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170-2018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爆炸試驗方法_第1頁
T/CEC170-2018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爆炸試驗方法_第2頁
T/CEC170-2018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爆炸試驗方法_第3頁
T/CEC170-2018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爆炸試驗方法_第4頁
T/CEC170-2018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爆炸試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9.020

K60

備案號:53939-2016

T/CEC170—2018

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爆炸

試驗方法

ExplodetestmethodofLithiumionbatteryforelectrical

energystorage

成品:210*297

版心:166*238

字數:45字*43行

天:35;地:24;訂:24;切:20

2018-01-24發布2018-04-01實施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

T/CEC170—2018

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爆炸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以下簡稱電池)爆炸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1651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

WB/T1061廢蓄電池回收管理規范

3術語、定義和符號

3.1術語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1

電池單體cell

實現化學能和電能相互轉化的基本單元,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質、殼體和端子等組成。

3.1.2

爆炸臨界溫度criticalexplosiontemperature

電池發生爆炸前表面溫度的最大值。

3.1.3

爆炸最高溫度maximumexplosiontemperature

電池發生爆炸過程中火焰溫度的最大值。

3.1.4

爆炸最大火球體積maximumexplosionfireballvolume

電池爆炸時所產生火球的最大體積。

3.1.5

爆炸最大壓力maximumexplosionpressure

電池發生爆炸時對周圍介質產生的最大壓力。

3.2符號

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標準。

P:電池額定充電功率(W);

U:電池充電電壓上限(V);

D:電池爆炸火球的最大直線距離(m)。

1

T/CEC170—2018

4試驗條件

4.1環境條件

4.1.1溫度

試驗期間周圍環境溫度宜在25℃±2℃。

4.1.2濕度

試驗期間周圍環境濕度宜在15%~90%。

4.1.3大氣壓力

試驗期間大氣壓力宜在86kPa~106kPa。

4.2試驗設備

4.2.1充放電裝置

充放電裝置應符合如下要求:

a)測量范圍:電壓、電流測量范圍滿足試驗要求。

b)控制精度:±0.1%FS(滿量程)。

c)測量準確度:±0.5%FS(滿量程)。

4.2.2尺寸測量裝置

尺寸測量裝置的準確度為±1mm。

4.2.3熱電偶

熱電偶應符合如下要求:

a)測量范圍:0℃~1000℃。

b)測量準確度:±0.5℃。

c)熱響應時間:<2s。

4.2.4熱紅外成像儀

熱紅外成像儀應符合如下要求:

a)測溫范圍:0℃~1000℃。

b)測溫精度:±1℃或讀數的2%。

c)波長范圍:5μm~10μm。

4.2.5高速攝影儀

高速攝影儀應符合如下要求:

a)分辨率:≥1024×1024。

b)拍攝速率:≥500幀/s。

c)最小曝光時間:0.2ms。

2

T/CEC170—2018

4.2.6壓力傳感器

壓力傳感器應符合如下要求:

a)壓電式壓力傳感器:

測壓范圍:≥0.207MPa(30psi)。

溫度范圍:0℃~150℃。

靈敏度:>10mV。

b)壓阻式壓力傳感器:

測壓范圍:>0.689MPa(100psi)。

溫度范圍:0℃~1000℃。

靈敏度:>80mV。

5試驗步驟

5.1一般要求

試驗應在有充分安全保護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試驗場地應具備消防設備。試驗人員應配備防毒面

具、手套、防護眼鏡、防護服等安全防護用品,防止試驗過程中電池起火、燃燒、爆炸等對人體造成

傷害。安全防護用品須符合GB/T11651規定并經國家相應的質檢部門檢測,具有生產許可證及編號標

志、產品合格證者,方可使用。

5.2電池充電

電池充電條件應符合如下要求:

a)電池單體在25℃±2℃環境下擱置30min。

b)以額定功率充電至電池單體的充電終止電壓,靜置30min。

5.3布置紅外熱像儀

采用紅外熱像儀測試電池及周圍環境溫度,對比觀察電池表面溫度,紅外熱像儀距離電池中心為

2m,位置如圖1所示。

圖1傳感器布置示意

注:電池宜距離地面50cm以上。

3

T/CEC170—2018

5.4布置熱電偶

在電池樣品表面布置4個熱電偶,分別位于正極耳、負極耳、電池表面中心及對側,參考圖2所

示,根據實際情況可在其他位置添加布置熱電偶。

圖2熱電偶布置示意

5.5布置高速攝影儀

高速攝影儀距離電池中心2m,高速攝影儀布置如圖1所示。

5.6布置壓力傳感器

將兩個壓力傳感器對稱布置于垂直電池中心方向,傳感器中心和電池上表面處于水平狀態,單側

傳感器距電池中心距離為15cm,如圖1所示。

5.7電池致爆

電池致爆方法如下:

a)以2P功率充電使電池電壓達到10Um,在達到10Um之前電池發生爆炸,停止充電;若電池電

壓達到10Um仍未發生爆炸,保持電壓10Um30min后停止充電。

b)觀察1h。

5.8電池回收處理

試驗后電池回收處理流程如下:

a)電池溫度降至室溫后,靜置1h。

b)將電池放入儲存容器,容器應具有耐腐蝕、耐壓、防火、防爆、絕緣、隔熱的特性。

c)將儲存容器中的電池進行回收處理,參考WB/T1061的相關規定。

6試驗結果處理

6.1爆炸臨界溫度

以熱電偶測得的溫度數據為準,爆炸臨界溫度tC按公式(1)計算。

4

T/CEC170—2018

ttC=MAX(i)(1)

式中:

ti——電池表面第i個熱電偶溫度,℃。

6.2爆炸最高溫度

以紅外熱像儀測得的數據為準,記錄電池發生爆炸過程中火焰溫度的最大值tm。

6.3爆炸最大火球體積

爆炸最大火球體積計算方法如下:

a)以高速攝像儀記錄的數據為準,選取爆炸火球火焰的最大直線距離作為火球的最大直徑D,參

考圖3所示;

圖3最大火球直徑示意圖

b)以D的中點為球心,用球體的體積近似等效爆炸產生的最大火球體積Vm,按公式(2)計算。

3

4D??

Vm=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