:承擔國家的屈辱,才算是國家的君主;承擔國家的災禍,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話聽起來恰像是反語。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國家小,人民少,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險,不向遠方去遷徙。雖然有船和車,沒有地方乘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沒有地方陳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習慣。鄰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總結:“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如同論語講“仁”,輔之以“禮”。老子論“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謂“道法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萬事萬物的最高法則。而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他主張采取“無為而治”的辦法,讓人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從而達到“相安無事”的自然狀態。他認為“大道”的廢棄,是“仁義”產生的原因,同樣“大偽”“孝慈”“忠臣”的產生,也分別是因為智慧、“六親不合”和“國家昏亂”的存在。換句話說,人們之所以需要“圣智”“仁義”“巧利”,就是由于存在它們的對立面。如果將這三者都拋棄掉,它們的對立面自然也就消失了,再加上人人清心寡欲,社會就太平了,所以,他主張回復到“小國寡民”、“結繩記事”的淳樸社會。通過疏通語句,了解老子的思想。五、辯證理解
1.我們如何看待老子的“無為”思想?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禍福毀譽窮達害心,脫除名利思想,依此修養,實可以得到一種精神的解脫。道家教人不要過分地傷毀自然,保養自己的精力,不胡亂地消耗,實在可以拯救社會的弊端。同時,道家在政治上極力反對干涉,反對專制,反對分等級,有它的重要意義。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強調“柔”“弱”“賤”的一面,我們該如何理解與評價?這一點,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強”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強調這些思想,除了告誡統治者要謙虛謹慎,重視基礎(“圣人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們注意只有處于“柔”、“弱”的一方,才永遠不會被戰勝。就是說不要過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優勢,要善于隱藏自己的強大,而且不要去競賽或者爭奪那種強大,要“貴柔”“知足”,這樣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韌性,就能戰勝對方而不會被轉化掉。
了解老子的辯證思想。六、聯系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困惑。以下的這種困惑你有嗎?你能用老子智慧解決這個疑惑嗎?你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在人生路上我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我都很努力朝著目標邁進。可是當我獲得了我追求的成功以后,我夢想的那些掌聲、鮮花、關注并沒有如愿以償地落在我身上。我很失落。我還要再去追求這些嗎?可不去追求,我也會很難受,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把握時機2025年證券從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影視設備行業信息技術支持服務批發考核試卷
- 常州新風管安裝施工方案
- 纖維素纖維的抗菌性與保健功能考核試卷
- 財務預算編制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錯誤更正試題及答案
- 租賃設備的行業應用案例解析考核試卷
- 干部休養所人際關系和諧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目標管理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應試基礎知識復習試題及答案
- 給水排水(中級職稱)試題
- 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評估標準
- CJT244-2016 游泳池水質標準
- 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 大學生科研訓練與論文寫作全套教學課件
- HCIA H13-111鯤鵬應用開發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校本課程建設方案
-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基礎設備》課件-第二章 信號機
- XX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2024年)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
- 衛星互聯網通信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